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僚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点击进入授权页面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17536|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客家“宁化石壁传说”的心理学分析

[复制链接]

319

主题

9

听众

5万

积分

花王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最后登录
2020-5-28
注册时间
2005-9-1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8-4 10:08: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张英明 张 翔

一、研究的缘起

宁化县地处武夷山脉南段,历史上曾属闽西汀州府管辖。宁化境内的石壁峒,是一块大约200平方公里的小盆地。在古越语中,为群山环抱的小盆地被称作“峒”。距石壁峒不上10公里的站岭,与江西石城县交界,是取道赣南进入闽西的主要隘口。石壁峒内岩穴泉涌,溪流密布,汇成“三江之源”,即贡水(赣江主流),汀江和闽江的源头。顺汀江而下,即与粤东韩江相连。赣闽粤边区对外有连绵起伏的大山可作屏障,对内有三江可供交通,因此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汉朝为了“以越治越”,曾经将这个边区封为“南海王国”。赣闽粤边区在历史上,曾经是“华夏世界”的边缘孤岛,百越文化、畲民文化和客家文化,构成该岛文化“中原化”进程的三大里程碑。经过多元族群长期融合,以及“汉语化”的赣方言长期濡染,晚至元代中后期,赣闽粤边区终于形成了自己的地域方言,①它后来被命名为“客家话”。“在(汉语)南方六大方言中,……最早形成的是吴语和老湘语,其次是粤语,再次是闽语,最后是赣语和客家话”。②比较而言,客家话在汉语方言谱系中显得相当年幼,此种现象大体上反映出赣闽粤边区文化“中原化”的滞后。同时,吴语、湘语、粤语、闽语、赣语均以所在区域地名命名,而客家话的命名却非如此,这在汉语方言谱系中是一种绝无仅有的特例,它折射出客家话与汉语在历史上的“主客关系”抑或亲疏缘分。我们说的“客家”有其历史的确定性,指的是赣闽粤边区讲客家话的山地民。赣闽粤边区文化上的“边缘孤岛”状况,直到明代王阳明推动“华夏秩序”向该边区全面扩张以后,才发生空前深刻的巨变亦即转型。

宁化石壁峒被认定为客家的南方祖地,源于“宁化石壁传说”。它大约在明末清初萌发于韩江流域客家社会。③该传说讲述的是关于“客从何来”的故事,它认为客家各姓的先祖来自中原,于辗转南迁途中,曾经汇聚在宁化石壁峒,并且在那里开基立业和繁衍生息,然后再向韩江流域等处移民。从中可见,它主张客家人拥有共同的起源(“双重原乡”),因此他们不仅是中原汉室正统的子孙,而且在南方拥有共同的开基祖地。这种主张给出了界说客家人的重要标准和凭据,故而包含了客家认同建构的深远意义。在“宁化石壁传说”的研究领域,先后出现过罗香林、吴福文为代表的“史实诠索”派观点,和牧野巽、濑川昌久,谢重光为代表的“文化阐释”派观点。罗香林是对“宁化石壁传说”进行“史实诠索”的先行者。他主要运用客家族谱的记载,将宁化石壁认定为客家先祖因遭战乱,而从中原南迁的避难地。正因为如此,所以中华文明的真髓得以保存,客家人得以成为中华民族的精英。④吴福文在“史实诠索”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先祖是否流居宁化石壁,不仅是区别客家人与非客家人的极其重要的标准,而且是区别纯粹客家人与非纯粹客家人的极其重要的凭据。所谓“非纯粹客家人”,指的是少数中原人和赣闽粤边区“原有非客家人同化的结果”。⑤于是,宁化石壁被公认为客家人在南方的共同的开基祖地。牧野巽是对“宁化石壁传说”进行“文化阐释”的先行者。他认为这个传说所说的“绝不是真实的历史”,而是依据“双重同乡”观念虚构出来的。“后世的地方文化集团由于拥有这类自我认同意识和纽带意识,于是就追溯过去,创造出这类虚构的传说”。⑥濑川昌久认为既然如此,“宁化石壁传说”就失去了进行“史实诠索” 的可能性,于是转向对它进行“文化阐释”。在他看来,支撑“宁化石壁传说”的形成和普及的“意识结构”,不仅仅在于“双重同乡”观念,更在于它具有一种“避难传说”的特色。这种特色的传说,具有“极其强烈的聚焦功能,使得古代以来的汉族发展史上本来具有多样化来源的客家祖先,被浓缩到了中世纪的一个时点和地点上”。因此,“宁化石壁传说,就是这样一种在地方文化集团或‘民系’的层次上,使得通过聚焦于祖先而生成纽带意识成为可能的传说”。⑦ “地方文化集团”之所以选定宁化石壁作为共同的避难地,是因为它“位于汉族世界周边最前线”。宁化石壁特殊的地理空间地位,“之所以会在移居传说中得到强调,无非是因为据此可以明确显示自己的世系根源于北方中华世界的中心部,自己是汉族的正统子孙”。⑧谢重光认为“宁化石壁传说”是赣闽粤边区“某一汉族核心势力推出的理念”,它“反映的并不一定是客家先民南迁的真实历史,”而是“南方少数民族汉化的共同规律”。⑨

综上所述,“史实诠索”派为了力证客家人本是“中原衣冠之遗”,而强调“宁化石壁传说”源自客家先祖南迁的真实历史。“文化阐释”派认为这个传说是“地方文化集团”抑或“某一汉族核心势力”,为了将来自多个族源的人们聚合成汉族客家民系,而人为地虚构出来的传说,或者说是为南方少数民族设计的、具有策略意义的“汉化模式”。⑩我们也对这个传说作过“文化阐释”,但是并不认为它出自人为的虚构,因为,“就在我们面对任何‘虚构’的时候,它本身就呈现了一种‘历史记忆’的事实”。11 “宁化石壁传说”和南方山地民的历史经历、历史意识和历史智慧有着深远的内在联系。秦汉以降,处在“华夏世界”边缘的南方山地民,就曾经以“双重认同”的方式,确立自己和中原王朝的“甥舅关系”,或者说“主客关系”。明代中叶以来,在“华夏秩序”向赣闽粤边区全面扩张的进程中,客家人以“双重原乡”的方式,确立自己和中原汉族的“祖孙关系”,亦即“化客为主”的关系,这是对传统的“双重认同”方式的调整和创新。历史上,“石壁”是南方山地民关于人类原始母亲亦即祖源的象征符号,是他们的源远流长的“共同的崇拜”,是汉族客家民系赖以建构的深层心理基础。客家尊奉宁化“石壁”为共同的原乡图腾,这既不是由“某一汉族核心势力推出的理念”,也不是“地方文化集团”人为的虚构,而是从南方山地社会文化脱胎而来的结果。12

牧野巽认定“宁化石壁传说”出于虚构,其主要理由是认为它具有“在一块狭隘的土地上发展出数量庞大的人群的奇妙特性”,这说明它是“虚构的传说”。13濑川昌久补充论证,说宁化石壁之所以成为这种具有“奇妙特性”的小盆地,是因为它的地理位置的特殊,客家人可以借此证明自己是汉族正统的子孙。14我们知道不少民族或族群的神话与传说,都说人类起源的祖地存在于某“一块狭隘的土地上”,然后从那里发展出数量众多的人群。科学界关于人类起源祖地的研究,不论是一元论,还是多元论的观点,也无不认为人类的起源祖地是一块或多块“狭隘的土地”。神话与传说留下了人文属性的人类起源祖地的“历史记忆”,而关于科学属性的人类起源祖地,对于科学界而言,还是一种正在探索的问题,这是它们之间的区别。然而,不论是神话与传说,还是科学界的探讨,都认为人类的起源祖地出自一个抑或多个“原点”。由此可见人类、民族或族群关于自身共同起源的“原点”思想来源相当古远。据此而论,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宁化石壁传说”归诸“虚构的传说”,因为它至少包含了人文意义上的客家祖地的“历史记忆”这种“历史的真实”。客家人的祖地何以离不开“石壁”这种“原点”的指向?西方人类学家认为心理学是了解关于人的一切的科学的钥匙,我们不敢怀有这等自信,但是它为我们启开了一条新的阐释之路,故而不妨运用荣格的“集体潜意识”和“原型”理论,对上述问题进行一次心理学分析的尝试。

二、客家宁化石壁祖地 “原型”的寻觅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是现代“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其最具原创性的学术贡献,就是提出了“集体潜意识”(或称“集体无意识”)和“原型”理论。“集体潜意识”包括人类远祖在内的世代累积起来的经验,这些经验以“原始意象”的形式潜藏在我们的心灵深处,但为我们未曾意识到,却对我们的心理和行为发挥着深远影响。这种“潜意识”之所以称为“集体潜意识”,是因为它“组成了一种超于个性的共同心理基础,并且普遍地存在于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上”15因此,“每一个文明人,不管他的意识进展如何,在他们心灵深处仍然保持着古代人的特性”。16 “原型”是集体潜意识的重要内容,它是集体潜意识中的本原的模型,是人类“原始观念中的形象符号”,或者说“犹如生物学中的行为图式”。17这样说并不意味着否认“原型”还有社会学意义的遗传性,与此相反,我们认为“原型”具有生物学和社会学双重意义的遗传性。荣格指出“原型”从根本上说,“是一种无意识的内容,当他逐渐转变为意识及可以察觉时便发生改变,并且从其出现的个体意识中获得色彩”。18打个比方说,“它没有一个清晰的画面,而更类似于需要后天经验来显影的照片底片”。19荣格的理论贡献,为文化人类学奠定了心理学分析的基础,拓展了文化人类学探索的视野,荣格认为表达“原型”或“原型”表现自己的方式,主要有原始部落内部的“秘密传授”、“神话和童话”,以及“隐喻”和“象征”等20于是,人们通过对神话、童话,隐喻和象征的形式及其内涵的分析,就可以追根寻源地找到潜藏在集体潜意识深处的“原型”。既然如此,我们就有了寻觅客家宁化石壁祖地之“原型”的可能性。同时,能否找到这种“原型”,又事关能否探明客家人为何以宁化石壁为其祖地的奥秘。
历史上的瑶民和客家,曾经都是在南岭一带经营畲田,过着游耕生活的山地民。古人说“人无定质,因地而化”。21换句话说,瑶民和客家都是来自多元族源的人们“在地化”的结果,都是南方山地文化习俗的传承者,具有共同的文化渊源和心理基础。正因为如此,瑶民和客家流传过一种“同源异形”的寻找祖地的故事。所谓“同源”,是说他们所要寻找的祖地出自共同的文化本根,内存共同的祖地“原型 ”;所谓“异形”,是说瑶民寻找祖地的故事依然保存着神话特色,而客家寻找祖地的故事,却逐渐变形为世俗的移民传说。于是,瑶民寻找原乡的故事,为我们追寻客家宁化石壁祖地的“原型”留下了宝贵的线索。

据田野调查报告,瑶民寻找祖地的故事,说他们的先祖盘瓠居住在名叫“石壁峒”的地方,它四面环山,怪石耸立,瀑布高悬,无数清泉汇成一条大河贯穿峒中。峒内地势宽阔,田地肥沃,美丽而富饶。盘瓠在峒内生育了六男六女,这是12姓瑶人的由来。盘瓠遇难逝世以后化为石狗,成为瑶家子孙的保护神。随着人口的繁衍,峒内有了千户人家,故而“石壁峒”又称“千家峒”。他们在峒内“共同生活,共同耕种,大家丰衣足食,快乐无穷”。然而,好景不长,官府发现了这个不归王法管治的“世外桃源”,便派粮官进峒征收赋税,然而遭到了瑶民的抵制,官府旋又派兵镇压。就在官兵偷袭千家峒之际,石狗突然叫起来,向峒内发出警报。瑶民首领在率众逃离之前,将盘王铜像和金银财宝埋藏在平石岩下的洞穴内,洞穴上有一座石童子为记号,又将一只牛角锯成12节,每姓瑶人收藏1节。然后,他们庄严宣誓500年以后,子孙不管漂泊在何方,都要返回千家峒团聚。届时将12节牛角合拢,吹响三声,方可入峒。入峒后,首先找到石童子下面的洞穴,取出盘王像,祭祀祖先,再取出金银财宝,重建家园。宣誓完毕,12姓瑶人悲愤辞别千家峒,开始了漫长的离散飘泊之旅。然而,由于事过境迁,年代久远,瑶家子孙迷失了原乡确切的所在地。因此,500年过去了,瑶族人一次又一次发起寻找失落的祖地的运动,然而“千家峒依然不知在何方”。22曾有学者对瑶族祖地千家峒作过“史实诠索”,据称在一幅清朝康熙四十七年绘制的广西灌阳县地图上,标有“千家峒”地名。于是,他们认为“千家峒”的范围,以都庞岭主峰韭菜岭为中心,包括了广西灌阳县东部、湖南道县西部和江永县西北部广大地区。23然而,瑶民关于“千家峒”的所在地另有说法,其中有的说它在南京,有的说它在会稽山,有的说它在洞庭湖,有的说它在海南岛,24有的说它在湖南,有的说它在广西石河县,25等等。实际上,瑶民寻找祖地“千家峒”的故事,是关于价值而不是关于史实的传说。因此,真正的“千家峒”并没有失落,它永远存活在瑶民的神话传说之中,永远是瑶民心中理想化、诗意化的原乡祖地。

在赵延光的《瑶族祖先崇拜与瑶族文化》一书中,收有一份题为《计开千家洞路引》的历史文献,它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探明瑶民和客家寻找祖地故事的内在的“历史联系”。据这份文献所说,清朝嘉庆、道光年间,侨居越南的瑶人邓元珠,听说“石壁洞如何好”,便认为它就是瑶人所要寻找的祖地“千家峒”。于是,他带领兄弟亲戚多人回国寻找,走遍了广东、广西和云南,最后在“广西柳州府石河县境内”,终于找到了“石壁洞”。这份文献还认为“以前石碧碑果是千家洞,今人改为石碧洞”。“我等入洗看石碑字,有12姓瑶人名姓”。26宁化县石壁峒在历史上亦称“石碧峒”,“石壁”和“石碧”本是同音字,它们可能是不同时期的人以不同的汉字记音所致。此外,宁化县石壁峒也有称为“千家围”或“千家寨”之类的地名。这不是什么偶然的巧合,而是说明瑶民和客家关于祖地的观念源自共同的“历史意识”,出自共同的“历史记忆”,因此他们有过共同的祖地原型。

瑶民和客家关于祖地的记忆,何以不离“石壁”二字?马卉欣的《盘古之神》一书,收有瑶民文献《猺(瑶)人出世根底》和《过山牒》,它们可以为我们解开这个历史之谜。从这两份文献看,“石壁”原本指的不是某处地名,而是创世神“石壁王”。其中写道:“前石壁王造天,地王造地,盘古开天立地。斯人之初,凿(开)混沌天地,伏羲置造横眼人民,六术义和占日,常羲占月,史区造星,伶伦造卫(律)吕,隶首作美数,大挠作甲子,盘古置田衫袖,舜农皇帝教人耕种,盘古子孙拨座五湖四海青山,封为猺(瑶)地,任游天下落叶。逢山吃山,逢水吃水,离田三尺,离水三寸,付(戽)水不止,任从猺(瑶)人耕种。阳鸟飞得过,船车马行不到,安生猺(瑶)人落业”。27从中可见,“石壁王”是率先造天的创世神,亦即天地宇宙人类万物大共之母,她在“地王”(即地母女娲)、“盘古”之先,而其象征符号乃是山涧“石壁”,它理应是远古中华初民最为原始的“石母”亦即祖源之“原型”。
石母(祖源)崇拜曾经是南方山地民族或族群普遍流行的原始信仰习俗,而流传至今,且又保持原色的壮族“岩育节”,可以帮助我们返回“历史现场”去观摩。壮族人传说的人类原始母亲名叫“姆洛甲”,“壮山岩洞是她的生殖器,壮人从岩洞里生出来,源源不断”。为了向她表示感恩,壮族人每逢农历七月十四日,都要举行“岩育节”。他们在这一天,都要前往山涧祭岩和对歌,“赞美岩洞,追溯祖源”。歌词中有段唱道:“姆(姆洛甲)的怀抱最宽广,姆的乳汁(岩泉)最甘甜,千万人从你岩口(阴道)生出来,千万人出你岩口都齐全,后人岂忘始母恩,今日特来寻祖源”。此外,青年男女还在岩洞附近谈情说爱。“这天,人们以能回到始祖怀抱为快乐,直到夕阳落山,还是依依不舍”。28由此可见,石壁岩洞是“石母”亦即人类祖源的象征符号,故而南方山地民族或族群所说的寻找原乡祖地,其深层意义就是寻找人类的“祖源”,亦即“以能回到始祖怀抱为乐”。

在汉族的文化典籍中,关于远古中华石母崇拜最早的集体记忆,现在似乎只剩下了一些和夏人有关的片断。它包括夏人先妣涂山氏“化石生子”,以及“禹产于石”、“启生于石”之类的神话传说。据记载,大禹“家于西羌,地曰石纽,石纽在蜀西川也”。29又据说石纽“刳儿坪”为大禹诞生地,至今刳儿坪还隐约可见斑斑血迹,它是大禹由石母所生的“历史见证”。《老子》是源自南方文化的中华哲学文化本根,其中说道“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门,是谓天地根”。30运用“原始思维”来解读,所谓“谷”者,应指上有石壁岩泉的山谷;所谓“玄牝门”,即如同壮族人所说的“姆洛甲”之“岩口”(阴道);所谓“谷神”,指的便是石母之神,它乃是“天地根”。瑶民和客家共同祖地的自然物象是山地里的“石壁岩穴”,而就其神秘意象来说,它便是原始观念中的石母祖源的的形象符号。因此,他们的共同祖地的原型,近可以追溯到禹夏文化,远可以追溯到远古中华初民文化,同时还由老子将它升华到中华哲学境界。客家“宁化石壁传说”在祖地问题上,将北方“中原”置于南方“石壁峒”之前,这恐有“乱了纲常”的嫌疑。实际上,南方“石壁峒”是客家乃至汉族最为原始的祖源和原乡。邵靖宇的研究成果也证实了这个问题,即“今天汉人的祖源实际上是多来源融合的,但最早说原始汉语的汉祖起着主导作用,他们是来自西南边陲的”。“汉祖从西南开始外迁的年代大约距今一万多年前,其外迁的路线大体上一分为二,北迁的一支和游牧民族融合,形成北方的汉族祖先,我们称之为‘中原人’;沿长江东迁的一支和当地渔猎农耕族群融合,形成南方汉族祖先,我们称之为‘百越人’”。“早年分布在长江以南的所谓‘百越人’,应该就是生活在南方的汉族祖先,很明确的一点他们的语言,就是带有方言的南方汉语”。31 “百越人”本是客家先民的主体,故而客家在祖地的“原型”问题上,对于远古中华的“祖源”文化具有“先天遗传倾向”。

三、客家宁化石壁祖地“原型”的“投影”

我们已经指出客家和瑶民的祖地具有共同的“原型”和相同的地名,甚至可以说前者是对后者的“故事新编”。宁化石壁境内留存的“石壁峒”或“石碧峒”、“千家围”或“千家寨”之类的古地名,都表明客家和瑶民的祖地观念源自共同的“集体潜意识”,以及共同的“历史记忆”。我们主要是通过瑶民关于祖地的神话传说,去寻觅客家祖地的“原型”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说客家祖地的“原型”,已经在客家本身的生活世界里迷失了,与此相反,它依然潜藏在客家人的心灵深处。“荣格认为在原型是集体无意识的内容,其存在并不取决于个人后天的经验,它在人的一生中是从不会被意识到的。通过遗传,每个人都可以从他的祖先那儿继承原型,但并不是说个人可以有意识地回忆或者说拥有他的祖先曾拥有过的那些意象,而是说,它们是一些先天倾向或潜在的可能性,即人类采取与自己的祖先同样的方式来把握世界和作出反应”。32因此,“原型”作为一种“原始意象”,又是一种“行为的图式”。正因为祖地“原型”依然存活在客家人的集体潜意识中,所以他们才有可能采取与祖先同样的方式,回应自己遇到的历史变局。具体而言,就是经由“双重原乡”的折衷,保存祖地的原始形象和本真意蕴,而它又是客家人能够以族群抱团的方式加入汉族的共同的心理基础。于是,就有了关于祖地神话传说的“故事新编”,亦即“宁化石壁传说”的创作和流布于世。
“集体潜意识”是不可知的,我们只能通过“意识”来了解和解读它。荣格指出:“神话是前意识心理事件的不自主的陈述”。33又认为“所有的神话化了的自然过程,……是内在的无意识心理的戏剧的象征性表现,由投影的方式接近人的意识——即在自然现象中反映出来”34由此可见,“神话化了”的“自然过程”、“自然现象”,是“原型”表现自己的方式,是通过“意识”来了解“集体潜意识”和“原型”的中介与路径之一。客家文化是一种仍然受着神话浸润的文化,因此对于探究客家心灵深处的祖地“原型”而言,其中介和路径就是普遍存在于赣闽粤边区山地社会的、神话化了的“灵石世界”。远古中华初民的石母崇拜是以崇祀石母为核心价值的灵石崇拜,他们在所有的崇拜中最崇拜人类的原始母亲,认为她既是至上的祖先神、保护神,又是创世神。石母崇拜作为一种原始神话和信仰,致力于在凡尘世界之内建立一个“灵石世界”,因而在处理自然物象和神秘意象的关系中,具有互渗性和同构性的特点。它说的人类原始母亲,是集石质物象(石壁岩穴)和神秘意象(女阴母腹)于一体的原始母亲;它说的人类的共同体,是以石母为祖源的大家族,其子孙的生命来之于石又归之于石;它说的人类原乡祖地,是合石质物象(石壁岩穴))和神秘意象(石母家园)为一体的原乡乐土;它说的宇宙天地,是合凡尘世界与祖灵世界为一统的宇宙天地。我们将这种神秘意象与石质物象互渗同构的世界称为“灵石世界”。用瑶族的话说,我们生存的世界是“生死一般同”的世界。35为什么呢?瑶族说“神是人变的”,所以“先有人,后有神”。36壮族同样认为“正常死亡的人,死后会马上变成神”。37畲族和客家人也说“生为人,死为神”。38总之,这个“灵石世界”是人性与神性二位一体、同宗共祖的石母大家族构成的世界,是瑶族、壮族、畲族和客家等南方山地民族或族群共同的文化本根。同时,“灵石世界”作为“神话化了的自然过程”、“自然现象”,又是上述南方山地民族或族群共有的集体潜意识和原型的“投影”。

以梅县为中心的韩江流域,既是南方山地社会典型的“灵石世界”之一,又是客家“宁化石壁传说”的发祥地。“灵石世界”弥漫在韩江流域的客家围龙屋、村落田园、溪谷河畔以及周边山野。客家围龙屋的中轴线是宗教神灵性建筑的分布线,同时,“代表五行和龙神的五块神石,也依中轴线排列”。围龙屋祖公厅后面设置的龟形土包上,铺满鹅卵石,俗谓“化胎”。它的功能“俗谓主管‘丁’,为宗族生育聚气之处,有化育万物的意思”。39 “有些族人认为化胎代表女人的子宫,五方五土龙神(或者五星石伯公)代表女性的**,鹅卵石代表子孙,有强大的生命力”。40这种解读自有佐证。“古羌神话中的西王母族文化相当于考古学上的齐家文化。在齐家文化发祥地甘肃省永靖大河庄遗址中,发现有五处石圆圈遗迹,都用天然的扁平砾石排列而成,直径为4米”。研究者认为“这个石圆圈是西王母石室的象征,也是把石圆圈和石室作为女子性器、母体、祖先出生之地的象征”。41由此可见,客家围龙屋的“化胎”与古羌的“石圆圈”何其相似乃尔。整座围龙屋的设计,实际上是以石母信仰为核心价值的,是石母家族 “原型” 的“投影”。在客家村落田园、溪谷河畔,遍布崇祀包括土地社公在内的诸神祭坛,他们生前通常都是客家人的先祖,所以人们称这些神灵为“某某伯公”,或“某某阿公”,抑或“某某公王”。他们都以石头为凭依,接受子孙后代的香火供奉。在客家村落周边的山野上,那些崖壁岩穴奇石,通常被视为祭祀山神抑或狩猎神的凭依。这些山神抑或狩猎神生前亦为客家人的先祖。

韩江流域还长期流行石古崇拜的习俗,客家称该神为“水源仙花石古大王”。石古神坛通常设置在村落水源之畔,或峡谷悬崖飞瀑之上,其中以兴宁市神光山石古神坛及其祭祀活动最为著名。据宋代王象之记载,“神光(山)西循而入,石涧陡绝,隔溪一山作渴骥奔泉之势,县人以此祀石古”。42据专家研究,神光山“石古之神坛,原是当地原始先民的女阴崇拜演化而来的”;“作为兴宁神光山神位的石壁,不论其外形像不像‘美女献花’,按当时的石头神话来说,它都已有足够的代表性来代表女性生殖器(当时一般是以倒立三角石为代表)”;“神光山石古大王所以没有塑像,人们之所以不识音容相貌,终不知其姓甚名谁,就是因为它的原形是女阴,是象征女阴的厚而薄的倒立(▽)的石头”。此外,据研究,“‘石古’合起来的意义,在壮语中应为‘我’或‘我们’居住的石山”,因此石古崇拜是壮族先民(俚人)的宗教遗存。43由此可见“石古大王”即“石壁王”,石古崇拜即石母和祖源(祖地)相涵一体的崇拜。据宋代王象之记载,每年九月九日重阳节,是为石古大王举行“赛会”的盛大节日,这一天前来参加“赛会者万计”。44又据清代胡曦记载,“神光山,邑(兴宁)南十里,(九月)九日赛会,祀石古神者几万人”45近代以来,神光山每逢石古大王“赛会”亦即“出行”,“随从群众,宛如长龙阵,绵延数里”。46
综上所述,客家祖地的“集体潜意识”和“原型”,潜藏在客家人的心灵深处,而“投影”在客家的“灵石世界”上。现在的问题,是客家人何以将“石壁”祖地定位在宁化县境内。我们从“水源仙花石古大五”的名号看,所谓“水源仙花”,乃是对女性生殖器的隐喻,是指“石壁” 为水之源、人之母,亦即宇宙天地人类万物的生命源泉。因此,祭祀石母的凭依,必定在岩泉水源之上。宁化古称“黄连峒”,和“光龙峒‘(长治)同为闽西客家先民的两大聚居中心。晚至唐代中叶,整个闽西依旧是所谓”蛮风蛋雨“之乡。唐代中叶以降,在赣闽粤边区,闽西长期为畲民主要的聚居地之一。遥想当年,这里也应有过类似壮族“岩育节”的盛况。赣闽粤边区山涧溪谷虽然到处都有“石壁”可供祭祀,可供“祖地”定位,但是对于客家认同建构运动而言,都缺乏极具权威性的聚焦功能。宁化“石壁”素称“三江之源”,故而又是祖地定位的“权威之源”。或者说,它在赣闽粤边区,是这个“世界”的“人之母”、“水之源”,因此有条件成为石母崇拜的总凭依,亦即客家人心中的共同祖地。梅州客家人是“宁化石壁传说”的创作者、倡导者,从他们的眼光看,溯韩江而上即与汀江相连,因此宁化石壁既是韩江的终极之源,又是祭祀石母的终极之宔。所以,将宁化石壁认定为客家祖地,极具聚焦功能和联合功能,这也是客家人的集体潜意识使然。客家和瑶民的祖地形象是从同一张“照片底片”(“原型”)显影出来的,而之所以发生了变形,是因为客家赖以使这张“照片底片”“显影的” “后天经验”,和瑶民的“后天经验”比较,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异。于是,客家的祖地获得了宁化石壁这个现实的地理空间,但是寻找祖地的神话却变形为世俗的移民传说。瑶民的祖地依然存活在神话传说里,但在“史实诠索”派看来,却又意味着瑶民祖地在现实世界的迷失。然而,从心理学分析的视角看,不论是客家的“宁化石壁传说”,还是瑶民“寻找失落的圣地‘千家峒’”的故事,其奥秘在于从“集体潜意识”中复活始母祖源的“原始意象”,从而使走在离散的人生旅途上的人们,“有可能寻到一条返回生命的最深泉源的途径”(荣格语),并且从中获得“回到始祖怀抱的快乐”(壮族语),以及满足族群认同的渴望。





注:

①王东《那方山水那方人:客家源流新说》,第243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
②周振鹤,游汝杰《方言与中国文化》,第9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出版。
③陈春声《论1640-1940年韩江流域民众“客家观念”的演变》,《客家研究辑刊》2006年第2期。
④罗香林《客家史料汇编》,附录“宁化石壁村考”,南天书局有限公司(台北)1992年出版。
⑤吴福文《闽西客家文化事象举探》,《客家学研究》(1990年)第2辑。
⑥ [日]濑川昌久《族谱:华南汉族的宗族.风水.移居》(钱杭译本),第191-192页,上海书店出版社1990年出版。原文出自《牧野巽著作集》第5卷,御茶水书房1985年出版。
⑦{日}濑川昌久《族谱:华南汉族的宗族.风水.移居》,第208、209页。
⑧ [日]濑川昌久《族谱:华南汉族的宗族.风水.移居》第209、210页。
⑨谢重光《客家源流新探》第102页,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年出版;《南方少数民族汉化的典型模式——“石壁现象”和“固始现象”》,《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6年第9期。
10张英明《客家“宁化石壁传说”的由来与研究》,《客家研究辑刊》2009年第1期。该文对“宁化石壁传说”的由来作了回顾,对相关的学术史作了评述。
11彭兆荣《文学与仪式:文化人类学的一个文化视野》,第7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
12张英明、张翔《“石壁”:客家人的原乡图腾》,“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16届世界大会‘客家的历史与文化:文化人类学的解读专题会议”论文集(2009、7、昆明)。
13 [日]濑川昌久《族谱:华南汉族的宗族.风水.移居》第192页。
14 [日]濑川昌久《族谱:华南汉族的宗族.风水.移居》第209、201页。
15[瑞士]荣格《集体无意识和原型》,庄锡昌等编《多维视野中的文化理论》,第317页,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出版。
16]瑞士]荣格《探索心灵奥秘的现代人》(黄奇铭译本),第119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7年出版。
17 [瑞士]荣格《集体无意识和原型》,庄锡昌等编《多维视野中的文化理论》,第317页。
18 [瑞士]荣格《集体无意识和原型》,庄锡昌等编《多维视野中的文化理论》,第318页。
19郑雪《人格心理学》,第172页,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出版。
20 [瑞士]荣格《集体无意识和原型》,庄锡昌等编《多维视野中的文化理论》,第318-324页。
21 [唐]刘知几《史通》卷五,邑里第二九,岳麓书社1993年出版(《史通》《文史通义》合订本)。
22宫哲兵《失落的圣地——千家峒》,《西部论丛》2005年第1期。
23宫哲兵《失落的圣地——千家峒》,《西部论丛》2005年第1期。
24宫哲兵《失落的圣地——千家峒》,《西部论丛》2005年第1期。
25赵延光《瑶族祖先崇拜与瑶族文化》,第27-81页,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
26赵延光《瑶族祖先崇拜与瑶族文化》,第27页。
27马卉欣《盘古之神》,第242-244页,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出版。
28吕大吉、何耀华《中国各民族原始宗教资料集成》(土家族卷、瑶壮族卷、壮族卷、黎族卷合订本),第528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出版。
29周生春《〈吴越春秋〉辑校汇考》,第10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出版。
30朱谦之《〈老子〉校释》,第25、27页,中华书局1984年出版。
31邵靖宇《汉族祖源试说》“内容提要”,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
32 [美]霍尔、诺德拜《荣格心理学入门》(冯川译本),第45页,三联书店1987年出版。
33 [瑞士]荣格《集体无意识和原型》,庄锡昌等编的多维视野中的文化理论》,第321页。
34 [瑞士]荣格《集体无意识和原型》,庄锡昌等编《多维视野中的文化理论》,第319页。
35吕大吉、何耀华《中国各民族原始宗教资料集成》(土家族卷、瑶族卷、壮族卷、黎族卷合订本),第278页。
36吕大吉、何耀华《中国各民族原始宗教资料集成》(土家族卷、瑶族卷、壮族卷、黎族卷合订本),第247页。
37吕大吉、何耀华《中国各民族原始宗教资料集成》(土家族卷、瑶族卷、壮族卷、黎族卷合订本),第534页。
38房学嘉主编《梅州河源地区的村落文化》,第19页,国际客家学会、海外华人研究社、法国远东学院1997年出版。
39房学嘉《从围龙屋的文化功能看其历史文化积淀》,《客家研究辑刊》2006年第2期。
40 [日]河合洋尚《走向围龙屋的多元性分析》,《客家研究辑刊》2009年第1期。
41徐晓光、王秀文《我国南方少数民族母石崇拜文化探源》,《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42 [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一百零二、梅州,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出版。
43王淦文《谈谈由石古大王引出的话题》,《兴宁风采》第17期。
44 [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一百零二、梅州。
45 [清]胡曦《兴宁竹枝杂咏》,罗滨《兴宁风物诗话》(第3集),嘉应诗社1990年出版。
46罗康《粤东兴宁市庙会大观琐谈》,《客家研究辑刊》1998年第1、2期。


作者:

张英明 江西师范大学教授,江西师范大学历史研究中心副主任
张 翔 江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基础心理学专业硕士生。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帖子永久地址: 

僚人家园 - 论坛声明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仅代表作者个人的立场,不代表本论坛管理方立场。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僚人家园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或转载本论坛原创文章时须征得作者本人及僚人家园论坛管理员的同意
4、发帖者承担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相关责任。僚人家园管理团队有事先不通知发帖者而删除或屏蔽本文的权利。

山歌不唱忧愁多,大路不走草成窝; 钢刀不磨生黄锈,胸膛不挺背要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1

主题

5

听众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5-12-14
注册时间
2008-7-4
沙发
发表于 2011-8-4 10:49:00 |只看该作者
这和千家峒的传说及功能很相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3

主题

1

听众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20-5-27
注册时间
2003-12-15
板凳
发表于 2011-8-5 09:11:00 |只看该作者
宁化县地处武夷山脉南段,历史上曾属闽西汀州府管辖。宁化境内的石壁峒,是一块大约200平方公里的小盆地。在古越语中,为群山环抱的小盆地被称作“峒”。距石壁峒不上10公里的站岭,与江西石城县交界,是取道赣南进入闽西的主要隘口。石壁峒内岩穴泉涌,溪流密布,汇成“三江之源”,即贡水(赣江主流),汀江和闽江的源头。顺汀江而下,即与粤东韩江相连。赣闽粤边区对外有连绵起伏的大山可作屏障,对内有三江可供交通,因此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汉朝为了“以越治越”,曾经将这个边区封为“南海王国”。赣闽粤边区在历史上,曾经是“华夏世界”的边缘孤岛,百越文化、畲民文化和客家文化,构成该岛文化“中原化”进程的三大里程碑。经过多元族群长期融合,以及“汉语化”的赣方言长期濡染,晚至元代中后期,赣闽粤边区终于形成了自己的地域方言,①它后来被命名为“客家话”。“在(汉语)南方六大方言中,……最早形成的是吴语和老湘语,其次是粤语,再次是闽语,最后是赣语和客家话”。②比较而言,客家话在汉语方言谱系中显得相当年幼,此种现象大体上反映出赣闽粤边区文化“中原化”的滞后。同时,吴语、湘语、粤语、闽语、赣语均以所在区域地名命名,而客家话的命名却非如此,这在汉语方言谱系中是一种绝无仅有的特例,它折射出客家话与汉语在历史上的“主客关系”抑或亲疏缘分。我们说的“客家”有其历史的确定性,指的是赣闽粤边区讲客家话的山地民。赣闽粤边区文化上的“边缘孤岛”状况,直到明代王阳明推动“华夏秩序”向该边区全面扩张以后,才发生空前深刻的巨变亦即转型。

长了见识

登上僚人网站,认识僚人历史, 弘扬僚人文化,增强民族意识, 推动对外开放,促进僚区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允许回帖同步到新浪微博  

Archiver|手机版|壮族在线    

GMT+8, 2024-12-22 16:28 , Processed in 0.153749 second(s), 4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