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僚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点击进入授权页面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4326|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来宾年鉴》节摘

[复制链接]

833

主题

9

听众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24-7-10
注册时间
2002-7-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4-8-29 00:25: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来宾年鉴(1991-2000)》(《来宾年鉴》编纂委员会 编,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版)

概 况

[人 口]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原来宾县总人口1.24万余人,原迁江县总人口1.25万余人。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两县总人口约21万余人。民国22年(1933年),原来宾县总人口约10.26万人,原迁江县总人口约10.16万人。民国33年,原来宾县总人口约14.49万人,原迁江县总人口约12.15万人。1950年,原两县总人口34.84万人,其中女性177780人,农业人口为330484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79人。1960年,全县95392户,413451人。1970年,全县110754户,585515人。1980年,全县132662户,781028人。1990年,全县158728户,835979人,其中女性400877人,农业人口773430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90人。到1991年,全县164382户,人口850637人,比上年增长14838人,增长1.74%,其中男性437136人,女性413501人,农业人口759300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94人。2000年,全县208291户,总人口967114人,其中男509476人,女457638人,非农业人口122341人,农业人口851100,人口自然增长率5.91‰。1991-2000年人口密度依次为194人、200人、204人、207人、212人、216人、218人、217人、220人、221人。

[民 族]来宾县境内居住着壮、汉、瑶、苗、水、侗、仫佬、京、回、毛难、彝、满、蒙古等民族。1964年全国第二次人口普查统计,全县总人口410629人,其中壮族264921人,占总人口的64.52%;汉族142611人,占总人口的34.73%;瑶族2274人,占总人口的0.55%;苗族726人,占总人口的0.18%;其他民族97人,占总人口的0.02%。1982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全县人口706982人,其中壮族478773人,占总人口的67.72%;汉族222630人,占总人口的31.49%;瑶族3893人,占总人口的0.55%,苗族1238人,占总人口的0.18%;其他民族448人,占总人口0.06%。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全县总人口830719人,其中壮族567564人,占总人口的68.32%;汉族253130人,占总人口的30.47%;瑶族7251人,占总人口的0.87%,苗族1787人,占总人口的0.22%;其他民族987人,占总人口0.12%。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县总人口967114人,其中壮族643965人,占总人口的66.59%;汉族282935人,占总人口的29.26%;瑶族9450人,占总人口的0.98%,苗族1976人,占总人口的0.2%;其他民族28788人,占总人口2.97%。县人民政府把民族工作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开展民族理论、政策、法规的宣传教育,检查《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贯彻落实,协调民族关系,保障少数民族的各项权益。2000年全县有少数民族干部9465人,占全县干部12504人的75.7%,比1991年少数民族干部5153人增加83.68%。其中2000年少数民族科技人员已由1991年的3674人发展到7347人,增加99.97%。据1999年调查,使用率达1万人次以上的有壮语、客家话、官话、侬话、粤语、古昔话6种。壮语使用率最高,使用人数达60.69万人。自1991年以来,全县继续保持小学壮文班2个点,29个班、学生1094人,壮文学前班9个班、儿童162人,民族中学民族班4个班、学生158人。小学享受民族费每人每年补助25元,中学生每人每年补助30元。

[以上仅摘录概论中关于人口、民族的部分]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帖子永久地址: 

僚人家园 - 论坛声明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仅代表作者个人的立场,不代表本论坛管理方立场。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僚人家园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或转载本论坛原创文章时须征得作者本人及僚人家园论坛管理员的同意
4、发帖者承担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相关责任。僚人家园管理团队有事先不通知发帖者而删除或屏蔽本文的权利。

社 会 的 主 体——人口,  社会存在的空间——自然环境,  社会联系的纽带——文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33

主题

9

听众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24-7-10
注册时间
2002-7-6
沙发
发表于 2004-8-29 00:26:00 |只看该作者
来宾县地图。 摄自《来宾年鉴(1991-2000)》(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12月)。

社 会 的 主 体——人口,  社会存在的空间——自然环境,  社会联系的纽带——文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听众

236

积分

新来贝侬

Rank: 1

最后登录
2009-3-15
注册时间
2007-2-7
板凳
发表于 2007-2-7 16:47:00 |只看该作者
我看见我们村了!大里的兴仁村,5,000多人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33

主题

9

听众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24-7-10
注册时间
2002-7-6
地板
发表于 2007-2-9 14:32:00 |只看该作者

http://www.rauz.net/bbs/dispbbs.asp?BoardID=22&id=5879

来宾小平阳“侬话”

QUOTE:
以下是引用沙南曼森在2004-8-29 0:20:00的发言:

以下内容摘自《来宾县乡镇概况》(来宾县志编纂委员会 编,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5月第1版),其中提到“侬话”——来宾市兴宾区小平阳镇大部分汉族人使用的语言。这个“侬话”跟壮语到底是什么关系,有待学者进一步研究。

第59-63页 小平阳镇

    小平阳镇是来宾县的南大门,也是县南部几个乡、镇的政治、经济、文化、贸易中心。
    ……

位置 面积
    位于来宾县南端,东经109°4′45″-109°12′3″,北纬23°25′16″-23°35′3″,北回归线横贯境内,东与五山乡及贵港市的古樟乡相连,南与宾阳县的和吉镇、洋桥镇毗邻,西界陶邓乡,北连三五乡,是来宾、宾阳、贵港三县(市)的结合部。镇人民政府驻地镇东经济贸易区距县城34公里,全镇总面积215.7平方公里。

建制沿革
    明、清时期,小平阳镇属浔州府贵县管辖山西二里上团。
    民国期间直至1949年11月,小平阳镇部分区域划为贵县樟木区青岭乡、大村乡。青岭乡公所驻地青岭街,大村乡公所驻地在大户村前面的永丰寺内。
    1950-1952年3月,青岭乡、大村乡、五山乡合并成贵县第四区,区公所设在五山施村。
    1952年4月25日,贵县第四区划归来宾县管辖,区公所由五山施村迁至青岭街。
    1953年1月,来宾县划为15个行政区,小平阳镇为15区。
    1955年5月12日,区公所按所在地名称谓,来宾县15区称青岭区。
    ……

行政区划
    ……
    1984年10月,小平阳乡人民政府辖长山、青岭、甘秦、龙山、木平、刘村、刘平、古梦、岭头、东南、三联、和平12个村民委员会,108个自然村。1987年村民委员会改称村公所,1996年又改称村民委员会至今,辖区不变。
    ……

人口 民族
    1998年,全镇总户数10289户,54512人。其中农业人口52872人,非农业人口1640人。男性28254人,女性26258人。汉族人口33953人,壮族人口20559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52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8.09‰。
    境内主要居住汉、壮两个民族,通行侬话、壮话、客家话、西南官话。其中讲侬话的人口占全镇人口的一半以上。侬话,俗称土白话,兼有壮话、宾阳话和粤语的口音。在广西讲侬话大约8万人左右,主要分布在小平阳镇的三联、和平、东南、岭头、甘秦、长山等7个村民委员会和宾阳的和吉镇(只有少部分)。

自然地理
    ……

自然资源
    ……

经    济
    ……


社 会 的 主 体——人口,  社会存在的空间——自然环境,  社会联系的纽带——文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允许回帖同步到新浪微博  

Archiver|手机版|壮族在线    

GMT+8, 2024-11-24 05:49 , Processed in 0.228244 second(s), 5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