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南丹县里湖乡一带,有一种专门用来贮藏谷物的粮仓,至今仍然被白裤瑶的子孙后代们保存下来并使用着。与平常农家不同的是,这种粮仓不是建在房内,而是建在山麓下的树丛中。粮仓设计巧妙,除了能防鼠,还具有防火、防潮的作用。目前,相关部门正将白裤瑶保存下来的“粮仓文化”,向自治区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
————深入实地·见闻————
圆亭式建筑比比皆是
白裤瑶是瑶族的一个分支,当地方言称为“朵努”,意思就是“我们是瑶族人的后代”。中国广西南丹里湖白裤瑶生态博物馆常务副馆长陆朝金说,白裤瑶是因男子常年穿白色的裤子而得名,因此这也构成了白裤瑶的“服饰文化”。目前,白裤瑶主要分布在南丹县里湖乡、八圩乡,有近30000人口。在生态博物馆附近的蛮降、化图、化桥三个自然屯,白裤瑶的自然环境、社会结构和精神生活,仍然保持在一种较完整的文化状态中,家家户户都建有粮仓。
从里湖乡到生态博物馆的所在地怀里村化桥屯,有4公里多的路程。9月28日上午11时许,记者来到化桥屯,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整个村庄里,在离红砖木房20余米外山麓下的树丛中,秩序井然地散落着一座座圆形顶尖的东西,那就是白裤瑶的粮仓。
只见有5米余高的粮仓,直径约有2.5米,分有上下两层。用于储存粮食的上层,有3米多高。四周由竹片编围而成,留出一道只能容得一个人进出的小门口,门上安有一副门耳。粮仓顶上,是经茅草铺盖后,构成美观实用的圆形顶尖建筑。奇怪的是,在粮仓的下层,只有石块垫底的四根很光滑的柱子,却没有围着栅栏。经仔细观察,记者还发现,每个粮仓的柱子中上部分,都套有陶罐或者锅盖、镀锌铁皮等东西。在一些粮仓的下层,居然还安放有新制作出来的棺材。这些东西有何用处呢?
粮仓从未有老鼠进入
进村采访途中,记者恰巧碰到了黎桂明的家人,他们架着楼梯,在往粮仓里塞玉米。小黎说,要建好一个粮仓,须经过挑选木料、凿孔等几个程序,至少也需要两个星期才能建成。等盖上编好的茅草后,粮仓才能装上谷物,“至少可以储藏3000公斤以上”。在村庄里,一个粮仓可以用得上三四十年,而盖在粮仓顶上的茅草,每三四年就得更换一次。小黎说,这些粮仓从未看见有老鼠、鸟等小动物进入,尤其是“偷粮食等事,在白裤瑶居住的地方,从来就没有听说过”。
其实,粮仓最具特色的功能在于其四根木支柱上。南丹县文物管理所所长徐金文说,为防鼠患,在柱子上套上与粮仓横梁榫接的圆滑陶罐。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防鼠装置由旧炒锅、镀锌铁皮取而代之。
————传说版本·探秘————
估计在汉代出现粮仓
白裤瑶的粮仓到底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这个问题在民间流传有不少不同的版本,但当地老人认为有一个传说最“确切”:“家神”在一次幽会时,看到情人家里的“粮仓” 存有粮食,便告诉了白裤瑶。白裤瑶委托鸭子游过河去偷种子,但都种不出庄稼来。后来,由鸭子载老鼠去偷种子回来种成功之后,老鼠却要求每年必须供一批粮食给它。拒绝了老鼠的要求之后,为了防止老鼠偷吃,白裤瑶建起了粮仓。“粮仓应该是有了粮食之后,脱颖而出的装备。”不少村民认为,当时的粮仓应该是先用木板来防鼠的。但是,“由于白裤瑶没有文字记载,这给考究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陆朝金说。
粮仓到底是先用木板,还是用陶罐来防鼠,目前也一直没有一个圆满的答案。徐金文是一名已从事20余年文物研究工作的人,他告诉记者,他们从北海、合浦等一带汉古墓陪葬出土的文物考察中发现,陶罐、粮仓是于汉代时期广西、广东西部一带就已经普遍出现了。“那么,陶罐和粮仓的出现,应该是在汉代或者汉代以前的事了。” 徐金文说。但是,被白裤瑶保存下来的粮仓,是否是白裤瑶的祖先创造出来的,目前还没有找到可供考察的文物。
选址野外为防潮防火
此后,随着丝绸之路的出现,人员流动量逐渐多起来,在广西东部一带,放在屋外粮仓里的粮食,开始出现被盗的现象。从那时起,汉族就不再使用粮仓了。随着现代化铁制桶的出现,经济条件宽裕的家庭,已经逐渐用铁皮装粮食了。直到1990年以后,只有桂西北的南丹、天峨的瑶族同胞们,仍然将粮仓保存下来。徐金文说,能装那么多粮食的粮仓,其实在选址上没有什么讲究,只要场地平坦,而且与周围的东西有一定的距离就可以了。那么,白裤瑶至今为什么不把粮食放在家里储存呢?
白裤瑶的房子直接建在地面上,房屋除了简陋,场地面积还很狭小,雨季时节地面容易潮湿,从而影响到储存的粮食。何春是村里的一名大学生。她说,由于粮仓与地面大约有2米的距离,下面空旷通风,除防潮以外,另外一个功能就是防火。“即使家里遭遇不测,被火烧光了,只要有粮食,我们就还有希望。”
清平安定睡觉不关门
随着“村村通公路、通水电”工程的推进,地属岩溶峰丛地貌,海拔约800多米的里湖乡怀里村,一些村民也买上了摩托车、手扶拖拉机,但至今仍然保持着一个“古俗”:那就是晚上睡觉可以不用关门。
另外,白裤瑶还有一个很有传奇色彩的“葬俗文化”。人一旦过世之后,尸体被装进棺材埋在家中,“从没有闻到臭味”。直到冬季(农历十月至十二月)时,开了一场隆重的“道场”之后,棺材才被外送入土埋葬。采访当天,记者在一姓梁村民的家里走访时,还亲眼看到屋里一处地方埋有一副棺材。然而,这家人却镇定自如地在一旁忙着煮饭。其实,白裤瑶一般年龄到55岁以上的人,都会按当地风俗提早制作一副棺材。由于家里狭窄,空棺材被抬到粮仓下面安放,表达白裤瑶人希望外出人员“升官发财”、家里能“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
陆朝金说,白裤瑶是一个由原始社会生活形态直接跨入现代社会生活形态的民族,曾被外界戏称为“人类文明的活化石”。他们虽然生活在开放的社会主义社会里,但至今仍保留着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阶段的社会文化信息。由于其社会内部清平安定,古朴单纯,从不用担心家里被盗。“即使真有人要偷粮仓里的粮食,也要敲打扣紧门耳的木闩。这样发出的响声,足够让盗窃者自己心慌。”小梁指着粮仓门口旁的木闩说。
————专家观点·申遗————
古风20年内不会消失
如今,随着现代化先进设备越来越普及,陆朝金对“白裤瑶文化”有一股担心的“迫切感”。他说,广西目前能得到完好保存下来的民族遗产为数不多。其中,白裤瑶的粮仓和三江侗族的“钟鼓楼”显得比较有名气。现在他们正紧急整理资料,将白裤瑶的粮仓向自治区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
那么,“白裤瑶文化”在现代开放的社会里,还能延续多久呢?徐金文和陆朝金两人的看法不谋而合。他们都认为,“白裤瑶文化”可能会随着历史的推移和变迁,从而逐渐淡出,最后可能会消失。但是,“至少20年之内还不会消失得那么快”。他们认为,因为粮仓的实用性对白裤瑶来说,还具有很重要的意义,“除非白裤瑶瞬时能建起自己的楼房”。此外,白裤瑶所有的婚礼、葬礼上,均要求所有参加的白裤瑶人,必须穿白裤瑶的服装,“这些都是‘白裤瑶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记者 潘国武 刘增璇 实习生 凌 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