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僚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点击进入授权页面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2742|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原住民”何以为证?

[复制链接]

683

主题

1

听众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20-5-27
注册时间
2003-12-1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5-9 12:28: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原住民”何以为证?

作者:王泉声 谢雨 来源:河源日报 发表时间:2006-01-23 点击数:205
【字体:大 中 小】【打印此页】【关闭窗口】

通过实地和电话采访,主要依据镇政府提供的原始资料写就的一篇动态新闻稿,原本是和学术论文不大相干的两类体裁,但新闻稿中的一些内容受到质疑,这是笔者未曾想到的。这使我们在感受到广大读者对本报的厚爱外,也看到这篇新闻稿件的价值和影响(引发了多家省级和省级以上媒体的关注、采访和发稿)。当然,对《179姓都是原住民?》(简称《原住民》)的一些看法,也提出我们不同的观点。

采访初衷

《佗城179姓解开重要史谜》(简称《史谜》)一稿从新闻线索的获取、实地采访、佗城镇政府的调查取证到稿件写就刊登,前后经历了近一个月的时间,实属不易。

之所以重视此稿,是缘于佗城文化的重要价值,是缘于广东文史界始终关注的一个重要历史谜团:正史中虽记载有任嚣、赵佗率领50万大军南下平定南越,却无这批大军下落的记载——这批大军到底去了哪里?

《史谜》见报之前,有过零散发现佗城140多个姓氏宗祠的报道。这些宗祠从一个方面见证了南下秦军的下落,但从考证学的角度来看,只有这一点还是不够的,这不是唯一的说明。如果还有其他的发现可以为证,那谜团的解开才更具说服力。庆幸的是,佗城镇政府不仅给笔者提供了《史谜》的重要线索,而且提供了179姓的第一手统计资料,故而也就有了这篇《史谜》稿的问世。

从新闻的角度讲,《原住民》中有些质疑内容已和新闻稿无关了。

关于“户口簿”与“原住民”

《原住民》一文中说:“不知这组数据(179个姓氏)是不是从户口簿中得来的。据笔者的理解,正确的方法应从村落中统计,从原住民的男住户中统计才科学。”

从采访的角度讲,这个问题的回答最好是被采访对象的事,因为记者需要和负责的是被采访者提供的事实的及时和准确。

可以肯定地说,这组数据不是从户口簿中得来的,而是镇政府出面通过组织发动逐村逐户统计出来的。笔者的依据是佗城镇政府提供的18个自然村每个村第一手的统计登记,而这正是媒体所需要的。

至于“从原住民的男住户中统计科学”一说,笔者不敢完全同意。什么叫“原住民”?“原住民”的具体标准是什么?“原住民”从什么时间算起?“原住民”的第一手资料在哪里获取?这些问题至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如果从秦始皇时代算起,那在经历了几千年的风雨沧桑之后,面对历史图书和档案资料的残缺和空白,这一美好的想法根本实现不了。

“男住户”作为户主的这种户籍登记方法有其科学的一面,但是否从秦朝开始?每个朝代、每个历史时期是否都如此呢?对于那些单身母亲家庭、家中只有女子而无男子的家庭又如何统计呢?即使采用“男住户”的统计方法,那正史中记载的秦始皇迁来的1.5万名女子的婚姻家庭状况又如何得知和统计呢?问题没那么简单。

有些想法从理论上讲得通,也有一定的道理,但如果无法操作的话,这种理论也只能束之高阁。

另外,《史谜》中并没有认为这179姓都是秦军的后裔,只是认为这179姓对揭开历史之谜具有重要价值。

关于姓氏文化和“以偏概全”

中华姓氏文化源远流长,有着丰富和深厚的文化内涵。目前,姓氏文化已从以前比较单纯的民族起源、寻根文化发展到对基因资源分布、人口发展趋势、人口优育的现代研究层面上,每次国家大规模的人口普查都把姓氏普查作为普查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传媒也必须高度重视姓氏文化研究的过去、现在与将来,更何况在秦始皇时期只有中原才有姓氏文化,而南越基本是没有姓氏文化的。因此,对佗城文化和珠江水系文化的研究就更应当重视姓氏文化,而不能只重视宗祠而忽略姓氏文化。两者同等重要,不能厚此薄彼。

作为一个经济并不发达的山区小镇、村,作为一个只有4.1万人口的镇居然有179个姓氏,2000多人口的村居然有140个姓氏,这种文化现象既然在全国十分独特,那必然有其历史缘由,这不是《原住民》一文中所说的“外界交往的广注、与外地婚媾复杂、外地外姓人向往之地”所能圆说的。如果没有50万秦军众多姓氏文化的肇始和积累,仅靠“交往”、“婚媾”、“向往”等因素,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中国还有很多人口、规模、交通类似佗城的镇,有些甚至经济比佗城还发达、交流更便利,怎么没有出现如此多的姓氏?佗城作为岭南最早的城邑是无可厚非的,50万南下秦军也是正史所载的,179个姓氏的发现也是18个自然村一村一户地登记统计出来的,179姓从另一个方面见证了秦军的下落,从而在以前发现140个宗祠的基础上最终解开了千古谜之谜,完全是客观、科学的,是绝非偶然的!

中山大学教授黄伟宗在接受笔者电话采访时所陈述的,也同样是179姓的发现有重要价值,解开了一个千古之谜,谈不上什么“以偏概全”。

关于沙、罗、卢三姓姓源及其他

《原住民》中列举了“龙川佗城的姓氏中有3姓有明确的来历”,即沙、罗、卢三姓。

笔者不排除这三姓在《原住民》所说的来历的可靠性,但是,中国的姓氏来历是复杂的,某一个姓氏的来历并非只出一门,其发源地也不止一处,唯一可以确定的只能是通过比较得出出处的早晚而已。

沙姓,《原住民》说是“元朝恭古阿里沙后代。元顺帝至正二年(1360年)从江苏江宁(南京)来到广东循州,即现今佗城(并非赵佗时来佗城)。”

据考证,沙姓来源并非只是“元朝恭古阿里沙后代”,其来源为:1、出自子姓,是汤王的后裔。商朝末年,殷纣王庶兄开(一名启)被封于微,世称微子。武王克商后,封微子于商兵,建立宋国。微子的后裔有沙姓。2、出自神农氏,为炎帝之后。炎帝为部落首领时,其下有臣夙沙氏。3、以国为氏,西周有沙侯国,地望在河北涉县,涉县之称由西汉时沙县改。4、出自沙随氏。古代诸侯公爵凡失国或无爵后,即称为公沙氏或沙随氏,后省为沙氏。5、历史上的百络国(在今朝鲜)有沙氏。沙氏望族居东莞(晋武帝置郡,在今山东沂水一带,即汉代城阳郡旧地)、汝南(今河南汝南东南60里)。

沙姓在元朝之前就出过沙金威(汉代名将)、沙门(晋代名士)、沙世坚(北宋名将)等人物,怎么能仅仅说成“元朝恭古阿里沙后代”?

罗姓是古代第20大姓,基本 源也有三。《原住民》所说的,罗姓,“周武王三年,劻正公以功封于宜城……之说”,只是祝融氏后裔封地之一说。

卢姓的发源也有多处,为比较古老的典型北方大姓,其姓源这里不再详述。

至于这三姓何时迁往佗城,因为姓源的复杂,也是有待考证的一个复杂的学术问题,并非那么简单就能肯定迁往的年代和出发地的。

笔者认可《原住民》的观点:佗城姓氏之多、之复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笔者并没有认为179姓就是赵佗军队的后裔,只是认为这179姓是一个重要的历史史证。

50万南下秦军的构成是复杂的,除了秦地军队,还包括秦占领国的兵卒、囚犯、部分失败国的贵族等,军队的姓氏来源因而相当复杂。至于具体复杂到何种程度、何种结构,在无法获知军队花名册的情况下,这只能是一个无法完全破解的谜。

关于《史谜》与其他媒体的新闻标题

《原住民》对《史谜》一文的标题有所质疑,这就涉及到新闻标题与学术论文标题的异同。

无论是新闻标题抑或学术论文标题,其共同之处是都必须尊重事实,标题的制作也必须建立在客观、准确的基础之上。但学术论文的标题制作追求的是客观、准确、直接、精当;而新闻标题的制作则允许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进行艺术的提炼、加工和润色,使标题更为简洁和生动,更能吸引读者眼球。

作为《史谜》消息稿最鲜活、最重要的新闻要素是179姓的在佗城的发现,而其新闻价值在于对解开历史之谜有重要价值。主标题的制作要求要素和价值这两个内容尽可能融为一体,而融为一体就要简洁,因此在标题制作上不可能涉及更多的内容,不可能再加上“在140宗祠发现的基础上……”之类的旧新闻内容,必须要有“179”这个总数,不能只说140个姓。如果新闻标题对新闻要素“滴水不漏”地包容,那标题就失去了制作的意义和魅力所在。在多个标题制作之后,最终确定了现在这个标题,笔者认为还是比较满意的。

在这篇质疑收笔之时,南方电视台《今日一线》栏目16日也播放了他们采访制作的新闻,其标题为《179姓解开千古历史之谜》,和《史谜》的标题基本相同,而且,采访中山大学黄伟宗教授时,黄教授对179姓的发现同样很重视,他认为宗祠并不是唯一说明秦军下落的证据,并且说:秦始皇时代,中原官兵都是有姓氏,而当时岭南则基本无姓氏;179姓的发现,有重要历史价值,不仅解开了南下秦军下落的历史之谜,而且第一次找到了岭南文化、珠江文化和中原文化汇合的地方(东江、佗城)。在12月4日之后,其他媒体也进行了采访和发稿,其标题和主要内容与《史谜》的标题和主要内容十分相近。

《南方日报》的标题为:50万南下秦军后裔今安在?佗城:179个姓氏解历史谜团

《广州日报》的标题是:龙川佗城包容179姓氏 解开史上千古之谜

以上两标题和《史谜》的标题大同小异,如果对《史谜》标题质疑的话,那被质疑的媒体也就太多了。


踩过的脚印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帖子永久地址: 

僚人家园 - 论坛声明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仅代表作者个人的立场,不代表本论坛管理方立场。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僚人家园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或转载本论坛原创文章时须征得作者本人及僚人家园论坛管理员的同意
4、发帖者承担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相关责任。僚人家园管理团队有事先不通知发帖者而删除或屏蔽本文的权利。

登上僚人网站,认识僚人历史, 弘扬僚人文化,增强民族意识, 推动对外开放,促进僚区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3

主题

1

听众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20-5-27
注册时间
2003-12-15
沙发
发表于 2006-5-9 12:29:00 |只看该作者
登上僚人网站,认识僚人历史, 弘扬僚人文化,增强民族意识, 推动对外开放,促进僚区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4

主题

1

听众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9-1-23
注册时间
2003-4-24
板凳
发表于 2006-5-9 14:15:00 |只看该作者
新闻本身就有客观真实和反映真实,要完全的统一是很难的。

人的一生有如负重致远,不可急躁。以不自由为常事,则不觉不足。心生欲望时,应回顾贫困之日。心怀宽恕,视怒如敌,则能无事长久。只知胜而不知败,必害其身。责人不如责己。不及胜于过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3

主题

1

听众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20-5-27
注册时间
2003-12-15
地板
发表于 2006-5-9 14:48:00 |只看该作者
佗城179姓解开重要史谜
新华网广东频道 ( 2006-01-05 12:15:37) 来源:新华网广东频道 编辑:李智敏

新华网河源1月5日电(王泉声 谢雨 刘伟东)一个只有4.1万人口的龙川县佗城镇竟然咸聚了179个姓氏,一个仅有2000多人口的佗城村居然包容了140个姓氏!

据《河源日报》报道,佗城镇政府2005年12月对该镇18个行政村的这个专项调查统计结果,不仅使佗城镇这一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锦上添花”——有了申报中华姓氏吉尼斯世界纪录的“之最资本”,更为重要的是最终确定了两千多年前秦朝50万南下大军的下落。

在179个姓氏中,有笔画最少的丁、刁、卜姓,也有十七笔画的戴、鞠、魏等姓,还有僻姓占、米、农、官、院等;除单姓外,也不乏欧(欧阳)等复姓。而佗城村所包容的140个姓氏,远远超过了浙江温州龙湾村发现的87个姓氏。据《钱江晚报》2005年10月18日报道,龙湾村素有“中华姓氏第一村”之誉,现正准备申报中华姓氏吉尼斯世界纪录。

据《淮南子·人间训》、《史记·南越列传》等史书记载,现龙川佗城镇始建于秦始皇33年(公元前214年),为龙川首任县令赵佗所建,是史料记载中岭南最早的城邑。史载秦始皇派任嚣、赵佗率50万大军南定百越,后并应赵佗之求迁来1.5万名女子与士卒结婚,但50万大军的下落均无记载,给史家留下了一个千古之谜。

1月1日,广东省政府参事、中山大学教授、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会长黄伟宗接受本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获知佗城发现179个姓氏的消息后,显得很兴奋。他明确表示,2002年他在考察珠江水系文化源头时,曾在佗城镇发现了几十座秦朝大军民间化重要标志的姓氏宗祠遗址,这对确定50万秦军下落具有重要历史参考价值,而此次179个姓氏的发现,“完全解开了这一历史谜团”。黄伟宗表示,可以肯定地说,这179个姓氏和几十座(37座)姓氏宗祠遗址的发现,就是当年南下秦军在此驻扎、杂处、生息、繁衍乃至散行到岭南和世界各地的历史见证,是赵佗推行“与越杂处”、“和集百越”政策的延续和结果,并从而使佗城成为岭南文化与中原文化结合的发轫之地,其文史价值和政治意义十分重要。

对于中华姓氏文化的重要意义,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姓氏文化研究专家袁义达认为,中国人的姓氏和姓氏分布是中国一项特有的国情,它涉及到中华民族的起源、祖宗遗留下来的基因资源分布、当今海内外的寻根和国家的统一,以及今后人口发展趋势等诸多问题。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目前我国汉族人口常用姓氏有3000个,《百家姓》则收集了438个姓氏,而佗城镇统计出来的179个姓氏就几乎占到了《百家姓》的三分之一。据查证,佗城这一发现,在中国是绝无仅有的,是一种独特和重要的历史文化现象。(完)

新《百家姓》

《百家姓》实际收录了438个姓,其中复姓30个,即使如此,仍未能尽列汉族所有的姓氏。据统计,汉族现今使用的姓氏达3000个左右。中国科学院根据人口普查的资料电脑统计,得出100个人口最多的大姓。新《百家姓》顺序如下:

李王张刘,陈杨赵黄,周吴徐孙,胡朱高林,何郭马罗,

梁宋郑谢,韩唐冯于,董萧程曹,袁邓许傅,沈曾彭吕,

苏卢蒋蔡,贾丁魏薛,叶阏余潘,杜载夏钟,汪田任姜,

范方石姚,谭廖邹熊,金陆郝孔,白崔康毛,邱秦江史,

顾侯邵孟,龙万段雷,钱汤尹黎,易常武乔,贺赖龚文。

佗城镇姓氏统计(共179个)8个

二笔:丁、刁、卜

三笔:万、乡、于、卫、马、孔

四笔:尹、文、方、毛、牛、王、邓、韦

五笔:丘、乐、付、冯、包、古、卢、古、叶、宁、左、未、甘、田、申、白、石、邝、龙

六笔:任、伍、关、农、刘、吉、吕、壮、孙、安、尧、庄、朱、江、池、汤、许、邬、阮、齐、匡

七笔:何、余、劳、吴、员、宋、张、李、杜、杨、汪、沈、沙、肖、苏、连、邱、邹、陆、陈、麦、疗

八笔:冼、卓、周、官、尚、屈、巫、庞、承、林、欧、练、罗、苗、范、郑、金

九笔:侯、俞、南、姚、柳、段、洪、胡、费、贺、赵、郝、钟、院、骆、

十笔:候、党、凌、唐、徐、殷、泰、涂、烧、秦、翁、莫、袁、资、郭、钱、陶、顾、高

十一笔:崔、康、曹、梁、萧、隋、麻、黄、龚、盘

十二笔:傅、彭、揭、普、曾、温、游、程、童、舒、葛、董、蒋、覃、谢、超、辜、韩、鲁

十三笔:蓝、詹、赖、雷

十四笔:廖、熊、管、缪、翟、蔡、谭

十五笔:樊、潘、颜、黎

十六笔:薛

十七笔:戴、鞠、魏

http://www.gd.xinhua.org/dishi/2006-01/05/content_5972552.htm


登上僚人网站,认识僚人历史, 弘扬僚人文化,增强民族意识, 推动对外开放,促进僚区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4

主题

0

听众

2万

积分

违规用户

Rank: 2Rank: 2

最后登录
2006-10-31
注册时间
2003-9-28
5#
发表于 2006-5-9 17:41:00 |只看该作者
龍川現在是客家人地方耶,那些人都是客家人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允许回帖同步到新浪微博  

Archiver|手机版|壮族在线    

GMT+8, 2024-11-15 03:14 , Processed in 0.218333 second(s), 4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