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完待续)
萧兵:《山海经》的乐园情结,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04).
蒙文通:山海经写作时代及其产生的地域[A ]. 中华文史论丛(第一辑) [C ].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2.
袁珂:山海经写作的时地及篇目考[A ]. 中华文史论丛(第七辑) [C ].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贾雯鹤:《山海经》专名研究[D]. 四川大学,2004.
张国光:《山海经》西南之黑水即金沙江考——兼论赤水实指今之雅砻江与盘江[A],《山海经》新探[C],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
张春生:山海经研究[C],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
张月芬、孙林: 中国建木神话体系及其渊源考──兼论与印度神话的关系[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Z1).
游修龄:农史研究和历史语言及外来词,中国农史,1992,(04).
房建昌:读《山海经》一得[J]. 学术论坛,1982, (05).
覃乃昌:“秏”“糇”“膏”“ηa:i”考──兼论广西是栽培稻的起源地之一及壮侗语民族对稻作农业的贡献[J],广西民族研究,1996,(02).
贾雯鹤. 论《山海经》专名研究的理论与方法[J]. 天府新论, 2007,(01) .
王渭清:后稷崇拜的神话还原[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5).
孙作云.诗经与周代社会[M].北京:中华书局,1966.
唐晓峰:人文地理随笔 北京:三联书店,2005.
中国天文学史整理研究小组编:中国天文学史,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
李斌. 史前日晷初探——试释含山出土玉片图形的天文学意义[J],东南文化, 1993,(01).
刘宗迪:失落的天书——《山海经》与古代华夏世界观[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宋镇豪:殷商纪时法补论——关于殷商日界, 学术月刊,2001,(12).
袁珂:中国神话传说[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何新:中国远古神话与历史新探.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8.
吴泽顺: 论建木的神话原型[J]. 中国文学研究, 2006,(01).
张华珍,项章:楚“神树”研究,江汉考古,2003,(03).
张晟:黑水与华夏文化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1
第16卷第1辑.
姜亮夫:天问所传西南地名小辨[J],思想战线, 1980 (01).
刘建华: 论《山海经》所说的赤水、黑水和昆仑 [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4,(04).
关增建:中国天文学史上的地中概念[J],自然科学史研究,2000,(03).
[清]谢启昆,胡虔:广西通志(点校本)[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
梁庭望、农学冠:壮族文学概要[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1.
黄世杰:盘古化生神话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在广西大明山品[J], 青海民族研究,2009,(03).
郑超雄:盘古神话与历史盘古国一一盘古神话来源问题研究之三[J].广西民族研究,2007,(02).
[31] 蓝鸿恩: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丛书?故事大系?壮族卷[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
[32] 李海霞. 猩猩的传说与正误[J]. 文史杂志, 2006,(01).
[33] 秦建明:昆仑山为新巴比仑城考[J],考古与文物, 1994
,(6).
[34]
徐松石.泰族僮族粤族考[A].徐松石民族学研究著作五种[C].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
[35] 张明华:桂中晚古生代含油气盆地控盆断裂特征及遥感解译[J]. 桂林工学院学报,2007,(01).
作者简介:黄世杰(1967~),男,壮族,广西武鸣人,副研究员。广西民族大学学报编辑部编辑,广西民族大学社会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广西南宁,邮编:53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