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僚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点击进入授权页面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222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壮 语 方 言 概 况

[复制链接]

933

主题

9

听众

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最后登录
2020-1-10
注册时间
2002-5-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2-5-6 23:04: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壮 语 方 言 概 况

2002.01.07 ■红棉树

壮语方言的概况,在国内来说,从建国初期开始,为了配合当时的民族划分和民族区域自制工作,就有不少民族语言学家在政府支持之下对壮族各个地区的方言状况做了一番大规模的调查和研究,基本上确定了壮语的方言状况。而在此之前的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上半叶,即壮民族还未被确认为一个统一民族的那段时期里,也有不少西方殖民者和国内外的知名的语言学家基于各自不同的出发点和意图,对华南、西南和东南亚壮侗语族诸语言进行过较为深入的调查研究,从纯历史语言学角度对壮侗语诸语言进行了语言和方言的归属划分。可见,语言和方言的划分之上,存在着语言内部(语言本身的特征)和外部(该语言的持有者的民族划分和社会环境等)两个不同的出发点,所以各个划分得出的结果往往会不一致。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壮语方言的状况,我们需要参照多方面的意见。


首先来看看建国以来国内对壮语的方言划分意见。最具权威性的观点是《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中给壮语方言下的定义:
“(壮语)方言:大致是沿郁江、右江走向,到平果县以后,稍往南偏移,然后沿北回归线往西,经云南的富宁、广南、砚山等地直到开远划一条界线,线以北为北部方言,线以南为南部方言。北部方言又分为邕北、红水河、柳江、桂北、右江、桂边、丘北7个土语;南部方言又分为邕南、左江、德靖、砚广、文麻5个土语。方言之间区别比较明显,如北部方言一般没有ph、th、kh等送气塞音声母,而南部方言有送气塞音声母。”
行文中所谓的“土语”,在这里就称作“次方言”。在这种分法的基础上,由张声震主编的《壮族通史·上》(1997年6月第一版)里,给壮语的北部方言又增添了“连山土语”这样一个次方言。于是我们就可以勾勒出现代壮语方言的大致轮廓:

北部方言


1. 邕北次方言(武鸣、邕宁北部、横县、宾阳、平果)
2. 红水河次方言(都安、马山、上林、忻城南部、来宾南部、武宜、象州、鹿寨、荔浦、阳朔、贵县、贺州)
3. 柳江次方言(柳江、来宾北部、宜州、柳城、忻城)
4. 桂北次方言(河池、南丹、天峨、东兰、巴马、融水、罗城、环江、永福、融安、三江、龙胜)
5. 右江次方言(田东、田阳、百色)
6. 桂边次方言(田林、隆林、西林、凌云、乐业、凤山、及云南省的富宁和广南自称布约依[pu3?jui3]的那部分壮族的语言)
7. 邱北次方言(云南省邱北县和砚山县、师宗县的自称布依[bau3i3]的那部分壮族的语言)
8. 连山次方言(广东省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怀集县)


南部方言


1. 邕南次方言(邕宁南部、隆安、扶绥、上思、钦州)
2. 左江次方言(龙州、宁明、凭祥、崇左、大新和天等两县东部、越南北部如谅山等省)
3. 德靖次方言(德保、靖西、那坡、天等和大新两县西部、越南北部如高平等省)
4. 砚广次方言(云南省砚山、广南、麻栗坡、马关、文山等县内自称布侬[pou3nong2]的壮族语言,以及越南北部靠近其的某些侬岱语)
5. 文麻次方言(云南省文山、麻栗坡、马关和开远等地自称布岱[bu6dai1]的壮族语言,以及越南北部靠近其的某些侬岱语)


[注1:越南北部各省尚分布着将近200万的壮族人(越南官方按照他们不同的支系,将之分别称为侬族和岱族),他们的方言资料尚无法收集,方言划分亦暂且不记。估计越南壮语分别属于靠近越南边境的壮语南部方言的左江、德靖、砚广、文麻等次方言]
[注2:北部壮语还应该包括贵州省的布依语,布依语分为三个土语区,与壮语北部方言均能相通。布依语的三个土语与北部壮语的哪些土语是重合的,或者是独立成另一土语的,目前尚未掌握对比资料,还不能断言]

从字面上对照地图,我们可以推测出这些方言的大致分布地区。这样划分和归类,现代壮语的方言分布状况和整体轮廓就可以在平面上勾画出来了。从南北两大方言区看,既有整齐的语音对应关系,又有明显的语音区别特征,从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壮民族远古两大先民集团--骆越和西瓯在脱离了原始壮泰语的母体以后,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互有交流和征战,又保留了各自的方言和文化这一历史状况。南北壮语大致是以郁江、右江和北回归线为分界线,除了分界线两侧的河谷地带,南北壮语大都分布在喀斯特山地和丘陵地带,可以说广西的大部分喀斯特山地都是壮族聚居区,反映了地理条件的封闭性对壮语方言形成以及稳定起着重要的外部条件作用,壮族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喀斯特民族”。南北壮语两大方言区在地理上的紧密相连,而内部的次方言、土语区又环环相扣,基本上连成一片,构成了桂西、滇东南、越北2000多万壮族人的聚居区。各次方言在通话自由程度上对外部(即其他次方言)的保守性和对内部的开放性,也体现了各次方言内部在历史上的相互交流要比各次方言外部的交流要频繁得多,这与历史上分封割据的壮族土司制度恐怕不无关系,如果加深对壮语方言区形成的原因以及过程的研究,或许对壮族历史和历史上的壮族土司制度会有很大的帮助。


上述的壮语方言划分,是从壮民族全民族语言这个角度来划分的。然而在历史上壮族还没有被确认为一个统一民族的时候,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国内外已经有了不少知名学者和西方殖民者从纯历史语言学角度对包括壮语在内的壮侗语诸语言进行了语言和方言的归属划分。如最早的英国人阿·柯奎恩(1880年开始)、法国人皮·勤·邦德里(1897)、英国人亨·理·戴维斯(1909)以及美国人威·克·杜德等,他们从对缅甸的掸族、泰国的泰族研究起,联系到中国的壮族和布依族等,通过对泰国泰族和中国两广、云南的壮族地区实地调查,发现泰语与壮语的词汇基本或大部分相同,然后基于各自的立场和目的出发,来论证壮族和泰族的同源关系,有的甚至将壮族和布依族称为"东泰",因而壮语自然被看成泰语内部的一种方言。在那以后,一些国内学术界的有知之士,出于对边疆国土沦丧和少数民族的关心,开始注意包括壮族在内的少数民族研究和调查。1929年《科学》杂志发表的丁文江的《广西僮语的研究》(壮族以前写作"僮族",同音),可以说是近现代人对壮语的第一部研究专著。于之同个时代的徐松石,可以说是壮族研究的集大成者,他的壮族研究专著中也多含有壮语的研究,如在《泰族僮族越族考》《粤江流域人民史》等书中,多次用“地名研究考察法”结合语言比较法,来论证壮族的历史。不过,真正的现代壮语研究集大成者,恐怕要数著名的壮侗语研究专家李方桂博士,他也是从纯历史语言学角度出发,对国内外的壮侗语族诸方言进行了深入实地考察,《龙州土语》、《武鸣土语》等即是他对壮语研究的早期作品。随着他对壮侗语族诸语言的深入研究,壮侗语的全貌也逐渐被揭露出来。根据他的研究发现,壮侗语族可以分为“壮泰语支”、“侗水语支”、“黎语支”三个语支。其中,壮泰语支是使用人口最多的,可以分为三大小组:

西南组:泰语、老挝语、傣语、掸语、阿姆含语

中部组:壮语南部方言、侬语、岱语

北部组:壮语北部方言、布依语

从以上的分法可以看出壮语内部的南北两大方言绝对应该包括壮泰语支的中部组和北部族,壮语南部方言和越南侬语、岱语其实是同一语言,同样的道理,壮语北部方言与布依语也是属于同一种语言。


踩过的脚印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帖子永久地址: 

僚人家园 - 论坛声明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仅代表作者个人的立场,不代表本论坛管理方立场。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僚人家园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或转载本论坛原创文章时须征得作者本人及僚人家园论坛管理员的同意
4、发帖者承担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相关责任。僚人家园管理团队有事先不通知发帖者而删除或屏蔽本文的权利。

Gin kauj ndip naz, Gin bya ndip dah(僚人民谚:吃饭惜田,食鱼爱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主题

1

听众

1940

积分

榕树精灵

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

最后登录
2020-5-14
注册时间
2002-5-21
沙发
发表于 2002-6-21 10:51:00 |只看该作者
……南部方言又分为邕南、左江、德靖、砚广、文麻5个土语。方言之间区别比较明显,如北部方言一般没有ph、th、kh等送气塞音声母,而南部方言有送气塞音声母
……(以上引用原文)

能否举例说明,什么是“送气塞音声母”,举几个例子,我才能明白。ph、th、kh等送气塞音声母,最好是德静次方言中的词语,英语、汉语也行啊。
谢谢


————浪子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33

主题

9

听众

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最后登录
2020-1-10
注册时间
2002-5-6
板凳
发表于 2002-6-22 13:51:00 |只看该作者
[这个贴子最后由红棉树在 2002/06/22 05:37pm 编辑]

举例子是很简单的事情,不过在理解这些例子之前,没有基本的语音学的知识是不行的。现在的中国年轻人用惯了汉语拼音,所以在学习任何与拼音有关系的语言或语音拼写系统,都会用汉语拼音的思维去套用,那样的结果只会导致无法逾越的误区。因为,现代汉语拼音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就是用“浊音字母”去表示“不送气清音”字母。

所以,在解释壮语清音的送气与否之前,首先要理解什么叫清浊对立,什么叫清音的送气与不送气的对立。现在汉语的普通话是没有清浊对立、只有清音的送气与不送气的对立的,而英语是只有清浊对立的关系、没有清音的送气与不送气的对立的。也就是说,汉语拼音里的b,d,g并不等于英语里的b,d,g,而汉语拼音里的p,t,k却可以说相当于英语里的p,t,k。
汉语拼音里的这几个对立用严格的国际音标来表示就是(方括号外为汉语拼音字母,方括号里为严式国际音标):
b[p]——p[ph],d[t]——t[th],g[k]——k[kh] (都是清音,区别在送气与不送气,前为不送气,后为送气)
而英语则相反,英语里的这几个字母如果用严格的国际音标来表示,应该是如下(方括号外为英文字母,方括号里为严式国际音标):
b ——p[ph],d[d]——t[th],g[g]——k[kh] (浊音与清音对立,其中清音为送气清音)

也就是说,汉语没有浊音(当然只限于塞音与擦音),而英语是没有不送气的清音的。中国人学习英语的时候,喜欢把英语里的b,d,g发成汉语拼音的的b[p],d [t],g[k],那是错误的,相反,外国人学习汉语的时候,也因为汉语拼音使用浊音字母(b,d,g)来表示不送气的清音[p][t] [k],也会错误地将汉语拼音的的b[p],d [t],g[k]一律发成浊音b,d,g,所以中国人听起来也非常不舒服,但是往往不知道其发音错误具体在何处,其实最大的“罪魁祸首”就是汉语拼音这个障眼法。

下面就是简单的例子(注音一律用严格国际音标,而并非汉语拼音或英式国际音标):
汉语(普通话,只有清音,区别在送气与不送气):
[k]——“盖”[kai]    [kh]——“开”[khai]
[p]——“白”[pai]    [ph]——“排”[phai]
[t]——“代”[tai]    [th]——“台”[thai]

英语(清浊对立,清音为送气清音):
[g]——“guy”(家伙)[gai]    [kh]——“kill”(杀)[khil]
——“buy”(购买)[bai]    [ph]——“pill”(球)[phil]
[d]——“die”(死亡)[dai]    [th]——“tea”(茶)[thi]

北部壮语(田阳话,没有清音的送气与不送气对立,只有有部分清浊对立,其中浊音带有喉音):
[k]——[ka](杀)  
[p]——[pi](年)  [?b]——[?bin](飞)
[t]——[ta] (河流)    [?d]——[?da](婴儿背带)

南部壮语(德保话,既有清音的送气与不送气对立,也有部分清浊对立,其中浊音带有喉音):
[k]——[ka](乌鸦)   [kh]——[kha](杀)
[p]——[pei](年)   [ph]——[phei](鬼)  [?b]——[?bei](掰开)
[t]——[ta] (河流)  [th]——[tha] (眼睛) [?d]——[?da](婴儿背带)

汉语里因为没有清浊塞音的对立,为了方便,所以使用了浊音字母来表示不送气清音,使用了清音字母来表示送气清音,其实是不科学的。而英语里没有清音的送气与不送气的对立,所以在送气清音的字母后也省略了送气符号的[h],而法语里却是不能省略的。现代壮文与现代布依文都是在汉语拼音的基础上设计的,也采用了浊音字母表示不送气清音的手法,其实也是不科学的。所以,建议“芒果树下”比侬的签名“gomakgai”改为“komakkai”。


Gin kauj ndip naz, Gin bya ndip dah(僚人民谚:吃饭惜田,食鱼爱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允许回帖同步到新浪微博  

Archiver|手机版|壮族在线    

GMT+8, 2024-6-7 20:45 , Processed in 0.146219 second(s), 4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