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林姑娘立志传承壮族织绣文化(http://www.emb01.com)
织绣庄内摆放的一条上世纪60年代的壮族背带 记者梁枫 摄
(记者 叶 祯)从上世纪50年代起每个年代不同特色的壮族背带,到上个世纪初壮族小孩特有的帽子,再到结婚使用的喜帘……走进黄碧瑜的织绣庄,让人仿佛走进壮锦和绣花的小博物馆。这名正在积极备战今年广西第二届旅游商品设计大赛的女孩说,自己之所以不外出打工而在南宁开起织绣庄,就是想把壮族的织绣文化传承下去。
不去打工留乡学织绣
走进织绣庄时,黄碧瑜正在一台原木织布机上穿梭引线,那几个已经使用得光滑无比的木梭,是她外婆在年轻时使用过的,上面还有外婆为了让木梭更美观而打上去的铜钱印。
黄碧瑜用传统织布机编织壮锦 记者梁枫 摄
黄碧瑜说,在隆林老家,寨子里的年轻人基本都到广东打工去了,传统的壮族织绣基本没有人愿意学。“在广东打工,一个月有2000多元,而织绣一般都是自己使用,所以年轻人都不愿意学。”黄碧瑜说,如果壮族的织绣失传,那可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于是她放弃了去广东打工的机会,留在家里一心跟母亲和姨、姑姑学起了织绣。
“家里人都支持,因为到了我这一辈,家族里就我一个女孩子,大家都把自己会的技术教给我。”黄碧瑜笑着说,自从打定主意要传承壮族织绣文化后,除了向家人和亲戚学习织绣技术,她还挨家挨户造访寨子里的老人,希望能学到更多的织绣技术。“有些老人已经躺在床上动不了,如果我不去学,她们的技术很快就会失传,这更坚定了我要学习壮族织绣文化的决心。”黄碧瑜说。
绣庄仿佛壮族背带文化博物馆
在得知黄碧瑜要来南宁开织绣庄后,家人和亲戚更是前后忙活,帮她搜罗了一大堆非常能代表隆林壮族特色的背带、小孩帽、绣花鞋及结婚用的喜帘、服装等织绣品,让她带到南宁来。
黄碧瑜展示收集的绣花百褶裙
这些东西如今都摆放在黄碧瑜的织绣庄里,特别是壮族背带,从曾祖母亲手制作的背带,到弟媳使用过的背带,几乎囊括了隆林壮族同胞5个年代的背带文化,这使得黄碧瑜的织绣庄仿佛是一个小小的壮族背带文化博物馆。
在采访中,不少市民路过黄碧瑜的织绣庄时,都会被这些精美的织绣品吸引进来,参观感叹一番才离开。还有些外国游客,都被这些织绣品惊呆了。“得知这就是广西壮族的织绣,他们都感叹不已。”
数米长花边备战设计大赛
在黄碧瑜的织绣庄里,摆着几块刚织好的格子布,那是黄碧瑜亲手织的,墙上挂着的两幅背带绣花,也是出自她之手。“绣花很麻烦,要绣出好的图案,就要有耐心和细心,我妈妈背我的那条背带是她在17岁时绣的,光是上面的绣花就花了3个月的时间。”
织绣庄的桌面上放着一条长达数米的黑布,上面是黄碧瑜亲手绣的图案。原来,那是她自己设计的壮族百褶裙的花边。
“我想在原有的民族服装上加一些有自己思想的东西,既然学,就要有所发展。”黄碧瑜说,这件绣品是她参加今年广西第二届旅游商品设计大赛的作品之一。“我希望自己能成功,这样就会吸引一部分姑娘回乡学习织绣,把我们本民族的文化传承下去。”
责编:赵翠玲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8-18 14:12:24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