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畲族历史文化研究的几个余留问题
解放后50多年来,畲族历史文化研究虽然作出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有的是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有的是畲族社会历史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都亟需作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兹分述如下:
(一)开展畲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协调发展问题的研究
畲族是个勤劳勇敢、富有革命传统的民族。畲族人民在长期历史的发展中,创造出具有自己民族特点的优秀传统文化。这里,我不想赘述有关畲族传统文化的诸多内涵。我在景宁畲族自治县建县10周年时主编的《畲族历史与文化》一书中,搜集并刊载了许多专家学者和民族工作者所撰写的有关畲族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文章,如:陈国强、周立方、雷恒春、蓝万清、雷弯山、沈毅、胡海灵、吴刚戟、钟玮琦等泛论畲族传统文化,游文良、雷先根的“论畲语”,蓝文、蓝兴发、雷先根、王克旺等的畲族图腾文化,沈毅、张登贤、左夷山等的有关茶文化,蓝兴发的畲族竹文化,蓝静的酒文化,蒋炳钊、雷小卉、汤滔的服饰文化,萧坚、唐宗龙的民间文学,汤滔、唐宗龙的民间舞蹈,沈毅的工艺美术,雷恒春、雷耀铨、雷先根、丁献芝、傅瑜的畲族民歌,陈元煦、朱洪、马建钊、蓝荣清、雷陈鸣、张登贤,左夷山等的习俗文化,朱洪的畲族与客家文化互动关系问题的探讨,等等。可谓是多姿多彩,光辉灿烂,令人目不暇接,万分惊叹。
这里,我还要对畲族传统文化略作几点补充:
第一,畲族人民富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历史上的抗元斗争,抗倭斗争,近现代的太平天国革命运动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畲族人民都是积极踊跃地参加,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早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广东畲族人民就参加彭湃所领导的农民运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闽东,浙南都是革命老根据地。在闽东有畲族居住的2346个自然村中,有70%是革命老区,有479名畲族革命烈士。
景宁解放前就建立畲村党支部54个,革命烈士94名。
革命根据地的畲族人民为革命捐躯,抛头颅,洒热血,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悲壮的革命事迹,在中国人民革命斗争史上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第二,关于“金奖惠明茶”。景宁惠明茶历史悠久,早已饮誉中外。它曾是清代的贡品。早在1915年惠明茶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一等证书及金质奖章。所有这些成就都与畲族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才能分不开的。首先惠明茶的原产地就在景宁敕木山上惠明寺一带的畲村,敕本山山高雾浓,适合于惠明茶的生产,俗云:“山高云雾出名茶”。早在唐永泰二年(公元766年),畲族雷进裕(一说明玉)一家五口从福建罗源迁来青田县鹤溪村大赤寺砍伐山林,开垦茶园。据传选去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展出的茶叶,就是畲族妇女雷承女制做的。可见历史上,惠明茶早已遐迩闻名。可是,到了国民党统治时期,惠明茶却濒于灭绝的境地。到解放前不仅茶园荒芜,工艺失传,而且鲜为人知了。1929年德人史图博在敕木山上的畲民调查和1953年我在景宁张村东衕畲村民族识别的调查中,都没有有关惠明茶的调查记录就是个明证,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我重返景宁张村,才发现一个畲族青年雷石才于1964年开始精心研究惠明茶,力图争取恢复这个名茶品牌的生产,终于得到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重视与支持,决定于1973年恢复惠明茶的生产,1979年在浙江名茶评比会上,惠明茶被命名为“金奖惠明茶”,还被列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以上事实证明:畲族人民对惠明茶的发掘、生产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第三,“双条落”。畲族人民酷爱唱山歌,山歌是畲族人民最热爱的一种音乐形式,特别是擅长于二声部重唱的唱法,人们称之为“双音”,畲族叫它为“双条落”,这是1958年我国著名音乐家郑小瑛同志在福建宁德七、八、九都一带畲村调查畲族文艺时发现的。据说霞浦县鲤鱼山、白露坑等畲村也偶有发现。当时郑小瑛同志赞誉这种“双条落”唱法为我国民歌中一颗“稀有的明珠”。现在会唱的人不多,只有好歌手才会演唱,已濒临失传的境地。
第四,畲族的体育文化丰富多彩。畲族人民酷爱体育活动,在民间流传着十分有趣、别具一格、多姿多彩的群众体育运动形式,如畲家拳、打尺寸、操石磉、骑海马、竹林竞技、节日登高等,这些体育活动一般都结合生产活动,而富有浓郁的劳动生产生活气息。
第五,畲族有比较发达的二元结构型的农耕文化。畲族人民多住山区,在这样的生态环境里,经过长期的发展起来的游耕与狩猎以及逐渐发展起来的梯田水稻耕作和定耕型旱地杂粮耕作为核心的生产模式,逐渐形成二元结构型农耕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是畲族传统文化的基石。
据上所述,可见畲族的传统文化多姿多彩,光辉灿烂。在面对21世纪的今天,在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好形势下,除继续发掘、整理畲族传统文化外,如何协调发展畲族传统文化,是摆在我们当前亟待研究的一个紧迫性的问题。
关于畲族传统文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如何协调发展问题,我在景宁畲族自治县建县10周年的《畲族历史与文化》一书中,已经提出有关这方面的问题。钟发品同志发表了题为《畲族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协调发展问题之我见》一文。我们初步探讨了在当前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畲族传统文化如何协调发展问题。遗憾的是这方面的文章不多,说明我们投入这方面研究的力度不够。对此,我殷切希望同志们今后多多关注这方面问题的研究。
众所周知,民族文化作为意识形态是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也是一个民族历史发展水平的反映。畲族传统文化是畲族历史积淀的产物。它对于畲族的生存和发展起过重大的作用,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某些与现代生产力和社会进步要求不相适应的消极因素,尤其在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同时,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的消极因素相互矛盾就更为突出。一些文化因子已经与时代的脉动不相契合,它们通过其所具有的巨大惯性力,或多或少地对畲族地区的现代商品经济的发展产生一些消极影响。当前,畲族与中国其他民族一样,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畲族地区所面临的迫切问题。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任何民族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逾越的阶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涌起的今天,畲族传统文化应尽快与社会主义市场接轨而协调发展,使之为畲族经济繁荣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促进畲族地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因此,畲族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协调发展问题也就成了畲族研究领域中最为紧迫的课题之一。
畲族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的,既有冲突的存在,也有调适的可能。在看到畲族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产生制约作用的同时,也要看到两者之间存在着衔接点。脱离民族文化传统,机械地搬用别人的模式,最终只能导致经济文化的畸形发展。在畲族地区要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必须结合传统文化背景和社会实际进行,做到畲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商品经济的协调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只是要求畲族传统文化作出符合时代需要的调整,并吸收其他民族的先进成份,从而形成一种新型的现代化的畲族文化,让畲族的传统文化发出更加瑰丽夺目的光彩,并不是对畲族传统文化的全盘抛弃。原有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将继续传承和发扬光大,是民族自我意识并得到强化的坚实基础,是畲族传统文化获得新生、畲族民族共同体保持旺盛生命力的保证。
在探讨畲族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如何协调发展的同时,我们坚持马列主义民族观。民族属于历史范畴,是人们共同体长期历史发展的产物,它和其他社会现象一样,有其发生、形成、发展、变化和消亡的过程。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共同生活在中国传统疆域内,各民族交错杂处,往来频繁,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建立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关系十分密切。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历经融合、流徙,变化多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形成了中华各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随着改革开放,各民族经济上不断发展和密切联系,各民族的共同性越来越多,差异性越来越少,民族特征逐渐不明显而日趋消失。这与民族融合一样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趋势,也是社会历史的进步现象,对于自然地趋于融合的因素要支持,不应该树立民族壁垒,人为地扩大民族差别。同样,对于民族传统文化在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出现各民族文化互动关系,相互渗透,相互吸取,互相补充,取长补短,相互配合,共同扬弃。任何一个民族文化都具有二重性的,既有有利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精华,也有不利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糟粕,所以畲族传统文化也面临着扬弃问题,弘扬先进放弃落后,这种扬弃不是文化的倒退,而是民族文化的发展和进步。可以预见,民族文化的发展必然是走向多元化、多样化的趋势,这也是自然的客观规律,也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进步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