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丝织品:桑蚕织就的丝绸史话
发布: 2010-12-22 08:49 | 作者: 曾剑华 | 来源: 楚网 |
龙凤虎纹绣罗,是先秦保存最完好的罗。
舞人动物纹锦
舞人动物纹锦线描图
丝织业生产是我国古代社会手工业主要部门之一,养蚕缫丝在我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湖州吴兴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的碳化丝织物证明,早在四千多年前,东亚古代先民就已经开始用蚕丝织造丝织物了。东周时期是社会发展的大变革时期,列国林立并未阻隔人类文化的交融,兵戎交加也没有束缚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反的是,伴随着诸国畛域的此消彼长,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仅楚国而言,在西周时期还是一个“土不过同”的蕞尔小邦,进入战国后已是一个“带甲百万,地方五千里”的泱泱大国了。也正是这样一个以蛮夷自居的楚国在纵横捭阖的征战中,以自身特有的传统文化向外辐射,所及之处,兼容并蓄,最终形成了独具风貌的楚文化。所谓独具风貌就是有别于其他地域文化的一种群体文化,恰似闻其音而知其域,观其形而明其国。
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丝织手工业有了很大发展,以至出现了很多丝织生产中心。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栽桑育蚕织丝发达,如齐国、鲁国就享有“齐纨鲁缟”、“冠带衣履天下”的美称。在长江流域,作为当时诸侯列国中经济较发达、生产技术水平较高、地理位置适宜于栽桑育蚕的楚国,其丝织业生产的情况却不为后人所知。这就造成一个错觉,似乎楚国的丝织业生产远不如黄河流域发达。
人物御龙帛画
人物御龙帛画线描图
紫红绢单衣
在50年代后,楚国丝织品实物出土有十多次,其中数量较多的主要在湖南长沙、湖北江陵以及河南信阳楚墓中发现的。综合历年考古发现和文献记载,楚国丝织品的种类计有纱、罗、绢、缟、纨、缣、绮、锦等。这些出土的丝织品,仅江陵马山一号楚墓就占其中的大部分。
纱都是方孔纱,多为深褐色,一般用作衣袍的里、手帕和巾等。罗又称纱罗,表面有纱一样的方孔。江陵马山1 号墓出土的龙凤虎绣纹罗,其绣底是先秦保存最完整的罗;绢是质地细薄的平纹织物,它是当时丝织物的主要品种,多为白色,也有加入染料,染成各种颜色的色绢。长沙子弹库1 号墓出土的“人物御龙帛画”即为绢底;缟是细密素白的生丝平织物;纨是质地细腻有光泽的素白丝织品;缣又称双线细绢,绮是平纹地料纹起花织物。长沙楚墓和信阳楚墓中都有发现;锦是以彩色丝线用平纹或料纹的多重或多层方式织就的提花织物。
综观这些楚国丝织品,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织造精。丝织品的组织结构和织造工艺是相当复杂的,不仅要有熟练技木的工匠,而且还必须有比较先进的织机。
二是色泽艳。《尚书。禹贡》记载荆州产“玄纁”。玄是黑色,纁是用茜草多次侵染而成的红色。楚地盛产植物染料如兰草、茜草和矿物染料丹沙等,是丝织物染色的重要原料。楚人还用矿物染料——朱砂进行“石染”。
三是蚕丝质量好。蚕丝是由丝纤维和丝胶组成的有机物质。楚墓中出土的丝织品,经鉴定是桑蚕纤维。尽管出土时已经碳化,但从丝纤维的光泽、韧性、弹性等方面看,它的抗张强度仍然较高。
素纱绵袍
镜衣,为楚人装铜镜的丝织锦囊。
楚国的丝织品除了供贵族使用外,还有一部分丝织品用于向外输出。《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载:“(晋重耳)及楚,楚子飨之,曰:”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毅?‘对曰:“子、女、玉、帛,则君有之,羽、毛、齿、革,则君地生焉。其波及晋国者,君之余也’。”这条记载说明,早在公元前637 年,楚成王35 年以前,楚国的丝织品不仅自用,而且还向北输送到处于黄河以北的晋国。重耳在这里当然是选择楚国向晋国输入的几种最主要的物资而言的。此外,《管子。小匡》中还有楚“贡丝于周室”的记载。
总之,我们无论从考古发掘出土的实物资料,还是文献中的相关记载表明,东周时期的楚地即长江中下游流域,栽桑蚕育的丝织业生产,已经具有很高的水平了。这也使我们可以肯定,长沙马王堆出土的汉代初期的大量丝织物,实际上是春秋以来楚国丝织业生产继续发展的成果。
蟠龙飞凤纹绣
九连带包裹
东亚纺织手工业历史悠久,夏商时期就已能生产出有一定水平的丝织品。长江流域出土的丝织品为当时之冠,到了春秋战国时代,长江流域的丝织传播到中原地区。史载:“齐纨鲁缟”,“冠带衣履天下”。从有关资料来看,齐鲁的丝织一直处于中原前列,但相对南方长江流域而言,中原地区的丝织工艺仍然远远落后同时期的楚国。到了春秋中期到战国晚期前叶,楚国丝织业仍处于鼎盛期。考古发现的楚国丝织品实物资料可以证实,楚国的丝织业足以代表当时世界丝织业工艺技术的最高水平。
1982 年1 月,湖北荆州马山发现了一座战国时期的楚墓。马山一号楚墓是一座小型的贵族墓,共出土各类衣物35 件,这些衣物由8 个品种的丝织物制成,另外在四件竹笥中装有12 个品种的452 片丝织物碎片。这座楚墓出土的丝织品品种之多,工艺之精,保存之好都是前所未有的,江陵马山一号墓因此被称为楚国的“丝绸宝库”。
彩绘着衣木俑
凤鸟花卉浅黄绢面锦袍
马山一号楚墓出土的丝织品主要有绢、绨、纱、锦、罗、绮、绦和绣等,成品则以衾、裙、袍、夹襦、衣等为主。这批丝织品充分反映了楚地高度发达的养蚕织丝的技术。它们外表平整,丝线均匀,织造细密,色彩鲜艳。绢、纱都是平纹织物。锦是经线提花织物,分作两色锦和三色锦。两色锦是用两根不同颜色的经线织造的,花纹顺经线方向作条带状布置,色彩搭配巧妙、和谐。三色锦的花纹细密而复杂,舞人动物纹锦由七个单元组成,横贯全幅,大约使用了七千多根经线织造。如此大的提花纹样在先秦时期实属罕见。由此可见当时已经有了成熟的提花技术及结构相对完善的提花织机。采用特殊的穿绕法织成的纬线起花绦是一种以往所不了解的新技术。针织绦是目前世界上年代最早的针织品,大大提前了针织技术出现的时间。刺绣以锁绣为主,间以平绣。花纹以色彩艳丽、构图浪漫而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其主题是各种凤鸟、龙和花卉,构图讲求对称。
马山一号楚墓出土战国刺绣品21 件,而且大多数为完整的衣衾。它们纹样华丽,构思巧妙,绣工精细,色彩艳丽如新,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其中最大的一件绣品是对凤对龙纹浅黄绢面绣花衾。衾面是对凤对龙纹绣,针法是锁绣。纹样由八组左右对称的龙凤纹构成。姿态各异,龙飞凤舞,生机盎然。绣线以金黄、深褐色为主,还配有棕色、红棕色、黄绿色和灰色等,与浅黄绢地相互衬托,既典雅大方,又神韵十足,是战国时期的精品之作。
马山一号楚墓中还出土了一件蟠龙飞凤纹绣浅黄绢面衾。蟠龙飞凤纹绣上的凤作展翅振羽舞蹈状,头饰华丽的花冠,花冠伸于凤首前端,似有甘露欲滴,凤鸟引颈若饮甘露,表达了饮食自然的意境。图案中心一枚奇异的花卉作为对称轴,花卉之上悬一旋转状圆形物。两条对称的蟠龙身作反S 形,龙头上也悬有一旋转状圆形物。两条对称的蟠龙身作反S 形,二首相对,张口欲吞旋转状圆形物,似为二龙夺珠状。二龙尾端都被飞动着的高冠凤所衔,凤鸟身下又有小龙作S 形相蟠。
三头凤线描图
凤鸟花卉纹绣红棕面锦袴
红棕绢面帽
马山一号楚墓出土最新奇的刺绣纹样是“三头凤”图案。它构图的基本方法是将凤形进行平面仰视,作站立状,长颈,大腹,圆目。它的突出特点是把两个张开的翅膀同向内侧于翅端构成两个侧视的凤头,从而形成一个十分新奇的“三头凤”的形象。有神话学家认为,“三头凤”应是上古神话中的“离珠”,是传说中的不死鸟,当楚人的生命载体衰老死亡后,灵魂就会在“三头凤”的作用下得到永生。
幡(局部)
锦囊
璧纹羽
2007年11月7日,一个极其平常的日子。一辆卡车满载着取自谢家桥西北岗地的土,奔弛在乡间路上。一般人不会注意这些土,但从事考古工作的人除外!夹杂着青灰土和碎木块的散土,从忙碌的运土车上散落,引起了正在野外巡查的考古人员的注意,追溯土源,发现谢家桥西北部正在机械取土,随后,一座举世瞩目的丝绸宝库被发现了。
谢家桥一号汉墓位于荆州市沙市区关沮乡清河村六组,这里地处秦汉时期南郡江陵县城——郢城东面约2—3 公里处,是一处比较重要的秦汉时期古墓群。根据以往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在谢家桥四周不远处,还有岳桥、肖家草场、周家台、火巷台、清河、杨家山等同时期的中小型古墓群。可以说,自公元前278年“白起拔郢”之后,继之而起的郢城是荆州又一文化中心,郢城四周埋藏的大量秦汉时期古文化遗址和古墓葬也是荆州丰富多彩的文化宝藏之一。
荒帏出土时的情景
丝织荒帏
丝织荒帏局部
丝织车盖
谢家桥一号汉墓保存完好,随葬器物保存比较完整。墓中随葬物品十分丰富,共计489 件。谢家桥一号汉墓出土物品可分为丝织品、简牍、陶器、铜器、漆木器、竹器等。谢家桥一号汉墓出土了大量的丝织品,主要有丝织囊、镜衣、车盖、袍、幡、荒帏、绳套、布匹及丝织品残片,共计40件。
四件丝织荒帏,盖于棺外,做工精细,纹饰华美各异。据墓中出土的遣策(随葬物品清单)中记载荒帏在当时称为大巟或上巟,如52 号简“春区大巟一,缋周缘”、54号简“ 素乘云上巟一,缋周缘”。荒帷在先秦典籍中多次出现,即棺罩,是对死者生前居室帷幄一类的模仿。《仪礼》、《礼记》中都有记载。宋代学者聂崇义作《新定三礼图》曾对荒帷进行过推测。近代学者如钱玄同等也指出,荒帷的主体为丝织品,即罩于棺框上的素锦类织物,装饰有图文及其他金属坠饰,是两周时期常见的丧葬仪具。《礼记。丧大记》郑玄注曰:“荒,蒙也,在旁曰帷,在上曰荒,皆所以衣柳也。……伪,当为帷,或作于,声之误也。大夫以上,有褚以衬覆棺,乃加帷荒于其上。”孔颖达疏:“黼荒者,荒,蒙也,谓柳车上覆,……加伪荒者,帷是边牆,荒是上盖。”从郑玄和孔颖达的解释来看,盖在内棺上面的是荒,而垂下的丝织品则是帏。
79号简:熏乘云涿婺一,缋周缘。
52号简:春区大巟一,缋周缘。
由于年代久远,绝大部分荒帷在现代考古发掘活动中难以完整地被发现。2004 年,山西绛县横水倗国墓地“倗伯”夫人墓,出土了迄今为止时代最早、面积最大的荒帷痕迹,但谢家桥一号汉墓出土的荒帷则为我们提供了实物标本,是首次完整发现。
考古工作人员在清理遣策时发现,79号简“熏乘云涿婺一,缋周缘”中的“涿婺”无法与出土文物对应。当清理完丝织品后,考古工作人员发现只有一件丝织品——丝织幡与遣策没有对应,这件幡的顶部中间有一丝环,中部在红褐色丝绢上绣以金黄色和朱红色缠枝纹花卉,以褐红色连续动物纹及菱形纹锦为周边。据考证,“婺”应作“嵍”,而“嵍”古同“旄”,《说文解字》:“旄,幢也。”幢就有幡的意思,如幢队(行军时,举旗帜作先导的部队)、幢牙(军营前饰有羽毛的大旗)等。谢家桥一号汉墓丝织品保存较完好,为研究汉代丧葬习俗及汉代纺织技术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这些丝织品虽出土于汉墓,但实际上是使用先秦时期技术水平极高的束综提花机织出来的,它们都是春秋以来楚国丝织业生产继续发展的成果。(荆州日报)
(责任编辑 蒋志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