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民族思想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实践
广西是一个以壮族为主体、十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中国南疆省级自治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三成八。20多年来,世界一些国家和地区民族风波不断、民族问题已成为社会主要问题,我国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或多或少地发生过民族问题,而广西却一直没有发生大的民族纠纷,呈现出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稳定、边防稳固的良好局面。回顾广西发展的历程,广西民族工作之所以卓越,主要是自治区党委、政府抓住发展这个根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很好地践行了邓小平民族思想的结果。
一、充分发挥广西作为西南出海通道的作用,大力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基础。
邓小平历来十分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问题,他认为,在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一定要把经济建设放在首仕,要把经济搞上去。他对广西这片待开发的红土地寄予厚望。1988年11月2日,北小平在祝贺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30周年时题饲:“加速现代化建设,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广西是我国西南地区走向东南亚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具有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发展经济和外经贸事业的巨大潜力。改革开放后,广西认识到,发挥广西作为大西南出海通道的作用,对于加快广西乃至整个西南地区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经过十几年的建设,广西初步建成了立体交通体系,使运输通过能力全面快速提高,运输生产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至1998年底广西基本形成了西南地区出海大通道,初步构建了西南地区出海出边的3条大通道。
二、发挥资回优务,以市场为导向,培育和发展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民族经济。
邓小平同志对少数民族经济的后发优势深信不疑。他说冲国的资源很多分布在少数民族地区,如果这些地区开发起来,前景是很好的。广西的亚热带植物、水能、有色金属和建材等资源丰富,开发利用前景好。经过多年的努力发展,至“九五”期末,广西10种有色金属产量是“八五”期末的两倍多。制糖工业领先全国,食糖产量已
跃居全国第一位,成为全国最大的蔗糖生产基地。机械工业成长迅速,是广西工业中的重要行业。工程机和中吨位车用柴油机产销量居全国第一位,微型汽车产销量居全国第二位。建材工业稳步发展。目前,广西形成了以平板玻璃、建筑和卫生陶瓷、水泥等为代表的门类齐全的建材工业体系,水泥、陶瓷、石材等产量在全国位居前列。
三、坚持改革开放,加快民族地区发展。
邓小平历来反对民族封闭。邓小平指出,不搞改革,少数民族的贫困就不能消灭。邓小平所指的改革开放,是对国内所有地区、世界所有类型国家的全方位开放,是不分民族,不分国家,不限地区.不限领域的国内外立体性多层次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改革与物质、能量、信息的大交流。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广西也不例外。
经过20年开拓发展,广西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地区面积达2.11万平方公里。初步形成了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边境开放城镇相结合,由沿海、沿边、沿江中心城市向桂西北山区推进的全方位、多领域、多层次的开放格局。
四、不断加大扶贫力度,各民族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各民族共同富裕、繁荣,在邓小平民族理论体系中最具特色,邓小平同志说:“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由于历史原因,广西的贫困地区绝大多数是少数民族聚居地。从1985年开始,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地展开了以解决群众温饱为目的的扶贫攻坚。至1999年,广西贫困人口已由1978年
的2100万人下降到156万人,贫困发生率降至4%,提前一年基本实现了“八七扶贫攻坚计划”。
总之,广西的改革开放,成功地实践了邓小平民族思想,促进了广西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民族团结为广西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稳定的政治环境,各民族人民开拓进取,使广西各项事业不断取得进展,在“富民兴桂”新跨越的征程中走向辉煌。
莫仁毅 (作者单位:广西南宁市委党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