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僚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点击进入授权页面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3507|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对壮剧《瓦氏夫人》的不同评价

[复制链接]

2

主题

1

听众

659

积分

山精灵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最后登录
2008-5-8
注册时间
2007-9-1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7-11-4 15:12: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转帖者按:能听听不同的声音吗?

壮族的生死恋歌——评新编历史壮剧《瓦氏夫人》

    新编历史壮剧《瓦氏夫人》突破了解放以来少数民族历史剧多以民族团结、民族融和为“主旋律”的单调的编剧形式,它以主人公的爱情为主线,谱写了一首壮民族独具的火热、浓醇、悲壮的爱情史诗。这是它主要的创新,也是它最叫好又叫座的地方。
   
    主人公瓦氏夫人和壮族将军莫古既要抵御外侮、又要对抗奸臣的艰难,他们把个人的爱情与对外拒倭寇,对内斗奸臣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谱写了一曲壮民族忠心报国、爱恨交织的杜鹃啼血般的爱情悲歌。《瓦氏夫人》的剧作者巧妙地安排了三段富有戏剧性的冲突,深刻地表现了上述主题。
   
    剧本以瓦氏夫人和将军莫古的缠绵甜蜜开端,这种甜蜜为汉族朝官的到来打破。莫古因为酒醉而点兵未到,奸臣严华龙以军法为由定要斩首莫古,莫古直面淫威临死不惧。主人公平静浪漫的爱情眼见就要被专横的朝官戕害,戏剧也因此迎来了第一个剧烈的冲突。在优秀的剧本中所有戏剧性的冲突正是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特点。瓦氏夫人在爱人的生死关头面对朝官紧逼,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那就是“出兵不能斩将”!如果“莫古可斩”那么“出兵暂缓”。应该说这是一个机智的决定!严华龙因为急切地需要壮兵出征所以暂时地强忍怒火,但他说道:“暂且寄下莫古一颗头颅。”瓦氏的爱情虽然由于他们的机智勇敢取得了暂时的胜利,但更为残酷的考验显然在此刻埋下了伏笔。
   
    戏剧转到第二个冲突——战争。在直接面对倭寇的进攻时,奸臣严华龙又是作为戏剧冲突的导火索出现,严要求瓦氏夫人带领千里赶来的壮族士兵“担当主攻”,马上正面攻击倭军主力——他想借倭寇之手消灭讨厌的瓦氏和莫古。剧中的台词简洁有力:“严大人,瓦氏已有迎敌方略,甘愿立下军令状。”“军令状?瓦总兵,军中无戏言。”“壮人最诚信!此仗不胜,颈上无头!”从此可以看见严华龙的老奸巨滑,但更可以见到瓦氏夫人作为壮民族的勇敢自信和直率。在接下了朝官的军令状之后,瓦氏夫人巧用计谋、将军莫古奋勇杀敌,智勇双全的将军再一次赢得了斗争的胜利。
   
    《瓦氏夫人》一剧终的高潮出现在剧末官仓抢粮一出戏里。奸臣严华龙勾结贪官截下军粮意欲中饱私囊,莫古为了众多的壮族兵士不致饿死异乡而决定去官仓截粮,严华龙旋即赶来索要莫古人头。那一夜的生离死别是肝肠寸断,正所谓“风高月黑夜,别情满胸膛”,在剧中莫古与瓦氏夫人悲情地唱道:“一杯酒,手发烫,千言万语难开腔;十年酝酿相思酒,点点滴滴在心房。二杯酒,泪花淌,相知离别情更伤;田州种下相思树,难挡江南风雨狂。三杯酒,情意长,执手相看断肝肠;今生共许白头愿,柔情胜似拜花堂!”在凄婉的壮族情歌中二人深情相拥,一起喝完了那悠长的壮家“交颈酒”,在表达爱情的壮乡情歌里我们听出了滴血的悲情,在至死不逾的交颈之酒里我们看到了永难割舍的别离。
   
    故事结束在夜空中依依难舍的心绪之中,莫古自刎身亡,但分明我们耳里仍然游荡着莫古和瓦氏夫人的恋恋之音:“莫忘了我们的来世之约啊,来世之约!”这是属于壮乡儿女的生死恋情。剧情的推进、矛盾的发展,使我们深切感受了瓦氏夫人与莫古将军的爱之深、别之痛,故事结束以后还留给观众的袅袅余韵,让我们深深沉浸在这首壮民族的火热、浓醇、悲壮的爱情史诗之中。
   
             作者;王绍辉,广西社会科学院文史所副研究员
   
                   王清清,中国传媒大学06级博士生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4 15:21:02编辑过]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帖子永久地址: 

僚人家园 - 论坛声明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仅代表作者个人的立场,不代表本论坛管理方立场。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僚人家园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或转载本论坛原创文章时须征得作者本人及僚人家园论坛管理员的同意
4、发帖者承担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相关责任。僚人家园管理团队有事先不通知发帖者而删除或屏蔽本文的权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

听众

659

积分

山精灵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最后登录
2008-5-8
注册时间
2007-9-18
沙发
发表于 2007-11-4 15:17:00 |只看该作者

写出民族的内在神韵——壮剧《瓦氏夫人》观后
    一个壮族女人,率领一支壮家队伍,千里转战江浙沿海,把入侵我国的倭寇打得闻风丧胆——史籍中关于壮族女杰瓦氏的记载也就寥寥数语,但在艺术家的创造下,却演绎成了一出故事迭宕、情感震撼、人物鲜活、风情浓烈,并且处处浸透了壮民族独特神韵的舞台戏剧。
   
    壮族独特的历史和生产、生活环境构成了这个民族独特的宗教信仰、心理性格、文化艺术以及风情习俗。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爱情和歌舞可说是最能体现这个民族特征的外化形态,《瓦氏夫人》一剧不仅对这些内容有着精彩展示和描写,更是通过这些形态的展示,把这个民族独特的信仰崇拜、性格心理和文化艺术的内在神韵表现得准确而传神。
   
    我们看到,在接到朝廷出征的军令后,俍兵总兵瓦氏夫人并不按照常规着手准备行装粮草和马匹,而是出入意料地颁布了一道奇特的号令:尚未完婚的出征将士抓紧成亲,把种留下!于是,本该是战马嘶鸣、铠甲披身、刀剑出鞘的十万火急出征前夜,却在“留种哕!”的此起彼伏呼声中变成了爱的海洋——恐怕也只有视死如归的壮民族才能在这种生死未卜、天塌地陷前夜还能用身心去享受这种爱情。而透过这一段描写爱情的神来之笔,我们又看到这个民族开放而浪漫的民族天性、看到了他们对性爱的特有表达方式以及他们对民族生存繁衍的独特的理解——千百年来,壮民族饱受磨难,战争、疾病、瘟疫以及自然灾害时时威胁着这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因此民族的生育繁衍也就成了他们的头等重要大事。在他们看来,爱情不仅是两情相悦的情感表达,更重要的是开花结果,延续后代,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自己民族生生不息,世代生存繁衍下去。“把种留下”这一细节正是这种深层文化心理的深刻揭示。
   
    瓦氏夫人与莫古之间感天动地、撼人心魄的爱情,也同样体现出了壮民族对爱情的特有的理解和民族独特的品格:二人虽不是夫妻,却敢于在众人甚至朝廷官员面前表达爱情,透过二人敢作敢为,不遮不掩、无丝毫忸怩造作的爱情,我们看到了这个民族开放的天性和率真的品格——爱,就要爱得自然、爱得率性。而二人在生离死别前的交杯酒,既体现了二人之间的至死不渝爱,又展示出了典型的壮民族习俗。最为感动人并令人震撼的,是在莫古为顾全大局自刎后,瓦氏夫人与心上人的人头举行婚礼的场景——在催人泪下的壮族“哭嫁歌”声中,瓦氏身披大红嫁妆,与装着莫古头颅的木盒交拜成亲……二人生前虽未来得及结为夫妻,但却曾许下白头之愿。为了守住这份爱情,也为信守这个半辈子的夙愿,因此才有了这场相隔阴阳两界的悲壮而奇异婚礼。看到这,观众无不为二人感天动地的爱情而潸然泪下,同时也为这个民族至死不渝坚守承诺的诚信美德深深打动。
   
    此外,在《瓦》剧中,还有着许多体现出民族内在神韵的歌舞展示:在出兵前的砍牛祭旗仪式中,他们跳着祭祀乐舞,唱着神秘的祈祷歌和雄壮的战歌:“跟狐狸要法,跟大蛇要风”、“我有雷王的火,风吹就燃起来!”在壮民族生息发展的历史长河里,他们始终生活在大自然之中,大自然以博大的胸怀无私养育了这个民族,同时以变幻莫测的秉性又给这个民族带来各种灾难,他们在大自然的馈赠和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艰难地生存。《瓦》剧中的这些歌舞,极其准确地传达出了这个民族崇拜大自然依赖大自然,同时又敬畏大自然的深层民族心理。在“醉酒诱敌”一情节中的酒歌和舞蹈,不仅让人看到了壮民族独特的酒文化,而且更把壮民族粗犷豪放的民族品性和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精神渲染得淋漓尽致。值得特别指出的是,这此民族歌舞的展示,并不是游离剧情之外,而是与剧情紧密结合,融为一体。祈祷仪式的祭祀歌舞,本身就是剧情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情节,并且很好地表达了俍兵远征前对胜利的期待和必胜的信念。酒歌舞蹈更是以酒施计,佯装醉酒诱敌深入,为胜利创造战机。
   
    综观全剧,《瓦氏夫人》通过写民族之“形”,从而达到传民族之“神”的目的,神形兼备地把壮民族的独特内在神韵鲜活地展现在戏剧舞台上,这与以往的民族题材舞台艺术相比,可说是一种可喜的突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

听众

659

积分

山精灵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最后登录
2008-5-8
注册时间
2007-9-18
板凳
发表于 2007-11-4 15:19:00 |只看该作者
一个激情四射的女英雄——观大型新编历史壮剧《瓦氏夫人》

    瓦氏夫人,明代田州女土官,抗倭名将,广西壮族第一个走入正史的女人。遗憾的是,长期以来这位在华夏浩如烟瀚悠远的历史中少见的少数民族女英雄,却被厚重的历史烟尘所湮没。凭着艺术家的良心,《瓦氏夫人》的创作者以他们的热情、胆识和智慧,抹开了蒙在瓦氏夫人身上的历史烟尘,让英雄绽放光辉耀后人。正是他们的努力,今天我们有幸看到一出雄浑悲壮、颇具振憾力和浓郁民族特色的大型新编历史壮剧《瓦氏夫人》。

    将历史真实演绎为艺术真实,这是一个复杂而艰难的过程。“一出戏如果没有以精心设计的许多情境为主要基础,是不可思议的。”《瓦氏夫人》的创作者们就是凭借着奇异性、特殊性与不落俗套的情境来感染刺激和震动观众,并通过瓦氏夫人与朝廷钦命抗倭总监军严华龙的矛盾、冲突来吸引观众的。于是我们就看到了一个独特的、非常有个性的、鲜活丰满的壮族女英雄的艺术形象。且看,瓦氏夫人的出场就格外新鲜刺激:随着一声“你呀,就是一头犟牛!”的娇嗔之声,瓦氏于舞台侧幕边的木楼出现,她正将其相好莫古将军推出木楼,将其衣物扔出。这衣物又正好打在前来检查俍兵抗倭出征前准备工作的客兵提调刘文启身上。通过他说出了“好一个厉害的壮家婆娘!”这一出场极富戏剧性,让观众初略了瓦氏这个极普通的、但个性十足“厉害”的壮家女人的性格。使观众充满了期待。正是这个十足的壮家女人,在统领俍兵抗击倭寇出征之前,出其不意借助天神,从钦命抗倭总监军严华龙刀下救出俍兵第一猛将莫古将军的命,让观众看到了一个智慧胆魄、不屈不挠、深明大义的女统军将领。江南抗倭,更显瓦氏英雄本色。恶战之前立下军令状:“此仗不胜,颈上无头!”铿锵豪迈,掷地有声。她运筹帷幄,将计就计,大开营门,瓮中捉鳖全歼倭敌。舞台上演绎的“瓦氏阵法”神奇精彩,俍兵与倭寇战斗,“铜鼓阵”对阵“蝴蝶阵”,俍兵推着的铜鼓在一瞬间就变化成倭寇推着的骷髅鼓,一瞬间又变化成俍兵推着的铜鼓,变化莫测,让人惊叹!它强有力地渲染了瓦氏的军事才能,并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
   
    然而,瓦氏的英雄本色不仅仅是骁勇善战、足智多谋、有胆有魄,创作者要着意表现的是“广西第一个放眼天下,最具开放意识的女人”!一个大山里的壮族女土官,没有狭隘的民族意识,视布壮为中华民族之一方,江南遭侵,慨然出兵,以保华夏一统!出征前,传下号令:“凡出征将士,尚未完婚者,抓紧成亲,把种留下!”以赴死的决心,远征杀敌。此种胸怀,怎不叫人肃然起敬。舞台上,那深邃蓝色笼罩下的壮族青年男女,伴随着动人心魄的歌声:“你们要去赴死,必须留下种子,我们留下种子,就不怕去赴死!我们留下种子,去打仗,不怕死!”纷纷坠入爱河花海,双双对对醉卧山洞、花丛……一幅多么美丽,多么和谐的生命画卷!那是一民族顾全大局、勇于牺牲,甘愿奉献的童话世界。
   
    钦命抗倭总监军恶毒地嫁祸莫古将军“抢了官仓,犯了王法”,逼迫瓦氏夫人交出莫古将军的人头。为抗倭大业,莫古将军自刎身亡。莫古从大醉三日抵触出征江南,到奋勇杀敌屡建奇功,再到自刎献出人头,创作者们通过这个壮族剽汉一连串的戏剧动作和细节刻划,强有力地烘托了瓦氏“放眼天下最具开放意识”的民族大气。瓦氏夫人毕竟是个女人,她有气魄胆略,还有细腻柔情。艺术家精心设计的瓦氏夫人与莫古将军生离死别的戏,深深地震撼着观众的心灵。面对莫古将军的人头,瓦氏肝肠痛断,为还莫古相思情,为感莫古相知泪,含悲茹痛披上大红嫁衣,在军营帐内与莫古将军的头颅交拜成婚,演下世间奇闻。痴情迷醉,悲天悯人。千古奇情,撼天动地。一个激情四射的女英雄矗立在了戏剧舞台上。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4 15:20:13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

听众

659

积分

山精灵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最后登录
2008-5-8
注册时间
2007-9-18
地板
发表于 2007-11-4 15:20:00 |只看该作者
装点之间 品格自出——评《瓦氏夫人》的舞蹈创作
    舞蹈是独立于戏剧之外的艺术门类,但在中国传统戏曲中舞蹈并非是独立其中的,起霸、趟马、走边、剑舞、扇舞这些典型的舞蹈艺术都化为戏曲的表演程式,人们理所当然地视之为戏曲艺术的一部分。在现代中国戏曲发展的进程中,如何在戏曲表演程式之外把舞蹈的独蹈、双人舞、三人舞、群舞、情节舞等舞蹈形式融入剧中,既烘托、映衬、推动剧情的发展,又能保持舞蹈独立的艺术品格,成为艺术家们探索的艺术途径之一。壮剧《瓦氏夫人》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
   
    第一场,军情紧急,朝廷急调田州俍兵赴江浙战场低御倭寇,三天后就要出征。看不见整军备马,听不到兵动声啸,瓦氏夫人一声号令:“凡出征将士,尚未完婚者,抓紧成亲,把种留下。”拉开了动人的夜幕:月色清凉,山风习习,一对对壮家男女散坐在山坡上、花丛中,柔婉轻缓的歌声随风飘来“你们要去赴死,必须留下种子,我们留下种子,就不怕去赴死!我们留下种子,去打仗,不怕死!”伴着歌声,一束玫瑰色的灯光里一段双人舞翩翩展开,托那是男人力量,抱那是女人的缠绵,俯仰是生命的涌动,旋转是激情的飞扬……轻柔的歌声,舒曼的舞姿,却给人以“风啸啸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悲壮之美。这舞蹈、这音乐、这画面、这场景似乎都在阐释着壮家人对生命、对战争、对族群繁衍的独特的态度。
   
    第三场,初到江南。官员歧视,借口拒之门外;遭遇倭寇,迎头痛击,救村民于水火中。民众的心有一杆秤,善恶分明,真诚相待,于是就有了一个表现民族和睦相处的女子群舞。一群江南秀女,一群壮家女兵,你见我迤俪可人赞叹不已,我见你矫健婀娜惊羡于心。江南民歌柔软如水,江南女子柔软如水,歌柔舞婉如水环绕;壮族山歌清新如风,壮家姑娘灵俏如风,歌清舞俏如风吹佛。民情、民意、军心、民心在歌舞中展现。这是取壮族民间对歌形式而编排的歌舞,它以江南民众的真心、壮族俍兵的实意化解了一个刚刚萌生的信任危机。
   
    第四场,用两段男子群舞“醉酒舞”、“战阵舞”表现了将计就计、设伏歼敌剧情。“醉酒舞”是诱敌之舞,它要舞得率真、豪放、机智。橙红色的灯光,巨大的酒缸,营造了酒气熏人的氛围。男人们绕酒缸而舞,长长的吸酒竹管在壮家汉子手中挥舞,酒液四溅,酒态百出,猜码声如浪,东倒西歪的身姿里蕴藏着随时暴起攻击的力量。
   
    “战争舞”是战争之舞,是力量之舞,是俍兵“铜鼓阵”与倭寇“蝴蝶阵”对决之舞,也是一个融情绪情节于一体之舞。舞蹈在阳刚与阴柔的对比中展开。没有用传统戏曲把子功,而是将一个个活动的木架组成阵式,俍兵威猛,铜鼓阵大开大合,倭寇阴狠,蝴碟阵大小多变,阵式队形的变化是舞蹈的主要构图,动与静都在这个图式里。色调明朗与阴暗的对比,俍兵雄壮与倭寇阴狠的对比,爱国将士磅礴大气与侵略者猥亵狡诈的对比,这些都把握在阴与阳的对比之中。在这里,舞蹈不仅凸显情节的发展逻辑,似乎还隐约地透露出导演的审美理念。
   
    《瓦》剧的舞蹈用不同的形式,从不同的角度叙述了剧情的发展,舞蹈的作用已不是戏曲身段所能代替的,虽然它在此情此景中是戏曲的一部分,但它独立的艺术品格是显然易见的,人们在解读它的时候必定能感受到两者的差异,尤其是壮族的风格给人回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

听众

659

积分

山精灵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最后登录
2008-5-8
注册时间
2007-9-18
5#
发表于 2007-11-4 15:34:00 |只看该作者
转自文化部网站
少数民族戏剧创作的亮点与开掘点
     07-08-02

    中国文化报(秦华生):近10多年来,少数民族剧种和其他戏曲剧种及话剧、歌剧、舞剧等以少数民族题材创作的新剧目,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初步归纳为“四大亮点”:

    第一,塑造了一批血肉丰满的少数民族舞台艺术形象,挖掘了剧中人复杂而丰富的内心世界;表现出许多少数民族优秀代表人物在历史上的作为、功勋、崇高品德和爱国情怀,从而丰富了当代中华戏剧人物画廊。如白剧《白洁圣妃》中的白洁夫人,内心处于矛盾的旋涡、杀夫之仇与结束战乱、造福民众之理交织,在撕肝裂胆的情感冲突之中,塑造了一位深明大义的白族女首领形象。而花灯剧《石月亮》中的黑在,能在亲情与民族大义之间痛苦抉择,最终战胜自我,以民族大义为重,亲手处决了为报私仇而投敌叛国的弟弟。另如壮剧《瓦氏夫人》中的壮族女首领瓦氏,评剧《达瓦丹珠》中的达瓦丹珠,越剧《木棉红》中的冼夫人等少数民族女首领的舞台形象,个性鲜明,光彩照人。

    第二,站在了当代文化的至高点,具有宽广的视野和丰厚的思想内涵,反映了当代人的思考和忧患意识,表现了在科技迅速发展的当代,人对宇宙、对过去、对未来新的思考。其中包含哲学理性思考——人从那里来?又回到哪里去?以及人对生命短暂的慌恐,对人性复杂变异的反思,对精神家园的向往,对人生况味的艺术反映,对人生价值观变化的舞台展示,留下了一份当代人形象化的精神产品,从而丰富了当代中华戏剧文化的思想宝库。如京剧《凤氏彝兰》,表现年轻时的彝兰纯情真挚,心地善良,当为了生存而夺取土司大权之后,权力逐渐腐蚀了她的本性,改变了她的思维方式,异化了她的行为准则。这种异化,通过彝兰与师爷赵明德的情感纠葛,生动地展示在舞台上,动人心弦。傣剧《南西拉》没有停留在善恶斗争的层面上,进而表现战胜恶势力之后,召朗玛不信任妻子南西拉,要用烈火检验其贞洁。南西拉深恶痛绝男权社会对女性的欺凌,在证明自己的忠贞之后,毅然再入烈火之中自尽,以示抗议,从而深化了剧作意蕴。

    第三,以独具特色的表现方式和艺术手法,多层次地展示了各地区丰厚的少数民族地域文化,尤其是各地少数民族历史文化、戏剧文化、民俗文化等,从而丰富了当代中华戏剧艺术表现力。例如,壮剧《瓦氏夫人》中俍兵出征前的“留种”情节的表演,既反映了壮族在征战前夕的习俗,也情趣盎然。其中战场上“蝴蝶阵”的表演,在舞台上形象地展示了俍兵作战的特点,威武壮烈。傣剧《南西拉》中的许多歌舞场面,颇具傣族歌舞特色,丰富了傣剧的舞台表现力。

    第四,从总体的艺术风貌上,展示了剧种剧目的艺术个性与独特性,以独特的美学追求和美学品位,吸引着本民族的观众及周围的观众,甚至海外观众。少数民族剧种更能以本民族独具特色的歌舞演故事。而各个民族的歌舞都有自己的风格,因此,各个少数民族剧种不同程度地发挥本民族的艺术优势,增强艺术表现力,形成自己剧种的艺术风格,完全不必以汉族剧种的艺术风格去规范少数民族剧种。这些以各少数民族的美学观念而形成的各少数民族剧种,都有自己独特的美学品格,从而丰富了中华戏曲美学宝库,进而丰富了当代中华美学体系。

    然而,在创作实践中也反映出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开掘,大约有“三大开掘点”:

    其一,如何创作出真实可信的感人故事,怎么塑造丰满的人物形象,并增加作品的思想厚度,克服创作中故事的简单化和人物的单纯化。一个剧在舞台上就两个小时左右,要把故事的前因后果讲生动,是很不容易的,既不要把故事情节布置得太复杂,也不要装很多思辨的东西。一个剧只要说清楚一个问题就可以,装不下那么多复杂内容。此外是常说的“莎士比亚化还是席勒式”。“莎士比亚化”就是用情节的丰富性展示出丰厚感人的东西,而不是直接讲出来。可以把你的意思贯穿于剧作人物言行之中,而不是让剧中人“席勒式”地直接代替你说话。有的是导演、剧作家想说的话,想表达的意思,尤其是剧作后面只是编剧的反思,生怕观众看不懂他们的“深刻”,直接让剧中人代自己讲出来。这种画蛇添足现象,是一些剧作的通病。

    其二,进一步开掘各少数民族文化宝藏,注重各民族艺术的“原生态”,根据需要改进和丰富“原生态”,进而丰富少数民族剧种和少数民族剧目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现在有的是拿着金饭碗讨饭吃。要好好研究我们自己的文化传统,不要只看到别人的都好,不能很好去研究自己的艺术源流,舍近求远。这种现象也相当普遍。如白剧《白洁圣妃》中的编舞,是否可以加入白族的舞蹈“霸王鞭”?早在清代,白族学者杨琼在《滇中琐记》中记载:“霸王鞭者,以竹竿五尺长,竿身节凿空三寸,置笱嵌以二三铜钱,其空参错相间。拍之则钱动摇作款喧声,手握竿之中,而排之上下截,拍手承以臂,拍足承以踵,拍头承以颈,拍腰承以股,俯仰曲伸,辗转反侧,无不中节,亦绝技也。”霸王鞭形式多样,节奏多变,动作上下起伏,左右摇晃,以连续颤动而产生波动感,舞姿优美,抒情性强。根据表演人数,既有独舞,也有双人舞,还有三人舞、群舞。我想,表现白族历史故事的《白洁圣妃》,若加入“霸王鞭”,不仅具有白族地区的文化风采,而且也能丰富白剧的艺术表现力。如果白洁夫人在祭祀丈夫时,与皮逻阁跳“霸王鞭”双人舞,展示男女主人公复杂的内心活动,多好啊。

    其三,如何与时俱进,丰富各民族剧种的美学内涵?这就需要各少数民族剧团面对时代,面对年轻观众,以吸引年轻观众为依归,在尊重剧种艺术特色基础上,适当吸收当代各艺术元素,而不是生搬硬套地加入一些东西,如常见的“歌伴舞”现象。

    我相信,只要少数民族戏剧创作的各方人士团结起来,齐心协力,集体攻关,献计献策,从不同的角度去努力,为少数民族戏剧的繁荣发展做实事,增加“亮点”,加强“开掘点”,就能多出精品,留下无愧于伟大时代的传世之作。

编辑:朱宽
 
注:红色字体为转贴者加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4 15:35:22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9

主题

1

听众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16-10-14
注册时间
2006-8-28
6#
发表于 2007-11-4 16:41:00 |只看该作者

反对!

爱情不是不可以写,关键是一个将近60岁的老太太,怎么可能还有一个情人?而且,瓦氏夫人是芩猛的老婆,《瓦》剧作者不是不知道吧?如今又要安一个所谓的“莫古”来和瓦氏夫人相好,那也太假了吧?

历史就是历史,不能为了迎合某种心理,歪曲历史。一个老太太还安个情人,无论如何都要反对!


热爱祖国,热爱壮族! 团结民主,自强自立! 坚强勇敢,尚文尚武! 沉稳求实,积极上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1

主题

0

听众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8-3-8
注册时间
2004-7-6
7#
发表于 2007-11-4 17:00:00 |只看该作者

骗外人还可以,千万别骗自己壮族人啊


haeg mbweng haeg mba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

听众

1190

积分

枫树精灵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最后登录
2008-7-17
注册时间
2004-2-15
8#
发表于 2007-11-4 17:02: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有精力收集这么多狗屁评论粘贴上来,怎么不花同等的精力把剧本粘贴上来?如果您会说,“嘿嘿,我手头上没有剧本”,那你没剧本没看过原稿在此胡搅蛮缠干什么?!想要发表你的观点和达到你的目的,先花精力把剧本全文贴上来,大家会一条条的和你评论和理论。你不就是在这里欺负我们手头没有原始资料和没钱看戏,即没有对等的条件,才敢在这里胡说八道吗?论坛的贝侬如果掌握资料和机会看过戏,写的文章绝对比那些商用评论家要厉害不知多少倍,谁还会看那些臭评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

听众

1190

积分

枫树精灵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最后登录
2008-7-17
注册时间
2004-2-15
9#
发表于 2007-11-4 17:15:00 |只看该作者

  (接受11楼的意见,改换个口气。同义):

   这些用美丽词噪包裹着的评论,无非是用高级白面包着狗屎的包子。如果给一只包着狗屎馅的白面包子给你,你咽得下吗?——所以对这些文章连看都不用看,听也不用听。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4 22:42:44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

听众

1190

积分

枫树精灵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最后登录
2008-7-17
注册时间
2004-2-15
10#
发表于 2007-11-4 17:21:00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delong在2007-11-4 15:12:00的发言:

转帖者按:能听听不同的声音吗?

   

包着狗屎馅的白面包子,能吃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9

主题

1

听众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16-10-14
注册时间
2006-8-28
11#
发表于 2007-11-4 20:16:00 |只看该作者

土佬贝侬有些过激了,呵呵。还是继续理性地讨论问题,以理服人。


热爱祖国,热爱壮族! 团结民主,自强自立! 坚强勇敢,尚文尚武! 沉稳求实,积极上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

听众

1441

积分

枫树精灵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最后登录
2011-6-5
注册时间
2004-6-3
12#
发表于 2007-11-4 20:59:00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粤西土著在2007-11-4 20:16:00的发言:

呵呵。还是继续理性地讨论问题,以理服人。

有些时候是没法理性地讨论问题滴。人家有钱去看戏,所以能写出大文章,你穷得连张海报都见不着,怎么讨论?没话说?好,那惟有赞同我的的说法8楼说的没有错嘛,条件不对等,是没办法讨论滴。它侮辱你老祖的亲戚,你还跟它座下来说客套话?壮人不会懦弱到这种地步吧?

8楼的跟贴句句封,针针见血!顶一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4 23:14:11编辑过]

小女本名小乖乖,敲错G键变怪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

主题

0

听众

8087

积分

违禁用户

最后登录
2008-11-1
注册时间
2004-12-28
13#
发表于 2007-11-4 22:55:00 |只看该作者

例如,壮剧《瓦氏夫人》中俍兵出征前的“留种”情节的表演,既反映了壮族在征战前夕的习俗,也情趣盎然。

别的民族有类似的描写否?请写文章的人帮忙找找;壮族人有这样的风俗否?如果有论证的专家,请出来说说。

华美的词藻掩盖的,是部分人猎奇的心理,是部分人戏弄别人的祖先来哗众取宠的心态,是把少数民族当成未开化之民。对于壮族以外的人,这分明带着很深的民族歧视;对于部分附合的族人,则是已经丧失了自尊,量自已的祖宗以结喜好猎奇之人的欢心。这些人,潜意识里自觉不自觉地将壮族人依旧当作獞族,可悲乎!周总理等开国元勋为壮族正名这么多年了,却有这么多不肖子孙自践祖坟。

须知,有自尊才有自强,以奴才心讨好他人,最终还是奴才!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4 23:28:49编辑过]

据查,该用户注册多个ID对本论坛某些重要议题进行挑拨离间活动,涉嫌蓄意破乱论坛秩序,根据《[法规]0003号.整顿蓄意破坏论坛行为单行条例》被取消发言权限——僚人家园理事会 2008.08.24 13: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0

听众

4242

积分

贵宾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4-5-23
注册时间
2007-6-9
14#
发表于 2007-11-4 23:36: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到底想干什么?是不是壮人?这点极度伤害民族文化心理的词句会体验不出来?这些表面华丽的语言句句是狗屁难道看不出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

主题

0

听众

8087

积分

违禁用户

最后登录
2008-11-1
注册时间
2004-12-28
15#
发表于 2007-11-4 23:38:00 |只看该作者

少数民族文化产业不是不可做,但一定要持有民族平等的之心!!!特别是少数民族的代表人物,绝不可假艺术创造之名,实轻慢之心。因为这样的作品不是一出仅仅表现给其他民族看的戏说剧,对于特定的少数民族来说,这是他们心中为祖先立的碑。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4 23:38:59编辑过]

据查,该用户注册多个ID对本论坛某些重要议题进行挑拨离间活动,涉嫌蓄意破乱论坛秩序,根据《[法规]0003号.整顿蓄意破坏论坛行为单行条例》被取消发言权限——僚人家园理事会 2008.08.24 13: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

听众

659

积分

山精灵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最后登录
2008-5-8
注册时间
2007-9-18
16#
发表于 2007-11-5 08:27:00 |只看该作者

既然是讨论,为什么不能把对方的观点放出来供大家批判?

我并不同意转贴的观点。

但是看到你的无力抗议号召,没有看到真正象样的理性批判文章。

而且,该剧从地方到中央一路得奖,这些现象说明了我们要维护壮族文化图腾人物的工作是艰巨的,是需要大家认清这一点,而不是你号召的去杀作者去游行就可以的,壮族文化之所以屡屡被当局歪曲,被一些文人践踏。除了愤怒,我们更要付出极其认真的努力,特别是深刻揭露这类作品的错误观点,呼吁有关部门善待民族文化和民族感情。

壮学会有很多专家,我们壮族在线许多理事也参加了壮学会,正是通过批判这类伤害民族感情作品,提高族人的理论水平,认清宏杨民族文化的艰巨和需要的勇气。

为了让大家深入了解这场讨论对壮民族、壮文化发展的重大意义,我搜集对方的资料作为不同声音供大家研究和批判,就叫“狗屁”?

有理不在声高嘛。

另外我想告诉14楼和土佬贝侬,这里不光你们是壮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1

听众

883

积分

山精灵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最后登录
2008-6-2
注册时间
2007-11-5
17#
发表于 2007-11-5 09:25:00 |只看该作者
这里能刊登一些壮学会专家的批判文章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

听众

1190

积分

枫树精灵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最后登录
2008-7-17
注册时间
2004-2-15
18#
发表于 2007-11-5 12:45:00 |只看该作者

但是看到你的无力抗议号召,没有看到真正象样的理性批判文章。”——这楼主真是打着红旗反红旗,绕着弯在骂人哩。本人已经在8楼中说明,我们一是条件不平等:你老人家有钱上北京看戏,有钱与剧作家喝酒,所以拥有正反两面的资料(目前话语权还在少数人手中),爱说啥便说啥;但我们连海报也看不到,我们用什么力气去和那些戏剧评论家理论?二是我们既然从反面材料上获悉了别人侮辱了我们民族的英雄,大骂两声是很自然的心理条件反射。不欢迎您的转贴是因为您提供的材料时间太晚太晚了,“田阳百姓”贝侬早在一个多月前已经把消息上论坛专贴了,大家对这类文章都已经非常非常清楚了;您现在再把这些东西放上来,并非是提供教材,而是故意再次向别人的伤口上撒一把盐。现在我们不愿意再次受到伤害了,所以楼上的多位网友反对您的转贴就是这个原因。三、壮学专家和网站的年轻理论家都是治学严谨的学者,他们不是商用或御用文人,不会象那些收取了会议红包就胡说八道的不良戏剧评论家那样,随便发表质量低劣的理论文章。您在这里要求“真正象样的理性批判文章”,却又不提供剧本原文,无疑是让我们把包着狗屎馅的白面包子吞下,用您转载的第二手材料去与那些混蛋论战,其用心何其毒也。

“既然是讨论,为什么不能把对方的观点放出来供大家批判?”重申8楼的观点,目前论坛缺的是剧本原文,不是“对方的观点”。所谓打着提供“对方的观点”旗号的贴友,你把一只空碗递给别人叫人吃饱肚子,却又不装上米饭,无疑是叫人出门先当乞丐,是用笑脸绕着弯对别人的一种侮辱!希望您不要再侮辱我们了!

14楼把流毒形容为向空气中散布的一种流动的毒气,在此比喻为“狗屁”,也别无不当。

我们是壮族人,所以方才对伤害民族感情的任何一点小事无不义愤填膺;即使是他人的无意,眼睛里也容不下一粒沙子。

(欢迎楼主的反驳意见,老子打工去了,晚上下班再回看您的高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5

主题

0

听众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4-7-14
注册时间
2005-3-26
19#
发表于 2007-11-5 13:51:00 |只看该作者
这些赤裸裸地伤害壮族人民的东西,任何一个有民族尊严的人都能体会到,何须什么长篇大论去批驳。只想问一句,那些以侮辱、歪曲壮族为能事的所谓文人为什么不去写岳飞,为什么不去极力渲染岳飞的爱情、性爱故事,描写汉人的天地大杂交???

鳳山山出鳳,鳳非凡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9

主题

1

听众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16-10-14
注册时间
2006-8-28
20#
发表于 2007-11-6 12:17:00 |只看该作者

“无知”、“无意识”比什么都可怕!


热爱祖国,热爱壮族! 团结民主,自强自立! 坚强勇敢,尚文尚武! 沉稳求实,积极上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允许回帖同步到新浪微博  

Archiver|手机版|壮族在线    

GMT+8, 2024-12-24 08:58 , Processed in 0.208420 second(s), 4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