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僚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点击进入授权页面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4487|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ZT)红水河文化考察与研究

[复制链接]

325

主题

0

听众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4-7-14
注册时间
2005-3-2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6-3 12:09: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覃乃昌郑超雄 覃德清 廖明君 宋书巧)

http://202.193.24.3/zhongwen/news_show.asp?tablename=jian&id=11

红水河文化考察与研究(一)

长期以来,人们对红水河文化的不谓不多,但多局限于单一学科的调查,而且偏重于民间文学的调查与采风,有关红水河文化的研究,也多停留在民间文学的层面上。对红水河流域的许多文化现象,至今感觉 有许多人感到神秘。1999年5月,在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宣传部的组织领导下,汇聚了地理学、考古学、民族学、人类学、语言学、文化学等方面的专家学者,对红水河文化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比较系统的考察,现将考察的结果及对红水河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建议报告如下。

一、红水河流域 的自然地理特点、族群及历史沿革

(一)自然地理特点

红水河是珠江流域西江水系干流,上游发源于云南省沾益县的南盘江,在贵州省望谟县蔗香村与北盘江汇合始称红水河,自西向东横穿广西中部,至象州县石龙镇与柳江汇合改称黔江。红水河干流全长659公里。本文所指的红水河流域在行政区划上包括百色地区的乐业县,河池地区的天峨县、南丹县、凤山县、东兰县、巴马县、大化瑶族自治县、都安瑶族自治县,南宁地区的马山县,柳州地区的忻城县、来宾县。红水河干流河床深切,坡降大,河水湍急,具有典型的山区河流特点,是广西水力资源分布最集中的区域,资源量占广西水力资源总量的70%以上,可以开发10个梯级电站,流域内矿产资源丰富,优势矿种类多,储量大,锡、锑、锌、铅、银、锢、镉、镓、重晶石、砷、水泥石灰岩等11种矿产储量在广西乃至全国占有重要地位。红水河流域处在云贵高原向华南丘陵的过渡带上,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同时又处于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的过渡带上,气候类型存在着明显的区域性差异。红水河流域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资源赋存与生态环境独具特色的地理单元,同时在文化上也是独具特色的区域。

(二)族群及其渊源

红水河流域是我国大西南一个重要的民族走廊,居住着壮、汉、瑶、苗等民族。1997年末,流域内上述11县(自治县)总人口412.14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346.09万,占总人口83.97%。少数民族人口中,壮族人口占绝大多数。

红水河流域有着丰富的考古文化。20世纪70年代在巴马瑶族自治县所略乡弄莫山洞穴发现巨猿化石,是迄今为止全世界所发现的7年巨猿化石之一。解放以来,考古工作者在红水河流域发现一系列的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化石和遗址,其中主要有:都安瑶族自治县加贵乡境内的干淹人,地苏乡境内的九楞山人,东庙乡境内的岜独山牛洞遗址,忻城甘怀岩人,来宾麒麟山人等。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更为普遍,其主要有:凤山县月里圩遗址,都安瑶族自治县三弄乡田坡遗址、百旺乡北大岭遗址,马山县金钗乡百蓝岭遗址、尚来岭遗址,来宾县良江乡龙岩洞遗址、迁江镇岜拉洞遗址等。

巴马区猿的发现,对探讨红水河流域人类起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专家认为,在红水河流域西部发现170万年以前的元谋人,在东部发现10多万年以前的马坝人,在红水河流域相邻的右江河谷发现有83万年前猿人的活动踪迹,以此推测,红水河流域也是人类发源地之一。到了旧石器时代晚期,红水河流域出现了干淹人、九楞山人、麒麟山人等。他们虽属晚期智人阶段,但他们不可能从断裂中出现,而是在传承中出现,即从早期猿人中发展而来的。

红水河流域旧石器时代晚期古人类,主要居住在洞穴内,过着采集与狩猎经济生活,他们猎取的动物主要有华南豪猪、竹鼠、猕猴、灵猫、果子狸、熊、野猪、鹿、水牛、羊等动物。从都安岜独山出土的蚌器看,他们已能进行捕捞渔猎生活。

进入新石器时代,红水河流域由于农业的出现,生产力相对提高,人口繁衍日益增多,因而在该流域的各县市,都分布有该时期的文化遗存。如尚来岭、北大岭遗址,面积均在4000多平方米左右,说明当时的人口民有相当规模,并开始从洞穴搬迁到河旁台地定居,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新石器时代,红水河流域地区进入以农业为主的经济生活,各文化遗址中出土的石器以石斧有肩石斧、石锛为常见,这些都是用于掘土或砍伐树木的生产工具,在东兰、巴马的文化遗址中,还发现有较多的石杵、石磨棒、石珠,似乎都是用作脱粒的工具。相比之下,渔猎工具和狩猎工具少见甚至不见,说明渔猎与狩猎经济已处于次要地位。

在凤山、巴马、东兰、天峨的一些文化遗址中,都出土夹砂绳纹陶片,说明新石器时代红水河流域上游地区的古人类已学会制造陶器。一般说来,制陶农业、驯养业是人类定居生活的基本要素。定居是促使氏族向部族转化的重要条件之一。部族的发展,就形成了以后居住在该流域的土著民族。从综合分析看,壮族是该流域的土著民族,也就是该流域史前人类的传承者:(1)红水河流域下游的柳江人、来宾麒麟山人均属智人阶段,根据体质人类学测定,他们与现代壮族有传承关系,①据此推断,上游的古人类也应当与现壮族有传承。(2)现在红水河流域上游地区的地名以“那”、“板”、“都”等为最多,这些都是壮语地名,说明壮族是这里早的居民,他们是从史前文化发展而来的。(3)壮族主要是从事稻作农业的,该地区史前古人类也是以稻作农业为主,这点从前述出土的生产工具可以证明,他们之间的承袭关系是显而易见的。

在红水河流域居住的还有汉族、瑶族和苗族,他们大都是后来才来到红水河流域定居的。

瑶是我国悠久的民族之一,分布于红水河流域的瑶族33万人,分为3个支系,其中以自称为“挪”[nu12]的支系人口最多,约占97%,主要分布在都安、巴马、大化、东兰、凤山、天峨、南丹县(自治县)境内。自称为“勉”[mjen21]的支系主要分布在都安瑶族自治县境内,人口较少,约占这一区域瑶族人口的2%左右。自称为“紧门”[kiun]的支系主要分布在巴马瑶族自治县和凤山县境内,约占这一区域瑶族人口的0.5%左右。

“挪”有时又称为“努”、“布努”、“东努”、“挪挪”等,“挪”、“努”都是人的意思。这些自称为“挪”的瑶族在不同地方又有不同的他称,如聚居在都安、大化的“挪”称为“背篓瑶”,是因其常以背篓为运输工具而得名;聚居在南丹八圩、里湖、大厂及河池市拔贡等地的“挪”因其男子穿白裤子而得名“白裤瑶”;聚居在巴马东山的“挪”称“番瑶”,一说因极左年代被诬为反革命而被称为“反瑶”,因“反”义不好,改称“番”,一说因其过翻山越岭的迁徙生活而得“番”名(因“番”与“翻”同音)。其实他称“番”为古时对外族的通称,“番瑶”的一部分还被称为“安定瑶”,是因为其从安定(今都定)迁来而得名的;聚居在巴马西山的“挪”称为“土瑶”,是因其信首先到此定居而得名。

“紧门”在巴马和凤山的一些地方他称为“蓝靛瑶”,是因其种植篮靛而得名。而聚居在都安境内的“勉”他称为“盘瑶”,是因其信奉龙犬盘王而得名。

瑶族的先民是秦汉时期长沙“武陵蛮”的一部分。南北朝时期,部分瑶族称为“莫徭”,《梁书·张缵传》说:“零陵、衡阳等郡,有莫徭蛮者,依山险为居,历政不宾服。”这里的“莫徭”指的就是瑶族。据学者研究,瑶族大约在宋代进入广西,同时进入红水河流域的。其路线是:自称为“挪”的瑶族是从西部向东南迁徙,于宋初到红水河流域,从其史诗和家谱看,顺序为协些协礼——罗利蝶妨——卡拉苏吴都耶——道雾道中——合素——吉龙马买——里阿——卡勒卡尧——里这里蒙——马拉阿向——耶当耶叠——比细化仰——脚动阿卡、韦兴韦梭——比货则比、马玲叶胜等等。这些地名的后部分均在红水河流域。自称“勉”、“紧门”的瑶族也是于宋代进入广西东北部地区,后再西移,到达红水河流域的。

汉族移居广西红水河流域上游地区较晚,多数于明清两代,尤其是晚清时期,从湖南、湖北、四川、贵州、福建、广东、江西等省以及桂东南各县陆续迁来。据口碑和有关资料记载,迁入的原因有随军征战,不愿回原籍,在这里成家立业的,有趋避兵乱或灾荒的;有从事商业活动,到此落肢等等。就红水河流域上游地区而言,汉族主要分布在南丹县的车河、六寨、小场、罗富、芒场、八圩;天峨县的六排、东兰县的长乐、花香、坡俄、大同;凤山县的袍里、林洞、金牙、更沙、中亭、平乐、江洲;巴马瑶族自治县的板升、七百弄;都安瑶族自治县的下坳、板岭、三只羊、拉仁等乡镇。在这些县(自治县)总人口中,汉族仅占16.03% ,除少数部分汉族分布在城镇和公路沿线的平原地带外,大部分汉族分布在边远高寒山区。

红水河流域苗、水、毛南等其他民族人口较少,本文略去不论。

(三)历史沿革

红水河流域上游地区的凌云、乐业、田林、天峨、凤山、南丹等县及东兰县的北部,秦汉以前属古  郡,为古夜郎国属地。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古夜郎研究的由来及认识》一文认为,夜郎国的疆域,从《史记》、《汉书》、《华阳国志》、《水经注》等记载及前人研究看,“它东靠且兰、南邻勾町,西近‘靡莫之属’,北接鳖和平夷,有今贵州毕节、安顺、兴义、六盘水地区,云南昭通、曲靖地区和四川宜宾地区的部分属县,以及广西的凌云一带”。③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室周维衍先生也认为古夜郎“南过红水河临广西田林、南丹一带”,从其所绘的“古夜郎国示意图”看也包括了今广西的隆林、田林、凌云、乐业、天峨、南丹、东兰等县。④据《南丹县志》记载:“南丹北部(今月里、六寨、里湖一带)古为夜郎国属地”,汉元鼎六年(前111年)今县地称蛮地,属  郡。”“毋敛县地。三国时属蜀国益州  毋敛县地域,……南朝宋、齐时期(420年-502年),今县地仍属毋敛县地。……隋朝……属黔安郡”。据《天峨县志》记载:今天峨县境“汉时属益州刺史部  郡。直至三国、晋代、隋朝用属  郡。”今东兰县境唐代有一部分属黔中道。红水河流域上游地区的巴马、大化、都安、巴山等等(自治县)秦属桂林郡,汉至三国属玉林郡,唐代,红水河流域上游地区全部实行羁縻制。宋代实行土司统治。清末实行改土归流。民国以后在行政区划上绝大部分县属庆远专区,少部分属百色专区。解放后1965年成立河池专区。红水河流域上游各县,除马山、乐业分属南宁、百色专区外,其余全部属河池专区。了解上述历史沿革情况,对我们全机认识红水河流域特别是其上游地区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3 16:07:22编辑过]

踩过的脚印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帖子永久地址: 

僚人家园 - 论坛声明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仅代表作者个人的立场,不代表本论坛管理方立场。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僚人家园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或转载本论坛原创文章时须征得作者本人及僚人家园论坛管理员的同意
4、发帖者承担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相关责任。僚人家园管理团队有事先不通知发帖者而删除或屏蔽本文的权利。

鳳山山出鳳,鳳非凡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5

主题

0

听众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4-7-14
注册时间
2005-3-26
沙发
发表于 2006-6-3 12:11:00 |只看该作者

红水河文化考察与研究(二)

二、红水河流域族群文化类型

(一)以稻作农业为主的农耕经济

从发掘到的文物看,早在新石器时代,位于红水河上游流域就出现了稻作农业。20世纪50年代以来,考古工和者在巴马瑶族自治县巴马镇的定金坡、百林乡六拉屯,都安瑶族自治县三弄乡利村、百旺乡八甫村,马山县金钗乡那独村、那陈村,凤山县月里圩等地,先后出土了石斧、石锛、石铲、石杵、石磨棒、砺石、石夯、石球、石纺轮、石锤、刮削器等大批石器。许多石斧、石锛加工精细,其中还有一些通体磨光的双肩石斧,有两端都磨制刃部的双刃石斧,石锛大多由深灰色砾石制成,有的磨成斜刃。一些出土石器的遗址规模较大,最大者达4.5万多平方米,文化遗物丰富,仅散露地表的就难以计数。从出土的石器看,与桂南贝丘遗址中出土的基本相同,其中石斧、石锛、石铲可作农业耕作工具,石杵、石磨棒、石球、石锤用于稻谷脱粒和脱壳,上面有较明显的使用过的痕迹。另外,在凤山县月里圩文化遗址中除出土2件石锛外,还有陶器残片,说明当时已经制造陶器。从中国的考古材料看,制陶与农业有着密切的关系。由此可见,当时红水河上游流域的稻作农业已有了发展。应该指出的,这时的农业除了少量可能是块茎植物种植外,主要是稻和农业。因为小麦和玉米是后来才传入的,特别是玉米,是明末清初才传入广西的,至于粟,在南方至今也很少种植。

河上游流域大量分布着冠“那”(纳)字的地名,也是这一地区稻作 农业历史悠久,并以稻作农业为主的证明。“那”(纳)在壮、布依、傣等民族语言中为水田,在上述地区及至东南亚都广泛分布着冠以“那”字的地名,如那坡、那马、那龙、那丽等等,构成了奇特的“那”地名景观。仅从地图上看,红水河流域分布着许多冠“那”(纳)字地名,如巴马瑶族自治县有那桃、那社、那弄、那门、那敏、那坝、那朝、那莫、那勤、那亨、那浪、纳乐、纳标、纳盘、纳塘、纳克、纳怀、纳就、纳立、纳维,凤山县有那兵、那爱、那拉、那烘、那老、那乐、那英、那王、那东,天峨县有纳直、那里、纳特、纳碍、纳合、纳洲、纳沙、纳赖,南丹县有那地、纳定、纳老、纳弄、纳塘、拉纳,大化瑶族自治县有那浪、那定、那色等等,地图上未标出来的自然村及村以下的“那”(纳)地名,更是多得数不胜数。地名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为地理实体、居民聚落和地域区划所取的名称,是特定的一种语言符事和人类活动的历史印证,它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又有顽强的延续性和稳定性。如前所述,“那”(纳)在壮语中是稻田的通用名称,“那×”或“纳×”实际上是壮语称水田的汉字记音,它们都有固定的含义,例如“那怀”即“水牛田”、“那拉”、“纳拉”即下边的田,“纳沙”即沙土田,“那兵”即有蚂蟥的田,如此等等。由此可见,由“那”构在的地域性地名现象具有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它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民族文化尤其是稻作农业文化的本来面目,是稻作农业起源的鲜明印记。红水河上游流域农业可分为三种区域,一是低山区(中丘区),一般在海拔500-800米左右,少数在300米左右,多分布于中山区边缘、红水河及其支流沿岸和盆地周围,坡度较缓,土热条件较好,宜粮、宜林、宜果。在低山断裂相交处形成开阔的山谷和盆地,水土条件好,光照也比较充足,适宜水稻种植。解放以后,在这些地方修建了一批山塘水库,农田多能自流灌溉,水稻可一年种两造。在这一带的低山丘陵地,由于缺水,多种植玉米、旱谷、木薯、花生、甘蔗、豆类等作物。二是中山区(高丘区),这些地方坡陡,日照短,耕地少而且分散,属红壤、黄壤和粘性土质,土层较厚,气候温和湿润,仍以水稻玉米种植为主,旱谷、小米、豆类为辅。以上两种地区多为壮族所聚居。他们世世代代在这里生活,把一片片平峒开垦成良田,随着人口的繁衍增多,又在溪谷、岭坡间开辟梯田。有些地方,梯田由河谷一直开到山腰,真给人有“水流涓涓不为用,山到崔嵬尤力耕”之感。三是岩峰区(岩峰丛洼地)。这些地方石山高大,山峰林立,连绵不绝,大小洼地一个个深嵌在群山之中;地面缺少河系,地下水埋藏很深,多数洼地干旱缺水,人畜饮水困难,少数洼地既易旱又易涝,只能在底部和四壁种些农作物。这种地属砂页岩酸性土质,易于渗水漏水,蓄水条件极差,只能靠建山塘水柜解决人畜饮水问题,通过砌墙保土,防止水土流失。这些被称为大石山区的地方,石山耕地少,粮食生产以玉米、豆类为主,经济作物以油桐、甘蔗为主,这些地方多为后来迁入的瑶族和汉族所居住。

历代封建统治者不断地对瑶族进行镇压,使他们失去肥沃的土地,被迫进入山区,以烧畲耕种旱地作物为主。至今在都安瑶族自治县菁盛乡境内的一处石壁上还留有“灭瑶关”三个大字,就是反动统治阶级镇压和驱赶瑶族的铁证。他们中有许多直到解放初期还过着“吃过一山又一山”的游耕生活。部分瑶族地区到解放前几十几甚至是解放后才开始种植水稻。⑤在红水河上游流域,少部分居住在河谷地区的瑶族主要是向壮族学习水稻种植的。

红水河上游流域地区的汉族,除了少因经商而在圩镇落籍外,大部分居住在自然条件比较差的山区,被称为“高山汉”。他们大多以山地农业为主,就一般而言,经济状况比瑶族好,但比壮族稍差。

由此可见,红水河上游流域的经济是以稻作农业为主的农耕经济,其中壮族以稻作农业为主,瑶族、汉族以山地旱作农业为主。

(二)社会结构:土司制与“亭棚制”

红水河上流域与桂西其他壮族地区一样,自唐代起实行羁縻统治,宋代起推行土司制度,“因其疆域,参唐制,分析其种落,大者为州,小者为县,又小者为峒,凡五十余所。推其雄长者为首领,籍其民为壮丁”。⑥当时,红水河上游流域属庆远府所辖地区,设土州、县峒共16处。朝廷对这些地方的壮族土酋分别授予知州、权州、监州、知县、知峒等官职,发给印信,允许世袭。土官即是领主,又是封建统治者,在政治上、经济上享有比汉族流官大得多的特权。土官靠“养印田”和“荫免田”的收入作为俸禄,其余土地,按人口分给峒民耕种。峒民对所分得的土地,“不得典卖”,即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惟自开荒者由己,谓之祖业口份田”。土官可以凭个人的意志和习俗对土民进行统治,可以任意敲榨和盘剥百姓。关于土官统治地区的社会情况,从《凤山县志》中关于木兰峒的记载就可以看出:“木兰峒,自宋中叶归汉版图,然地广人稀,部落分居,制度未备。自划分土地,设土司而治。以土地为土官食米,国家不给饷 。于是,土司区域,土官为当然地主。凡政治制度,特因地制宜,其所设的佐杂统领、参将、参戎各员,总哨、哨目、头人、苏老、保正、缆头各级,至皇兵、土兵、值番、夫役、马草、厕所等基层,就以管辖所有之土地,除留肥美若干处为土官养印官族膳田外,其余均划为份,按等级给予土地,由各级员兵自耕自食。……哨总给田三百把,哨目给田二百把。哨以下为村,设头人、苏老、保正等名目,给田各为百六、七十把。夫投、定更、击磬、擂鼓、放更炮、吹号角、乳母等,均给田,每名约百把。自宋,历元、明、清咸同,相沿无异。”土官对所辖土志可任意杀戮,正如宋代周去非《岭外代答》所记载:“生杀予夺,尽出其酋”。“有一微过,遣所亲军斩之上流,而自于下流阅其尸”。土官既是政治上的统治者,又是土地的占有者。境内的土地、山林等都为官家所有,他们被称为“波那”,“波”壮语是父亲,“那”是田,意为“田主,即地主”、农奴主;而境内耕土官田的子民叫“勒那”,“勒”壮语是儿子,意为“田子”,即农奴。

元代,中央王朝对壮族地区普遍设置州、路,使政区卉一;设达鲁花赤,“普天卒土皆臣妾”,同时阅籍峒,丈量地亩,设立赋税,实行土官世袭,功赏罪罚,从而使土司制度得到确立。到了明代,随着经济发展,一批中小地主和自耕农的出现,动摇了土司统治。为了顺应历史发展,明王朝实行“改土归流”,壮族地区封建农奴制受到破坏,直到清末和民国初年,“改土归流”才基本结束,其中南丹县莫氏土司直到1931年才彻底改流。壮族地区地主经济得到了发展,据有关资料记载,清末,壮族地区90%以上的劳动者仅占有耕地面积的20-30%,而人口不足10%的地主、富农却占有耕地面积的70-80%,解放以后,实行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土地才回到农民群众手中。

红水河流域壮族村寨中,还有一种称为“都老”(或称寨老)的社会组织。关于“都老”制,史书早有记载:《隋书》卷三十一说:“俚人并铸铜为大鼓,初成,悬于庭中,置酒以招同类。来者有富豪子女,则以金银为大钗,执以如鼓,竟乃留遗给主人,名为铜鼓钗。俗好相样,多构仇怨,欲相攻由鸣此鼓,到者如云。有鼓者号‘都老’,群情推服。”《宋书》卷四九五也记载:“其族铸铜为大鼓,初成,悬庭中,置酒以招同类,争以金银为大钗叩鼓,去则以钗遗主人;相攻击,鸣鼓以集众,号有鼓者为‘都老’,众推服之。”

“都老”是壮语“老者”的汉字记音,又称“du je”,其中“都”(du)表示人,“je”表示年长者,这里意译应为“头人”,是壮族村民对其族长和头人的尊称。都都老必须是年纪较大,作风正派,办事公道,热心为群众服务,有工作能力并且是“群情推服”者。如不符合这些条件,随进可撤换。直到解放前,红水河上游地区壮族中仍存在着比较完整的都老制,而在巴马瑶族自治县盘阳河流域,至今还保留着“都老”议事厅——亭棚。这里的“都老”制,我们又称之为屋顶,高约3米,占地面积约6-7平方米。在四柱之间有三根横木,以为议事者坐凳。亭棚似凉亭,不同的是,它必须建在村屯中心旷地,壮语称之为“比曼”,意即建在村屯的核心。历史上,亭棚是村佬议事的场所,具有村屯权力中心的性质。“都老”的职责是:领导制订村规民约;维护村中社会秩序;堂管全族公共财产;主持集体庆祝和祭祀活动;领导公共设施建设;负责涉外事务;主持各种会议,如村中长老会议、村民大会等,凡商讨村中各项事务,一般都在亭棚举行。村中举行的重大活动,或与外界发生冲突需聚集村民抗击者,则在亭棚的横梁上挂起铜鼓,以鸣鼓为号令。这种情况与上述《隋书》、《宋史》记载是完全相符的。现在,亭棚用是村民聚会议事的场所,是长辈教育后辈,或对违犯村规家规的人进行教育的地方,同时又是文化娱乐的场所。

(三)聘取婚与依歌择配

聘娶婚即通过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达到婚配目的的婚姻。在红水河流域壮族传统习俗中,当儿子长到七八岁时,父母就注意选择一个适当的媳妇人选,然而请一位能说会道的妇女带着礼物到女家问亲,女家若同意,媒人就讨要女方的“生辰八字”,经巫公推算如没有互相“冲犯”,这门亲事便告成功。在整个过程中,当事人的意志并不重要,因而具有明显的包办性质。但是这种聘娶婚的包办性质远不如汉族强烈,这是因为除了父母代替物色外,壮族青年还有直接择偶的自由。每年春秋两季举行的歌圩,就是男女青年以歌择偶的场所。据《粤滇杂记》记载:粤西土民“每春月趁圩唱歌,男女各坐一边,其歌皆男女相悦之词。其不合者,亦有歌拒之,如你爱我,我不爱你之类。若两相悦,辄携手就酒棚并坐而饮,彼此各赠物以定情,订期相会”。《峒溪纤志》也说:“溪峒男女相歌,于正月朔、三月三、八月十五。而三月谓之浪花歌,尤无禁忌。”说明壮族以歌择偶,古已有之,历史悠久。在红水河上游地区,这种歌圩解放后仍普遍存在,有些地方歌圩规模很大,来者有百里之外,人数上万。有些歌圩,对歌三至五日,尽欢而散。解放以来尽管历经多次政治运动的打击,至今仍有不少歌圩,可见其生命力之强大。在歌圩场上,很多男女青年找到自己的意中人,终成眷属。

然而,以歌择偶并不是婚娶的全部,往往是男青年依歌选中意中人后,还由父母或经过媒人说媒问亲,十聘定婚,然而迎娶,至今仍然如此。

红水河上游地区的壮、汉、瑶等民族实行一夫一妻制,这里不展开论述。

(四)独特的蚂虫另(虫加另为一个字)(青蛙)崇拜

红水河流域壮族宗拜多神。诸如天地龙王、山川巨石、石木花草、鸟兽虫鱼、三界神、祖先师圣等,都被立以为神,敬仰而膜拜。但其中最独特的是对蚂虫另(虫加另为一个字)(青蛙)的崇拜。民间收藏的铜鼓上铸有蛙纹图案,有的铸立体青蛙。都安、大化一带,有“青蛙是雷王之子”之说,认为蛙鸣则雨,蛙眠则旱,青蛙是应天之物,不可伤害。东兰、凤山、巴马、南丹、天峨一带壮族,至今每年于农历正月仍过蚂虫另(虫加另为一个字)(青蛙)节,举行盛大的唱蚂虫另(虫加另为一个字)歌、跳蚂虫另(虫加另为一个字)舞和孝蚂虫另(虫加另为一个字)、祭蚂虫另(虫加另为一个字)活动。据1919年出版的《河池县志》记载:“是月(正月),各哨村民皆埋蚂虫另(虫加另为一个字),众铙鼓送之,坟上遍插色旗,至除夕发现蚂虫另(虫加另为一个字)骨色以卜来岁祥 。”1947年《东兰县政纪要》记述得更具体:“此外赛会有一恶风,名为唱‘蚂虫另(虫加另为一个字)’,每届旧历元旦,男女群向田中捉蚂虫另(虫加另为一个字),先捉得者为‘蚂虫另(虫加另为一个字)头’,以竹筒装蚂虫另(虫加另为一个字)于其中,二人招之,挂纸插香,如乡俗的死丧一般,群少拥簇,挨户滥唱淫词,各家赠以来一筒,糯米耙耙(粑粑)两大块,或赠以银钞,适择吉日送蚂虫另(虫加另为一个字)入山安葬。届时竖长幡,通知四邻各村,集合青年男女对歌。初对歌于划定的会场,继则分延于各家各野,唱至情投意合,达旦始散。”人们认为蚂虫另(虫加另为一个字)为雷神之子,祭蚂虫另(虫加另为一个字)可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可以驱瘟除邪,保佑六畜兴旺。因而蚂虫另(虫加另为一个字)节活动除了“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年代停止外,其余时间仍然举行,仅据东兰县的粗略统计,历史上举行过蚂虫另(虫加另为一个字)节的村落有157个,解放后保持政党活动的村落有98个。现在蚂虫另(虫加另为一个字)节活动的具体过程及仪式已有所变化。

红水河流域有民间宗教——师公。晋代以后随着道教的传入,壮族中开始形成了以本民族宗教人员——师公。师公的职能是为民间祈福禳灾,驱鬼事神,丧祭超度,所行法事兼有巫道特点。师公经文用方块壮字抄写,一般为七言排歌式,腰脚韵,用壮语诵读,内容有宣扬祖师圣行,有叙述民族历史、民间传说和神话人物故事,如《布洛陀经诗》、《布伯》、《莫一大王》等,还有改编的汉族民间故事如《董永》等。佛教也传入红水河上游地区,由于佛教教旨与壮族传统观念有较大差距,加上经济发展上的原因,在这一地区产生的影响微弱,只在师公仪式中吸收部分内容,基本上没有佛教庙宇,民间供奉的一般只有观音、关帝、莫一大王、岑大将军等。天主教、基督教的影响也很小。

壮族以稻作农业为主,在生产力低的情况下,稻作农业对自然力和生产对象有很大的依赖性,因此,在人们头脑中产生了各种超自然力的神化观念,并产生对这种神化对象的崇拜,这就是红水河流域壮族多神崇拜的原因。人们企望通过事神的巫术行为祈求神力的保佑,由此构成了这一地区壮族宗教信仰的主导内容。

(五)多姿多彩的文学艺术

红水河流域壮族民间文学源远流长,内容丰富,有远古时代的歌谣和神话传说,如《蚂虫另(虫加另为一个字)歌》、《伏羲再造人类》、《布洛陀》、《布伯》、《姆六甲》、《盘古》等;汉至宋时期除了各种民歌外,有长篇英雄只诗《莫一大王》、传说故事《岑逊王》、《红铜鼓》等;元至清后期有长诗《欢传扬》等;近代有《达稳之歌》、《达备之歌》等等,这些壮族民间文学,热情、奔放,富于反抗精神,同时有丰富而大胆的想象力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在民间文学艺术中,最突出的又是民歌,这里的壮族自古能歌善唱,历来有唱歌为乐,赛歌为戏,依歌择配的习俗。而且民歌形式多样,种类繁多,尤其以几十种二声部民歌最富于特色。民歌体裁有长歌、散歌、套歌、组歌、勒脚歌、排歌,有叙事歌、八行、十二行、长短句。在韵律方面,有腰脚韵、脚头韵、脚韵等。这里的山歌特别善于触景生情、托物比喻,以猜谜、盘问的方式,唱出有声有色、动人心弦的歌词,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

红水河流域是产生英雄史诗的地方。被誉为壮族创世史诗的《布洛陀》、英雄史诗《莫一大王》,布努瑶族创世史诗《密洛陀》都产生在这个地方。这种特别的文化现象已经引起了许多人的注意和研究。红水河流域不仅历史上歌圩规模宏大,而且现在传留也比较多,歌圩活动的内容也十分丰富。一般歌圩三五百人至上千人参加,最大者可达上万人甚至数万人。如1986年三月三,岩滩歌圩和巴马县城歌圩,参加者均逾数万之众。广大农村青年把每年春秋两次歌圩看作是施展才华、大显身手的机会,届时不约而同,汇集预定地点,抒怀放歌,热闹非凡,往往一连几个通宵,才尽兴而散。


鳳山山出鳳,鳳非凡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5

主题

0

听众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4-7-14
注册时间
2005-3-26
板凳
发表于 2006-6-3 12:16:00 |只看该作者

红水河文化考察与研究(三)


  三、红水河文化的总体面貌和区域性特征

(一)红水河文化的总体面貌

1 从经济文化类型看,红水河文化是以稻作为主的农耕文化民族学上的经济文化类型是指在相似的生态环境下,操持相同生计方式的各民族在历史上形成的具有共同经济文化特点的综合体,它最早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后期,最晚的可能产生于早期阶级社会,甚至更晚的时期。我们之所以说红水河文化属稻作为主的农耕文化,不仅是因为稻作农业在这里的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是因为稻作农业在这一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稻作文化对这里的文化产生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这里的民族,就基本而言,是稻作民族。

首先,从考古发现看,如前所述,这里出土的新石器时代遗物许多与稻作农业有关,说明红水河流域在新石器时代就出现了稻作农业。其次,从这些地区遗存的大量“那”、“纳”(田地名及古老的稻作词汇看,也说明这里的稻作农业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具有深刻的影响。其三,这里的许多特有文化现象、生活习俗都与稻作农业有关,例如:(1)蚂虫另(虫加另为一个字)节。许多专家认为,蚂虫另(虫加另为一个字)节习俗的形成与原始的稻作农业有着密切关系。红水河流域的田地多分布在山岭之间的被称为“骆”的 、峒之中,田块沿坡开辟成梯状,位于坡上的梯田主要靠泉水或雨水灌溉,这对自古以来居住在这一地区的稻作民族来说,适时适度的降雨,对农业生产以至人们的生活关系重大。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经过观察,人们发现蛙鸣与雨水有着密切的联系,即“青蛙呱呱叫,大雨要来到”。由于人们对青蛙的生理特性及其与雨水的关系无法认识,就将之神秘化了,认为青蛙与天气、雨水有着一种神秘的关系,进而认为青蛙是天上主管雨水的“雷公”的女儿,通过青蛙可以求得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从而把青蛙神化并加以敬奉,于是形成了崇拜青蛙和举行蚂虫另(虫加另为一个字)(青蛙)节的习俗,并代代相传。壮族崇拜青蛙历史悠久,正如有的学者指出,在左江崖壁画里,“每个人的形象都叉开双脚,两手拱起,手指和脚趾叉开形同青蛙。而来宾师公的舞蹈,也是这个形状,分明是青蛙的造型。红水河中游的蚂虫另(虫加另为一个字)舞,是用竹子扎成青蛙状,如同人们舞狮子一样拿来舞弄,步伐全按青蛙跳跃的形态,这是青蛙表演”。(2)崇尚和使用铜鼓。红水河上游地区除出土铜鼓外,民间收藏和使用的铜鼓,仅登记在册的就有1100多面,⑧是世界上民间收藏铜鼓最多的地区。而且这些铜鼓至今仍在民间重大庆典活动中使用。铜鼓是源于稻作农业的一种艺术,铜鼓上最普遍、最广泛的纹饰是青蛙纹饰和青蛙塑像。青蛙是铜鼓的象征,不少地方把铜鼓直接叫“蛙鼓”。我国著名的民族学家罗香林说:“至谓铜鼓制作,并与祈雨有关,则亦有客观依据。观鼓面常铸立体蛙哈或赔蛛,殆即因祈雨而作。”⑨至今东兰、巴马、南丹。天峨一带的蚂蚁节,每个程序都在铜鼓伴奏下进行。其中在为蚂蚣卜葬时唱《铜鼓歌》:“打鼓响一声,万村得太平,不受水旱灾,不受虎狼侵。打鼓响二声,五谷得丰登;一穗三百粒,十粒有一斤。……,”和着铜鼓声,青年人跳起蚂朗舞和铜鼓舞。此外,红水河流域壮族民间在收藏铜鼓时,有用稻草绳拴其耳,或将铜鼓倒置盛满稻谷的习俗,说此举为“养鼓”,以防其飞跑。这些都说明铜鼓与青蛙的关系及它们与稻作农业的关系。铜鼓文化源于稻作农业,是稻作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3) 这一地区壮族的其他民间传统节日基本上是按照稻作农耕季节依次展开的,例如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从而说明稻作文化在这里具有深刻的影响,是这一地区传统文化中的底层文化。

2.从民族文化特征看,红水河文化是以壮族文化为主体的多元文化

红水河流域的人口构成是以壮族为主体的,壮族是这一地区的土著,创造了对这里的经济社会产生重要影响的稻作文化。瑶族、汉族等是后来才进人这一地区的,并在许多方面受到了壮族文化的影响。例如瑶族水稻种植、使用铜鼓、瑶族和汉族比较普遍地学会使用壮语。瑶族和汉族在不少方面吸收了壮族的生活习俗,瑶族过去大多数住“人字”素,现在很多都学习壮族人建起“干栏” 式房屋,或二层,或三层,中层住人,下层圈养牲畜、家禽,上层堆放粮食杂物。汉族有些也建“干栏”式房屋。据《大化瑶族自治县概况》记载:“布努瑶的节日在祝著节、春节、中秋节、清明节、七月十四、谷雨节等,除祝著节是布努瑶特有的民族节日外,其余的乃是受汉、壮民族影响的结果。”⑩由此可见,红水河流域文化是以壮族文化为主体的多元文化。

3.从区域性文化特征看,红水河流域是云贵高原文化与华南 丘陵低地文化的结合部

从自然地理上看,如前所述,红水河流域处在两个过渡带:一是云贵高原向华南丘陵的过渡带,地貌类型复杂多样,上游山高坡陡,中下游由丘陵山地过渡到和缓的河川平原;二是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的过渡地带,下游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上游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从历史上看,红水河流域也是一个特殊的区域。首先,如前文所述,红水河上游地区历史上是夜郎国、 郡的势力范围,或者说是南越国与夜郎国的结合部。其次,这时的壮族大多自称 “布越”、“布雅依”、“布依”,与今贵州境内的布依族自称相同,语言和生产生活习俗也基本相同,说明历史上他们是生活在一起的。

《史记·西南夷列传》说:“南越以财物役属夜郎,西至同师,然亦不能臣使。”著名民族学家江应梁先生据此认为:“南越国‘以财物役属’的都是‘百越’民族,夜郎是其中之一,而同师以西则无能为力。

这是什么缘故?我们认为,南越能以财物役属夜郎,正可以说明夜 郎与南越是同一民族。”(11)据史学界比较一致的观点,历史上的夜郎国主要是布依族先民建立的国家,因此,红水河上游地区当年属夜郎国的范围是可能的,而且天峨、南丹等地在以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仍属黔州,唐以后其行政区划才属岭南。因此,红水河上游地区文化中包含有高原文化的因素。第三,红水河历史上是云贵高原文化与岭南低地丘陵文化互相沟通的主要通道,具有重要的地位。

历史上,夜郎国与南越国关系密切。据《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 “夜郎始倚南越,南越已灭,会还诛反者夜郎遂人朝。上以为夜郎 王。”说明夜郎在政治、经济、军事上都与南越国有着互相依存的关系。据《史记》记载:“南越食蒙蜀拘酱,蒙问所从何来,曰:‘道西北  ,……’蒙归至长安,问蜀贾人,贾人日:‘独蜀出拘酱,多持窃出市夜郎. ”说明四川的拘酱是通过夜郎,由夜郎再经胖阿江(红水河)运至南越的,当时夜郎与岭南地区有着相当频繁的贸易往来。历史上红水河还是一条军事通道。据《汉书》记载:“武帝元鼎五年秋,南粤相吕嘉反,使驰义侯发夜郎兵,下 江,会师番禺, 讨之,未至,而南粤平,置九郡。”《唐书》也说:“太宗贞观十年,夏六月,渝州人侯弘仁,自  开道,经西赵,出邕州,以通交桂,蛮俚降者二万八千余户。”唐代渝州即今重庆,西赵在今贵州境内,这说明 红水河自古以来还是四川经贵州进人广西的通道。综上所述,红水河流域是云贵高原文化与华南丘陵低地文化的结合部,它既有高原文化特征,如旱作农业文化及高原民族的生活习俗,又具有华南低地丘陵文化特征,如稻作文化和稻作民族的习俗。这也是长期以来这一区域文化给人们以神秘感的重要原因。

(二)红水河文化的区域性特征

1.开放性

主要表现为开放性的民族文化品格。一是表现在每一个民族的文化对其他民族文化的开放性,善于吸纳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二是表现为整个区域文化的开放性,既吸纳了高原文化的因素,又吸纳了低地丘陵文化的因素。仅以壮族为例,在语言方面,这里的壮族自古以来就吸收了汉语成分,据粗略统计,目前在壮语词汇中,汉语措词大约占10%左右,而在叙述现代政治内容的文章中,汉语借词大约占50%左右。文字方面,红水河流域民间流行使用大量的swdip即摹仿汉字构字方法构造的壮文方块字,用于抄写 师公经文、民歌唱本、契约等,《布洛陀》、《莫一大王》、《布伯》等大批民间文学作品,就是用这种方块壮字抄写才得以保存下来的。

教育方面,红水河流域大约在民清之际就开始创办以汉语文教学为主的学校,培养汉文化人才。宗教方面,晋代以后,道教、佛教传入包括红水河流域在内的壮族地区,被壮族有选择地加以利用,吸收适合本民族的内容和形式,揉进本民族的民间宗教之中,形成了师公。在师公仪式中,既有道教的内容,又有佛教的内容。如此等等。

红水河流域文化的开放性,还表现在这里很早就接受了马列主义。被毛泽东同志称为“读了半本马列主义,红了半个中国”的壮族人民的优秀儿子韦拔群,早在1921年就在东兰县武篆区成立 了“改造东兰同志会”,联合100多名革命青年,提出“打倒土豪劣绅”、“铲除贪官污吏”、“取消苛捐杂税’等口号,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次年又领导农民武装起义,打倒土豪,进攻东兰县城,农 民起义队伍发展到1500多人枪。1925年,韦拔群从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回来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展农民运动,建立农民 运动讲习所,培养了大批农民运动骨干,使红水河和右江农民运动如火如茶,为1929年邓小平、张云逸领导的右江起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韦拔群等一大批壮族革命志士在革命斗争中接受了马列主义,成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的重要骨干,其中一部分以后又成 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高级将领。1955年被授予少将以上军衔的 广西籍将军18人,其中东兰县就有5人,他们全部是壮族。

2.宽容性

主要表现为宽容性的民族文化心理。这种宽容性的民族文化心理与开放性的民族文化品格是互为条件、相辅相成的,其主要表现为对异族文化采取宽容的态度。从红水河流域壮、汉、瑶等民族之间的关系看,他们在文化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也难免存在着一些矛盾,但总的表现是和谐的。壮人欢迎汉人是历来如此而壮与瑶族打“老同”、“老庚”则比比皆是。这种宽容性的民族文化心 理,是这一地区民族团结,较少民族矛盾纠纷的重要原因。

3、坚韧性

主要表现为坚韧的民族文化精神。红水河两岸丛山峻岭,河床深切,水流湍急。河水既不能用于灌溉也难于行船,“红水河九十九道弯,十个竹排九个翻”,是当年红水河河上运输条件险恶的 生动写照。红水河流域以石山为主,耕地少,是广西自然条件比较 恶劣的地区。国外不少专家学者考察这里的七百算等大石山区后断言:“这里不是人类生存的地方。”但在这些地方生活的壮、瑶、汉 等民族同胞,经过长期艰苦奋斗,用石头垒起一层层梯地,种上粮 食作物,发展多种经营,他们以坚韧不拔的精神,在大石山区中生存了下来,有些地方不仅解决了温饱,而且还走上富裕之路。20世纪六七十年代除了某些领导搞瞎指挥和浮夸风应予批判外,红 水河流域广大人民群众坚韧不拔,以“雄心征服千层岭,壮志压倒万重山”的英雄气概,战天斗地,改造穷山恶水,他们的事迹著称于世,他们的精神至今仍令人钦佩。此次在都安瑶族自治县考察,我 们向一些干部问起什么是红水河文化精神,他们自豪地回答:还是雄心征服千层岭,壮志压倒万重山”的精神,还说,这种精神是环境逼出来的,我们的条件差,必须有这种精神,才能生存下去。该县县委宣传部黄部长还半开玩笑但却很自豪地说:“这两句是绝句,谁也没有超过。”在我们考察期间,都安瑶族自治县正在组织学习宣传优秀共产党王任光不畏艰难,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事迹,大家认为在王任光身上体现的正是这种坚韧不拔的民族文化精神。

这种坚韧不拔的民族文化精神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也有表现。 1930年,红七军主力北上后,以壮族战士为主的红二十一师,在师 长韦拔群(壮族)和政委陈洪涛(壮族)的领导下,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独立师,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配合下,抗击了由帝国主义支持的数万国民党军队的进攻,坚持斗争达两年之久,狠狠打击了桂系军阀和国民党反动派。1932年韦拔群壮烈牺牲,革命暂时转人 低潮,在白色恐怖下,东兰县西山区党支部始终没有被摧垮,这是红水河流域坚韧性的民族文化精神的又一表现。

4.滞后性

由于红水河流域大部分地区处于云贵高原和华南低地丘陵的 结合部,既远离华南低地文化中心,又远离高原文化中心,而且这一地域的北部有苗岭,南部有大明山,东部有都阳山脉,西部有凤凰山脉和九万大山,构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地理区域,影响了区域内部和外部的文化交流。唐宋以后,这里实行土官统治,加深了这种封闭性。近代以来,革命思想在这一区域传播,深人人心,激励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斗志。但是解放以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自然地理条件等方面的原因,这里仍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经济文化发展上表现出明显的滞后性。例如在人们的价值观念中,长期农耕经济孕育的封建落后的小农意识,重农轻商意识以及重义轻利的道德观,崇信鬼神的宗教观等等,还比较普遍地存在,并直接影响着经济文化的发展。(覃乃昌郑超雄 覃德清 廖明君 宋书巧)


鳳山山出鳳,鳳非凡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5

主题

0

听众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4-7-14
注册时间
2005-3-26
地板
发表于 2006-6-3 12:17:00 |只看该作者

红水河文化考察与研究(四)


  四、红水河文化开发与利用的几点建议

(一)发挥红水河流域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红水河流域不仅有丰富的水电、矿产资源,而且随着水电建设的发展,旅游资源也日益丰富,原有的人文旅游资源的优势也随之凸现。大化瑶族自治县境内的红水河七百岁风景名胜区已被定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这里山奇、水秀、湖旷、洞秘、峡险、洼深,大化、岩滩两个水电站大坝雄伟,七百婴被国内外专家誉为“是世界上喀斯特高峰丛深洼地发育最典型的地区,具有世界自然遗产等级”;巴马瑶族自治县是世界五大长寿之乡之一,有盘阳河风光、众多的岩溶洞穴及壮、瑶民族风情;东兰、巴马、凤山、天峨、南丹等县有列宁岩、魁星楼等众多的革命遗址;东兰县是铜鼓之乡,有民间珍藏的铜鼓数百面;东兰。天峨、南丹等县还有独特的蚂蚣节等民族风情;南丹县有多姿多彩的壮、瑶、苗族风情游览区,有独特的石炭纪地层景观和泥盆纪石胆群,等等。红水河旅游资源开发,一是要强调整体观念,发挥整体优势。要把红水河流域旅游资源开发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一规划,突出各组成部分的特点,然后根据条件逐步实施。二是要强调发掘文化的内涵,提高文化品位。不论是风光景点还是人文景点建设,都要重视发掘其文化内涵,提高其文化品位,增加其开发价值。

(二)全面系统地挖掘整理和研究红水河文化,形成系外性文化产品,既满足人们的文化消费需求,又能深层次地、全面地、立体地包装红水河文化,把红水河文化推向世界红水河文化在许多人心目中之所以具有神秘性,是因为这里的许多文化资源还没有被世人所了解,说明至今对红水河文化的挖掘、研究做得不够,宣传也做不够,整体性系统性地宣传更谈不上,这也说明了红水河文化开发的潜力巨大。如前所述,红水河流域是一座民族文化宝库,这里产生了两部创世史诗一《布洛陀》和《密洛陀》我国著名民族文化史专家吴重阳教授在蒙冠雄等搜集翻译整理的《密洛陀》序言中说:“即如我国少数民族史诗,当汉族史诗几乎荡然无存的时候,它们却以丰富的蕴藏量发出独特的烟蒋光彩,譬如被誉为我国少数民族三大史诗,堪与希腊史诗媲美的藏族《格萨尔王传》蒙古族的《江格尔》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以及其他民族如壮族的《布洛陀》彝族的《娥勒特依》、维吾尔族的《阿古斯传》等,现在,已经成为人类文化的共同遗产,受到世界人民的珍视。”(12)这里民间珍藏和使用的铜鼓有1000多面,堪称世界之最;这里有对青蛙的崇拜以及世界罕见的群众性的蚂蚣节活动,但我们对这些文化现象还没有深人研究,如此等等。对红水河文化的发掘、整理、研究,必须实行统一的、整体的规划,要有整体观、系列化,零敲碎打就不可能形成优势。初步设想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文字产品,一类是影视声像产品。其中文字产品又可分为:(1) 革命历史类;(2)当代文人文学类;(3)宗教经文(创世史诗、英雄史诗)类;(4)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类;(5)民歌类;(6)戏剧曲艺类,等等。其中革命历史类又可以分为:(1)历史文献资料;(2)革命历史题材文学;(3)革命年代民歌(如韦拔群为组织发动农民革命创作的壮语和汉语山歌等。对第五类的内容又分为原作和研究两大部分,以便更好地推向社会。

(三)充分利用群众广泛爱好的传统歌圩形式,开展创建精神文明的宣传活动

红水河流域不少地方仍有较大的规模的群众歌圩,近年来河 池地区及部分县有关部门参与组织了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山歌比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建议把群众性的歌圩活动与政府组织的山歌比赛结合起来,组织规模较大的山歌节,每年一至两个主题,一年一次,在各县轮流举行,对优胜者发给重奖,鼓励山歌创作,每次比赛,制成录音带、录像带或光盘出售。

(四)必须坚持理性开发,促进红水河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所谓理性开发是指科学地有计划地开发,而不是盲目开发。以旅游业为例,从目前情况看,有些地方有一哄而起、盲目发展的现象。有些地方旅游资源本来就不大丰富,交通条件也差,但却要大搞什么“旅游开发区”;有些地区旅游景点条件本来较好,但缺乏长远规划,在建设中没有采取保护措施,为了经济效益,盲目接待大批游客,造成旅游资源的破坏,这是一种短视行为,影响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覃乃昌郑超雄 覃德清 廖明君 宋书巧)


鳳山山出鳳,鳳非凡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3

主题

1

听众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20-5-27
注册时间
2003-12-15
5#
发表于 2006-7-30 16:26:00 |只看该作者
我在河池学院的网站上看过这帖子

登上僚人网站,认识僚人历史, 弘扬僚人文化,增强民族意识, 推动对外开放,促进僚区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允许回帖同步到新浪微博  

Archiver|手机版|壮族在线    

GMT+8, 2024-9-23 06:31 , Processed in 0.267759 second(s), 4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