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创办于1952年3月19日,原为中央民族学院(今中央民族大学)广西分院,1953年改称广西省民族学院,1958年定名为广西民族学院。创办初期,主要是培训少数民族干部和培养各类初、中级技术人才。1960年经批准创办大学系科,并将南宁师范学院并入我校,开始设立本科。1966年起停止招生5年,1971年恢复招生。在“文革”浩劫中,广西民族学院是全国10所民族学院中幸存的两所之一,图书资料和实验设备基本未遭破坏。1977年以来,学校逐步发展成为以本科教育为主,多学科、多层次办学的综合性民族高等学校。1998年顺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同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01年教育部确定我校为国家外语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随后又将我校确定为支持周边国家汉语教学重点学校。2001年国家汉办将我校确定为海外汉语教师来华培训资助项目执行学校。我校曾获中组部、中宣部、国家教委党组授予的“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普通高校”称号,连续2次获国务院授予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称号,多次获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的“自治区民族团结先进集体”称号和“自治区文明单位”称号。
我校在发展过程中,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1958年,南宁会议期间,毛泽东主席亲自接见我校的各族师生;1990年11月,江泽民总书记来我校视察时,对我校的办学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和赞扬;2001年3月,时任国家副主席的胡锦涛同志出访东南亚三国时,亲切会见了我校在越南、老挝讲学和留学的师生代表;朱德、陈毅、赛福鼎、司马义艾买提、李铁映、尉健行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来我校视察指导工作。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对我校的发展也极为重视,将我校确定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建设的五所高等院校之一。5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指导下,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国家教育部和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兄弟单位与专家、朋友们的帮助和支持下,经过全校师生员工的艰苦创业与共同奋斗,学校得到了较快的发展,面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今天,我校已经发展成为办学历史较长,规模较大,学科门类较齐全,师资力量较强,基础设施较完备,办学效益较好,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且具有发展潜力的综合性民族高等学府。
(一)办学规模
截至2003年6月我校有全日制在校生9092人,其中普高本科生7369人,专科生1356人,预科生137人,硕士研究生60人,外国留学生本科生3人,半年期留学生211人,成人脱产本科生45人,成人脱产专科生122人。还有函授本科生2387人,函授专科生5954人。学生当量数为10932。
(二)教学基础设施
我校现有校园面积719805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为321692平方米。教室面积28116平方米;实验室面积及实习场所总面积19538平方米;图书馆面积12400平方米;运动场地总面积54863平方米;风雨球场4119平方米;有1个可承办国际比赛的高标准田径场。校园绿化覆盖面积达418495平方米,绿化覆盖率58.14%;绿地面积324872平方米。学校建有一大批富有特色的体现人文精神的园林景点,校园环境优美,先后被评为南宁市最佳花园式单位、自治区绿化先进单位、全国部门造林绿化四百佳单位。
截至2003年6月学校拥有教学仪器设备总值5479万元,生均设备值5012元。学校有教学用计算机1500台,语音室20间,实验室17个,多媒体教室42个,多功能学术报告厅2个,英语调频发射台1个,还有可接收英、法、越、老、泰等语言对象国电视节目的设备,教学实习基地36个。学校校园网可提供WWW信息服务、FTP服务及电子邮件服务、信息门户、综合教务管理、办公自动化、科研管理信息和实验管理信息服务、图书资料信息检索(含CNKI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浏览)等。
学校有图书资料95.18万册,音像资料1450余件,生均105册。图书检索、查询和借阅已实现电脑化管理,并设有电子阅览室。
我校申请立项征用800亩预留土地扩建新校区,南宁市规划部门已批准,并下达了蓝线图。学校已立项、资金已到位并正式开工建设的项目有:综合教学大楼(15355平方米)、逸夫实验楼(9850平方米)、大学生活动中心(5950平方米)、学生公寓(4栋共16180平方米);已立项正在筹备建设的有:青年教工宿舍(4100平方米)、教职工住宅楼(16560平方米),还有游泳池、网球场等。2002年以来,学校投资1000多万元,不断完善校园网建设,充分发挥校园网在教学、科研、管理、后勤服务、产业开发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上述项目完成以后,我校的基础设施将更为完善,办学条件更好。
(三)教学机构与学科专业设置
目前,我校设有15个二级学院(教学部),41个本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等8大学科门类;有13个硕士学位点;有2个自治区级重点学科(民族学、亚非语言文学)。
(四)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560人,其中正高职称52 人,副高职称185人。另外,还有双聘兼职、客座教授60多人。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者194人(其中取得博士学位的有12人,取得硕士学位的有159人),青年教师(35周岁以下)中有博士、硕士学位的86人,占40.6%。在教师中有14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教育部高校骨干教师1人,广西优秀专家1人,广西高校跨世纪人才1人,自治区“十百千人才工程”人选2人。学校首批学科带头人17人,入选新世纪人才26人,教师中有50多人具有到国外讲学、研究、攻读学位、进修、考察的经历。学校近年来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加大了培养教师、引进教师的力度,我校教师现有在读博士34人,在读硕士25人,在读硕士研究生课程进修班以及准备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21人。
(五)教学成果
建校以来,我校共培养了6万多名毕业生,为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广西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贡献。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加强了教学工作,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的质量得到了普遍提高,毕业生普遍受到社会的欢迎。1993年以来,获自治区优秀教学成果奖22项,其中2001年获得自治区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近三年,我校教师承担各级各类教改项目220多项。
(六)科研机构与学报
我校设有壮学研究中心、民族研究中心、语言文化研究中心、社会发展与改革研究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信息科学应用研究中心、现代教育与技术研究中心等7个研究中心。各二级学院还成立有13个研究所。
我校的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是中国民族学类核心期刊、全国报刊索引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选用期刊、中国期刊方阵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进入中国百强社科学报之列,在CSSI中排名35位,列教育部名刊公示16位,曾获广西高校优秀学报一等奖、广西 “十佳”期刊。2003年3月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百种优秀期刊奖)。
(七)科研成果
近三年来,我校教师共承担科研项目400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7项,省部级项目39项。我校教师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663篇,其中被SCI收录的论文27篇,出版各类著作76部,获各级各类科研成果奖165项,其中省部级以上奖励36项。广西第6届社科联优秀成果奖二等奖6项、三等奖13项;广西第7届社科联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项、三等10项;第四届广西文艺创作最高奖—“铜鼓奖”2项;广西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广西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广西高校优秀成果奖二等奖6项、三等奖10项。
(八)对外交流
学校高度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一直把对外交流与合作作为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随着我校事业的发展,学校加快了开放办学的步伐,先后与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日本、韩国、越南、老挝、泰国、香港、台湾等40多个国家与地区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与世界20多所高校和6个教育机构达成培养或输送留学生的合作协议,与多个国家和地区互派留学生。学校每年选派教师出国讲学、进修、攻读学位,并聘请外国专家来校讲学、执教,联合进行科学研究。我校的越南语、老挝语、泰国语、柬埔寨语等外语非通用语种本科专业学生三年级时安排到语言对象国的高校学习一年,对外汉语、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旅游管理等本科专业学生三年级时均可到东南亚留学半年到一年,法语专业的优秀本科生在校期间即可选派到法国留学。对外交流与合作的日趋活跃,推动了学校的本科教学与建设。
(九)改革与发展目标
我校努力以改革促发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使办学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协调发展,特色与优势更明显,综合实力、竞争能力进一步加强,把学校办成在区内外和东南亚地区有一定影响的、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国内一流的综合性民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