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僚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点击进入授权页面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3131|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铜鼓的铸造技艺(上)

[复制链接]

235

主题

1

听众

8549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20-5-20
注册时间
2002-10-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3-1-12 22:35: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引梁庭望先生《壮族文化概论》冶炼铸造技艺

  在壮族地区,汉魏时代留下了不少铜鼓山、铜鼓岭,说明这些地方曾经进行过大规模的冶炼和铸造。在广西北流、容县、岑溪、武鸣等不少地方,都留下冶炼遗址。广西多铜,且品位高,150-200千克矿石即可炼50千克铜锭。那翠蓝色的孔雀石,往往裸露于地面,矿石随手可得,这就为冶炼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在北流城东10千米处的铜石岭,石皆紫铜色。这里有汉魏时代的矿井、炼炉、排水沟和灰坑,还有遗下的矿石、矿渣、钢锭和风管。剩下的矿石仍含2.85%的铜,用木炭加热仍可出铜汁。山坡上,排列着一排竖形炼炉。炉底外径40-50厘米,内径36-43厘米,内壁有4-7厘米厚的由黏土和石英砂等耐火材料做成的耐火层,外呈红褐色。每个炼炉的底部沿边有一铜汁流口,流口之导管伸向下方的化铜池,每两炉导管为一组,合成一管后垂入化铜池。鼓风管内径5厘米,外表呈酱色,即玻璃质晶体和铜锈色。竖炉群的上方及外侧,绕着一条排水沟,可将山坡上流下的雨水排走,不至于灌入炉膛。从整体看,群炉安排巧妙,十分方便,可见设计独具匠心。炉体结构合理、科学,其防火层的耐温材料达到较高水平。专家估计,内膛可产生1200度以上高温,而铜矿只需1083度,就化解流出铜汁。从所遗钢锭看,经化验,含铜高达98.68%,铅0.142%,纯度较高,可见当时的冶炼技术具有较高的水平。

  铸造水平集中体现在铜鼓身上。铜鼓最早的型号是万家坝型,但出土此型铜鼓的地方名叫“那波”,在壮语里即为泉水灌溉的田,因此,万家坝铸造的铜鼓,其民族成分究竟是濮越还是氐羌,值得研究。但不管如何,铜鼓东传,经过了滇东、桂西整个壮族先民分布地区。传到今玉林、贵港地区,与那里当时较高的越人文化结合,使铜鼓铸造技艺发展到了顶峰,产生了高峰期的三个代表型号:北流型、灵山型、冷水冲型。这三个型号以高大轻薄、花纹繁缛著称。原中国古铜鼓研究会会长石钟健教授生前曾经说过,铜鼓传到了壮族祖先手里才成为真正的金属鼓。唐代刘恂在岭南见到铜鼓,惊叹道:“蛮夷之乐,有铜鼓焉。形如腰鼓而一头有面。鼓面圆二尺许。面与身连,全用铜铸。其身遍有虫鱼花草之状,通体均匀,厚二分以来。炉铸之妙,实为奇巧。”但铸鼓工艺复杂,“广州炼铜师不过十余人,其法绝秘,传于子而不传于女云”。
  ......
  
  众贝侬,我将在 铜鼓的铸造技艺(下) 继续介绍梁先生的文章,但我很想听听在各自家乡的铜鼓铸造是怎样的一个流程。嗯~~~谢谢了。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帖子永久地址: 

僚人家园 - 论坛声明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仅代表作者个人的立场,不代表本论坛管理方立场。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僚人家园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或转载本论坛原创文章时须征得作者本人及僚人家园论坛管理员的同意
4、发帖者承担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相关责任。僚人家园管理团队有事先不通知发帖者而删除或屏蔽本文的权利。

带领族人,实现壮族的伟大复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5

主题

1

听众

8549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20-5-20
注册时间
2002-10-3
沙发
发表于 2003-1-13 08:34:00 |只看该作者
翔鹭衔鱼纹铜鼓  
   出产于西汉。1976年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县罗泊湾一号墓出土。高36.5厘米,面径56.5厘米。此鼓的鼓胴、鼓腰、鼓足分界明显,胴外鼓,腰部较高,足稍外侈;胴与腰间铸四个绳纹纽。鼓面主题纹饰为翔鹭衔鱼纹,此外还有芒纹、菱形纹、锯齿纹等;胴部饰弦纹、乳钉纹、羽人划船纹等;腰部饰羽人舞蹈纹。纹饰繁缛,铸刻精细,给硕大的鼓身增添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此鼓足部一侧还刻有“百廿斤”铭文。现藏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


带领族人,实现壮族的伟大复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5

主题

1

听众

8549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20-5-20
注册时间
2002-10-3
板凳
发表于 2003-1-28 22:08:00 |只看该作者
此鼓面中心有十二角芒光体,鼓面和周身有多种纹饰。通高28、面径49.7厘米。

带领族人,实现壮族的伟大复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5

主题

1

听众

8549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20-5-20
注册时间
2002-10-3
地板
发表于 2003-1-28 22:14:00 |只看该作者
该鼓鼓面中心有十二角芒光体,其边缘铸六个立体青蛙。胴与腰间铸四个绳纹钮。鼓面及周身饰五铢钱纹。此类鼓形体较大,通高57.2、面径90厘米。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收藏一件与此鼓形体相近的铜鼓,鼓面中心有八角芒光体,从中心至四周有六列弦纹,间以云雷纹、菱形纹。除鼓面边缘铸六个立体青蛙外,在胴、腰间一面绳纹钮下方还铸一立体虎形饰物。通高52、面径103.4厘米,约为西汉时期遗物。音乐研究所收藏的另一面小型铜鼓。

带领族人,实现壮族的伟大复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允许回帖同步到新浪微博  

Archiver|手机版|壮族在线    

GMT+8, 2024-12-23 17:09 , Processed in 0.188227 second(s), 4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