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贴子最后由luomaren在 2003/09/02 00:57am 编辑]
东兰县民族中学教育情况调查报告
( 壮侗语言文化网 2003-07-05 6:42 )
作者:广西民族学院教师 黎曙光
江水澄澄江月明,江上徐徐紫气生。绕江瑞鹤鸣,满江咏唱声。
--凭栏人(壮族)
--------------------------------------------------------------------------------
一、社会经济概况
东兰县位于广西西北部,红水河之滨,是一个以壮族为主体,瑶、侗等9个少数民族聚居的集老、少、边、山、穷、库区于一身的大石山区县,也是国务院确定为重点扶持的全国143个少数民族特困县之一。全县辖23个乡镇(其中3个瑶族乡),148个行政村,2946个村民小组,共57720户,全县总人口达27.45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 250365人,占总人口的91.2%。1996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为47558万元,地方财政收入为1812万元,财政总支出为4916万元,地方财政匀给率仅为36.9%,农业人口人均纯收入为713元,人均有粮181公斤。东兰是革命老区、县境内山岭连绵、幽谷深壑纵横,地势北高南低,自然条件恶劣,资源贫乏,人多地少,人均耕地不足0.64亩,缺水十分严重。目前,全县尚有8万农业人口处于温饱线下,占农业人口的30%。
二、学校基本情况
东兰县民族中学创办于1988年,是广西壮族治区现有的23所壮文进校试点中学之一。主要招收本县小学壮文进校试点班的毕业生及边远贫困村的壮、瑶、毛南等少数民族学生。现有 1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 1136名(男生757、女生379),其中壮族学生1081名(男生 719、女生362),汉族学生41名(男生30、女生11),瑶族学生10名(男生 6、女生4), 毛南族学生4名(男生2、女生2), 内宿生889名(男生605、女生284),团员205名(男生109、女生96),11岁23名(男生15、女生8),12岁166名(男生112、女生54),13岁294名(男生192、女生102),14岁383名(男生252、女生131),15岁213(男生141、女生72),16岁55名(男生43、女生12),17岁 2名(男生2), 补习生13名(男生9、女生4),4 6%以上的学生家庭年人均收入不足500元,口粮不足150公斤,他们生活仍处于温饱线下。为此,每年辍学的学生在15人左有。全校教职工50名,学校校园占地面积4500平方米,现有建筑面积4830平方米,其中教学用房1450平方米,生活及其他用房1766平方米。教职工人均住房面积 16平方米,学生人均住房面积 1.9平方米。现有教学楼一幢(1650平方米),学生宿舍楼一幢(1566平方米),教师宿舍楼一幢(800平方米),除此之外,教学、生活必需的图书仪器、教学实验、文体活动、卫生保健、备课办公等用房、至今仍是空白。教学、体育、卫生设备极其简陋,学校没有一件象样的实验仪器,学生现有图书人均册数不及国家规定的五分之一。
学生入学的分数参差不齐,去年入学的分数,有175分以上的(130人),也有110分。壮文班(该校初一、初二、初三各有一个班)各方面素质更差,有的学生入学时壮语文、汉语文和数学三科小考总分还不到100分,平均每科二、三十分的大有人在,大部分学生不会讲汉语。
课程设置与普通中学一样,壮文班多设一门壮语文课。该校现有语文教师11人,数学教师10人,物理教师3人,政史教师6人,英语教师6人,化学教师2人,体育教师2人,图音教师1人,壮文教师1人。每门课均有专门教师授课,基本达到配置的标准。
该校壮文教师贾玉良所上的壮文课效果好,所管的壮文班无一人辍学,近几年来毕业巩固率都保持在100%,中考上线率和录取率都分别保持在70%和68%以上。1994年秋季,该校10名壮文生参加一次全国性的征文比赛,其中7人获奖。几年来,在每次地、县的作文比赛中,该校壮文学生都有人获奖。还分别在《广西教育报》、《河池日报》、《中国儿童文学》、《中学作文选》等刊物上发表文章。如:周慧(88级壮文班学生)曾在上海的们《童文学》发表过小小说,莫峰(88级壮文班学生)在《中学作文选》发表的“严父”一文影响颇大。其成功的经验为:1.热受民族教育事业,爱生如子,善于做差生的转化工作。2.充分发挥壮语优势,以壮促汉,汉壮结合,狠抓学生基础技能运用培养,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类指导,初一的教学重点放在拼音阅读,初二狠抓词句运用和写作训练,初三全面指导迎接中考。3.自编教学参考资料,近几年来编写出“壮汉语法对比规律”、“壮文语音发音部位分类对较表’”、“壮语语音和英语发音异同对较表”、“壮语标准语与东兰壮语方言的对调规则”、“壮文韵母长短音区别口诀”、“壮语中心词与汉语中心词的位置法则”等,同时录制壮文语音磁带5盒,语法教学磁带3盒,自行设计壮文教具供学生学习参考。4.采用多种形式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壮文兴趣。5.在写作训练指导上,充分利用壮文学生的母语思维优势,引导学生练写家乡喜闻乐见的人情世故,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在课堂教学上结合教材内容和要求,从片段作文训练到整体作文训练,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写作训练,提高壮族学生双语写作能力。
三、学校教师的基本情况
该校教职工共50人,其中专任教师43人。43人专任教师中有1人本科毕业,41人大专毕业(其中有3人函授本科将毕业),l人中专毕业(体育教师)。虽然学校条件艰苦,但绝大部分的教师从教思想还是比较牢固。他们同心同德,发扬老区革命前辈不怕牺牲,英勇奋斗的光荣传统,热爱民族教育事业,工作不计报酬,对学生负责,加班加点,常常从早上6点工作到晚上11点。当前存在的主要困难是:1.教师住房十分紧缺,该校仅有套间23套,平房6间,40%的教师外宿。2.教师工资偏低,教师的四种补贴(人均52元)一直没有发放,该校年青教师占80%,每人每月的工资大概只有200来元.3.教学资料缺乏,教师的备课资料全由个人购买。4.与外界同行交流甚少,教学手段还很陈旧,大都一张黑板一支粉笔。
四、教学质量的情况
按有关规定,县级非重点中学初中毕业会考及格成绩达到65%即达标,该校95年毕业生102人,会考及格率为77.8%,96年毕业生170人”,会考及格率为67.4%,97年毕业生154人,会考及格率为95.6%,连续三年毕业会考超标,连续三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单位”。该校95年上地高、中专、中师有26人,占25%,96年有42人,占26.4%,97年有68人,占44%。96年中考,该校韦国勋以626.5高分名列全县考生第二名(第一名为627.2分)。该校壮文班与该地区同类四所民族中学相比(宜州民族中学、环江第二民族中学、巴马民族中学、天峨民族中学)其排名名列榜首。总之,该校教学质量还是比较高,其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1.管理工作到位,职责分明,注意加强学校“三风”建设,工作抓得扎实细致。2.教师责任心和教学能力强。3.引入竞争机制,同一教师往往要上两个课头,用两个年级的课)以便相互比较。4.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勤奋刻苦。
五、壮文教学的情况
该校目前有三个壮文班(初一、初二、初三各一个班人初一、初二壮文班每周授壮语文课2节,初三每周3节,全由壮文教师翠玉良承担。通过与该校部分师生座谈,普遍认为:上壮文课还是很有必要的,壮可以促汉,也可以促英,壮汉结合,有利于提高壮族地区初中教学质量。大凡壮语文学得好的学生,汉语文、英语一般也学得好。目前突出的问题是:1.有关单位领导对壮语文重视不够,没有真正认识到壮语文教学在壮族地区的重要性。2.广西壮校目前定向东兰县招生仅4人,且限于中山、太平两个乡,这样势必影响到不是来自这两个乡的壮族学生学壮文的积极性。3.广西壮校培养的学生不应只局限在做壮文教师,培养的面应宽些,以适应壮族地区对各类人才的需求。4.壮语教学中间脱节(指高中阶段目前没有壮文班)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建议壮族地区高中阶段开设壮文班,这样从小学到大学都有壮文专业的学生,壮族学生学壮文就有积极性了。5.目前没有一套相对稳定的适合于初中壮语文的教材,相关的教学参考书也没有。6.从事壮文教学的教师因受社会环境(主要是人们不重视)的影响思想有波动。
六、学校当前面临的主要困难
1.校舍设备简陋且严重不足
现有的教学楼,勉强容纳现有班级上课。确切地说只能让师生遮阳避雨。因这栋楼除了整体框架外,天面、门窗、楼梯间、内外墙的粉刷装修,灯光照明设备等工程,都因资金短缺至_无法施工。
师生住房十分紧缺,致使一部分教职工无法在校内住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的教学和工作,现有的师生住房过于简陋,亟待新建师生住房。教学用房严重不足,仪器房。实验室、图书馆、办公室急需兴建。
2.教学设备展乏,严重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该校教学所需的理化、生物及其它学科的仪器几乎是一片空白,图书资料极缺,生均只有4册。
3.体育、卫生、生活设备亟待充实
该校体育设施除两个篮球场外,其他设施几乎为零,至今还没有一间专门卫生室,学生食堂只能在一个临时窝棚内蒸饭,没有公用餐厅,内膳学生要么在宿舍、要么在教室就餐。
七、急需解决的问题和需要投人的资金
1.根据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需要,该校现有的办学条件差,目前急需新建师生住房1840平方米,按每平方米350元计,共需投入资金64.4万元。
2.按照“普九”要求,初中要配置教学仪器9.9万元(不含电教仪器),图书资料入手20册,两项共需投入21.5万元。
3.完善现有教学楼的装修工程,共需投入30万元。
4.新建一栋综合办公楼825平方米,按每平方米350平方米计,共需设人28.9万元。
以上四项共计投入144.8万元。
http://www.kam-tai.org/languages/zhuang/education/donglanbaogou.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