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僚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点击进入授权页面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169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论点摘要)铜鼓研究一世纪

[复制链接]

773

主题

1

听众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18-9-1
注册时间
2003-3-1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4-2-16 11:26: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铜鼓研究一世纪
                                          蒋 廷 瑜

   20世纪是铜鼓研究在许多方面发生变化和取得辉煌成就的世纪,值得很好地回顾和总结。本文对19世纪末以来西方学者和日本、越南、中国学者研究铜鼓的历程作了简略的回顾,认为这一世纪铜鼓研究的进程可以划分为前后两段,前半个世纪的主力仍在西方,在旧的研究课题上徘徊,进展缓慢;后半个世纪的主力转入东方,掌握在本土学者手中,解决旧课题,开拓新领域,突飞猛进,中国和越南是最活跃的国家,中国的研究水平已处在世界领先的地位。20世纪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铜鼓的起源、分类、族属、用途等传统课题的逐步解决,对铜鼓的合金成分、金属材质、矿料来源、铸造工艺、音乐性能等新的研究领域的开辟并取得突破。面向新的世纪,强调继续搜集散处各地的铜鼓,对现存铜鼓作"二度"发掘;重视考古发掘、民族调查,特别强调本土学者和本民族学者的积极参与,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联盟和国际间交流与合作。未来的世纪必将是铜鼓研究获得更大成就的世纪。
   关键词:铜鼓研究  南方民族  东南亚民族
   作者蒋廷瑜,1939年生,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馆长、研究员。地址:南宁市,邮编530022。

资料来源:《民族研究》2000年第一期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帖子永久地址: 

僚人家园 - 论坛声明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仅代表作者个人的立场,不代表本论坛管理方立场。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僚人家园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或转载本论坛原创文章时须征得作者本人及僚人家园论坛管理员的同意
4、发帖者承担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相关责任。僚人家园管理团队有事先不通知发帖者而删除或屏蔽本文的权利。

有容乃大 自强不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允许回帖同步到新浪微博  

Archiver|手机版|壮族在线    

GMT+8, 2024-6-6 22:30 , Processed in 0.143824 second(s), 4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