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僚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点击进入授权页面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4306|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 汉代西瓯历史地理与定周县(宜州市)

[复制链接]

246

主题

2

听众

2万

积分

灶君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最后登录
2014-7-27
注册时间
2007-4-2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6-4 20:36: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摘 要】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广西历史上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为依据,探讨广西境内古西瓯历史地理的变迁。同时提出汉代定周县的设置,与西瓯在历史上的消失有直接关系。   【关键词】西瓯;西瓯地理;定周县   【作 者】施铁靖,广西河池学院副教授。广西宜州,546300 http://www.80075.com/tongjixue/200807/25-238235.shtml  

    先秦时期,广西是百越族群骆越、西瓯聚居之地。史书上的“西瓯”一词,“西”是地理方位,“瓯”是族称。

    历史上的“西瓯”称谓是相对“东瓯”而言的。无论是“瓯”族,抑或是“骆”族,都是古代岭南百越民族的地方语音在《史记》、《汉书》中的音译假借而已。虽然司马迁或班固都是中原史学大家,但他们并不完全懂岭南越语,只能根据越族的语音,假借汉语中的谐音字将其族称记载下来,后世史家沿袭其称谓世代相传,于是“西瓯”或“骆越”就成了专用的名词。

    但至南北朝陈顾野王作《舆地志》称:“交趾:周时为骆越,秦时曰西瓯”(《史记.赵世家.正义》引)。从此骆越、西瓯两大族群就变成了广西一地之异代别称,仿佛骆越、西瓯实际就是一支,只是时代不同,族称变了而已。唐颜师古为《汉书.南越传》作注时干脆说:“西瓯,即骆越也”。至使谬误流传,后世学者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蒙文通先生认为:“骆越之与西瓯,自民族言本为二族,自地域言本为二地,自政治组织言本二‘国’”①。

    罗香林先生也认为:“所谓闽越、西瓯、骆越实指三地,而非一地,西瓯与骆越在其西南。”②

   笔者认为,蒙、罗二先生的意见基本上是正确的。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现代广西行政区地理为版图,探索汉代西瓯历史地理,以求教于方家。




踩过的脚印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帖子永久地址: 

僚人家园 - 论坛声明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仅代表作者个人的立场,不代表本论坛管理方立场。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僚人家园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或转载本论坛原创文章时须征得作者本人及僚人家园论坛管理员的同意
4、发帖者承担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相关责任。僚人家园管理团队有事先不通知发帖者而删除或屏蔽本文的权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6

主题

2

听众

2万

积分

灶君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最后登录
2014-7-27
注册时间
2007-4-21
沙发
发表于 2010-6-4 20:36:00 |只看该作者

一、先秦西瓯历史地理  

    根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三十三年(按:公元前214年),发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以适遣戌。”  这是秦军南下岭南之始。

     但秦军南下行动记得比较详细的是《淮南子.人间训》:“秦皇……乃使尉屠睢发卒五十万为军;一军塞镡城之岭,一军守九疑之塞,一军处番禺之都,一军守南野之界,一军结余干之水。三年不解甲驰弩。使监禄无以转饷,又以卒凿渠而通粮道,以与越人战,杀西呕君译吁宋。越人皆入丛薄中,与禽兽处,莫肯为秦虏。相置桀骏以为将,而夜攻秦人,大破之,杀尉屠睢,伏尸流血数十万,乃发谪戌以备之。”

    从上述五路秦军所据的古地理位置,镡城在今湖南黔阳,九疑在今湖南宁远,番禺即今广州,南野在今江西南康,余干水即江西信江。 

 ③有学者考证:

第一路秦军从今湘桂交界的越城岭南下,向岭南西部越人腹地进攻;

第二路军从今湖南江华的萌渚岭推进,指向广西贺县;

第三路越过今湖南郴州与宜章之间的骑田岭向广东西北部突进,沿武水南下,入北江,直取番禺;第四路从南康出发越过江西南部大庾岭进入广东北部会攻番禺。④   

     从上述古史的记载和现代学者的研究成果来看,五路秦军除“结余干之水”的秦军作为总预备队,没有具体的作战任务以外,其他四路都是作战任务明确的进攻部队。他们之间分工均匀:两支进攻广西,两支进攻广东,而且都采取战略夹击之势

     广东方面,史籍上没有秦军遭到越人顽强抵抗的记载。

    进入广西东北部的秦军就不同了,他们遭遇到了西瓯人的坚决抵抗,使秦军“三年不解甲驰弩”。说明进入西瓯地的秦军,每前进一步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从监禄被迫凿通灵渠转运粮饷和秦军主将屠睢最后战死在广西的情况看,南下秦军的主力部队主要在广西战场上对付西瓯人。

    明朝区大任《百越先贤志》说:“湘漓而南,古西越也”⑤是很有见地的。秦军南下之后,所发生的大规模作战都在西瓯地理之内,证明了先秦时期,西瓯历史地理包括了现今广西境内的桂北、桂东、桂中、桂西等广大地区。

   西瓯君译吁宋战死的地点,史书上虽然没有明确的记载,于今无考。

       但1976年在广西贵县罗泊湾发掘了一座年代属于西汉前期的木椁大墓。据专家考证,它是西瓯君夫妇的合葬墓。这座墓的椁室呈“凸”字形,分前中后三室,十二个椁箱,前部有斜坡室墓道,墓道东侧有车马坑。在椁底板下有两个器物坑和七个殉葬坑,中有七个殉人。出土的陪葬品有铜、铁器、漆木器、陶器、玉石器、纺织品及植物果品等一千余件。其中铜器两百余件,包括本地制作的铜鼓、竹节铜筒、羊角钮钟等。有的铜器上篆刻有“布”字铭文,不少漆耳杯底有着“布山”的印记。⑥墓葬的规格之高,殉人殉品之贵重,相当于春秋战国时代的诸侯王墓,只有西瓯的最高统治者才具备这种资格。

广西贵县罗泊湾一号汉墓的发掘,证明了广西桂平与贵港地区,先秦时是西瓯人的政治和军事统治中心。看来南下秦军曾在这个地区遭到西瓯君译吁宋组织指挥的部族进行了大规模的拼死抵抗,直至译吁宋战死殉国。

   从上述罗泊湾一号汉墓的殉葬品中有“布”字铭文和“布山”印记来看,一号汉墓主应该不是译吁宋本人

      首先,西瓯人面对强大的秦军进行三年的残酷战争,“越人皆入丛薄中,与禽兽处,莫肯为秦虏”。没有时间礼葬译吁宋,只能草草埋葬;

      其次,秦军平定岭南后,才在今广西的桂平置桂林郡,贵县为布山县,译吁宋殉国时还没有布山县,何来“布山”印记的殉葬品 因此,笔者认为,贵县罗泊湾一号汉墓的墓主只能是译吁宋以后的西瓯君。

     理由如下:一是秦置桂林郡的设置只有短短的七年时间,秦朝就灭亡了,秦将尉佗乘机“击并桂林、象郡”,建立南越国,自称南越武王。

  ⑦这期间西瓯作为一个独立的政治实体依然存在,否则赵佗称王以后,没有必要“赂遗西瓯”。

  ⑧二是赵佗为了巩固其统治地位,推行了一系列“和绥百越”的政策:

     一方面自称“蛮夷大长”,尊重越族的风俗习惯,团结了越族中有威望的上层人物,联络了邻近的西瓯、骆越、闽越的首领;

    另一方面接受了汉王朝给予“南越王”的封号,大力鼓励汉越通婚,推广中原先进的文化和生产技术。

  ⑨因此,在南越国期间,译吁宋之后的西瓯君死后,是有机会归葬祖茔,并按规格营造墓地的。这时的墓葬殉葬品中有“布”字铭文和“布山”印记,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6-4 20:44:27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6

主题

2

听众

2万

积分

灶君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最后登录
2014-7-27
注册时间
2007-4-21
板凳
发表于 2010-6-4 20:55:00 |只看该作者

西瓯君译吁宋殉国以后,西瓯人不甘屈服,共同“相置桀骏为将”,在桀骏的指挥下,西瓯人利用地形地物“而夜攻秦人,大破之,杀尉屠睢,伏尸流血数十万”⑩可见这场战争规模之大,战斗之惨烈,秦军包括主将在内的损失之重,可谓是秦军在统一全国战争中所罕见。秦始皇不得不增派任嚣、尉佗率援军南下,前后用了三年的时间,终于平定了西瓯人的抵抗,开始在广西设置郡县。

  秦始皇从公元前230年开始进行统一六国的战争,至公元前221年灭掉齐国为止,在这十年间,韩、赵、燕、魏、楚、齐等六国,没有一个诸侯国能有效的抵抗秦军达两年以上。而西瓯人却使秦军“三年不解甲驰弩”,还“杀尉屠睢,伏尸流血数十万”!说明西瓯人团结一心,前仆后继,坚决抵抗秦军的努力超过了中原六国,致使秦军主将屠睢亲临广西战场并战死沙场;

也说明了当时岭南百越之中,西瓯是最强大的。罗泊湾一号汉墓的发现,证明西瓯已进入阶级社会,西瓯社会的生产力水平也达到了相当高度。

有学者指出:“在抗秦战争中,面对装备着坚甲利兵的数十万秦军的进攻,而且终于大败秦兵,不用说西瓯战士配备的主要也是铜和铁的武器。象这样强大的政治、军事、经济力量和组织力量,不是原始社会的部落联盟首领所能具有的。”

笔者赞同这个观点。因此,先秦时,西瓯是古代广西最大的“古国”。

  根据蒙文通、罗香林、石钟健、蒋廷瑜、宋蜀华和张一民等著名的百越史专家的研究成果,笔者比较同意:“骆越活动的中心地区大体相当于桂西南左、右江流域,黔西南(属汉代郡)以及越南红河三角洲一带

粤西南、海南岛以及广西的陆川、博白、玉林、贵县、灵山、合浦一带,应是骆越和西瓯的交错杂居地区。”

但应该指出的是这种情况是秦朝在广西设郡县以后的事。在中央集权的统一管理下,特别是南越国赵佗采取“和绥百越”的政策,“瓯、骆相攻之风益止”,骆越才可能到原西瓯的政治中心地区玉林和贵县一带与西瓯人杂居。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

秦军南下以前,在今广西政区内的古西瓯历史地理,大致包括今广西的桂林地区、柳州地区、贺州地区、桂平、贵港地区、玉林地区、河池地区以及红水河流域。

北海、钦州、南宁、崇左以及百色地区等左、右江流域和邕江流域则属于古骆越地理。   

  二、汉代西瓯历史地理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使用武力统一了岭南并开设桂林、南海、象郡。谭其骧先生认为桂林郡郡治在今广西桂平,南海郡郡治在今广东番禺,象郡郡治在今广西崇左(临尘)。谭其骧先生的研究成果,已为国内历史地理学者普遍接受。秦朝虽然在今广西境内设置了桂林、象郡,但象郡属于古骆越历史地理范畴,本文暂不讨论。而桂林郡的实际政区地理只包括今广西的桂林地区、贺梧地区、玉林地区、桂平、贵港地区和柳州地区。

换一句话说,秦属桂林郡政区地理还未达到红水河流域的河池地区

河池地区秦时属“蛮地”关于这一点,《宜山县志》说得很清楚:“庆远介粤之西鄙,三代以前俱为蛮国。秦取百粤地,置桂林、象郡,系自湘漓而下至于南海,庆远不与焉

宋欧阳文《舆地广记》谓宜州秦属象郡;旧志谓秦属桂林郡,皆臆度耳。”

所以,秦属桂林郡政区地理不包括河池地区及红水河流域。同样地,河池地区“蛮地”也不属于南越国版图。

  支持上述观点的,还有两个重要的历史事实,我们必须注意:

  一是秦将赵佗利用秦末农民大起义中原内乱之机建立南越国只是“击并桂林、象郡”,未及其他。赵佗立国后,史书上有他出兵灭掉骆越安阳王的记载,却没有出兵西瓯的任何记录。说明“庆远不与焉(不包括在内)”既不曾属秦桂林郡政区地理,也不曾属南越国版图,是符合历史实际的。

  二是汉朝在吕后专政时,“禁南越关市铁器,……佗因此以兵威边,财物赂遗闽越、西瓯、骆越,役属焉,东西万余里。”

从时间上看,吕后称制是公元前187年;前184年“禁铁器不得售于南越。” 前183年“春,南越王赵佗称南越武帝,发兵攻长沙边县。” 前180年“七月,吕后死。罢攻南越兵。南越王赵佗诱逼闽越、西瓯、骆越等役属之。” 前179年,“汉孝文皇帝刘恒元年,十二月,……文帝赐南越王赵佗书;佗去帝号,奉贡于汉。”

从空间上看,这些历史资料同样证明了赵佗与吕后对抗时,仍有一个西瓯存在,而这个存在的西瓯地理不属于南越国版图,否则赵佗根本没有“赂遗”西瓯的必要。西瓯作为一个独立的政治实体,在秦朝灭亡以后乃至南越国时期依然存在于南越西部的“蛮地”上。

  赵佗的南越国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96年(公元前207~前112年)。那么秦朝设桂林郡以后依然存在了一个世纪的“西瓯国”,其历史地理应该在今广西何处 从上述赵佗“财物赂遗闽越、西瓯、骆越,役属焉,东西万余里”的排列顺序看,其地理方位应该是南越西部的广大“蛮地”。如前所述,秦与赵佗的桂林郡其实际政区地理,西部只到柳州地区;而左、右江流域和邕江流域又属于古骆越历史地理。那么答案只有一个:现今广西桂西北的河池地区及红水河流域的广大“蛮地”,正是秦置桂林郡以后古西瓯历史地理。超出现今广西政区的西部边界,已属古夜郎国历史地理范畴。历史告诉我们一个事实:西瓯人在桂平、玉林一带的政治中心被秦军占领并设置郡县以后,不屈服的西瓯人在继任西瓯君的带领下,西迁至红水河流域的河池地区,并以今宜州为中心重建“西瓯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6

主题

2

听众

2万

积分

灶君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最后登录
2014-7-27
注册时间
2007-4-21
地板
发表于 2010-6-4 21:04:00 |只看该作者

 关于秦朝在岭南设置郡县以后不屈服的西瓯人重建的“西瓯”虽无正史记载,但1998年至1999年间,宜州文物管理所李楚荣先生的考古发现和宜州文化馆的梁允常先生的考察发现,都有力地佐证了笔者“西瓯”西迁至宜州的观点

在距宜州庆远镇(宜州市府驻地)西北方向约10公里的祥贝乡古龙村下地良屯临江古龙段一座叫鹞鹰山的半山悬崖洞穴(与古龙河江面的垂直高度约35米左右)里,李楚荣先生发现了一处早已被盗的洞穴古墓,经市文管所的工作人员清理,尚存古贝币19枚(据李楚荣先生认定为岭南先秦时贝币),为广西一次出土贝币之最;磨制石锛一件,在广西也较为罕见;而两枚玉筀更是精美,晶莹剔透。其余的石斧,石钺,石刀、骨器,陶纺轮等,为宜州首次发现。玉筀是西周时期权贵的象征,只有贵为诸侯等级的贵族才有资格佩带和拥有。

稍后,梁允常先生在当地一位中年农民的陪同下,也去考察了鹞鹰山洞穴,又发现了一截青铜断剑,是一截剑尖连剑锋的残体,该残剑光泽呈青灰色,表面无锈迹,剑刃、剑锋仍十分锋利。这是典型的春秋时期的青铜剑。宜州自古不产铜和锡,这种铜锡合金的青铜铸剑,非一般人物所能拥有,它是先秦时期岭南军事权力的象征。遗憾的是,这截极具科研价值的青铜残剑,数年后被收藏的农民遗失,不知所踪(梁先生尚保留当年出土时残剑的彩色照片)

先秦时期的玉筀和青铜剑在宜州同一古墓葬发现和出土,它既证明了墓主人生前地位之高贵,同时也间接地证明了秦朝在桂东南地区设置郡县以后,不屈的西瓯人在其继任的西瓯君率领下,将其西瓯部族西迁至宜州一带重建“西瓯”的史实是成立的。

重建后的“西瓯”,就是赵佗“赂遗”的“西瓯”,其历史地理已不能与先秦时同日而语,仅限于桂西北一隅。这个“西瓯”在历史上存在了一百零三年(公元前214~111年)。

    三、定周县  

    这里出现了一个很有价值的历史问题:即汉武帝在公元前111年平定南越政权之后,在桂林、南海、象郡三郡的基础上,开置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珠崖、儋耳九郡,而在桂西北红水河流域广阔的“蛮地”上只设“定周”一县并隶属郁林郡。该地首县,为何命名曰“定周县” 有学者认为:定周的命名,得益于流经该县地的“周水”。

对此,笔者不敢苟同。“周水”古称“存水”,郦道元在其巨著《水经注》里说得非常清楚:“存水出犍为存邬县,……存水自县东南流,……存水又东迳郁林定周县为周水,盖水变名也。”

由此可见,“周水”的称谓,反而是古存水因流经定周县地而变名为“周水”的。以后唐朝在定周故地置“龙水县”,该水的称谓又变名为“龙水”或“龙江”,宋改“龙水县”为“宜山县”,该水仍称“龙江”至今。因此,“定周县”是因“周水”而得名的观点是绝对靠不住的。实际上,只要我们综合考察一下当时具体的历史情况,就会发现汉武帝决定设置定周县与汉代西瓯历史地理有着密切的关系。

  中国古代汉语一代宗师王力先生曾经说过:“所谓古音通假,就是古代汉语书面语言里同音或者音近的字的通用和假借。语言里的‘词’是义的结合物,古人在记录语言里的某一个‘词’的时候,往往用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书写,有时写成这个样子,有时写成那个样子。”如本文开头所说的西瓯族称的“瓯”字,就是古代瓯越语音的音译假借在古代史书中的例子。王力先生指出:“运用古音通假的原则来研究古书中的词义,可以解决一些疑难问题。……除此以外,我们还可以根据古音通假的原则,发现前人所没有发现的假借字,说明前人所没有说明的问题。清代学者王念孙、王引之、朱骏声等人就善于这样做,他们能够摆脱字形的束缚,从声音上去寻求古义。”王力先生所指出的这种治学方法,也许正是我们打开“定周”历史大门的钥匙。

  司马迁不仅是编著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的史学大家,而且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和语言大师。

首先,他在《史记》中用汉字记录“西瓯”族称时,在众多的同音汉字中为何偏偏选用“瓯”这个字,是有讲究的。

按许慎的《说文解字》说:“瓯,小盆也。”

古意亦指国土,如《南史.朱异传》:“我国家犹若金瓯,无一伤缺。”再如今人毛泽东诗词:“收拾金瓯一片”,亦喻指国土之意。所以司马迁在《史记》中使用“瓯”字,既达到了“西瓯”族称音译假借的目的,又暗含了“一小片西部国土”的政治意义。其次,“周”字在古汉语中的字义是周到而祥和的意思。如《楚辞.九歌.湘君》:“水周兮堂下”,引申为四周;《易.系辞上》:“知周乎万物”,引申为遍及;《左传.昭公四年》:“其藏之也周”,引申为巩固;《论语.为政》:“君子周而不比”,引申为亲和;《诗.唐风.有秋之社》:“生于道周”,引申为角落;《论语.雍也》:“君子周急不继富”,引申为救济,等等。

所以,“周”字古义含有四周、遍及、巩固、亲和、角落、救济等几层意思

第三,“瓯”和“周”,从现代汉语拼音来看,“瓯”的拼音是ōu,“周”的拼音是zhōu,韵母相同;考两字的古声母虽不同,但两字的古韵部却相近。

因此,“瓯”、“周”二字古音通假是完全可能的。

 在清楚“瓯”、“周”二字的古义和古音韵的基础上,我们可以继续探讨汉武帝在河池地区设置定周县的历史原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6

主题

2

听众

2万

积分

灶君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最后登录
2014-7-27
注册时间
2007-4-21
5#
发表于 2010-6-4 21:09:00 |只看该作者

  公元前112年春,汉武帝“闻南越反”的消息后,就着手准备武力平叛。

这年秋天,天高气爽,正是朝廷用兵的季节,于是“遣伏波将军路博德出桂阳,下湟水;楼船将军杨仆出豫章,下浈水;归义越侯严为戈船将军,出零陵,下漓水;甲为下濑将军,下苍梧;皆将罪人,江淮以南楼船十万人。越驰义侯遣别将巴、蜀罪人,发夜郎兵,下江,咸会番禺。……戈船、下濑将军兵及驰义侯所发夜郎兵未下,南越已平矣。”[31]

驰义侯的夜郎兵为何行动如此迟缓,以至未能“咸会番禺” 原因是夜郎国的“且兰君恐远行旁国虏其老弱,乃与其众反,杀使者及犍为太守。”[32]

此事激怒了汉武帝,于是汉武帝在平定南越后的一个月,即公元前111年(汉元鼎六年)春,“乃发巴、蜀罪人当击南越者八校尉,遣中郎将敦昌、卫广将而击之,诛且兰君、芖侯,遂平南夷为郡。”[33]

从此“夜郎国”不复存在,代之为汉郡。在汉朝平定南越、夜郎这两个地方“大国”之后,一代雄主的汉武帝,当然不会允许原来夹在两国之间的“西瓯”继续存在下去,遂藉军威灭掉西瓯,在西瓯政区故地红水河流域的河池地区设置“定周县”,县治驻今宜州,以管辖原西瓯国“蛮地”。

因此,“西瓯”一词在《汉书》以后的历代正史地理志中不再出现。

  从上述我们了解到“瓯”、“周”两字的古音古义以及两字之间的古音通假之后,我们知道,“周”既可与“瓯”音译假借,而且“周”字所包含的古字义,更能完整准确地从政治上概括在西瓯历史地理上设置郡县的意义。所以,汉武帝为何要在河池地区“蛮地”设县,并命名为“定周”的政治意义就一目了然:“定周”实则“定瓯”之意也,它统一并亲和了最后一个角落。

汉置定周县始,晋以后为龙刚县,唐改为龙水县,宋初仍为龙水县,后因山命名改为宜山县,元、明、清、民国因之,直至1993年撤县建市,称宜州市至今。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先秦时,广西境内的西瓯历史地理包括现今的桂林地区,梧州、贺州地区,玉林地区,桂平和贵港地区,柳州地区以及河池地区。南宁地区,钦州地区,崇左地区和百色地区则属骆越历史地理

秦朝设置桂林、象郡以后,直至汉代秦,赵佗建立南越国,西瓯历史地理则退缩至河池地区及红水河流域。汉武帝平南越以后,即在河池地区设置定周县,从此西瓯在中国历史上不复存在。定周县的设置,标志着汉朝南部边疆的统一和巩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1

听众

6087

积分

东灵神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3-8-6
注册时间
2009-12-16
6#
发表于 2010-6-4 22:59:00 |只看该作者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先秦时,广西境内的西瓯历史地理包括现今的桂林地区,梧州、贺州地区,玉林地区,桂平和贵港地区,柳州地区以及河池地区。南宁地区,钦州地区,崇左地区和百色地区则属骆越历史地理

南宁地区,钦州地区,崇左地区和百色地区(南部)就属于讲南壮的地区,南北壮的差别,是不是和西瓯、骆越有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6

主题

2

听众

2万

积分

灶君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最后登录
2014-7-27
注册时间
2007-4-21
7#
发表于 2010-6-5 19:37:00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黄胜祥在2010-6-4 22:59:41的发言: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先秦时,广西境内的西瓯历史地理包括现今的桂林地区,梧州、贺州地区,玉林地区,桂平和贵港地区,柳州地区以及河池地区。南宁地区,钦州地区,崇左地区和百色地区则属骆越历史地理

南宁地区,钦州地区,崇左地区和百色地区(南部)就属于讲南壮的地区,南北壮的差别,是不是和西瓯、骆越有关????

可能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6

主题

2

听众

2万

积分

灶君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最后登录
2014-7-27
注册时间
2007-4-21
8#
发表于 2010-6-5 19:38:00 |只看该作者
西瓯的"瓯",有可能就是"楼,僚,raeuz,,,,,,",,,,我们的意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

主题

1

听众

3181

积分

铜鼓精灵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最后登录
2016-10-16
注册时间
2010-11-3
9#
发表于 2010-12-25 13:22:00 |只看该作者
好文啊。有探究精神,有考证精神。

让流浪的心灵找到归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3

主题

1

听众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20-5-27
注册时间
2003-12-15
10#
发表于 2011-1-14 10:55:00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莫名在2010-12-25 13:22:13的发言:
好文啊。有探究精神,有考证精神。

我等同。


登上僚人网站,认识僚人历史, 弘扬僚人文化,增强民族意识, 推动对外开放,促进僚区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73

主题

1

听众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18-9-1
注册时间
2003-3-15
11#
发表于 2011-1-11 10:45:00 |只看该作者

注释部分都能转帖就好了!


有容乃大 自强不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听众

18

积分

土精灵

Rank: 2Rank: 2

最后登录
2014-4-16
注册时间
2013-9-9
12#
发表于 2013-9-9 12:10:06 |只看该作者
此文考据严谨,精神可佳,也很有见地,佩服。个人认为但因历史往往被胜利者和统治者所改写和歪曲,引用时因辅以考古及东南亚周边国家文献,方可更为精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

听众

418

积分

水精灵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最后登录
2014-2-27
注册时间
2012-1-30
13#
发表于 2013-10-16 11:04:29 |只看该作者
此文考据严谨,精神可佳,也很有见地,佩服。个人认为但因历史往往被胜利者和统治者所改写和歪曲,引用时因辅以考古及东南亚周边国家文献,方可更为精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1

听众

245

积分

石精灵

Rank: 3Rank: 3Rank: 3

最后登录
2015-5-12
注册时间
2013-11-22
14#
发表于 2013-11-23 23:36:52 |只看该作者
这个好,考据严谨,说起“瓯”字,我想起了清朝末年国歌《巩金瓯》,这个“金瓯”就是国土的意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允许回帖同步到新浪微博  

Archiver|手机版|壮族在线    

GMT+8, 2024-12-23 12:51 , Processed in 0.151197 second(s), 4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