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壮族文化的挖掘还是要到群众中去
浪子钢并不怎么认同一些由官方文化馆、歌舞队、旅游景点表演的歌舞,一定程度上这些表演是给旅游、参观的人看的。已经经过加工和改造,并且风格上拘束在一定的套路之内。
如果要做研究,或者如果采风,浪子钢认为应该抛开一切的安排,真正的到群众中去,吸取原始的民俗,可能效果会更好。如果净是到旅游景点去看看,恐怕只会被误导到一个被人事先预定的道路上。
同样,如果我门去西藏、新疆、蒙古,看专业(业余)歌舞团的表演--————那是旅游者的事。浪子钢认为无论是文学、摄影、文化的原始采风,不到群众中去是不行的。
“探索出壮族音乐的基本旋律,探索出广西壮族音乐的基本乐器,探索出广西壮族舞蹈的基本动作”,如果他们就看歌舞团的表演,还是很难突破传统的套路的拘束,很难有创新性的挖掘。
比如到德保采风民族文化,连“摇月亮舞”(浪子钢不知道怎么用什么词表述这种活动)这样的活动都不知道,那还有什么意思。
“摇月亮舞”,浪子钢的理解是:一种利用心理暗示、使人潜意识的摇摆跳舞(唱歌?)的活动,其本质就是心理暗示。由于人们心理学知识的不足,政府简单的将它划分为‘迷信’,又说不出道理来,政府又害怕“迷信”这两个字,所以不会介绍给外人,浪子钢从未在那个宣传上看到这个介绍,但这个活动是客观存在,建议先学学 西方心理学原理,再去认知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