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僚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点击进入授权页面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2137|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句町王国古都——广南

[复制链接]

683

主题

1

听众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20-5-27
注册时间
2003-12-1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6-17 15:41:5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句町王国古都——广南
                                                                                                   兰天明
    南历史悠久,文化积淀厚重。公元前三世纪,在广南县境及其周边地区存在着一个句町(gou ding)古国,即“古代壮族王朝”。句,壮语直译为九;町,直译为亲、盟、红。句町,壮语意为九部联盟。句町国在历史上存在583年,句町古国的行政中心(都城)究竟在哪里呢?这个困扰着历史学界多年的问题,引起了广西及云南壮族学学者的极大兴趣,确定句町古国的都城在哪里,意味着无可估量的文化推动。很多地方因为发掘历史文化,给当地经济带来了活力,“句町文化”作为古代壮族的文化代表,必定能给广南带来生产力的飞跃。目前,广南县与广西西林的壮族学学者之间,对于句町古国文化的研究、交流十分活跃,网络上(《滇桂悄然掀起“句町”之争品牌所有权属谁?www.GX.xinhuanet.com)的文章,引起众多关注。
    句町,这个古老的国名,最先见于《汉书·地理志》。(《汉书·地理志·牂牁郡句町注》应劭曰:故句町国。师古曰:音句挺。)它是古人遗留给后人争议的一个谜。因其涉及句町古国在今何地的可信性问题,即是否应还给它本来历史面目的问题。故自《汉书》上有其名称后,人们一直就为之而苦苦追索。《汉书·西南夷传》有“句町侯亡波有功立为句町王”的记载。至于句町侯被立为王,是否还在其领地,则未有记载——依据史料推断,句町古国,不仅在汉时存在,至少在汉以前即已存在。但是,由于有关资料不全,物证难以查找,至今尚未完全揭开其谜底而得出一个确切的回答。
  本文就句町古国在今何地一题,试将学术界诸家关于句町国所在地考证的说法,作一个大胆的分辨,给句町古国原在广南境内,增添一个历史的佐证。

踩过的脚印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帖子永久地址: 

僚人家园 - 论坛声明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仅代表作者个人的立场,不代表本论坛管理方立场。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僚人家园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或转载本论坛原创文章时须征得作者本人及僚人家园论坛管理员的同意
4、发帖者承担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相关责任。僚人家园管理团队有事先不通知发帖者而删除或屏蔽本文的权利。

登上僚人网站,认识僚人历史, 弘扬僚人文化,增强民族意识, 推动对外开放,促进僚区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3

主题

1

听众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20-5-27
注册时间
2003-12-15
沙发
发表于 2014-6-17 15:42:33 |只看该作者

                            句町国的发祥地在广南
    有关句町国的发祥地及统治范围,史书皆有明确记载,许多专家也有精辟的考证。《史记•西南夷列传》载: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平南夷,为牂牁郡”,领夜郎、句町等十七县。《汉书•地理志》载:“句町,文象水东至增食(今田东至武鸣一带)入郁,又有卢唯水,来细水,伐水。”王先谦《汉书补注》言:句町“在宝宁(广南)、百色、泗城、镇安之间”,“其地为牂牁”南境,与交趾、郁林两郡相接”。《水经•温水注》说:“文象水,导源牂牁句町县。文象水、蒙水与卢唯水,来细水、伐水并自县东历郁广至增食县,注入郁也”。《新篡云南通志》载:“文象水即今之西洋江,卢唯诸水即西洋江之支流。”据考察,发源于广南县九龙山麓的西洋江,其主要支流有八宝河、阿用河、夕板河等,均由广南城东面相继汇集,又与驮娘江合流而成右江,至广西邕宁再与左江汇合而成郁江。可见历代史书记载与客观实际完全吻合。这充分证明,广南是古句町国的发祥地,而位于西洋江西边的广南莲城镇一带则是古句町王府的所在地,即古句町县治所。坐落在广南者兔、底圩、者太三乡交界处的九龙山是壮族神圣的“竜”山,因山中流出九股溪水而得名,山里的原始森林中,有太阳神树,祖先神树、寨神树,野生三七和石祖,当地人说:"古句町国是山水之国。"这里就是它的发源地。这一带地区自古孕育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化,当地壮族年年都要祭“竜”,并以之作为村社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壮民族群体团结的纽带。
    蒋廷瑜教授著《西林铜鼓墓与汉代句町国》载:“西汉前期西林地区历史情况、史无明载。以前编篡的地方志书,只笼统地说这里是汉属益州牂牁郡句町县(《广西通志稿•地理编》,1949年油印本)。按《汉书•地理志》载,句町设县是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的事,而句町县名,据《汉书》注引应劭说,是从“故句町国”而来的,因此,应先有句町族,立句町国,然后才有句町县。也就是说,汉武帝时代以前句町县那块地方原是句町族的聚居地……解放后国家正式出版的《辞海》记载:“句町,古县名。‘句’一作钩,古句町国也。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置县。治所在今云南省广南县境内。南朝梁废。”综上所述,句町国的发祥地应当在广南,句町本部应在今滇东南和桂西一带。随着进桑,漏卧与其结盟及毋波晋爵为王,而滇和夜郎又相继衰亡之后,句町国曾经盛极一时,其统治范围也有所扩大,包括了今云南省文山州全部、红河州中东部,以及玉溪、曲靖和广西百色三个市的部分地区。


登上僚人网站,认识僚人历史, 弘扬僚人文化,增强民族意识, 推动对外开放,促进僚区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3

主题

1

听众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20-5-27
注册时间
2003-12-15
板凳
发表于 2014-6-17 15:43:36 |只看该作者

                         句町国存在的时间及其疆域  
  句町进入阶级社会的时间较早,汉以前已建立奴隶政权,拥有“邑君长人民”和比较强大的武装力量,是“南中侯国以十数”中较大的一国。至汉昭帝始元年间(公元前86-80年),因协助汉王朝平定姑缯,叶榆的反叛“有功”,其首领毋波被封为“句町王”(《汉书•西南夷传》),在西南夷中有其特殊的地位。《华阳国志•南中志》载:“南中,在昔盖夷越之地,滇濮、句町,夜郎……侯王国以什数,”又载:“句町国,汉时受封迄今。”这里所言的汉时受封,系指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平南夷时,以其国授之,故应为汉以前的古国;而所言“迄今”,则是指常琚作《华阳国志》之时,略当晋穆帝(公元344-360年)之世。据史料记载: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句町内附大汉王朝,置句町县。汉昭帝始元年间(公元前86-81年),句町侯毋波率部助汉大破益州,因“斩首捕虏五万余级,获畜产十余万”,功勋卓著,被汉昭帝封为“句町王”,一时声威显赫,与古滇国、夜郎国齐名。随着滇和夜郎相继衰亡,句町国发展进入极盛朝代。若从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诏封毋波为王开始,句町王国一直延续到南北朝萧齐被梁取代之时(公元502年),历时达583年。若从毋波附汉封侯时的公元前111年算起,则有613年。由此可知,句町国在历史上存在了583年。蒙文通在其《越史丛考》中说:“《西南夷列传》举其君长之最大者有夜郎、滇、邛都,然通观汉晋之世,句町实也一方之雄也”。
  江应樑先生在其《傣族史》中载:句町国的辖区,“从北盘江以南到红河之间,也就是从今贵州的兴义一带经云南的师宗、弥勒至建水,东南下至文山州境内和广西左右江上游一部分地方。据查,句町国的原有疆土在今云南文山州、红河州和广西百色地区的西林、隆林、田林、乐业、凌云以及越南北部地区。至毋波被封为王后进入极盛时代,其统治区域已向西北扩展到滇池地区,约6万平方公里(约相当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行政区域6.64万平方公里),横跨当时的牂牁郡和益州郡。《汉书•地理志》载:"句町,文象水东至增食入郁,”该书牂牁郡句町县条师古注云:“其地为牂牁南境,与交趾、郁林两郡相接。”今知郁江乃由左右江汇合而成,地在南宁地区之邕宁县,可见句町东南部已达南宁西北。牂牁郡在汉代属益州刺使部管辖。据蒙文通考评:“《汉书•明帝纪》载:(元凤)五年(公元前76)的罢象郡,分属郁林、牂牁,句町宜即自象郡分属牂牁者”。可见句町南境直抵越南北部。清洪亮吉《三国疆域志》及谢钟英《三国疆域表》皆称:“今贵州兴义县,为古句町县域。”


登上僚人网站,认识僚人历史, 弘扬僚人文化,增强民族意识, 推动对外开放,促进僚区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3

主题

1

听众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20-5-27
注册时间
2003-12-15
地板
发表于 2014-6-17 15:44:01 |只看该作者

                             句町国及其族人  
  历史学家和民族学家们研究民族史成果都说明,壮族,来源于我国的古代越人,而古越人分为西瓯、骆越两大族群,西瓯族群也叫西部越人,主要聚居在岭南直至云南、贵州和越南北部的广阔地带,而今天我国境内的壮族、傣族、侗族、布依族、水族、仡佬族等,都是西瓯越人的后裔。生活在古代云南、贵州和广西左、右江上游的古代越人,都自称濮和僚、而现今生活在广南的壮族人,侬支系自称濮侬、布道;沙支系自称布依、布雅依、布瑞等,土支系自称布傣、布僚,他称土佬等,则“濮”与“濮”同源,“濮”与“布”同音,“僚”与“僚”同源,“僚”与“佬”谐音,这充分说明,古代的濮、僚与今天的濮侬、布道、布依、布雅依、布瑞、布傣、布僚、土佬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而现居住在广南的壮族,毫无疑问是由古代滇濮、滇僚发展而来的。其依据有:《壮族通史》载:“百濮即百越”,在古代,对江南越族群不同时期有不同称谓;上古越族群在我国东部有于越、山越、闽越(今浙、闽、皖等省),岭南及西南有南越(今粤、桂两省区),西瓯、骆越(今广西大部和黔南、滇东南等地)、滇越(滇西一带)、越裳(越南北部一带)。《云南古代史略》载:“南中(今云、贵两省及川南部分地区)自古代为夷越之地......滇东南、滇西南、黔西一带居住着僚人(越)和濮人”。
   《华阳国志•南中志》载:“南中,在昔盖夷越之地,滇濮、句町、夜郎.......侯王国以什数”,又载“句町县,故句町王国名也,其置逢濮,王姓毋,汉进受封迄今。”
  云南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尤中先生讲:“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771年的商朝和西周时期,越亦称作濮”,他还讲:“公元前三世纪时.......当时在今贵州和云南东南部的濮人,显然大部分指的是百越系统的部落”;方国瑜教授更为明确地说:“惟句町濮即后世之‘濮侬’、‘濮僮’、‘濮衣’之先民,”从各方面的记载来看句町为壮,可能主要是侬人;南盘江以北的漏卧人,可能主要是沙人,而红河以东的进桑,可能主要是土族人,这些集团都属于壮语族,有亲密的历史渊源,还说:“壮人是古越人的后裔,云南东南部的侬人、沙人和僚人,也是壮语族的支系,古为句町部族。”句町原住居民(滇、桂结合部及中、越边境地区自称为濮侬、布越、濮傣、布依的壮家人),其传统文化符号都是稻作、干栏、铜鼓.......众多专家学者的研究表明:句町王国是壮族先民建立的古老国家。


登上僚人网站,认识僚人历史, 弘扬僚人文化,增强民族意识, 推动对外开放,促进僚区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3

主题

1

听众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20-5-27
注册时间
2003-12-15
5#
发表于 2014-6-17 15:44:23 |只看该作者
句町资料考  
  《汉书•地理志》载:“句町,文象水东至增食入郁,又有卢唯水,来细水、伐水。”《水经•温水注》云:“温水又东迳增食县,有文象水注之,其水导源牂牁句町县。”资料中注明的文象水为今广南、富宁县境内的西洋江和驮娘江。其均发源于广南县者兔乡的九龙山。1982年出版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从秦汉到三国两晋的所有地图,也都把今西洋江标定为文象水,把广南标定为句町县治的所在地。清嘉庆十五年(公元1810年),上海曹树翘编撰的《滇南杂志》,对古句町国及古句町县进行了一番考证之后,说:“句町国在滇东牂牁、夜郎之间,僻于南夷,道险阻。”在这里,其所说的句町国的地理位置是值得考虑的。
  古时所谓“国”,本是部落的意思。故句町古国的辖区,应仅是一个小部落。
  句町古国与古句町县,是有着历史渊源了。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所置句町县,有可能就在原句町古国,也可以说句町县,源于句町古国。
  又曹树翘句町县考:“句町县在通海县,史称‘汉地’。”此说,也是值得商榷的。
  汉开滇为益州、夜郎、牂牁诸郡。(牂牁之开,在益州之前。)《汉书•地理志》载:“益州郡,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开;牂牁郡,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开。”足证牂牁郡比益州郡早开两年。(此处所说的益州郡,是辖今楚雄、曲靖、昆明、红河、文山等地州的益州郡、不是蜀,成都的益州郡)。
  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印藏苏励编的《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195页载;“句町县,汉置。故城在今云南通海县东北五里。”
  《辞源》1979年版,第一册471页载:“句町,汉县名,属牂牁郡。地在今云南蒙自县。”
  《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载:“句町,本汉时西南夷之国,今云南蒙自道也。”
  凌云书房《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1980年版载:“句町,旧句町国,汉置县,属牂牁郡。东汉属益州牂牁郡。晋属宁州兴古郡。南宋,南齐因之。唐改置通海县。今云南通海县东北五里。”
  方国瑜教授《西汉云南郡县建置表》列:“句町,属牂牁郡,在今广南,富宁,广西百色。”
  《云南通志》卷十七:“钩町,亦作句町。汉属牂牁郡(今广南附近——贵州一带)。”
  《昆明报》1987年6月4日,《春城古今》张维桢《反莽起义》:“句町属牂牁郡,在今文山州以北地区。”
  《广南府志》光绪三十年补刻版,载:“……自远古。西南夷句町、进桑部族地区,西汉置县,属牂牁郡。”
  上列诸家既说法不一,且无实物佐证,令人莫衷一是。笔者认为;句町古国,原在今之广南是有据可查的。
  其一,《辞海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8月版,第328页载:“句町县治所在今云南广南县。”
  其二,《文山州文史资料》第五辑,戴启林《广南建置沿革》引王先谦《汉书补注》:“句町在宝宁(今广南县)……”
  其三,1975年版,《中国历史地图集》载明:西汉、东汉、三国蜀汉、西晋等几个历史时期的句町地理位置,都标志在今广南方位上。
  其四,在广南县城西郊约5公里的板宜水库左侧通和洞内的石壁上,有署名句町•夏源的一个人,于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刻有五言古诗一首:“辰仲春初①陪郡伯钟老夫子游通和洞②
  五马盼崖壑,旌忽野凫喧。
  有时洞燕语,无句不明言。
  峭壁疑图画,仙踪未许论。
  南荒春更好,新阏苑花屯。
  客游不到处,选胜白云横。
  地僻溪流转,天语林鸟鸣。
  采松探幻途,击石得金声。
  尘虑悠然去,烟霞两袖春。
  句町 夏源③题诗”
  这通和洞内石刻五言古诗署名前的“句町”二字,权作古国句町,原在广南的见证,是接近历史事实的。
  其五,2007年9月,在广南县黑支果乡牡宜村发掘出了规模庞大的木椁汉墓,其墓室长5.1米,宽4.2米,高1.95米,其规模与古滇与古滇王墓相当,此墓从上至下,由古木构筑三层,墓室中还有头箱和木雕马模型,说明此墓为王公贵族使用;墓葬出土了黄釉陶、竹筒、漆木器耳杯等40余件珍贵文物。黄釉陶罐在当时极其稀有,很可能是拾骨重葬使用的“金罎”。汉墓出土简牍,经破译后内含与王莽削藩的动议一致;在漆木耳杯上发现”王成(承)“字样,与《汉书》记载因王莽削藩被杀句町王邯,有一个叫作“承”的弟弟,“成”与“承”乃系同音异写,从而知道此墓为句町王邯弟“王成(承)”之墓。
  其后,据《资治通鉴》,“句町王印”在中原出现,从而得知王莽削藩成功,《汉书》记载属实,并有句町王“成(承)”墓出土的简牍为证。此墓极可能就是句町王承的墓,该墓距1919年在黑支果阿章花果村白岩脚出土的“阿章铜鼓”(现珍藏在云南省博物馆内,为镇馆之宝)相隔不到1000米,那里还出土了铜鼎、铜斧等诸多精美的青铜器,并有多座待发掘的古墓封土堆,这一切都说明广南是句町王世代居住的地方。花果,壮族称作“宏谷”,意即老国王的住所。据此,许多专家学者又说:“此处才是句町国国王的墓地,句町国的都城应当是广南。”
  牡宜村白龙坡木椁墓抢救性发掘,出土了带有“王承”字样的竹简,揭开了句町古国考古探索的序幕。2011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由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领队,文山州文管所、广南县文管所联合组成考古队,对牡宜坝子南部的几座土堆进行了发掘。开挖墓地就在原句町王“成(承)”的墓地周围。几个墓分别约长9米、宽7米,墓坑比晋宁滇王墓葬规范、讲究,不见棺椁、尸骨,但可见到五花土的痕迹。在方圆四五亩的开阔地上,可观察到四周建有屯兵护城的营盘迹象,环视可见其地具备了建立都城的地理条件。城廓四周,发现有氐羌人的火葬遗迹,基本判断是句町军队在战争中掠夺作为奴隶的遗迹。据说当地修建水库时,开挖约5米以后,可以看到一条古驿道的石板路面,显见这里曾是一条重要通道。可以直达富宁县的普阳,经过田蓬或麻栗坡,即可到达古交趾郡,也就是现在的越南。
  通过发掘,共清理封土堆墓5座,另有2座小型墓葬。其随葬品之丰富,以铜器、鎏金铜器、漆木器为主,有铁器、金器、玉器等;种类包括了炊器、食器、酒器、礼器、乐器、仪仗器、生活用具、兵器等100余件,既有中原地区常见的器形,也有独具地方特色的器形与纹饰。发掘的同时,对牡宜、阿章等地区进行了全面调查,发现了多处遗址,包括营盘、军事哨墙、古驿道、古窑址、古矿洞等。认为该地区出露地表的封土堆墓葬的规格、级别均较高,墓葬形制延续了《礼记》所记载的周人的墓葬形式,即周人“墙置翣”,这也表明这支民族可能来自于中原地区,是从楚地受到排挤后迁移至西南地区的百濮民族,受周文化影响较大。已开挖的两座墓葬,其中一座已经出土石寨山型铜鼓一个。1919年,此地曾出土铜鼓一对,鼓径82厘米,面饰太阳纹,分14芒,其外分5晕,饰多种几何图案;鼓胸饰船纹,共有4组,每船上表现人物4~5人,人物头上带羽冠;鼓腰饰椎牛纹、鸟纹、舞人纹等,纹饰生动、自然;鼓胸与鼓腰之间饰4耳。该鼓造型端庄,铸造精细,纹饰华美,光泽闪亮,无锈蚀且规整、圆滑,代表了石寨山型铜鼓的最高成就。92年之后,此地墓葬又出铜鼓,直径86厘米,比1919年出土的更大,是目前已知石寨山型铜鼓最大的一面。从随葬品来看,各墓中鎏金器非常普遍,这些墓葬应属于句町的贵族级墓葬,有的可能是王族墓葬,如出土的金腰扣,到目前为止云南仅发现两件。金腰扣的龙虎搭配图案,含蓄地反映了皇权与王权的关系,应为西汉王权赐予地方诸侯的象征身份的信物。牡宜地区应为句町治所,牡宜坝子的封土堆墓应为句町贵族甚至王族的墓葬。这是历史史料记载和出土文物的体现,揭开句町国国都所在地在广南的神秘面纱是用事实说话的。这是勿庸置疑的话题。

    原载文山日报 2011年08月31日

登上僚人网站,认识僚人历史, 弘扬僚人文化,增强民族意识, 推动对外开放,促进僚区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3

主题

1

听众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20-5-27
注册时间
2003-12-15
6#
发表于 2014-6-17 15:46:31 |只看该作者
登上僚人网站,认识僚人历史, 弘扬僚人文化,增强民族意识, 推动对外开放,促进僚区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允许回帖同步到新浪微博  

Archiver|手机版|壮族在线    

GMT+8, 2024-12-23 12:21 , Processed in 0.141345 second(s), 4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