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僚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点击进入授权页面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2688|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壮族的称呼问题的一点看法

[复制链接]

3

主题

0

听众

1

积分

新来贝侬

Rank: 1

最后登录
2004-2-16
注册时间
2003-12-1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3-12-23 11:31: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第一次看到用“僚人”来称呼我们壮族人有点纳闷,不明白。
  首先“僚”在壮语的意思是“我们”,是一个指示代词,一个壮族的小集体也是可以自称“僚”的,比如“家僚”(我们家的意思)“僚佩jo”(我们去哪里),故我的意见是不能用“僚”做壮族的统称。即使能用“僚”,那么是不是用“剃人”(他们的人)来做汉人的统称呢?这样很明显是不对的。
  再者注音上是错的,“僚”应该读做liao 而不是rao,如果音译我觉得“饶”更接近我们的壮音。
  依我的看法,还是按照我们平常说的吧,把壮人叫做“蛮人”,把汉人叫做“衮人”。
有人认为“蛮人”是汉人对壮人的蔑称,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这在我上一贴中有说明。

踩过的脚印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帖子永久地址: 

僚人家园 - 论坛声明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仅代表作者个人的立场,不代表本论坛管理方立场。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僚人家园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或转载本论坛原创文章时须征得作者本人及僚人家园论坛管理员的同意
4、发帖者承担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相关责任。僚人家园管理团队有事先不通知发帖者而删除或屏蔽本文的权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33

主题

9

听众

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最后登录
2020-1-10
注册时间
2002-5-6
沙发
发表于 2003-12-23 13:20:00 |只看该作者
[这个贴子最后由红棉树在 2003/12/23 01:26pm 编辑]

首先,壮文的raeuz(rao音‘饶’,有的方言为 lao音‘佬’)是一个人称代词,而不是指示代词,壮语、布依语的意思为“我们”或“咱们”(有的方言还将之作为‘我’的谦语),这点应该明确。

河池蛮人贝侬可能不了解,我们所谓的“僚人”,并不简单等同于人称代词“我们”RAEUZ(音‘饶’),而是来自许多壮族、布依族的民间自称 Bouxraeuz (音‘布饶’——我们的人、我们的民族),加上一个表示族群、人群的代词 Boux (近似音‘布’),意思就是表示一个民族或一个人们共同体了,也就是说,单独一个 raeuz(音‘饶’),和加了Boux(音‘布’)后的 Bouxraeuz(音‘布饶’)意思就不同了,后者很明确的表示是一个族群或民族。Bouxraeuz 这个自称南北僚人民间皆有,巴马、百色、凌云、乐业、田林、西林、隆林以及南盘江两岸的壮族、布依族都有‘布饶’的自称,有时候“布饶”和“布土”“布依”等自称并行;南僚的德靖土语、左江土语一带通常以 Tojraeuz(音‘托饶’——‘土僚’,我们本地人的意思)这个自称形式出现。总而言之,这个自称分布是很广泛的,并非是子乌虚有的。

但是为什么提倡将 Bouxraeuz 的 raeuz 写成汉字的“僚”而不是“饶”呢?那是为了尊重壮族、布依族的历史。这里的“僚”字,作为古代汉语史籍里对壮族、布依族等壮侗族语民族的称谓,存在了上千年,读音并非是 liáo,而是读作 láo。汉文的“僚”(lao)也是来自古代壮族、布依族的自称——raeuz或laeuz,而并非汉人胡乱起的名称。

壮族、布依族民间各地,当然也还有许多其他支系内部的自称和他称,有的自称分布还相当广泛,如红水河流域、柳江流域、广东连山一带的“布壮”,桂北和河池地区一带的“布曼(蛮)”,桂中、桂西左右江一带的“布土”“根土”,桂西北、贵州南部、云南文山州东部和北部一带的“布依”,中越边境两侧、云南文山州南部的“侬”以及“岱(傣)”等。不过,恐怕没有一个自称能够涵盖整个壮族、布依族以及越南岱侬族这个语言文化血脉分布上存在着无可分割关系的人们共同体,河池蛮人贝侬所说的“还是按照我们平常说的吧,把壮人叫做‘蛮人’,……”,其实用在别的地区,可能就无法接受了,特别是南壮地区一带,很少有自称为“蛮/曼”的,因为在那里的很多城镇里,都是以壮族人口为主,以壮语为主要交际语,他们当然不会自称是“布曼(农村人)”,在那里 “土”(本地人)的自称覆盖所有支系的称呼,按理说照他们的观点,TOJ(土)才是平常的说法,把壮人叫“土人”更加确切,但是其他地区(特别是桂西北和贵州南部)却不见得能够理解并接受了。所以,我们在考虑到现在的“壮族”、“布依族”、“岱侬族”等并不能够真正取代对方的法定族称、必须让这个人们共同体的所有支系都能够接受一种族称时,“僚”(raeuz)就自然而然地提到了最合适的位置上来。因为这个称呼在民间相当广泛,可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既可以联系历史,又贴切大家的母语习惯,所有的壮族、布依族、岱侬族都能够用母语去读解并可以接受,我们的母语里可以称为“Bouxraeuz(布僚)”,汉语翻译为“僚人”就可以了。

贝侬可以参照一下本站的相关内容,相信可以帮助你增进对“僚”这个族称的了解,点击以下红色标题就可以进入:

→云南壮族族称的演变与分布→  

→现代壮族族称与分布一览表→

→秦汉时期的“濮”、“僚”[书摘]→

→辞书“僚人”→

→释“越”、“僚”、“俚”→


Gin kauj ndip naz, Gin bya ndip dah(僚人民谚:吃饭惜田,食鱼爱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9

主题

1

听众

3912

积分

铜鼓精灵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最后登录
2013-6-9
注册时间
2003-5-26
板凳
发表于 2003-12-24 16:18:00 |只看该作者
“僚人”之说可不是空穴来风,红棉树贝侬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0

听众

1

积分

新来贝侬

Rank: 1

最后登录
2004-2-16
注册时间
2003-12-19
地板
发表于 2003-12-25 02:00:00 |只看该作者
红棉树的讲解得很仔细,让我明白了很多东西,谢谢!!以后多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8

主题

2

听众

1351

积分

枫树精灵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最后登录
2020-5-16
注册时间
2003-9-12
5#
发表于 2003-12-25 22:48:00 |只看该作者
下面引用由河池蛮人2003/12/23 11:31am 发表的内容:
第一次看到用“僚人”来称呼我们壮族人有点纳闷,不明白。
  首先“僚”在壮语的意思是“我们”,是一个指示代词,一个壮族的小集体也是可以自称“僚”的,比如“家僚”(我们家的意思)“僚佩jo”(我们去哪里 ...

壮族的名称直到清代才开始在这里出现的
“僮”的族称,最早见于南宋时期。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岳飞率官军至贺州于杨再兴(似乎杨家将也是僚人,我一杨姓同学是壮族,自称为杨家后裔,并有家谱纪录)战而失利,“飞怒,尽诛亲随兵,责其副将王某擒再兴以赎罪。会张宪与撞军统制王经皆至,再兴屡战,有杀飞之弟翻。”淳佑年间(公元1241-1252年),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李曾伯上理宗《帅广条陈五事奏》云:“在宜州则有土丁、民丁、保丁、义丁、义效、撞丁共九千余人,。。。”,朱辅《蛮西从笑》叶钱序云:“五溪之蛮......源其故壤,环四封而居者,今有五:曰猫、曰瑶、曰僚、曰撞、曰乞佬”

撞丁,撞人最初是指聚居庆远、南丹一代溪峒的人,后来其适用范围逐渐扩大。至明代时,此族称已经扩大使用到广西的桂林、古田、龙胜、石化、石龙、柳州、罗城、洛容、柳城、祈城、上林、平乐、荔浦、修仁、永安、岑溪、浔江、武宣、象县、平南、滕县、马平、阳朔、苍梧、怀远、迁江、来宾、贺县、容县、怀集、北流等三十多个县的范围”,至清代,以遍及广西境内,就是邻境的贵州、湖南、广东等有壮族踪迹的地方也使用之意族称了,当时撞多改写为獞。

为什么撞的族称适用范围如此广泛?例如左江地区,清代以前很少提到僮人,仅有僚、土、俍、侬等称谓。而到了清代,这一带也开始使用僮,而在诸多文献中并没有提到大量迁徙的事。这表明,僮的出现是由当时的僚、土、俍、侬等土著所改称。僮名的扩大,应该是这个民族在各地的各种不同名称趋向统一的表现


In Baeuqroxdoh we trust... 觉醒吧!布洛陀的传人!姆六甲的子孙!亚娲浇灌下的花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

主题

1

听众

3204

积分

铜鼓精灵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最后登录
2004-4-28
注册时间
2003-10-20
6#
发表于 2003-12-26 12:26:00 |只看该作者
下面引用由临尘居士2003/12/25 10:48pm 发表的内容:
壮族的名称直到清代才开始在这里出现的
“僮”的族称,最早见于南宋时期。 ...

这两句话相互矛盾了。

另外,将“僮族”改为“壮族”,是上个世纪60年代的事情,所以不可能是清朝就用“壮”这个字。


生为壮人 死为壮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8

主题

2

听众

1351

积分

枫树精灵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最后登录
2020-5-16
注册时间
2003-9-12
7#
发表于 2003-12-26 14:17:00 |只看该作者
下面引用由壮族万岁2003/12/26 12:26pm 发表的内容:
这两句话相互矛盾了。
另外,将“僮族”改为“壮族”,是上个世纪60年代的事情,所以不可能是清朝就用“壮”这个字。


这两个字是同音的,是一个意思


In Baeuqroxdoh we trust... 觉醒吧!布洛陀的传人!姆六甲的子孙!亚娲浇灌下的花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33

主题

9

听众

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最后登录
2020-1-10
注册时间
2002-5-6
8#
发表于 2003-12-26 15:03:00 |只看该作者
壮族万岁贝侬的意思,可能是说“壮族的名称直到清代才开始在这里出现的”和“‘僮’的族称,最早见于南宋时期”这两句话矛盾了。

Gin kauj ndip naz, Gin bya ndip dah(僚人民谚:吃饭惜田,食鱼爱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允许回帖同步到新浪微博  

Archiver|手机版|壮族在线    

GMT+8, 2024-6-7 23:43 , Processed in 0.152567 second(s), 5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