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marsuncle在2007-2-27 17:01:00的发言:
如果楼上看过《壮泰民族传统文化比较》第二卷关于壮族语言文字和泰族语言文字的比较部分,就不会有“泰语是各地壮人南迁不断融合的产物,其书面语考虑到了各地僚语的因素”这句话出来了,泰语夹杂大量的巴利语,梵语,部分高棉和孟语,近代泰语还吸收了潮汕话和英语。“一个不会泰语泰文的僚人,在某种意义来说是没有僚文化的人”不知兄所指为何???
我正在学泰语,当然知道潮汕话和英语在泰语词汇中比例,我不清楚巴利语,梵语,部分高棉和孟语,所以不知道这些语言在泰语中比例,但我知道正常情况下泰语和壮语的共同词汇是有90%。我对南北壮各地壮语有比较深入的了解,能感觉到各地壮语对泰语影响,我的左江母语是与泰语发音较为一致的,即使是泰语现代词汇,“手机”(mw tw)跟我的母语读音意思完全一致,“不成”泰语通常情况下都是说“mei bin" ,但其书面语多是用“mi bin" ,其书面语是与我的母语完全一致,这样例子很多,今天泰语不少发音已经发生改变,但从其书面语来看,左江壮语对泰书面影响很大,很多书面语就是发左江壮语音,古壮人改用泰拼音来书写自己语言是不得已而为之,侬军余部从强大高棉人手中夺得湄公河中游是非常不易,当时侬军四面都是敌人,宋 、大理、越南、高棉、缅甸都和侬军余部长期处于战争状态,侬军余部所建立素可泰初期,所控制的区域僚人的人口并不占多数,为了巩固统治,不得不改用当地人所熟悉的文字。但还是保留自己的语言,只是改变文字的写法,比起蒙古、满族,侬军余部还是很高明的, 蒙古、满族都曾武力征服中国但都采取极端的文化政策,蒙古排斥中国文明,满族完全放弃自己语言文字。哈!记得我的高中历史老师曾经和我们探讨壮族人如果用武力取得去异族的统治应该采取什么文化政策。
侬军余部是南天国运动失败后西退的,南天国运动几乎遍及整个岭南,得到很多壮族主流精英响应,此外也得到不少广俯人和汉人响应,失败后这些人也就跟侬军西退了,也就说宋朝时壮族的主流社会资源已经西移,从此岭南壮人变成没有强力意志民族,泰语至今还保留敬语称谓,以及ka和kraep与语尾词,能很好说明这一点,也就是说泰人不但更多保留了古壮人的语言文化,还保留了更多古壮人的伦理道德。我们今天壮族人除了留有更多古壮人更多血液和所谓“古壮字”之外,我们没什么可以跟泰人比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3-2 11:49:20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