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僚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点击进入授权页面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4824|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甲骨文字中的“今、即”应该来自古壮语

[复制链接]

7

主题

1

听众

457

积分

水精灵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最后登录
2013-5-1
注册时间
2003-5-2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7 21:34:4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毕兹卡 于 2012-12-28 20:26 编辑

近来看了些甲骨文字的介绍,感觉有些字的来源应该是壮语。
现简单举两例:

即:现在汉语里,是“立即、马上、靠近”等意思。但从甲骨文的造字来看,文字所表现的内容与这些意思毫无关联。倒是与壮语较接近。

甲骨文中,即字:左边是一个豆(古代的碗)盛满了饭,右边是一个人张开嘴,伸出舌头吃饭的画画。这明显就是表示“吃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中的立即、靠近没有多大关系。有人解释说,吃饭要靠近才可以吃,我感觉较牵强。

我认为“即”应该就是越人语(壮、侗、傣等)的jing(吃)。即字是由古越人创造的。

还有“今”,是即字的简写,上面是一个张开嘴的口,下面是米饭的简形代表,表示“吃”。现在汉语中,即有时也与今通用的,如看到发简单通知时,落款为:即日。也即今日。

只是这个字进入到古汉语中后,只是用来表声音jing,“吃”意思就丧失掉了。

况且,汉语的“吃”与百越语的“即”,这两个音,应该是同一来源的词,只是后来发生了音变而分化开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踩过的脚印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1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帖子永久地址: 

僚人家园 - 论坛声明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仅代表作者个人的立场,不代表本论坛管理方立场。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僚人家园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或转载本论坛原创文章时须征得作者本人及僚人家园论坛管理员的同意
4、发帖者承担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相关责任。僚人家园管理团队有事先不通知发帖者而删除或屏蔽本文的权利。

富尼 岔,窝火 毕兹卡 网站 恩及(大家好欢迎光临土家族网站http://www.brassett.org.uk/tujia/chome.html(土家族语言文化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33

主题

9

听众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24-7-10
注册时间
2002-7-6
沙发
发表于 2012-12-27 22:53:40 |只看该作者
华语(北方方言)“即”字的读音为ji[tζi],粤语(粤方言)“即”字的读音为zik[tsik],壮语“吃”的发音为gwn[kщn]或gin[kin],发音上 关联不大。尤其是韵尾,看不出有多大关系。

点评

伤疤好咯  看左边,读音与gin,gwn有关联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12-27 23:09
社 会 的 主 体——人口,  社会存在的空间——自然环境,  社会联系的纽带——文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8

主题

2

听众

2万

积分

灶君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最后登录
2014-11-16
注册时间
2007-2-14
板凳
发表于 2012-12-27 23:09:08 |只看该作者
沙南曼森 发表于 2012-12-27 22:53
华语(北方方言)“即”字的读音为ji[tζi],粤语(粤方言)“即”字的读音为zik[tsik],壮语“吃”的发音为 ...

看左边,读音与gin,gwn有关联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33

主题

9

听众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24-7-10
注册时间
2002-7-6
地板
发表于 2012-12-27 23:26:08 |只看该作者
楼主所示甲骨文,右边屈曲下肢的人确实是靠近左边的食物容器“豆”了。不过,右边的人看不出是否张嘴、伸舌头。

社 会 的 主 体——人口,  社会存在的空间——自然环境,  社会联系的纽带——文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91

主题

2

听众

2万

积分

违规用户

Rank: 2Rank: 2

最后登录
2019-5-8
注册时间
2008-5-3
5#
发表于 2012-12-28 19:10:48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gwn或gin 对应的是“咽”。

我最近几年形成的观点是,春秋战国时代的黄河流域先民是华南土著人种,所以上古华语發音跟现在东南亚的 侗傣、孟高棉 最接近。

而现在的高大粗犷北胡人是狨狄品种,他们不是古华文明的合法继承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1

听众

457

积分

水精灵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最后登录
2013-5-1
注册时间
2003-5-20
6#
发表于 2012-12-28 20:22:0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毕兹卡 于 2012-12-28 20:32 编辑

“即”的甲骨文,有好多写法。发的图片只是网上找到的一部分简化写法,正规的写法网上没找到。这毕竟已是文字,不可能象画画一样的象形。至于你说的“音”不是太象,那就显迂腐了。两个民族向不同的方向发展了上千年,怎么可能发音还完全一样呢?就算是壮语,也有方言的差别。 几千年的发展,有音转和音变是正常的。

这个“即”,应该最早是“吃”的意思,读作ji。后来因为吃要把食物送到嘴里,引申出了“进”的意思,所以有了“进食”的词,后又进一步引申到“前进”、“相近”的意思,又因为相近,所以有了“靠近”和“时间相近、立即”等的意思。“进食”的“进”,在汉语中进一步演化出了“契”(qi,应有口字旁),再到现在的“吃”。这是一脉相传的词。

况且,这个字的发展是这样的:即(吃)--进--近--(立)即--(契)吃,不能用现代汉语的发音来读的,你不知道现代普通话是满族人入关后说的满人汉语吗?

“即”字,壮语保留了古意“吃”;汉语保留了引申意“靠近、立即”等。

即:壮、侗、傣等百越民族的发音,在保留JI(吃)基本音的基础上,也有“京、肯、加”等多种说法。不要太拘泥某个音节不象了。

“吃”在汉语中的方言中这样发展变化的:“chi(普通话)---qi(湖北话)---qie(上海话)---qia(湖南话)---jia(闽南话)---ji(百越语)--jin(侗语、傣语、部分壮语)--ken(部分壮语)。

点评

梁显宁  对你说的“迂腐”实在不敢苟同。如果什么孤立的音都可以用自己解释的“音变”“音转”来解读,那么全世界可能都存在汉语借词。或者如你说的“壮语借词”。 壮语中的数词,上千年前已经来自古汉语,他们之间的对应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12-30 00:07
富尼 岔,窝火 毕兹卡 网站 恩及(大家好欢迎光临土家族网站http://www.brassett.org.uk/tujia/chome.html(土家族语言文化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1

听众

457

积分

水精灵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最后登录
2013-5-1
注册时间
2003-5-20
7#
发表于 2012-12-28 20:33:0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毕兹卡 于 2012-12-29 02:19 编辑

“吃”在汉语中的方言中这样发展变化的:“chi(普通话)---ci(安徽话)--qi(湖北话)---qie(上海话)---qia(湖南话)---jia(闽南话)---ji(百越语)--jin(侗语、傣语、部分壮语)--ken-gen(部分壮语)。

富尼 岔,窝火 毕兹卡 网站 恩及(大家好欢迎光临土家族网站http://www.brassett.org.uk/tujia/chome.html(土家族语言文化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主题

2

听众

1万

积分

社王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最后登录
2015-7-17
注册时间
2011-3-13
8#
发表于 2012-12-29 03:06:0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那迷 于 2012-12-29 03:07 编辑

即和今,在甲骨文里都有,没看出是简写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3

主题

6

听众

2万

积分

灶君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最后登录
2017-4-9
注册时间
2004-4-19
9#
发表于 2012-12-29 11:18:43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照这样说南方土著壮侗族群是汉语的最主要源头了.是汉语的祖宗了.

点评

毕兹卡  为啥现代汉语中会有百越语成份? 一般大家都会认为是炎黄子孙,是龙的传人。其实这只能代表一种文化共同体的认同,并不能说明真正的血源传承。 汉人,是在经过汉朝三四百年的统治后,由当时近百个邦国和近千个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12-29 16: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1

听众

457

积分

水精灵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最后登录
2013-5-1
注册时间
2003-5-20
10#
发表于 2012-12-29 16:10:58 |只看该作者


“即”的全写是这样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富尼 岔,窝火 毕兹卡 网站 恩及(大家好欢迎光临土家族网站http://www.brassett.org.uk/tujia/chome.html(土家族语言文化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1

听众

457

积分

水精灵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最后登录
2013-5-1
注册时间
2003-5-20
11#
发表于 2012-12-29 16:25:5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梁显宁 于 2012-12-30 00:08 编辑
wenliqan 发表于 2012-12-29 11:18
照这样说南方土著壮侗族群是汉语的最主要源头了.是汉语的祖宗了.

为啥现代汉语中会有百越语成份?
一般大家都会认为是炎黄子孙,是龙的传人。其实这只能代表一种文化共同体的认同,并不能说明真正的血源传承。

汉人,是在经过汉朝三四百年的统治后,由当时近百个邦国和近千个部落氏族等融合而成的共同体。其前期的夏商周三代,就有出自西羌的夏和周,也有出自东夷的商等;春秋战国时的楚、吴、越国,更是典型的南方民族建立的国家。楚(湖南、湖北)以苗瑶人为主,吴越(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广东、广西)以百越人为主。汉朝建立后,大量的南方民族随即融合在了汉朝的文化中,统称为“汉文化”。

夏是中国第一代国家或王朝,以后建立的国家都以夏为正统和荣耀,于是有了华夏,即高贵的、美丽的夏。

商是东夷人(其后裔在中国主要为蚩尤的苗瑶人,可能也包括韩国人,还有美洲的部分人种)建立的国家,与夏是不同的民族。故当周灭商时,打着恢复华夏旗号开战的,因为周也是西羌的一支,与夏同源。而当时周以西戎人为主体,文化较落后。

周灭商后,周人继承了大量的商人甲骨文,但毕竟是两种民族,语言上有较大差别,所以“周人”的金文字,主要是采用商的甲骨文单字作为偏旁来表意,适合周人的语言特点,新创了大量的形声字。

如:古“犬”字,商人读作“ku-ang”(模拟狗的叫声,此即犬字的本音,现苗瑶语为quang),而周人读作“go-u"(模仿狼的叫声),于是周人就利用“犬”字作为偏旁,利用“勾”作音,创造了“狗”字。

如:树,商人称为“木”,后又采用指事法,依“木”创造了“本(树根)、末(树梢)、朱(树杆)”等字。当周人来到后,于是采用“木”作偏旁,依周语的发音,采用形声字法,创造了“树、梢、杆”等字。

灭周的“秦”虽然也从西而来,文化以游牧为主,但秦帝国的历史太短,还没有建立西羌的华夏文化,即被汉灭。

而刘邦建立的汉朝,主要是在“楚”文化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即“汉承楚制”,并没有以“西羌”文化为主。

失败的楚国,当时已经发展成为经济、文化、军事都十分强大的国家。当时流传的“灭秦者,楚也”即说明了楚国的强大。而楚文化、楚民族并不以当时的贵族--“华夏人”为主。所以,在“楚文化”基础上建立的“汉文化”,其实主体是以南方苗瑶、百越民族文化为底蕴、以华夏民族为号称的多民族融合文化。故在汉语中存在大量的苗瑶、百越语份,应该是很正常的事情。

鉴于此,现代的汉语,发音主要以华夏语为主,文字是借助于商文字,又另行发明创造的。当然,这种创造是并行的,没有出现某一方的灭亡。如前面讲的,如“根本、末梢”等部分词语,汉语是把“周语”与“商语”合起来说的,并没有完全抛弃某一方。

有关专家在探明商人记录自己的语言(东夷语、百越语)--甲骨文时,就不应放弃从苗瑶语、壮侗语中,了解部分字词的起源和读音。

所以,说不上,百越语是汉语的祖宗,只能说是文化的融合

从这点上看,也说明现在民族划分的不科学。本来在四千年前就已经由黄(蒙古、突厥语等)、炎(藏羌语)、蚩尤(苗瑶语、百越语)融合在一起了的民族。解放后模仿苏联的民族分类模式,现在出现了在疆藏等地不和谐的状况。

点评

wenliqan  本来他们就有差异和不同呀,为什么要强制他们同化呢?虽然说当今汉融会了许多民族的文化在其中,但其他的直系民族还存在呀,所以必须真正的让他们为自己的民族文化得到实在的教育和发展权才是公平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12-29 21:32
富尼 岔,窝火 毕兹卡 网站 恩及(大家好欢迎光临土家族网站http://www.brassett.org.uk/tujia/chome.html(土家族语言文化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3

主题

6

听众

2万

积分

灶君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最后登录
2017-4-9
注册时间
2004-4-19
12#
发表于 2012-12-29 21:32:15 |只看该作者
毕兹卡 发表于 2012-12-29 16:25
为啥现代汉语中会有百越语成份?
一般大家都会认为是炎黄子孙,是龙的传人。其实这只能代表一种文化共 ...

本来他们就有差异和不同呀,为什么要强制他们同化呢?虽然说当今汉融会了许多民族的文化在其中,但其他的直系民族还存在呀,所以必须真正的让他们为自己的民族文化得到实在的教育和发展权才是公平的。

向布洛陀祈祷!!向侬智高致敬!!向傣僚勇士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3

听众

5892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7-7-24
注册时间
2006-1-12
13#
发表于 2012-12-30 00:07:07 |只看该作者
毕兹卡 发表于 2012-12-28 20:22
“即”的甲骨文,有好多写法。发的图片只是网上找到的一部分简化写法,正规的写法网上没找到。这毕竟已是文 ...

对你说的“迂腐”实在不敢苟同。如果什么孤立的音都可以用自己解释的“音变”“音转”来解读,那么全世界可能都存在汉语借词。或者如你说的“壮语借词”。

壮语中的数词,上千年前已经来自古汉语,他们之间的对应关系仍然很明显,入声对入声,舒声对舒声。哪怕是怀疑是上古汉语中的越语关系词“酒”、“禾”等,仍然遵循入声对入声、舒声对舒声的规则。

以还原僚语思维、文字为己任。双定壮语:Gou yaenx euq doeg a? Gou zaemh mayj taen-roen gaz!汉  语:余岂好辩哉?余不得已也!
http://blog.tayrau.info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3

听众

5892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7-7-24
注册时间
2006-1-12
14#
发表于 2012-12-30 00:15:4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梁显宁 于 2012-12-30 00:20 编辑

越人什么时候又跟“蚩尤”扯上关系了?有些传说不要太当真。

比如古华夏描述“九州”可不意味他们真的对当时的“九州”都有控制权,那祗不过是对其他地方的称呼而已,不可能对九州有什么控制权,更不可能表示当时大家都是一国。那时候还没国的概念,至少不是近代意义的国,哪怕是城邦到还没到。

另外,“古壮语”跟“古越语”不是一回事。这点需要区分清楚,一般称呼“古壮语”有可能是指“原始台语”(Proto-Tai),跟其他地方的越语可能未必一致。更何况更早前的春秋时期。

以还原僚语思维、文字为己任。双定壮语:Gou yaenx euq doeg a? Gou zaemh mayj taen-roen gaz!汉  语:余岂好辩哉?余不得已也!
http://blog.tayrau.info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允许回帖同步到新浪微博  

Archiver|手机版|壮族在线    

GMT+8, 2024-12-22 01:25 , Processed in 0.167467 second(s), 5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