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zb.sgrb.com/html/2011-12/03/content_66136.htm
| 曾流传于粤北的师公戏 |
|
据初作考证,唐、宋以来,曾先后流行传唱在粤北的戏曲剧种,除 花鼓戏、祁剧、采茶戏 等,还有 师公戏、围桌戏、牛歌戏 等。
师公戏,又称「傩堂戏」,为粤北失传民间戏曲剧种,渊源于古朴的酬神歌舞,清末民初仍流行传唱于乐昌、仁化、乳源等地,多见于乡坊间举行大型的庙会、醮会之时,由师公出面邀民间艺人组成班社,依附于巫道坛门而演出。其特点是不仅含有较为浓重的宗教世俗功利色彩,而且还有所谓「内坛法事、外台戏」、「箫鼓不知哀乐事,衣冠难辨吉凶人」之说。师公戏以师公腔、朝神腔为主要声腔,兼唱巫曲和道曲。表演动作风格古朴,有各种独特的手势、脚位,以及除刹、打叉、抛钹、吐焰火、现獠牙、上刀梯、踩明火等技法,常演传统剧目有《上茅山》、《哑背疯》、《会缘桥》等。到二十世纪的三十至四十年代,由于社会动荡、经济萧条,各地庙醮法事和演出活动减少,加上后继乏人而逐渐消失。
围桌戏,又称「凳板戏」或「打喜事鼓」,粤北民间戏曲演唱形式,渊源于民间的「八音坐唱」,清末民初已盛行于粤北的乐昌、连县、仁化、始兴、南雄等地。其特点是旧时城乡大户人家操办红白喜事或举办堂会招待宾客时,由主家或东主出面,邀请一些擅长拉、打、吹、弹、唱的艺人,各执一至两件乐器,不用化装穿戏服,围坐在相邀东主的厅堂八仙桌边条凳或坐椅上唱奏兼工。围桌戏的唱腔和戏文多根据各地东主的爱好和需要而定,所唱声腔有皮黄、调子、小曲等,常唱戏文有《贫富上寿》、《仙姬送子》、《应龙招亲》等。迄至二十世纪的八十年代,在乐昌的北部乡镇,还有民间艺人应邀演唱。
祁剧,旧称「祁阳戏」或「楚南戏」,明末清初形成于湖南祁阳,清中叶入粤演出,并见载于乾隆年间的《广州梨园会馆上会碑记》。清末民初,由于常有湘南一带的「品」字、「荣」字、「福」字、「汉」字祁剧科班艺人组班,往来于粤北各地献艺演出,从而使该剧逐渐流传于乐昌、连县、仁化、始兴、南雄等地。祁剧用湘语演唱,所唱声腔分高(高腔)、昆(昆腔)、弹(弹腔南、北路)三大类别。出演角色分生、旦、净、末、丑五大行当,各个行当按所扮人物性格还有具体分工和不同的做派。文戏重唱、武戏重打,身段动作讲究「归子午」,常演传统剧目有《杀四门》、《三门街》、《孟良搬兵》等。新中国成立后,除了各地的一些业余剧团进行演出活动,还成立过南雄祁剧团、连州祁剧团等专业剧团在各地巡演。
牛歌戏,粤北民间小戏剧种,起源于当地民间的春牛歌舞,清末民初已流行传唱在粤北的连县、连南、连山、阳山城乡。早期俗称「唱春牛」,无完整剧本,仅以「牛歌」演唱一些农事活动或「贺年」之词,而且唱多白少,只有打击乐作伴奏。后来,受流行当地采茶戏、调子戏的影响,逐渐演变成一种颇具地方特色的民间小戏,演唱内容也扩大为农村生活身边事,并产生了《看牛对花》、《仙牛拜年》、《借牛讲理》等传统保留剧目。牛歌戏的特点,主要表现为用「牛歌」作唱腔,唱词多为三、七、十字句,以当地方言声韵平仄分上下句和演唱,表演中富有浓郁的乡土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