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僚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点击进入授权页面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11318|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先有石马大王庙还是先有花炮节?

[复制链接]

683

主题

1

听众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20-5-27
注册时间
2003-12-1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5-9 17:07:2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土著虎尾 于 2016-5-9 17:18 编辑

                                               先有石马大王庙还是先有花炮节?
                                                           许秉元


    一个地方民众过重大节日开展祭祀活动,需要多种形式的宣传。那坡县龙合乡五月初五花炮节的举办者重视宣传了。这是应当得到肯定的。可是,好多人从未羊年五月初五花炮节简介和节后相关报道上看到,花炮节宣传存在不少问题。结果,引起不少人议论,引发我思考。到底是先有石马大王庙,还是先有花炮节?读者的疑问不止这一个。花炮节宣传需要改进。我的看法不止这一点。下面,我将花炮节宣传存在的问题和自己的看法说出来。
    今那坡县是句町故地,且曾经是句町国文化政治中心。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地属益州刺史南部牂牁郡句町县。
    汉代以后,人们一直崇拜句町王。宋代以后,人们既崇拜句町王,也崇拜侬智高,还拜岑逊王
    梁庭望曾说,历史上势力较强影响较大的土司,如莫氏土司和岑氏土司,其土俗神灵莫一大王、岑逊王被壮族各地师公普遍祀奉。黄家信也说,在岑、韦、莫、侬土官管辖的领地都有对应的将军庙及民间信仰。
    可见,在岑氏土司家族经营的年代,土官和民众都是祭拜句町王、岑逊王和侬智高等与土著有关的英雄的。
    然而,龙合街上的百姓建庙祭拜却是个例外。这可以从五月初五花炮节的由来等宣传品中看出来。
    当地制作的龙合乡五月初五花炮节简介称:花炮节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接着称:据说在乾隆五十五年,乾隆皇帝派出“邓、赵、马、关”四大元帅南下征讨南蛮。而马援元帅就在龙合乡一带负责驱逐南蛮,最终获得胜利。据史料记载,聚居于龙合一带的壮族当时有些是随马援元帅征讨南蛮的旧部代。他们先祖跟随马援征南战北,在战斗中负伤留养定居。马援的功绩代代相传,认为马援生前平乱有功,死后英灵显圣,震慑一切妖魔鬼怪,于是聚居龙合一带的黎民百姓,自发建起庙宇一座,名为石马大王庙。
    按理说,先有花炮节(距今有一千多年),后有石马大王庙(乾隆时期建)。可是,简介后面却说,为便于管理庙宇和供奉石马大王,定居龙合地区之马援部属后裔及黎民,经过商议把龙合划分为六个瑶寨。各瑶寨首领开会决定:制作花炮抢花炮。年复一年的沿袭,便形成了传统的花炮节。
    这不等于说,花炮节是在乾隆时期才形成吗?花炮节是瑶族节日吗?
    大家都知道,邓、赵、马、关四大元帅是师公教斩妖除邪的主神。当然,认为邓、赵、马、关四大元帅是斩妖除邪的主神的,不仅有壮族人,也有苗族人。例如,海南五指山市南圣镇、水满乡和番阳镇苗族村落的居民在跳盘皇舞时就提到。他们跳盘皇舞,对道具十分讲究,如木剑上要刻有龙鳞和邓、赵、马、关四大元帅的姓氏。③
我不知道,一些人为什么说是乾隆皇帝派出邓、赵、马、关四大元帅南下征讨南蛮呢?如果不是缺乏历史常识,就是别有用心,或是标新立异。
在侬智高骑白色神马的传说中,侬智高是黑虎投胎所生,应用白色相济夺天下,所以他的坐椅是一匹白马。④受这一传说等因素的影响,不少地方建起庙宇,祭拜句町王、岑逊王和侬智高等与土著有关的英雄。
    我想,龙合街上百姓建立庙宇,祭拜的也应是句町王、岑逊王和侬智高等与土著有关的英雄的。只是到了2015年在对社会各界作文字宣传时,才变成纪念马援元帅。这可以从历年宣传中没有谈及马援元帅可以看出来。
    也许,有的人会说,乾隆时期,岑氏土司家族权大无比,今龙合地在岑氏土司管辖范围内,民众是不能随便建起庙宇祭拜与土著无关的英雄的。那我要问: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改土归流。过后,岑氏土司家族失去管辖权,民众为何没有及时更换祭拜对象呢?直到2014年在对社会各界作文字宣传时,仍然没有提及与土著无关的英雄呢?
    也许,有的人会说,2015年在对社会各界作文字宣传时提到“据说”,而这种“据说”是没办法考证的,别当真。我觉得,没办法考证的,就更不能胡说。更何况,宣传还提到“据史料记载”呢。怎么能不计较呢。我查看了那坡县志,见有这么一句话:据古老传说,龙合一带石山地区,是瑶族最早居住地,清时把这些区域划为“六瑶”,即念益、果列、燕村、荣屯、共和、善合等6个村屯。⑤这与简介说的有出入。我想,能够把瑶族人居住地划分为“六瑶”的,要么是当地官员,要么是瑶族首领,而不应当是马援部属后裔及黎民。
    简介离谱有问题,起到误导作用,让报道者以讹传讹。花炮节过后,那坡县有两位作者写了两篇文章,就是按照简介的说法来写的。两篇文章好多内容与简介内容大同小异,只是先写的文章开头说:“6月20日(农历五月初五)是那坡县龙合乡壮族传统花炮节,该节日是为纪念乾隆年间马援将军的功绩而举行的”,中间点到“(当地群众)根据马援好骑马和认为马是军队之本的意思,就削石为马,称之为‘石马大王庙’”;⑥后写的文章开头说:“龙合花炮节是那坡县龙合街壮族的传统节日,祭拜东汉著名的军事家马援将军,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举行”,结尾说:“(龙合花炮节)是广西唯一在花炮节中祭拜马援将军的少数民族特有节日”。⑦
    简介编写者说的马援是乾隆皇帝派出在龙合一带负责驱逐南蛮的马援元帅,而不是先写的文章说的马援将军,也不是后写的文章说的东汉著名军事家马援将军。可以说,此马援非彼马援。
    为了旅游,可以编故事;为了打造具有传统特色的民族文化品牌,可以包装。但是,不能随便拿“历史”说事,更不能随便拿壮族说事,以免伤害大多数壮族人感情。
    龙合街地处大石山区,没有大河,不能通船。从清朝到20世纪通公路前,人们出行就骑马,运物靠马驮。可以说,日常生产生活都离不开马。人们建立石马大王庙,祈灵福、招马魂、祭马魂、赞美马,表达对有功劳之马感激、报恩之情,是说得过去的。
    后来,演变成每年五月初五祭拜马援,我没有意见。而别的方面这样胡乱附会,我认为不可取。
    出谋者编造者不负责任,附和者传播者糊里糊涂,旁观者不言者麻木不仁,成何体统?这样传下去,谬误重复一百遍就成了“真理”,不明真相的人们就信以为真了。误人不小害人不浅哪。其实在宣传时,老实说是传统节日就行了,别把龙合街上的部分壮族是马援军队后代等附会的内容搞上去。
    在这里,我谈及城厢镇彝族同胞和跳弓节。彝族同胞编了个故事:
    一年腊月,一个强大的异族又来侵扰,彝族同胞联合奋起反抗。双方浴血厮杀了3个多月,因寡不敌众,“麻公爸”只好带队后撤。敌人凭人多势众尾随紧追。“麻公爸”被迫率队隐蔽到一片三面尽是高山陡壁、只有一面是山沟可以出入的地方。异族大队人马追到山脚出入口处,便安营扎寨扬言要把彝族队伍堵住饿死在竹林里。几天后,正当彝族队伍弹尽粮绝面临饿死的危难时刻,奇迹出现了:一场及时雨之后,满山谷的金竹笋破土而出,为他们“送”来了又脆又甜的粮食。“麻公爸”和勇士们砍下金竹削成长杆梭镖和利箭,准备突围消灭敌人。几天几夜后,突围战斗打响了:一时间万驽齐发杀声震天,打得敌人溃不成军……彝族队伍大获全胜。“麻公爸”十分感激金竹的救命之恩,率众向金竹顿首叩拜并令每人挖一兜金竹带回寨中栽种,让全族人世世代代敬奉。
    彝族的勇士们凯旋,彝族人载歌载舞欢庆胜利。从此彝族人民为庆祝胜利而每年四月都杀猪宰牛,击鼓跳舞大庆3天,形成了彝族规模盛大而又独具特色的跳弓节。
    你看人家所编的故事,质朴而生动,充实又有条理。是说本民族英勇杀敌的。没有浮躁的心态,没有套用历史书中的某个人物和某个事件,而是自己独创;没有讨好心态,不说自己是某某外来军队的后代,而是有自己的根和脉。整个故事爱憎分明,没有伤本族人民感情、惹本族人民反感、让本族人民不满,而是流露出对本民族的热爱之情。从中可以看出,故事以独特见解阐述了积极处世这一人生态度,启发本族人不管是在顺境中还是在逆境中,都要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显示出彝族人民有骨气、有个性、有自尊心、有自信心、有全局意识、有感召力、有凝聚力。读这样的故事,真的鼓舞人心,鼓舞士气。我们壮族人尤其龙合街上的壮族人应向城厢镇彝族同胞学习,不去附会,不去矮化自己。
    要知道,尊重历史,尊重事实,是对祖先的最好纪念,也是对壮侗语民族未来的责任担当。我希望乡亲们记住“饭可以乱吃,话不能乱讲,事不能乱做”这一古训,讲点良心,负点责任,别再胡编乱造自欺欺人了,别再做歪曲历史歪曲事实伤害壮族人民感情愧对祖先的事情了。


    附注:
    ①梁庭望:《壮族原生型民间宗教调查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
    ②黄家信:《壮族土司制度研究与壮学建立》,《广西民族研究》2014年第六期
    ③参见陈耿 尹秋艳:《海之南:来欣赏从远古走来的苗家盘皇舞》,南海网—海南日报2007年10月15日
    ④参见范宏贵:《侬智高研究资料集》,广西民族出版社,2005年
    ⑤见广西地情网地情资料库2011年12月30日上传的第一轮县级志书《那坡县志》
    ⑥梁培珠:《巧借花炮节平台  奏响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法制宣传交响曲》,那坡县人民政府网2015年6月26日
    ⑦周捍华:《那坡龙合花炮节  祭拜东汉时期的马援将军》,那坡县人民政府网2015年7月

                                                                                                            (原载《那坡文艺》2016年第一期)


踩过的脚印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帖子永久地址: 

僚人家园 - 论坛声明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仅代表作者个人的立场,不代表本论坛管理方立场。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僚人家园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或转载本论坛原创文章时须征得作者本人及僚人家园论坛管理员的同意
4、发帖者承担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相关责任。僚人家园管理团队有事先不通知发帖者而删除或屏蔽本文的权利。

登上僚人网站,认识僚人历史, 弘扬僚人文化,增强民族意识, 推动对外开放,促进僚区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9

主题

9

听众

5万

积分

花王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最后登录
2020-5-28
注册时间
2005-9-17
沙发
发表于 2016-5-9 18:56:45 |只看该作者
现在很多传说都是现代人为了迎合政治或者商业的需要而伪造的。

山歌不唱忧愁多,大路不走草成窝; 钢刀不磨生黄锈,胸膛不挺背要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32

主题

9

听众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24-3-15
注册时间
2002-7-6
板凳
发表于 2016-5-16 02:53:16 |只看该作者
最欣赏末尾二段。讲得真好。可谓点睛之笔。

来自安卓客户端来自安卓客户端
社 会 的 主 体——人口,  社会存在的空间——自然环境,  社会联系的纽带——文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3

主题

1

听众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20-5-27
注册时间
2003-12-15
地板
发表于 2016-5-18 16:06:14 |只看该作者
谢谢贝侬肯定

登上僚人网站,认识僚人历史, 弘扬僚人文化,增强民族意识, 推动对外开放,促进僚区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听众

3

积分

新来贝侬

Rank: 1

最后登录
2017-6-25
注册时间
2017-6-23
5#
发表于 2017-6-25 14:20:34 |只看该作者
   文章不错   顶一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听众

3

积分

新来贝侬

Rank: 1

最后登录
2017-6-25
注册时间
2017-6-23
6#
发表于 2017-6-25 14:20:50 |只看该作者
   文章不错   顶一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8

主题

5

听众

856

积分

山精灵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最后登录
2020-6-17
注册时间
2013-8-28
7#
发表于 2017-6-27 19:06:15 |只看该作者
能不能把《那坡文艺》的邮箱告诉我,我想投稿。Naeuz aen youz sieng《Faenz ngaeh Naz Boq》ndaej mah?Gou naem daeuz gauj。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3

主题

1

听众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20-5-27
注册时间
2003-12-15
8#
发表于 2017-8-7 16:58:52 |只看该作者
《那坡文艺》邮箱npwybjb@163.com

登上僚人网站,认识僚人历史, 弘扬僚人文化,增强民族意识, 推动对外开放,促进僚区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2

听众

523

积分

山精灵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最后登录
2017-12-3
注册时间
2013-3-22
9#
发表于 2017-8-9 19:14:51 |只看该作者
文章不错   顶一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

主题

1

听众

1万

积分

热心贝侬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20-3-5
注册时间
2005-2-7
10#
发表于 2017-8-11 12:24:40 |只看该作者
好文。一些地方的宣传是有问题,也需要有像比侬这样的人指出其中错误。希望那坡筹办花炮节的部门能够看到此文。

王者站着死,奴者跪着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2

听众

523

积分

山精灵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最后登录
2017-12-3
注册时间
2013-3-22
11#
发表于 2017-8-12 01:34:26 |只看该作者
大多数壮族人就是没有文化自信,随波逐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

主题

3

听众

5960

积分

东灵神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9-8-18
注册时间
2009-2-10
12#
发表于 2017-10-1 12:32:05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我们僚人早就应该理顺我们的文化顺序。也曾经看到过专家的专论:布洛陀、骆越王、花婆、大明山神的等的顺序关系,这很重要。当深层文化挖掘出来后,都没有理顺其关系就急于发表,就会引起很多猜测,认识就会混乱,然后才花费力气解释,是很费劲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

主题

3

听众

5960

积分

东灵神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9-8-18
注册时间
2009-2-10
13#
发表于 2017-10-1 12:35:42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0

主题

2

听众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9-7-18
注册时间
2002-5-23
14#
发表于 2017-10-2 11:52:5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浪人 于 2017-10-2 11:55 编辑

1.纪念乾隆年间马援将军的功绩
2.
马援元帅就在龙合乡一带负责驱逐南蛮
……

一看就是假冒伪劣产品!那坡的官员就没有一点历史知识?
恐怕是民族自卑心理作怪!

土地 民族 家园 母亲 http://blog.163.com/gaisi14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听众

11

积分

土精灵

Rank: 2Rank: 2

最后登录
2017-10-19
注册时间
2017-10-17
15#
发表于 2017-10-17 10:03:02 |只看该作者
       
最欣赏末尾二段。讲得真好。可谓点睛之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3

主题

1

听众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20-5-27
注册时间
2003-12-15
16#
发表于 2018-2-24 15:27:56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土著虎尾 于 2018-2-24 15:29 编辑

再次感谢各位贝侬的肯定与鼓励。

登上僚人网站,认识僚人历史, 弘扬僚人文化,增强民族意识, 推动对外开放,促进僚区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3

主题

1

听众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20-5-27
注册时间
2003-12-15
17#
发表于 2018-9-28 10:06:5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土著虎尾 于 2018-9-28 10:10 编辑

                                                                龙合“五月五”花炮节
                                                               作者:樊光旭            来源:百色新闻网——右江日报
       龙合乡位于那坡县东北部,东、南靠靖西市,西毗邻该县城厢镇,北与云南省富宁县毗邻。龙合乡有壮、汉、瑶3个世居民族,壮族人口占95%以上,是黑衣壮的主要聚居地。乡政府驻地为龙合街。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这一天也是龙合街举行传统民俗活动花炮节的日子。龙合壮族花炮节于2011年5月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花炮节期间,开展祭祀大典、巡游、抢花炮比赛、篮球比赛、南路壮剧表演、壮族山歌对唱、传统美食展、雄狮争霸、百家宴等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花炮节主要内容是抢花炮,一般一场三炮。老人们认为一炮福禄寿喜、二炮升官发财、三炮人丁兴旺。节庆当天,男女老少齐聚石马大王庙,祭拜石马大王等,祈求平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祭祀仪式结束后,巡游队伍抬着灵牌,敲锣打鼓,穿街过巷,巡游整个龙合街3圈,然后在广场集中,进行抢花炮等活动。整个活动场面热烈隆重,充分展示了当地独特的民族文化魅力,每年都吸引周边群众及区内外游客近万人前往参与。
      据当地父老乡亲所言,举行此盛大节庆活动,目的就是为了纪念汉代伏波将军马援。一个地处滇桂交界的边远小圩镇,举办的一项民俗活动却与中国古代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汉族英雄人物搭上关系,这不得不令人称奇而又产生诸多猜想。
      在大江南北,过端午节,一是为了纪念屈原,二是为了纪念伍子胥。除此以外,这一天还有一些少数民族过着他们自己的节日,如贵州八堡六寨苗族的跳花节、香格里拉县藏族中甸赛马节等,这些节日均与马援无关。而独有广西把“五月五”作为伏波将军马援的纪念日,例如东兴每年“五月五”也举行隆重的伏波将军庙会。龙合“五月五”花炮节是否真的与马援有关,如果真的有关,又是怎样扯上关系的呢?
      花炮节为祈愿的民间宗教民俗活动,流行于广西三江、龙胜、百色等地,是广西侗、壮、仫佬族的传统节日,各地节期不一,多在农历正月初三、正月十五、二月初二、二月十五和三月初三举行。为何龙合街壮族群众把民俗活动定在汉族传统端午节来举行,其中是否有特别的用意呢?
    “山形逶迤自三台蜿蜒而来,前鹅泉而后龙池,左龙蟠而右虎踞,云排凤岭,水出龙岗,昔人以其地雄胜因立庙于斯……”石马大王庙位于龙合乡龙合街西面,庙中碑文记载,该庙始建于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光绪二十年(1894年)重修。据当地群众传说,该庙原来建在龙合往定业路边三台山半山腰的一个山洞里,忽然有一天,三台山彩霞满天,锣鼓喧天,旌旗招展,一匹神马从庙宇腾云驾雾,飞到现今石马大王庙所在位置,而后消失不见。于是当地群众在神马落地处修建庙宇,供奉神马,而每有祈愿,灵验非凡。相传该庙是为纪念后汉时期伏波将军马援而修建,而聚居在龙合一带的许多族人是马援征讨南疆的旧部的后代,他们先祖跟随马援征战南疆,战争中负伤留在此地并一代代繁衍生息。当地民间认为,马援生前平乱有功,死后英灵显圣,能震慑妖魔鬼怪,于是民众据马援好马,削石为马,称之为“石马大王”并建庙供奉。现今存于庙内的《重修石马得道大王宫碑记》中记载:“过见山者犹思随涙之碑,望铜柱者尚忆南征之绩。昔其身披甲胄……战边境执千戈以卫社稷,靖息烽烟……”可为其证。民间传说与民间信仰关系密切,有其信仰,必有其传说,传说对信仰又起着重要的强化作用。但身处边远的龙合壮族群众为什么会信仰马援,为何在民间传说他的神勇、为何为其喜好的马建庙供奉呢?
       关于马援的记载既可见之于《后汉书》《资治通鉴》等历史著作,也可见之于《桂海虞衡志》《岭外代答》《赤雅》等地方风物志文献或地方志著作。《后汉书》卷二四《马援传》有这样的记载:“交趾女子徵侧及女弟徵贰反,攻没其郡,九真、日南、合浦蛮夷皆应之,寇略岭外六十余城,侧自立为王。于是玺书拜援伏波军,以扶乐侯刘隆为副,督楼船军段志等南击交趾。” “援好骑,善别名马,于交趾得骆越铜鼓,乃铸为马式,还上之。因表曰:‘夫行天莫如龙,行地莫如马。马者甲兵之本。国之大用。’”马援征战南疆是历史事实,马援爱马也确有其事。东汉以后,广西、湖南、广东以及海南境内部分地区逐渐开始崇祀马援。中国岭南和沿海地区甚至越南,有300多处庙宇对马援加以供奉。唐代开始,广西许多地方兴建伏波庙纪念伏波将军马援。现在,横县、东兴、防城、柳江、龙州等地都有伏波将军庙。 关于马援智勇平叛、马援与民众、马援显神威、马援显灵等的传说确实也在广西的许多地区流传。但是,马援及其部属当时是否征战到过龙合,为何龙合人不直接为其本人建庙而为其所好的马建庙呢?
      《水经注》引《林邑记》载:“建武十九年,马援树两铜柱于象林南界,与西屠国分汉之南疆也。……土人以其流寓,号曰‘马流’,世称汉之子孙也。”马援南征胜利以后,为了管理好南疆,他把军队中的绝大部分人留在交趾、九真等地,让他们分散安插在当地骆越民众中,以实现民族融合,共同开发“南蛮”之地。历史典籍称这部分人为“马留人”(即“马流人”)。“马留人”是马援留在今越南北部和广西西南部一带的部属及其后裔。现今龙合街人是否真的如他们所说是“马留人”的一部分呢?
      根据广西马氏祖史民间研究会宗谱编辑部2009年编的《广西马氏宗谱》和广西南宁市隆安县古潭马村《马氏族谱》记载,在广西马氏多名入桂始祖中,最早的入桂始祖为南宁隆安马村的马良达,他是随马援于东汉建武十八年(公元42年)南征来到广西。龙合乡也有许多村屯有马姓族人居住。石马大王庙所在地龙合街上就有姓马的家族世代居住。据龙合街上马姓族人老人家说,他们的始祖是在清朝末年从南宁隆安县迁至龙合的,按此说法,龙合街马家很可能就是马援的后裔。但是,《重修石马得道大王宫碑记》记载:石马大王庙始建于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光绪二十年(1894年)重修。据此说来,作为马援的后裔的龙合街马家到龙合定居的时间应当在石马大王庙修建之后,按这样说来,该庙的修建当与马援后裔龙合街马家无关。而民间所传的龙合街上人是先祖跟随马援征战南疆,战争中负伤后留下并一代代繁衍生息的说法与龙合街马家老人所言在时间上更是相去甚远。到底是龙合民间传说有误,还是马家人记忆有误,或亦是碑文记载有误,实在需要进一步探究。
    龙是中国的图腾。俗话说,“天上为龙,地下为马。”在中国古代,龙和马的关系非常密切。龙首像马,龙身的一部分也取自马体。古人认为,龙和马是可以互变的。《周礼》上有这样的说法,马八尺以上即为龙。《山海经》里讲:“马实龙精”。而《西游记》中的白龙马,原本就是一条龙。在中国,以龙命名的地方比比皆是,但无一例外都在富水地区,都与水有密切的关系。龙合乡地处云贵高原余脉,是典型的大石山区,境内严重干旱缺水。龙合街没河、没泉、没潭,在没有引进外乡水源之前是靠天喝水,滴水贵如油。“龙合”,即“有龙来合”之意。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却偏偏以龙为名,是否可以这样说,龙合乡龙合街以龙为名应当与水无关,而是与马有关,与石马大王庙有关。
       关于龙合的石马大王庙,关于龙合独特的民俗还有许许多多的不解之处有待探究。□樊光旭












登上僚人网站,认识僚人历史, 弘扬僚人文化,增强民族意识, 推动对外开放,促进僚区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3

主题

1

听众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20-5-27
注册时间
2003-12-15
18#
发表于 2019-2-18 15:16:4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土著虎尾 于 2019-2-18 15:18 编辑

2019年2月18日,文章《先有石马大王庙还是先有花炮节?》在僚人家园的点击量已经达到一万。

登上僚人网站,认识僚人历史, 弘扬僚人文化,增强民族意识, 推动对外开放,促进僚区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允许回帖同步到新浪微博  

Archiver|手机版|壮族在线    

GMT+8, 2024-6-6 15:24 , Processed in 0.193080 second(s), 5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