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TURDAY, AUGUST 4, 2012
沈旭暉:咫尺地球奧運短篇集
沒獨立國家身分的庫拉索
2012年7月27日
奧運有不少崇高理想,但現代奧運起源卻與民族主義息息相關,整個奧運的形式設計、獎牌榜和入場的安排,都明顯為民族主義服務。然而在主權國家外,
哪些有資格參加奧運的代表隊,一直沒完全劃一的準則。1996年,國際奧委會改例,規定必須是「獨立國家」才可參賽,屬獨立國家與否,則往往由聯合國會籍
斷定,
至於已加入的會通融下去,包括香港。首當其衝的除了科索沃等單方面宣布獨立的富爭議國家,還有本屆奧運出現的純技術層面案例:原本屬於荷屬安的列斯群島的
庫拉索、聖馬丁。
位於加勒比海的荷屬安的列斯群島,早在1952 年就獨立參加奧運,但群島作為一個政治身分在年前解體,下屬的5 個島嶼紛紛公投, 其中兩個(
庫拉索、聖馬丁) 成為荷蘭屬下的「自治國家」,取得類似昔日安的列斯的國際地位,另外3 個則表决成為荷蘭特別市,放棄獨立國際身分。
根據奧委會舊例,庫拉索、聖馬丁都應能獨立參加奧運,但新例已實行,由於安的列斯的會籍被取消,兩「國」加入又被拒,其運動員這屆就只能以「獨立
身分」參賽。庫拉索人以往主導安的列斯, 就像俄羅斯主導前蘇聯,對此自然憤憤不平,特別是在國際足協,庫拉索正式繼承了安的列斯的會籍,
已是正式成員;他們認為香港也是改變政治身分而毋須重新申請會籍,是厚此薄彼;而20
多年前脫離安的列斯的阿魯巴可以獨立參加奧運,更令庫拉索不是味兒。
爭取獨立的阿魯巴
2012年7月29日
昔日荷屬安的列斯群島有6大島嶼,其中阿魯巴早在1986年脫離,成為荷蘭屬下的「自治國家」,並在1988年得到和荷蘭、荷屬安的列斯群島平起平坐的參加奧運資格。
荷屬安的列斯群島本身就是一個怪胎,它的一半三島在南美北部,另一半三島在千里之外的處女島附近,阿魯巴要求脫離,主要就是受不了庫拉索控制大
局。以往阿魯巴頗具民族主義情緒,曾短暫成為英、美保護國,早在1970年代就爭取完全脫離荷蘭獨立,當時荷蘭在南美洲的殖民地荷屬圭亞那也獨立為蘇里
南,更讓阿魯巴得到鼓舞。理論上,阿魯巴脫離安的列斯只是第一步,原來的計劃是要在1996年成為聯合國認可的獨立國家,不過進程被「暫緩」,因為當地人
終於發現搞獨立成本高昂、變數甚多,反而在荷蘭保護下還相對化算。
由於荷蘭是著名的毒品中介地、少有吸食大麻合法的地方,阿魯巴在相關國際貿易一直扮演微妙角色,經濟相對繁榮,體育成績則平平無奇,從未在大型比賽獲獎,反而是庫拉索主導的荷屬安的列斯在1988年奧運得到一面銀牌,更令今天不能獨立參賽的庫拉索感到諷刺。
運動場上的民族主義
2012年7月31日
理論上,本屆奧運理論上有一個完全符合國際奧委會新例條件的新成員:南蘇丹,它在2011年正式獨立,不單已正式加入聯合國,也獲國際足協接納為第209個成員。但南蘇丹奧委會還未成立,因此還是不能滿足國際奧委會的程序,結果南蘇丹的運動員今年又只能以獨立身分參賽。
在奧運,分裂出來的新國家遇上「母體」的機會不少,較近期的有從埃塞俄比亞分裂出來的厄立特里亞、從塞爾維亞分裂出來的黑山等,假如雙方已經和平
分手,運動場上遇見也不會有大問題,但假如雙方還處於戰爭狀態,則另當別論。就像厄立特里亞獨立時,和埃塞俄比亞原已達成默契,當時是反政府的埃塞叛軍和
要獨立的厄立叛軍聯手進攻,不過推翻政府後,兩軍迅速翻臉,邊境戰爭無日無之,厄立特里亞運動員2004年得到第一面奧運銅牌,項目來自埃塞俄比亞壟斷的
長跑,就迅速成為國民英雄。
今天南北蘇丹關係極差,頗有重新爆發戰爭的可能,當兩國運動員正面競爭,自會成為各自民族主義者的焦點。
馬紹爾群島最新成員
2012年8月2日
由於本屆奧運沒有正式出現的新代表團,目前最新的奧運成員,還是2008 年首次參賽的馬紹爾群島、圖瓦盧和黑山,其中馬紹爾群島(Marshall Islands)的案例最值得一談。
這個位於北太平洋的島國,與帛琉、密克羅尼西亞聯邦、北馬里亞納群島等屬於同一個地理區,都先後被德國、日本、美國等殖民管治。到了1986
年,馬紹爾、密克羅尼西亞、帛琉先後與美國簽訂「自由聯合協議」,列明自此國防外交繼續由美國內政部門負責,其他一切範疇則自行獨立處理。最初國際社會也
不知道簽訂這樣的條約,是否意味三國就是主權國家,但後來在美國背書下,三國申請加入聯合國獲批,令它們的獨立身分勉強得到核實,密、帛兩國均在2000
年首次參加奧運,馬紹爾則延遲到2008年才參加。
至於擁有著名旅遊勝地塞班島的北馬里亞納群島目前還是美國的自治領,雖然有自己的奧委會,但由於沒有在1996
年前加入奧運,相信未來也沒有參賽資格,不過在其他國際體育比賽還有一定身影,例如年前脫離大洋洲、被亞洲足協接納為準成員,就被看作「脫洋入亞」的體育
外交行為。
塞浦路斯參賽欠認同
2012年8月4日
一些奧運代表隊名義上代表統一的國家,但實際上卻沒有這種認受性,最明顯的例子是塞浦路斯。
塞浦路斯原來是鄂圖曼土耳其帝國屬地,1878 年後由英國管治,1914
年正式成為英國殖民地,不少島民卻是希臘人,因為這些歷史原因,島上希臘人和土耳其人長期南北對峙。早在第一屆雅典奧運,就有來自塞浦路斯的希臘運動員參
賽,在一些奧運歷史書,甚至將他劃為正式代表塞浦路斯,但當時塞浦路斯名義上還算是鄂圖曼帝國一部分,這筆帳如何算,就難以說清楚。塞浦路斯在1960
年獨立,1980 年首次正式參加奧運,但早在1970
年代,土耳其出兵塞浦路斯,扶植了「北塞浦路斯土耳其共和國」,塞島就一分為二。那個北部國家只有土耳其一國官方承認,自然難以獲得國際體育活動參賽資
格,儘管其體育水平還算不俗,例如北塞浦路斯國家足球隊的排名,就在所有非國際足協隊伍當中排名最高。本屆北塞浦路斯一如以往,要求獨立參加奧運不遂,而
北塞浦路斯運動員要出現在奧運,都情願參加土耳其隊,也不會代表塞浦路斯,反映塞浦路斯代表隊在奧運從來名不副實。
巴勒斯坦
2012年8月6日
國際奧委會在1996年修例,收緊新會員資格,最戲劇性趕上尾班車的自然是1995年被接納為正式成員的巴勒斯坦。
巴勒斯坦雖然宣佈立國多年,但一直未被國際社會完全承認,不過在亞洲則毫無爭議,所以巴勒斯坦早在亞奧會拒絕接受以色列後,在1986年獲邀加
入,並長期參加亞運,得過一面銅牌,是為巴勒斯坦體育外交的一大成就。明白到突顯「體育主權」是爭取獨立的重要一步,已故巴勒斯坦領袖阿拉法特甚至曾親自
擔任巴勒斯坦奧委會主席。
雖然以色列早在巴勒斯坦加入亞奧會時就提出抗議,但它自己連亞洲成員的身份也被取締,自然抗議無效;到了1995年,由於亞奧會支持巴勒斯坦入
奧,已屬於「歐洲」的以色列卻不能動員歐奧會集體聲援,加上當年未改例,縱使巴勒斯坦未能加入聯合國,還是得到奧運席位。要是根據今天的新例,恐怕就難說
了。
有趣的是,根據國際奧委會官方資料,位於同一地理位置的以色列是「歐洲」成員、巴勒斯坦則是「亞洲」成員,但以色列代表團內,其實有好些來自其管治區的阿拉伯裔運動員,他們的身份認同和效忠問題,只有自己才知道。
波多黎各
2012年8月
不符合國際奧委會新例、但能獨立參加奧運的有不少例子,除了香港,還有加入奧運超過六十年的波多黎各。
波多黎各原是西班牙殖民地,美西戰爭後被轉手予美國,目前身份是美國自治領,而美國自治領參加奧運早有前科:早在1924年,當時身為美國自治領的菲律賓就獲准獨立參加奧運,而它未完全獨立時,也能成為聯合國創始成員國,可見當時國際社會對主權的概念,比現在有更大彈性。
波多黎各1948年開始參加奧運,歷年共獲得1銀5銅,一律來自拳擊,然而波多黎各能否繼續參賽,還得看其未來身份。在過去數十年,當地曾多次舉
行與國際身份相關的公投,主張完全獨立的只有少數,而希望成為美國第51州或維持現狀的,一向不相上下。今年11月,波多黎各將再次舉行公投,第一輪表决
是否改變現狀,假如要改變,再有完全獨立、變成美國一個州和「與美國自由聯合」(類似馬紹爾群島模式)等三個選項。
只要波多黎各建州成功,自會被國際奧委會開除會籍,而當地總督Luis Fortuno近年強烈鼓勵島民學習英語、落實雙語政策,希望以此提升就業能力、並作為建立美國身份認同的一環,其立場顯然易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