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民歌大多只有两个声部,变化主要集中在内容,不会唱不会听的人听起来很乏味。但……
我认为这个评价应该属于作者对音乐理解的误区。中国民族音乐和传统音乐里,大多数都是单声部,以至于西方音乐家一度认为中国是没有多声部音乐的国度,直到发现侗族和壮族等西南少数民族的多声部音乐,才打破了西方对中国的这个偏见。现在中国的多声部音乐,大多数都是学院派的多声部,也就是说从西方引入的多声部唱法,只有壮族、侗族等少数民族的多声部音乐,才是本身的传统音乐。“壮族民歌大多数只有两个声部”,显然是不了解有两个声部已经是很了不起的音乐杰作了。另外,壮族地区的上林、马山和德保等地,还有三声部音乐。
但廖汉波认为,他们这些年轻人也有喜欢起本民族的山歌的。他说,参加排练的这些年轻人大多是大学文化,不少人懂外语,他们也唱外面的流行歌曲。但在与外来文化的交流、碰撞和比较中,发现了自己的民族特色和优势,唱起自己的山歌来能增进民族感情。但显然仍旧以那种单调的曲子包容那么多内容的话,山歌会逐渐失去吸引力的。所以,要加入新元素打造这两首歌,从而把自己的民族文化参加到世界民族文化的大舞台上来展示。他认为这是一种民族文化的自觉与自救,产生的一种朴素的回归意识和要求。
廖汉波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壮族男孩,本人学的是日语导游专业,且通晓英语。在工作中发现了自己民族文化的价值。四年前,他创办了“壮族在线”网站,现在已经是最大的壮族文化网站,入网会员超过8000人。
我从来没有和作者说过“参加排练的这些年轻人大多是大学文化”,估计又是误会了,实际上参加2006“布洛陀·贝侬”歌会演出的演员们,大多数是本论坛的贝侬,有初中生,用有高中生,有已经在职工作的,当然不排除有些贝侬是大学文化的,但说的“大多是”就说过头了。另外,我从来不会感觉“仍旧以那种单调的曲子包括那么多内容的话,山歌会逐渐失去吸引力”,相反,我认为壮族的“山歌”实际上是壮族永恒的文学,不单调,只要进入这个文化当中,也不会感觉没有吸引力。另外,作者还看走眼了,我已经不止这个年龄了。
以上只是一些澄清,没有否定这个报道的意思,我还是很赞赏文章作者对壮语新歌的报道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5-2 3:36:14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