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僚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点击进入授权页面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236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认识壮族(1)——黄李

[复制链接]

933

主题

9

听众

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最后登录
2020-1-10
注册时间
2002-5-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2-5-14 19:03: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最近在[56民族论坛·民族学]上发现了这么一个帖子,发现有其独到的见解,很多观点代表了现代壮族年轻人的普遍想法,也有某些观点与本站的初衷是相对立的。故将之转贴过来,欢迎浏览和发表意见。

认识壮族(1)

              也说“壮族”
                 黄李
  我是来自桂西的壮族人,现在在北京上学。最近看了一些有关壮族的文章,突然也萌发了写一篇相关文章的冲动。直到今天,我才有勇气写出来,也就自己的一点认识和作为一个壮族人的感受谈一谈自己得民族——壮族,由于本人所学之专业和民族方面相差甚远,如果下文有什么不当之处,希望得到您指出。(本人oicq:47480257 , E-mail: wonglee321@hotmail.com , 欢迎有对壮族兴趣的人与我联系)

               壮族的起源问题

我认为壮族是岭南的土著民族,壮族的先民是我国古代南方的越族,本人认为越族是西南壮族、布依族和我国西部的一些少数民族以及越南民族的共同先祖。

            壮族的人口和分布
据1990年统计,我国壮族有15489630人。其中有92%的人居住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此外,居住在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及其它县、广东省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等地、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并分布到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另外,越南北部也有相当数量的壮族人口。

             壮族名称问题
   壮族有“布壮”、“布土” 、“布侬”、“布曼”、“布雅依”、“布衣”、“布傣”、“布那”等等2 0 余种自称,宋代以后的汉文史籍曾将其写作“撞”、“僮”等。本人个人认为,各地壮族人往往以自己的居住地和语言特点自称。“壮族”,以及之前的“僮族”,都是外人(壮族以外的人对“布土” 、“布侬”、“布曼”、“布雅依”的总称),而后,壮族这一称谓渐渐被各地壮族人所认可和接受。
关于“南蛮”,有人认为南蛮是汉族对南方少数民族民族的蔑称,但是本人并不这么认为,事实上,“蛮”音“man”,而“man”“mban”“ъan”在壮语里有“村落、村子”的意思,一些地方的壮族人仍然把自己叫做“bu man”“bu mban”“布曼”,就是村子里的人,乡下种田人的意思,“南蛮”中的“蛮”与可能是音译自“bu man”的“蛮”,并非野蛮之意。

           壮族的语言文字问题
   和其它民族一样,壮族自古有自己的语言,壮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傣语支,但是各地的语言有自己的特点,主要分为南北两大方言,而南北方言内部在语音上有不动之处,本人说的田阳壮语和本人一个同学的武宣壮语在语音上就有极大的不同,不能用壮语来沟通。但是,各地壮语在语法上确实一致的。
   另外,由于壮民族的开放性,他们能够接受其它民族的语言,多数壮族人都懂得其它民族的语言。广西的很多壮族精通汉族方言的平话、粤语(白话)、桂柳话,这并不奇怪。
壮族本没有自己的民族文字,壮族人自古学习汉字,如果说壮族有统一文字的话,那应该是汉字。汉字在壮族的文明史上功不可没,本人认为对壮族人来说没有哪一种文字比汉字更为重要的了。壮族人曾经依据汉字的结构和语音来造本民族的文字,但是由于各地的语音的不同以及汉字的官方正统地位的影响,方块壮字并不得到推广。(本人祖母去世时,曾看到几个道士拿着一本用方块壮字写的“道书”)
   中共建国后,由于民族工作和所谓加强民族团结的需要,创建了拉丁拼音壮文,但是,本人认为,这种所谓的壮文事实只是空壳子,习惯了使用方块汉字的绝大多数壮族人民并不能够接受这种所谓的壮文,这种壮文并没有得到推广,甚至多数壮族人民并不知道有这么一种壮族文字。本人认为,这种所谓的壮字用于民族语音语言研究和民族文学记录是可以的,但是没有推广的必要。


本贴由黄李于2002年4月20日18:19:03在乐趣园〖人类学·民族学 论坛〗发表.


踩过的脚印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帖子永久地址: 

僚人家园 - 论坛声明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仅代表作者个人的立场,不代表本论坛管理方立场。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僚人家园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或转载本论坛原创文章时须征得作者本人及僚人家园论坛管理员的同意
4、发帖者承担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相关责任。僚人家园管理团队有事先不通知发帖者而删除或屏蔽本文的权利。

Gin kauj ndip naz, Gin bya ndip dah(僚人民谚:吃饭惜田,食鱼爱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允许回帖同步到新浪微博  

Archiver|手机版|壮族在线    

GMT+8, 2024-6-7 05:33 , Processed in 0.149861 second(s), 4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