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的奇特支系——敏敖壮fficeffice" />
l 淡水
这两三年,居住在那坡县讲敏话和讲敖话的壮族名声在外,其中敏敖壮山村之一的城厢镇吞力屯还成了新的旅游景点。这得益于官方的大力推介和媒体的大力宣传。我在这里透露不为县外人士所知的一些“内幕”。
民间不叫黑衣壮
官方和媒体对外都把讲敏话和讲敖话的壮族统称为黑衣壮。而在当地民间,壮族老百姓一般是不这样称呼的。
无论是在那坡县,还是在与那坡县相邻的靖西县和云南富宁县,12个支系的壮族人要么穿蓝衣服,要么穿黑衣服。尽管讲敏话和讲敖话的壮族在当地的12个壮族支系中最有壮族特色,他们所穿的黑衣服与另外10个支系的壮族人所穿的衣服有明显的不同,很有自已民族支系特色,但仅从外表上去喊做黑衣壮,也难以突出敏敖壮的特色,尤其是在远处看都穿黑衣服的时候,很难区分是哪个支系的。
学者说过,民族文化不仅影响族群内部成员的思维模式,也影响族群内部成员人格的形成。而语言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理所当然是族群的重要标志。很多情况下,民族习俗和民族性格,是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讲敏话和讲敖话的壮族语言是两个壮族支系的先民在劳动与生产中产生并传承下来的,归属壮侗语族壮傣语支。敏话和敖话是这两个以黑为美的族群文化精华之所在,不仅是日常交际的工具,而且是区分这两个壮族支系与其他十个壮族支系的带有“身份”性质的重要标志,具有根本性的文化价值。敏话和敖话与众不同,吐音清亮,音调悦耳,语气委婉含蓄,讲究礼节。其音调`音色`谈吐自成风格。用敏话和敖话所唱的山歌十分有名,特别是“过山腔”另外10个壮族支系都传唱。正因为无论是在远处还是在近处,只要听其音就很容易区分对方是奇特的壮族支系,所以,民间老百姓习惯从语言上把讲敏话的壮族人叫做敏`布敏`黑敏,把讲敖话的壮族人叫做敖`布敖`囊敖。从尊重民间习惯和便于区别他们与县内外大多数穿黑衣服的壮族人的不同这两个方面来考虑,我觉得还是叫做敏敖壮为好。由于讲敏话的壮族人比讲敖话的壮族人多,因此,也可以统称为黑敏壮。
并非那坡县独有
官方在推介和媒体在宣传的时候,都异口同声地说:黑衣壮居住在那坡县。这一说法有失偏颇。其实,敏敖壮不是那坡县独有,在与那坡县相邻的广西靖西县安德`南坡等乡镇和云南富宁县田蓬`郎恒等乡镇也有,只不过是居住在那坡县境内的敏敖壮相对来说很多而已。三地敏敖壮的语言`山歌`服饰`住宅`生产用具`婚嫁等生活习惯都相同,只不过是靖西和富宁的敏敖壮一般不兴跳舞而已。
三县的敏敖壮多数居住在大石山区,从事农业生产,以种植玉米`小麦`红薯`豆类为主,住的是木瓦结构的房屋,唱的是过山腔等让民俗学者和专业音乐工作者都称奇的山歌。穿的是用蓝靛染过的手工缝制的棉布黑衣服:男人上身穿的是前盖大襟黑上衣,下身穿的是宽裤脚`大裤头的黑裤子;女人上身穿的是右盖大襟和葫芦状短矮圆领的紧身黑上衣,颈上戴银项链等饰物,衣角`袖口`裙边镶捆上红色或黄色的小布条,下身以宽裤脚`大裤头的黑裤子相搭配,头戴折叠成火棱形图样的黑色长条大头巾,头巾的两端分别垂挂到双肩上。妇女们服饰浓黑之中透着清雅,表现了她们朴素而又独特的审美观。敏敖壮这种最为传统`最有特点`别具内涵的黑色服饰被人们称作壮族服饰的活化石。我想,今后在宣传和推介敏敖壮时,宜说主要居住在那坡县,靖西和富宁县也有。这才客观公正。
为何迟迟才宣传
千百年来,壮族中最奇特的支系——敏敖壮,就杂居在广西与云南相邻的那坡`靖西`富宁三县的千山万壑中,人口有几万人。他们以黑为美,以黑色作为服饰和族群的标志。在壮族中,敏敖壮民俗`民风很古朴`很丰富`很厚重,保存得最完整`最典型,很有研究价值。这样神秘的族群,为何直到本世纪初才掀起盖头来呢?这与官方的认识和作为有很大的关系。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以来,那坡县历届县委`县政府及县委宣传部`县民委的领导者都极力推介城厢镇达腊村彝族这个牌子,每年四月的彝族跳弓节,县里都有领导者和文秘人员`摄影人员前去捧场,县里也曾请县外的记者`文艺工作者和民俗工作者到达腊村采风。但结果都不见有多大的影响。这不得不引起县里领导者和文化工作者的思考。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县文化局领导者和工艺工作者就有意要打造敏敖壮这一品牌。但是,县委`县政府领导者没有达成共识。九十年代后期,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换了人员,县委书记农敏坚提出要创建黑衣壮民族文化品牌,县委`县政府的领导者对此达成共识。
2001年9月,由广西民俗摄影协会和那坡县政府联合主办的《神秘的那坡》民俗风情摄影展在南宁市朝阳花园举行。这次摄影展旨在展现那坡县神秘而独特的民俗风情,打造黑衣壮文化品牌,开发极具旅游价值的民俗资源,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开幕式上,敏敖壮合唱团成员展开嘹亮的歌喉,吸引了大批观众驻足观赏……
这一炮打响以后,更坚定了那坡县委`县政府及县委宣传部`县文化局`县旅游局领导者要做好敏敖壮文章的信心。2001年11月,在南宁民歌艺术节开幕式晚会上,那坡县的敏敖壮歌手以其别具一格的黑色服饰和多声部无伴奏合唱,深深地打动了在场和电视机前的广大观众。这一炮的威力更加巨大,敏敖壮的名声从此大震……
2002年5月,由敏敖壮青年男女歌手组成的合唱团走出广西`跨过长江黄河`赶赴北京,参加走进新时代——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0周年全国群众歌咏大会。他们不负众望,在首都的大舞台上一展歌喉,夺得全国基层优秀合唱团代表一等奖,令人刮目相看。
2003年12月,这个合唱团再度赴京,参加由中央电视台举办的西部民歌大赛,用甜美的嗓音演绎乡野风味十足的呢的呀民歌,获得第三名。
2004年4月
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作者在那坡县工作,对那坡县壮族风俗有所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