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西姆考察德保三声部山歌和南路壮剧
本站讯(红棉树):2006年4月17到18日,“壮族民间歌曲100首”项目德保考察组正式到德保县考察,考察组负责人由范西姆(广西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广西著名民族音乐家)、余达佳(原自治区民委主任)、唐建祥(原区文化厅助理巡视员)、农锋(广西艺术学院教授)、何文友(广西艺术学院副教授)等5人组成。他们在德保县委宣传部部长游君宇、县文化局局长王明智、县民族局局长何臣照等有关领导的陪同下,对德保县流传的南北路山歌、南路壮剧曲牌唱腔等民间音乐进行了深入调查。通过本次调查,范西姆研究员等人惊喜地发现德保县北路山歌为三声部民歌,而南路壮剧气势磅礴的艺术感染力也让范西姆一行赞赏有加。
为了反映广西歌海的风貌,抢救和整理壮族民歌,《壮学丛书》编委会设立“壮族民间歌曲100首”项目,从壮族各路民歌中精选出有代表性的100首,摄制加工成DVD专集,是对壮族民间音乐进行调查、收集、录制工作的大型文化整理项目。为协助“壮族民间歌曲100首”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向各有关市、县民委(民族局)发出《自治区民委关于协助做好“壮族民间歌曲100首”的通知》(桂族发[2006]31号文件),要求各地民族局对这个大型文化项目进行协助。“壮族民间歌曲100首”项目课题组分为两个调查组,调查组负责人由著名壮族音乐家范西姆等9人组成,分别到各市、县进行民歌调查、收集、录制工作。
配合报道此次考察的记者 甘林卿(摄)
在德保县的考察当中,范西姆等人专程观摩了德保县民间精英组成的天保壮剧团表演的南路壮剧曲牌联奏和各种唱腔,以及德保民间山歌歌手和德保县新生代年轻人组成的突围乐队表演的德保传统山歌。由马骨胡、牛角胡、田螺笛、月琴等多种民族乐器组成天保壮剧团乐队、能够唱各种山歌唱腔和南路壮剧曲牌唱腔的天保壮剧团演员、德保县初级中学16岁的初三学生黄东黄德双胞胎兄弟演绎的德保山歌,都给“壮族民间歌曲100首”项目德保考察组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德保县马隘、那甲、敬德、足荣、都安、巴头、东凌、扶平等北路各乡镇流传的天保北路山歌,一向以雄浑大气而著称,而其最古老的传统三声部演绎形式,也让考察组人员惊喜不已,这是继上林、马山三声部民歌发现之后,壮族地区发现的第三种三声部民歌。最后范西姆研究员对德保的民间音乐文化的底蕴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说:“德保三声部山歌和南路壮剧音乐应在今后推上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来展现”。
甘林卿(摄)
配合这次调查收集、录制德保民歌、戏曲音乐的县委宣传部部长游君宇、县文化局局长王明智、县民族局局长何臣照等德保县有关领导均表示,以后会加强对德保民间文艺的保护和发展,并一如既往地大力支持本县民间文艺力量的蓬勃发展。
相关组图:
甘林卿(摄)
甘林卿(摄)
南路壮剧乐队当中的牛角胡乐手 甘林卿(摄)
范西姆对喜欢唱德保山歌的突围乐队黄东黄德双胞胎两兄弟寄予厚望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4-24 5:32:05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