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保护 刻不容缓
全国古籍普查培训班在广西举行
农历虎年刚过,3月2日,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就将2010年举办的第一期(总第十三期)古籍普查培训班定在我区举行,参加培训的还有贵州省的古籍保护工作者,这是国家加强地方古籍保护人才队伍建设、推动地方古籍保护工作全面深入开展的重要举措,也为我区学习贵州省古籍保护工作的经验提供了难得的机会。
我区是以壮民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地区,蕴藏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典籍。据不完全统计,全区各级各类收藏单位目前共收藏有古籍50多万册,其中壮族、毛南族古籍,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这些珍贵古籍不仅是广西的珍贵文化遗产,也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在国家的统一部署下,我区于2007年建立了古籍保护厅联席会议制度,2008年在自治区图书馆设立了广西古籍保护工作中心,负责全区古籍保护业务的组织实施工作。同时,成立了广西古籍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对古籍保护工作进行专业指导。在自治区政府和各相关部门的积极参与下,广西古籍保护工作先后开展了组织申报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和《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改善古籍保管条件、加强人员培训、组织广西珍贵古籍名录和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的评选等一系列工作。目前广西不仅有45部古籍、2所图书馆进入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和国家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并参考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相关评审办法,结合广西工作的实际,评出了第一批广西珍贵古籍155部和6个广西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有力地推动了全区古籍保护工作的开展。
应该指出的是,我区的古籍保护工作虽然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但是距离先进省区仍有一定的差距,面临任务更加艰巨、刻不容缓。一是广西气候炎热潮湿,霉变虫害严重,古籍生存环境恶劣,古籍损害程度高;二是古籍保护工作的发展不平衡,主要是一些部门、甚至一些古籍收藏单位对古籍保护的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三是古籍保护人才匮乏,特别是后备人才告急,同时现有人员的基本素质有待提高;四是古籍保护的研究有待加强。
国家对古籍保护工作高度重视,这次在我区举办的培训班,不仅请来了国内权威专家李致忠、罗琳等讲授古籍的分类、编目、版本鉴定、古籍普查平台登记系统等内容,也有来自我区的专家学者讲授壮文古籍等课程,基本涵盖了古籍保护工作的核心内容,极具实践性和区域性特点。
古籍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重要文明成果,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想象力、创造力,是中华文化历经数千年绵延不绝、历久弥新的历史见证和精神纽带。相信通过培训班的开班及我区古籍保护工作人员的积极工作,并随着由我区承担“中华古籍广西分省卷”编撰工作的开展,我区的古籍保护工作将会跃上新台阶,为造福国家、造福人民、造福子孙后代作出贡献。
广西日报 2010-03-09
■ 本报记者 尹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