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僚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点击进入授权页面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1917|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家揭开壮文化起源之谜

[复制链接]

933

主题

9

听众

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最后登录
2020-1-10
注册时间
2002-5-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2-9-21 00:14: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专家揭开壮文化起源之谜
--------------------------------------------------------------------------------

    新华网广西频道9月20日电(记者 王瑾)数十位壮学专家日前在广西田阳县的敢壮山考察,发现那里有形式独特的关于壮族创世始祖布洛陀的文化存遗,这一发现揭开了壮文化起源之谜。
 
  传说中,敢壮山是壮族的创始祖布洛陀和妻子姆六甲居住的地方,他们被尊称为祖公和母娘。专家们此次在敢壮山母娘岩的柱石上发现了蛙纹(青蛙的线条图案)。他们还在几块母娘神像的碎片上发现了雷纹(雷雨的图案)。
 
  “蛙神、雷神都是壮民族的图腾,因而可以肯定,这些纹饰都是壮族先民留下的,”壮学专家、中央民族大学原副校长梁庭望说。梁教授认为,它们的形成时间大约在距今四五千年前,雷电与渔猎生活密切相关,青蛙则与农田息息相关,从中可以窥见古壮族部落从渔猎文化向农耕文化过渡的痕迹。
 
  记者在山道上看到,最引人注目的是沿途密密麻麻的香火棍残枝,它们就像婉蜒曲折的长龙,从山下一直延伸到山上。陪同考察的田阳县博物馆馆长黄明标告诉记者,敢壮山是以歌圩(山歌会)为形式祭祀布洛陀的地点,其规模是壮族地区最大的,千百年来香火不断。
 
  每年农历二月十九,是传说中的布洛陀祖公的生日,从这一天开始到三月初九,周围百色、田东、德保、巴马、凤山、东兰、隆安、田林等十几个县的群众都络绎不绝地汇聚敢壮山,朝拜布洛陀祖公神庙,形成了万把香火敬祖公的壮观场面。
 
  “直到今天,敢壮山仍有保留着这种‘朝圣’大典。敢壮山是这一带唯一的石山,这与《布洛陀经诗》所述的‘祖公家在石山下’、‘祖公家在岩洞下’相符;《布洛陀》还记载‘祖公家在安东’,田阳古称‘安’,‘敢壮山’正好在安的东面;这些都表明,布洛陀起源于敢壮山一带。”长年研究《布洛陀经诗》的壮族诗人、广西艺术创作中心研究员古笛说。
 
   他还指出,“敢壮”的壮语意思是“穴居”,这个名称似乎揭示了此地就是壮族的族源,因为壮族的“壮”字,是‘洞穴’的意思。
 
  专家还在母娘岩的台阶上发现了古石碑的碎片,上面刻有左“氵”右“念”(古壮文,意思为水)、忐(古壮文,念gen音,意思是上面)等字。
 
  梁庭望教授告诉记者,古壮字是由古汉字拆开后改造而成的,形成在唐代以前,目前收集到的有7000多字。由于这些文字并不规范,也不完整,所以只是用来做一些简单的记录,而承载壮族历史的则是一些世代相传的古歌、古乐。
 
  “敬请布洛陀,敬请姆六甲,你们是王是仙,供奉坐中间;古时你们到最先,创造天地和人间,人们永远都纪念……”黄达佳是一位家族七代祖传的壮族古歌手,他住在敢壮山脚下,虽说已经58岁了,但是长达一万多行的布洛陀古歌他却能连续唱三天三夜,歌的内容是叙述布洛陀创世的详细过程。黄达佳告诉记者,在他生活的村庄里,男女老少都会唱这么一两段古歌。
 
  中央民族大学副校长、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特邀研究员黄凤显说:“这些古歌、古乐就是壮族的创始史诗,是记录一个民族历史的活化石,壮族文明就是在歌中起源,在歌中得以传承的。”(完)(责任编辑 李璐)

踩过的脚印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帖子永久地址: 

僚人家园 - 论坛声明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仅代表作者个人的立场,不代表本论坛管理方立场。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僚人家园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或转载本论坛原创文章时须征得作者本人及僚人家园论坛管理员的同意
4、发帖者承担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相关责任。僚人家园管理团队有事先不通知发帖者而删除或屏蔽本文的权利。

Gin kauj ndip naz, Gin bya ndip dah(僚人民谚:吃饭惜田,食鱼爱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0

主题

2

听众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9-7-18
注册时间
2002-5-23
沙发
发表于 2002-9-23 13:39:00 |只看该作者
因为没有统一的文字记载,现在想来壮族的历史真是一个谜。也许,永远是一个谜,但今天我们不努力的话,明天的子孙又会有更多的谜,这是不是民族的悲哀,所以,现在大家要努力呀。

土地 民族 家园 母亲 http://blog.163.com/gaisi14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听众

1

积分

新来贝侬

Rank: 1

最后登录
2003-6-6
注册时间
2003-2-11
板凳
发表于 2003-2-11 12:19:00 |只看该作者
壮族文化真的就这样能发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允许回帖同步到新浪微博  

Archiver|手机版|壮族在线    

GMT+8, 2024-6-21 01:58 , Processed in 0.150989 second(s), 5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