内蒙古敖鲁古雅:一个狩猎部落的最后背影(图)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8月20日01:30 京华时报
8月14日,新敖乡居民点,玛茹莎搂着她心爱的“大崽”。使鹿鄂温克的传统,在这温情脉脉的对视里延续。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鄂温克的狩猎、驯鹿文化没有和其他文化碰撞和融合的机会,她要么生,要么就是死”。“因为这个民族需要发展,因为这个社会需要她发展,因为政府需要她发展”。“所有的一切给予了敖鲁古雅使鹿鄂温克一种外力的干预,所以这个文化将不可避免地有她的硬伤。”———白兰,内蒙古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副所长
“只有生命得到保证,文化才能得到传承。总不能因为要保留传统文化而让一个民族
永远生活在一个社会形态中。”在生态移民过程中,“可以通过建立民族博物馆、民俗村、狩猎场等各种方式来有效保留敖鲁古雅使鹿鄂温克的文化。”———孔繁志,根河市人大副主任,敖鲁古雅鄂温克文化研究学者
今年8月10日开始的敖鲁古雅使鹿鄂温克生态移民,在这样两种观点交锋中为更多人所知。历史的走向,文化的变迁,这些都需要时间来佐证。我们能做的,只是记录这个过程中的某些时刻,试图走近这个古老的狩猎部落。
8月10日,雨。
敖鲁古雅鄂温克生态移民第1天。
大兴安岭的密林里,61岁的巴拉杰依一早起来在雨中寻找她的“牛仔裤”。
“牛仔裤”是一头驯鹿,四肢布满黑灰色小点,巴拉杰依心爱的“孩子”。这几天大兴安岭刚下过几场小雨,“牛仔裤”和它的伙伴们在山林里寻觅雨后疯长的蘑菇,不知去向。
在巴拉杰依和她族人的习惯里,驯鹿们就应该这样自由地生活,不去追寻它们的踪迹,只静静等待它们回家。
可现在要搬家了,巴拉杰依说,必须找到她心爱的“孩子们”,一起下山。
内蒙古根河市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一共498人,其中放养驯鹿和狩猎的62户232名鄂温克人分布在4个猎民点。4个猎民点中,距离敖鲁古雅最近的大约50公里,最远的有100多公里,猎民下山一般步行或搭乘林业局运输木材的车辆。从敖鲁古雅到根河市将近260余公里,现有火车和汽车两种交通工具,不论哪种都得花上近5个小时。
包括巴拉杰依在内的11户猎民同意参加第一批生态移民,搬迁到距根河市不到两公里的新移民点定居。
10日,10户猎民赶着驯鹿乘车下山。只有巴拉杰依没搬,因为“鹿还没有找到”。当天,下山的猎民受到根河市有组织的热烈欢迎,以及全国各地媒体的全程跟踪;
11日,有猎民借口寻鹿返回猎民点;
12日,根河市对已经下山的10户猎民实行科局包干,由市里相关科局免费给他们提供电视机、家具及生活用品;
13日,有传言说如果还不下山,可能再也享受不到科局包干的优惠政策;
14日,巴拉杰依有些急,虽然“牛仔裤”还没回来,也匆匆下山了。达玛拉的新家
移民点位于根河市西郊的西乌气亚河畔,曾经的根河林业局第三车间(林场)。这里已经建起62套猎民定居房,一室一厅一厨一卫一杂屋的统一格局,预装了有线电视光缆和暖气管道。按照生态移民规划,新敖乡乡政府、卫生所、敬老院等设施,年底前将陆续在这里建成,而小学必须在9月1日开学前完工。
14日,巴拉杰依下山。这是她第一次来到移民点,虽然目前房屋四周没有树,铁栏杆围成的庭院里散落着炉渣,有的墙壁门窗还没有粉刷,但红顶白墙的房子、浅咖啡色的瓷地板砖、双层玻璃窗户,这些都让巴拉杰依欢喜,因为“比山上好太多了”。
中午,巴拉杰依带着外孙女瑶娜来到亲戚达玛拉的新家。达玛拉拉着她的手坐在沙发上用鄂温克语聊家常,回忆搬迁的情景:
……(10日)下午4点多才把驯鹿拉到这里,……驯鹿疲惫得四腿发软、直冒虚汗,……10几个小时没有水和饲料,驯鹿饿得嗷嗷叫,……新房里空荡荡的什么东西都没有,……一拨又一拨的记者老是问“搬进新房后感想如何”,……周围好多摄像机、照相机……
11日,有些不满意的猎民想走,刚好根河市的几位主要领导在现场办公,不仅马上解决了驯鹿的饮水饲料问题,还让市里的科局进行一对一的包干。市民政局给他们送来电视机、电视柜,还有沙发、桌椅、床、被褥、液化气灶……
根河市民政局送的那台崭新的21英寸创维彩电,让达玛拉很是得意,“给阿荣布家包干的是市财政局,可也只送了一台旧彩电。”但她还是有些不满意的地方:比如沙发,“坐下后再起来,弹簧就回不来,有个坑”;比如客厅,“没有原来说的那么大,摆上床、电视机、饭桌、沙发后就基本上没地了……”
9岁的瑶娜拿着遥控器不停地换台找动画片,她不懂鄂温克语,对大人们的话题似乎也不感兴趣。
下午,敖乡乡长热妮(汉语名为古香莲)赶来看望巴拉杰依,让她抓阄分房———在写好新房编号的纸条中抽取一张。
热妮说,在移民点一共能收到35个台,有凤凰卫视。“本来还可以收到凤凰电影台,但前几天有家长反映,电影台有些内容对小孩的身心不健康,所以把它的信号给掐了。”择邻而居的心愿
“抓阄是为了保证分房的公平。”热妮这样解释。此前的10户都是通过这种方式确定各自的新居。
巴拉杰依希望能分到一块“风水宝地”———“隔壁不能是酒鬼,而且最好能靠近河边”。在敖鲁古雅的鄂温克猎民中,酗酒现象相当普遍,但自从女儿柳芭去年酗酒溺水身亡后,巴拉杰依总是小心翼翼地回避那些酗酒的人。
在热妮的主持下,所有的纸条被放进一个桦树皮做的精致三角盒中。巴拉杰依戴上老花镜,晃两下皮盒,闭上眼,打开盖,摸出纸条,是两张。掂量一下,犹豫着放下一张,打开另一张,却不敢去看。
“45号”,热妮替她念了出来。
“酒鬼!我要重新抓!”巴拉杰依嘟囔着扔下纸条。她说45号房隔壁邻居酗酒后老跟人“闹事打仗”(吵架)。
热妮一愣,征求地看着身旁的乡党委刘书记,后者略微迟疑,再点点头。
纸条再次放进皮盒。巴拉杰依迫不及待地打开盒盖,抓出一张,看一眼,马上又扔到桌上:“不行,这次我没晃盒子。”53号房的位置可能有点偏僻,她有些着急了。
“行,老人家下趟山也不容易。再抓!”刘书记有些无奈,只有11户全部搬下来,第一批生态移民才算成功。
纸条第三次放进皮盒。巴拉杰依双手抓住盒子晃了将近1分钟,捂住盖子,迟迟不愿打开。热妮正准备开口说话,巴拉杰依慢慢打开盒盖,再慢慢摸出一张纸条,“就这个吧。”
“快把19号房的钥匙拿来。”刘书记舒了口气,高声喊。
拴着红布条的钥匙拿来了,可巴拉杰依看完19号房,又嘀咕起来,“门、窗、墙壁都没粉刷好,房里什么东西都没有”。
“还是去看看53号吧”,有人提议。巴拉杰依于是又嘟囔着看了53号房。
这次,她定下来了,“53号,就是它”。惟一的弃权票
一条50多公里的伐木道连着敖鲁古雅乡和玛利亚·索猎民点,乘坐丰田陆地巡洋舰需要将近1个半小时才能抵达,生态移民时惟一投弃权票的玛利亚·索就住在这里。
玛利亚·索家的帐篷搭在密林中的空地上,远远就能闻到鹿奶的清香。不到20平方米的帐篷里,中央是座锈迹斑斑的铁皮火炉,干枯的棒柴熊熊地燃烧着,炉上的铝壶里正煮着鹿奶。火炉两侧和背面各摆着一张用树桩支起来的木板床,床上垫着兽皮或棉褥子,上面悬着被烟火熏黄的蚊帐。帐篷门的两侧挂着肉干,有鹿肉、孢子肉,地上摆着已经开始发黄的黄瓜和白菜,几个刚烤好的列巴(一种俄式面包)放在一个满是凹痕的脸盆里。玛利亚·索的儿子何省军说,这些天搞生态移民,才不断有人上山,有些人就顺便捎些吃的,而且前些天刚打到一些猎物,否则山上经常缺吃少喝的,有时不得不靠白米饭拌酱油过日子。
80多岁的玛利亚·索一辈子都在山上度过,是猎民点惟一不会说汉语的老人。
去年5月,根河市就生态移民一事对敖鲁古雅鄂温克人进行问卷调查,同意下山的就在问卷上按手印,全乡232名鄂温克人中只有玛利亚·索坚持不表态。何省军的解释是,母亲“舍不得大山和驯鹿”。既然母亲不下山,他和几个堂兄弟也只好在山里陪伴。
玛利亚·索戴着老花镜坐在木床上,鞣着准备用来做手套的鹿皮,默默地听着儿子和客人们说话。直到看到记者存在电脑里的新敖乡移民点数码照片后,她才对何省军说,山下的房子特别好,但“驯鹿住的地方不好,她还是不想下山”。
索国光,玛利亚·索的侄儿,鄂温克最优秀的年轻猎手之一。虽然他能唱港台当前最流行的歌曲,虽然他很想下山找个漂亮的汉族姑娘,但对于下山仍然顾虑重重。
“我们鄂温克人天生就是好猎手,但除了打猎,我们还能干什么?”他还担心,如今鹿茸价格下降,圈养一头鹿一年所能获得的鹿茸钱甚至不够饲料钱。“连鹿都养不活,人呢?”迷失的天堂
“森林是离天堂最近的地方,他们将要离开天堂了,我不知道能不能在天堂里寻找到他们,我怕他们迷失自己,我也怕在寻找他们的过程中迷失我自己。”
白兰,内蒙古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副所长,跟踪研究敖鲁古雅使鹿鄂温克文化将近20年,“这种文化就像一块石头,一场大雪把她覆盖得几乎不存在了,但是她没有被破坏得很厉害,仍保留得很完整。”
她8月初到达根河,并不反对敖鲁古雅的这次生态移民,但话语中总充满迷惘和惆怅。
近年来,敖鲁古雅使鹿鄂温克的衰微是不争的事实:由于生存环境恶劣、酗酒等原因,上世纪50年代至今有100多人非正常死亡,整个部落人口一直徘徊在200人左右;由于粗放式管理和近亲繁殖,驯鹿的种群数量近20年一直在800头上下,最繁盛时期也不过1200头。
8月16日,首批下山的11户37人260头鹿已全部安顿好,为此事连日忙碌的根河市副市长靳艺民,接受记者采访时声音依旧嘶哑,“这次生态移民将彻底改变鄂温克猎民原始古老的生产方式,实现真正的定居。”他的信心来自政府对此计划的慎重。“2001年就开始纳入根河市委、市政府的议事日程,多番调查论证并征求猎民意见”。去年6月30日,最后才将新的移民点定在根河市区西郊。
靳说生态移民的最终目的,是“猎民下山能够稳得住,驯鹿的产业能够发展起来,猎民能够找到就业途径,能够富起来”。现在,不过是刚刚开头,进行中的新敖乡基础设施建设、驯鹿引种计划、猎民们的新生活技能培训,这些都需要时间逐步完善,政府部门的努力一直在继续。
靳不想对此次的生态移民做过多的评论,只是反复对记者强调,“自己到现场去看”。
巴拉杰依正在适应新敖乡的生活,“牛仔裤”和其他几头鹿还没有找到,政府部门还在以每天20元的价格雇人,帮她和其他猎民寻找这些“离家的孩子”。
巴拉杰依会想起山上的很多事情,“牛仔裤”探头往撮罗子里张望,“孩子们”听到她的声音围拢过来。将来适应了圈养生活的驯鹿还会认识她吗?还有那样自由的灵性吗?巴拉杰依拒绝去想。
即使在森林里,特有的撮罗子(一种圆锥形帐篷)早已开始淘汰,桦树皮制船的技艺在失传,曾经狩猎用的扎枪、背夹、滑雪板、别力弹克枪不再出现,传统的民族服饰只在节假日及演出等特殊日子才见穿戴,至于驯鹿拉雪橇的场面,只能在画报上看到……萨满教随母亲妞拉的过世而失传,只有语言而没有文字的鄂温克语,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使用了……巴拉杰依正在经历这一切,但她想不明白。
对于山林,巴拉杰依从心底深深地眷恋———那里有她的青春,她的欢笑,她的幸福。“谁的家乡谁不爱?”“对我们老一辈,还是山上好。”
对于搬迁,巴拉杰依也并不排斥,“哪个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更好?”“年轻人还是在外面好,外面的学习条件多好啊!”
就像柳芭当年考大学的时候,作为母亲的她会“看报纸,特别关注招生信息”一样。巴拉杰依说,现在家里有“大孩子”的父母,都跟她以前一样,会“看报纸,关心招生信息”。-背景资料
解放前夕,使鹿鄂温克猎民还处在原始社会末期的父系家族公社阶段。解放后,在政府组织下,使鹿鄂温克猎民两次定居:1957年从散居山林定居到额尔古纳河畔的奇乾乡,1965年又从奇乾乡定居到现在的敖鲁古雅乡。这两次都没有改变他们狩猎和放养驯鹿的生产方式,由于他们是我国目前惟一使用驯鹿的民族,被称为“敖鲁古雅使鹿鄂温克”。
开始于8月10日的这次生态移民,是使鹿鄂温克猎民历史上的第三次搬迁定居。
无可依托的灵魂
61岁的巴拉杰依如今不太愿意回忆往事,也不太愿意说将来。
尽管巴拉杰依和她的家族是敖鲁古雅鄂温克族的一个传奇:母亲妞拉是鄂温克的最后一位萨满,她自己是根河市的人大代表,而女儿柳芭更是一种荣耀———有天分的画家、鄂温克的第一个大学生。
痛失老伴、爱女以及诸多的生活磨难,让这位坚韧的母亲更愿意独自承受内心的煎熬。
至于将来,她的愿望是“就在山下暖和的小屋里,静静地呆个几年就行”,“啥也不想,啥也不要求,那么大岁数,还想那么多干啥?”
巴拉杰依说话总是缓缓地、淡淡地,像隔着遥远的时空来审视身边的事情,平静而超脱,忆起自己婚礼的时候是这样,忆起柳芭的时候也是这样。
惟独说起本民族文化被人张冠李戴的事情,她的眼神一下就亮起来,声音也一下子高起来,软软的发音变得清晰、坚定而有力。柳芭的钟摆人生
柳芭的人生就像钟摆一样,注定要在城市和山林之间来回摆动。如她所说:“只要有我们驯鹿,有我们民族,我永远在中间,一会儿到城市,一会儿回家。这两样东西都离不开,都离不了。”
1960年出生的柳芭,童年和少年时代一直和山里的驯鹿生活在一起。1985年,她从中央民族学院(现为中央民族大学)美术系毕业,分配到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当美术编辑。
在好友们的记忆里,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出版社,柳芭都希望能得到山下社会的接受和认可,但她融进现代社会的能力很低、很脆弱。她习惯采取山上那种比较偏激、比较个性的方式。比如出版社的领导批评她,她有时会给对方一耳光———只是表明“我不愿听你的”,但以后还可以是好朋友。对敖鲁古雅鄂温克人来说,这是表达情感的最简单方式。
柳芭不喜欢城市,因为这里的“车太多、楼太高、人太多”。当城市的生活习惯和鄂温克词汇里没有的“虚伪”开始融入她的生活时,她开始酗酒,开始想家、想妈妈、想姥姥、想山里的驯鹿和狩猎的生活。每次同学聚会,柳芭都会酩酊大醉。
而巴拉杰依记忆中的情境,是柳芭考上大学的时候,“家里来老多人呢,唱歌跳舞”,“他们高兴,孩子们高兴,我也高兴”,“家里难得有这么高兴的事”。至于酗酒,巴拉杰依会不自觉地帮她辩解,“有人比她(酗酒)厉害多了,一年365天没个清醒的时候,我家柳芭还有60天清醒的时候”。
“雪快化了,我的柳芭快回来了。”姥姥妞拉常常拄着驯鹿骨头雕成的拐杖对着鹿群说话。
妞拉活了103岁,是鄂温克最后一位萨满。柳芭曾说,姥姥眼里好像有一个常人看不见的世界,一个和蔼、和平、和善、和睦的世界,“那里就是敖鲁古雅的原始森林”。
1992年,柳芭多次酗酒后导致酒精中毒,她办了3年的停薪留职手续回到敖鲁古雅的猎民点。然而,山上没有音乐、电视,也没有美术展览,柳芭酗酒的习惯依旧没能改变。
柳芭又下山了。与熊成华结婚生子后,定居在远离大城市和敖鲁古雅的额尔古纳市恩和农场。
可她的人生钟摆,似乎最终也未能移到平衡的那一点。
去年8月11日下午1点半,有人在恩和农场附近的哈乌河里发现溺水身亡的柳芭。河水不深,还不到柳芭的膝盖。河岸上有一堆还没洗完的衣服和一个装白酒的空矿泉水瓶。熊成华记得,出事的那天凌晨3点多,醉醺醺回家的柳芭是在《高高的大兴安岭》歌声中沉沉睡去的。伊勒根嫩蒂
“伊勒根嫩蒂”是鄂温克语,“你去哪里”的意思。这是瑶娜目前惟一会说的鄂温克语。
瑶娜,柳芭和熊成华的女儿,巴拉杰依的外孙女,今年9岁。
她有一半汉族血统,因为父亲熊成华是重庆丰都人,汉族。1970年,熊成华只身到内蒙古闯天下。柳芭境况最糟糕的时候,熊成华与她相遇,并深深爱上了她。巴拉杰依似乎并不喜欢熊成华,觉得他配不上女儿柳芭。但他和柳芭结婚时,巴拉杰依和族人并没有反对,因为敖鲁古雅鄂温克人有着鼓励与外族通婚的传统。
瑶娜出生时,户口簿上登记的名字是姚少英,民族是鄂温克族。熊成华解释说,“少数民族子女都可以享受民族政策所规定的待遇,如助学金、升学降低录取分数线、免费住房、粮食按规定价格供应等等。”
“瑶娜”是妞拉给外孙女取的名字,萨满教传说中的一种神灵。
瑶娜的童年在额尔古纳市恩和农场度过,那里没有原始森林,没有驯鹿,也没有鄂温克猎人。
和山上猎民点的小伙伴维乔克(意为好猎手)相比,瑶娜的童年完全是另外一个世界。维乔克学着在山里找驯鹿时,瑶娜正在教室里听课;维乔克在山里采蘑菇时,瑶娜在看日本的动画片《七龙珠》;维乔克的汉语名字虽然叫白云飞,但他只骑过鹿、坐过下山的破吉普,瑶娜却坐过火车甚至还坐过两次飞机……
在恩和的民族小学里,有的老师会说汉语甚至英语、俄语,但没有谁会说鄂温克语。柳芭喝醉时虽然有时也会说鄂温克语,可年幼的瑶娜听不懂母亲究竟在说什么。只有在寒暑假,随父母离开恩和到400多公里外的山上猎民点时,她才知道什么是驯鹿、什么是撮罗子、什么是桦皮船。
巴拉杰依希望自己的身体能好一点,“搬下来后,就把她(瑶娜)接到根河来上学。我要教她说鄂温克语,告诉她山里的故事”。
最让巴拉杰依担心和气愤的,是外界对鄂温克文化的混淆和遗忘。“中国的少数民族里只有我们鄂温克有驯鹿和撮罗子,可有的电视台在介绍别的民族的人大代表时,却拿我们的驯鹿和撮罗子作背景;我们明明没有牛、羊、马,有些歌唱家在歌唱我们大兴安岭里的鄂温克时,这些东西都出现了,就是没有我们的驯鹿……”
除了生气,巴拉杰依剩下的只是迷茫,“移民后,这里的生活肯定会比在山里好”,但失去了“放养驯鹿”和“上山打猎”的他们会是什么呢?“鄂温克的文化会怎么样,会向哪里去,我不知道。”巴拉杰依淡淡地说,“我已经60多了,什么都不想了。”
本报记者刘向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