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衰落与语言失势
[新加坡《海峡时报》11月26日报道]后现代主义者一直认为,语言是实力的体现。语言的传播、衰落以及好几种语言争夺主导地位的战争,都与国家实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苏联解体后出现的语言战已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在前苏联时期,俄罗斯族是苏联占主导地位的少数民族,控制着整个东欧。学习俄语对于所有少数民族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
公平地说,俄语之所以受欢迎,不仅仅是因为苏联的强迫,而是因为这是一个强大帝国的语言。后者正是西方乃至全世界很多人都决定学习俄语的主要原因。但是,苏联解体后,俄语在西方甚至是东欧国家都不再那么受欢迎,他们都开始学习英语,这既是出于实际需要,也是因为苏联大势已去。
在这些地方,俄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地位几乎无一例外地被以英语为首的一系列语言所取代。此外,语言、领土和国家的完整性也都受到了挑战。
最突出的一个例子就是鞑靼斯坦共和国。强大的蒙古帝国在13世纪曾经横扫欧亚大陆,作为蒙古帝国残余势力的鞑靼斯坦在1552年被占领,尽管被俄罗斯人统治了几个世纪,但是他们从未被同化。
鞑靼语仍然是其官方语言。他们对俄罗斯统治作出的惟一让步就是将西里尔字母作为其书写字母。然而最近,鞑靼人决定不再使用西里尔字母转而采用拉丁字母,此举说明,鞑靼人将目光更多地投向了西方。
俄罗斯总统普京认为这种变化并不是一种抽象的文化竞争,而是一种政治挑战。普京对分离主义的传播深感不安,认为加强对俄罗斯的控制是其首要目标。上个月,俄罗斯宪法法院宣布鞑靼斯坦的决定是违反宪法的。普京对此表示支持。但是,鞑靼人仍在反抗,最近鞑靼斯坦教育部长说,将会继续努力使鞑靼语拉丁化。
卡累利阿共和国的其他少数民族现在也打算将他们的文字拉丁化。普京似乎默许了,也许是出于担心引发民族冲突的考虑。一个车臣已经够他受的了。
摘自2004年12月5日《参考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