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糍那节
[原创文章,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
一、名称及由来
糍那节(Ciznaz或Ceiznaz),又称“糍浪叠”、“糍怀”。“糍那”,那即水稻田,汉语直译为“稻田糍粑”;“糍浪叠”,“叠”(deb)壮语里指收割用的手镰,浪(langx),南部壮语方言里是洗的意思,“糍浪叠”汉语直译为洗镰刀糍粑;“糍怀”,即牛糍粑,意为牛休息时做的糍粑。“糍那”或“糍浪踏”、“糍怀”是壮族在“担那”(收完稻谷)后,即稻谷收成后即将进入农闲期,让人、畜、生产工具歇息,做糍粑祭祀神灵,与亲朋好友一起庆贺丰收的一个岁时节令活动,即一般汉称的“丰收节”、“庆丰节”、“完工节”或“洗镰节”。
20世纪50年代以后,这一节日习俗演变成“农忙节”、“洗手节”,以示一年农耕大忙的结束,庆贺一年的好收成。糍那节举办的时间在各地稍有差异,一般是十月间晚稻收割后。壮族《嘹歌》里有“收完谷,十月搬禾杆;妹摇扇门坎,唱歌把妹盼。割完稻,十月搬禾杆。摇扇坐门坎,见哥把路赶。十月十,家家谷满仓;嘴笑眼也笑,约妹上歌场。”壮族南部壮语区一般在农历十月初二举行,右江河谷、红水河流域、南宁市所属各县多在农历的十月初十(也有在十月十五、十六的),所以这些地区的节称就叫“十月初十”,人们认为这一天是收秋之后最完满的一天,所以要进行庆祝。壮语德靖土语区多在霜降节期间举行,清代地方志里称之为“洗镰”。即壮称的“糍浪叠”。
二、节庆内容
糍那节举办的方式一般是单家独户过,或者宴请亲戚来,也有进行全村寨的公共祭祀活动。这一天,家家杀鸡宰鸭,备上土酒、舂好糍粑。先到村头去祭祀“阿公”“萨王”,感谢社公保佑获得丰收。回到家后再祭祀祖灵。嫁出去的女儿回到了娘家,开始农闲生活的亲戚也过来串门。亲戚好友来得越多主家越高兴,在款待中一起感受丰收的喜悦。糍粑(糍那或糍怀)是糍那节里最重要的食品,而且一定要做成黄颜色的。黄糍粑的做法是这样的,人们将晚稻(壮语里称为大苗)收来的大糯去壳,用黄姜或黄花汁泡成黄色,连夜蒸好。第二天将蒸好的糯米放到石舂或木舂中,反复用杵捣烂。糯米被舂得粘、软、香后,团成团再压扁,放在芭蕉或木菠萝叶上,洒上花生粉即可。糍粑除了当天享用、祭神,还用来送给新出嫁的女儿。壮族习俗,新嫁的女儿第一年有三次重要的回门时间,分别是农历的正月初二、初四和十月初二。十月初二糍那节这一天新嫁出的女儿都要回娘家来讨糍粑。
在大新县的一些地方,糍那节的举办和二月初二、八月初二的社公节一样,成为公共节日,叫“保苗”。这一天全屯杀一头猪,请来道公麽公到各家各户进行“把来”(Baetlaix),即扫秽活动。同时在村头庙为全村人收人魂、谷魂、禽畜魂,庆贺一年的丰收,并祈祷来年再有好的收成。
三、功能和意义
糍那节直到今天还在壮族各支系中普遍流传。节庆以每家每户单独进行的形式进行,从表面看,其节庆的公共性并不强,但是却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糍那节以“吃”为主要内容,蕴涵稻作文明岁时礼俗的渊源和内在的节奏性,也是壮族融圆文化心理的体现。
在传统的庆祝或祭祀的日子,壮语通常以糯米制作糯米饭、糍粑或其它糕点表示庆贺和祭神灵不同的节庆有特定的糯制品,并以不同的食物称呼一年的节庆。如三月三吃五色糯(或三色糯)、清明吃艾粑、五月五吃灰水棕、正月吃米棕和馃饼等。从食物名称中即体会到壮族这一稻作族群周年的耕作、休息,春祈、秋报的内在节奏性。糯米尤其是晚稻的大糯,产量不高,但是饱满、营养丰富,做出的食物也香粘可口,是送礼和祭神的佳品。糍粑是糯制品中最为重要的一种节庆食品,壮族的节庆名称总会带上一个“糍”字。如农历二月十九叫“糍花诺”,即百花节糍;农历二月三十叫“糍粒”,即末或灭糍,末节,过了二月末就不再举行什么婚礼活动,直到年尾;农历四月又有“糍笮”,即秧糍,插秧节;冬至吃“糍冬”,即糖汤圆节。到了糍那节,主要的食物就是用新收的糯米做的糍粑,所以该节壮语称为“糍那”(Ciznaz或Ceiznaz),即吃田糍粑的节。糯米制作出的糍粑其特征是圆形、洁白、柔软、香甜,在《布洛陀》经诗中,常以“象糍粑”形容家室或国家的和谐与美满。可见糍粑在壮族心目中不仅珍贵、而且象征着和睦、圆满和幸福。壮族将一年收获后举行的节庆称为“糍那”,“那”壮语里即稻田,黄色的“糍那”,表达了壮族人收获后对土地的感恩,也是壮族人对和谐美满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参考文献
高占祥主编:《中国民族节目大全》,北京:知识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