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僚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点击进入授权页面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457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大明山龙母揭秘》文选之一

[复制链接]

39

主题

0

听众

7902

积分

贵宾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5-2-16
注册时间
2005-5-3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4-15 19:02: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龙母文化发祥地探析

谢寿球

龙母文化是珠江流域以“掘尾龙扫墓”传说为中心所形成的文化体系。龙母文化是珠江流域的主流文化之一,龙母在近代已成为珠江流域公认的重要人文始祖,在全国和东南亚都具有广泛的影响。

近年来,龙母文化朝圣游已成为旅游名牌产品,仅广东德庆悦城龙母庙的旅游门票每年收入就超过了6000万元。梧州近年也在打造龙母文化旅游的品牌,并成功举办了首届龙母文化节暨经贸洽谈会,这一届龙母文化节共签订了投资项目33个,总投资8050多万美元,其中外资额达4200多万美元。龙母文化的巨大旅游价值使龙母文化游成为各地包括广东德庆在内的两广四市(广东肇庆、德庆、广西贺州、梧州)争相打造的文化旅游品牌。藤县藤城胜西村与岑溪糯垌大竹村也都争相宣传自己是真正的龙母诞生地。

龙母文化旅游热也使龙母文化的研究形成了热点,广东和广西多次召开了龙母文化研讨会,重点对龙母文化的民族源流和发源地做了深入的研究。

珠江流域龙母文化的发源地到底在哪里呢?

关于“断尾龙”,全国有两大故事圈,一个是山东“秃尾巴老李”故事圈,一个是珠江流域“掘尾龙扫墓”故事圈。山东“秃尾巴老李”的故事在清代才开始流传,珠江流域“掘尾龙扫墓”故事在先秦时代就开始流传了,珠江流域的“掘尾龙”传说远远早于其他地区的“断尾龙”传说。

那么,珠江流域的哪一个地方才是龙母文化的真正发源地呢?

近代许多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形成了龙母文化源于古骆越文化的共识。

广东省民族研究所研究员陈摩人是这一观点的重要代表,他指出:“对照悦城龙母传说,至少可以获得两点启发。第一,龙母的身世,是西江上游漂来的女婴,暗示了这支氏族来源于哪里,是沿江漂流迁移的印证。西江上游是古骆越地,透露出龙母的族源与骆越有亲缘关系;第二,古时氏族的姓氏与居留地方的名称往往是合而为一的,氏族移迁到新的居留地常常把地名也带来了。悦城河在西江中游,亦叫温水,龙母这支氏族在这一带活功,也就冠以温姓,与西江上游的温水,显然存在内在的联系。” 陈摩人:《悦城龙母传说的民族学考察》,《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一期)

专家们认为既然龙母是秦始皇时代人,当时中原的华夏族尚未进入岭南,珠江流域一带是壮族先民古越人的祖居地,因此龙母是古越人无疑,当时的古越人无姓,因此龙母姓温或姓蒲的传说是不确切的。古人有以居住地为姓的风俗,从龙母姓温和她是从西江上游漂流到中游的传说分析,龙母的家乡应是西江上游温水流域的古骆越地,她是这一带的豢龙部落或以龙蛇为图腾的古方国女首领。

关于温水的位置,郦道元的《水经注·温水》中的记载自相矛盾,因此后人多取《旧唐书·地理志》的记载:“宣化, 州所治。汉岭方县地。属郁林郡。秦为桂林郡地。驩水在县北,本牂柯河,俗呼郁林江,即骆越水也,亦名温水。古骆越地也”。古宣化县的地域大体相当于现在南宁市的范围,位于县北的温水是指古代的右江和邕江。右江、邕江和郁江流域属于古骆越地。这一地区按照专家们的说法是龙母文化的发祥地,但具体在哪一个地方却一直是一个谜。

既然龙母文化源于古骆越文化,那么龙母文化的发源地就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一、所流传的龙母传说故事在所有的龙母传说故事中是最具有原生态特征的。

二、有与龙母传说相关的大量古地名遗存。

三、在先秦时代有较大的古骆越人聚落。

四、有丰富的先秦时代文物出土,并且出土的文物有岭南最早的龙图腾文物。

五、有悠久的龙母文化习俗。

笔者试就以上五个条件对龙母文化的发祥地作一简要的探析。

大明山地区的龙母传说是龙母文化的原生态

2005年6月,笔者在大明山地区进行民族文化田野调查时发现,大明山龙头峰前方有一个壮族群众叫“莫乜掘”的坟头状山峰,“莫乜掘”壮语的意思就是“秃尾龙母亲的坟墓”,这一带的壮族老人告诉笔者,这是秃尾龙“特掘”安葬它养母“乜掘”堆土形成的山峰,老人们还说,秃尾龙母亲“乜掘”是大明山脚下的壮族人,老人们还讲了许多龙母坟山如何灵异的故事。笔者进一步调查时发现,龙母的传说故事在这一带特别是武鸣的两江镇至马头乡一带流传很广。这一故事的梗概是:

很久以前,在大明山边的一个村子里有个寡妇,家里很穷,靠挖野菜维持生活。一个冬天,寡妇去挖野菜,在回来的路上,她看见一条身上发光长得很奇怪的小蛇,蜷伏在路边,快要冻死了,就连忙用裙子把它兜起来带回家。

寡妇把小蛇救活后养在家里,像对待亲生儿子一样,天天都精心地护理它,后来小蛇逐渐长大成一条非常听话又生动活泼的“独龙”(壮族人把大蟒蛇称为龙,独是壮语中动物的冠词)。

独龙越来越大,身越来越长,茅房装不下了,独龙的尾巴往外伸出去一大截,老婆婆告诉独龙,只有砍去一截尾巴才不会越长越长。独龙点了点头,她就拿起菜刀砍断了独龙的一小截尾巴,独龙于是变成了秃尾巴的龙。壮话把秃尾巴称做“掘”,寡妇于是给独龙起名叫“特掘”,人们又按照壮族的习惯把寡妇叫做“乜掘”(“乜”在壮族中是母亲的意思)。

特掘的尾巴虽然不再加长了,但身体却越长越大,茅房快给挤破了。他吃的也越来越多,实在难以再养了。一天,乜掘伤心地对特掘说:“特掘呀特掘,我靠挖野菜过日子,你现在长得越来越大,吃的、住的真是没有办法了,你就自己出去谋生吧!”特掘也流了眼泪,点点头,慢慢蠕动爬出茅房到罗波潭中住了下来。

特掘走了以后,乜掘的门前常常会莫名其妙地出现鲜鱼和鲜果,人们都猜测是特掘送上门的。乜掘的生活和地位从此发生巨大的变化,成为人们崇敬的仙婆。  

后来,乜掘年老体弱病死了,村里人来办丧事,一些年轻人叹息说,“乜掘呀,你养特掘有什么用?难道它能像人的儿子一样把你抬到大明山顶去安葬和扫墓吗!”话一出口,即见狂风大作,雷雨交加,一条金光闪闪的巨龙昂头摆尾凌空而下,头顶老婆婆的尸体飞走了。天晴之后,人们看见原来的大明山顶前突兀挺起了一座大山,山顶上垒着一个墓。人们于是把这座山叫“莫乜掘”,即龙母坟。(壮语“莫”是坟的意思)。

过后,每年的三月初三前后,大明山上总要刮一次大风,下一次大雨,这是特掘扫墓来了。风雨过后,连绵的大明山脉到处瀑布飞泻而下,这是特掘流的眼泪在阳光下闪闪发亮,从远处看像一幅幅高悬的白色挽幛。晚上,瀑布奔流的轰鸣声,是特掘在祭奠养母举行闹龙殿的仪式。

这个故事就是著名的“掘尾龙拜山”的故事,在壮族地区这个故事叫做“特掘扫墓”的故事。笔者对环大明山地区的武鸣、马山、上林、宾阳四县流传的“特掘扫墓”故事进行调查,发现环大明山地区有一个很深厚的“特掘扫墓”故事圈,这些流传在环大明山地区的“特掘扫墓”故事有三个特点:

一是履盖面广。环大明山地区武鸣、马山、上林、宾阳四县的16个乡镇,几乎每一个村屯50岁以上的老人都知道“特掘扫墓”的故事,对这一故事的了解可以说是达到了家喻户晓的地步。

二是许多故事都和真实的地名相联系。大明山地区有许多以龙母故事相关的地名,武鸣两江镇的龙英村在20世纪70年代前一直叫做龙母村,龙母村附近有龙河和蛇溪。两江镇的合耸村有龙母的灵牌山、棺材山和道公山,还有特掘守灵的祖公洞。罗波镇的布凌村有龙垌,传说是特掘成龙之地。罗波潭在清代叫龙窟,传说是掘尾龙的龙宫。马头镇小陆至罗波潭的古廖江壮语叫“达夏”即祖母江。大明山上有龙头峰,东面还有一座像坟墓一样的高峰,当地的地名就叫“莫乜堀”山,即龙母坟山等等。

三是壮族龙母故事主要情节基本相同。这些不同版本的龙母故事的大框架基本相同,差异的地方主要集中在捡蛇的情节、养蛇的地方、断尾的原因三个方面,如捡蛇的情节,有说是开荒捡到的,有说是挑水时捡到的,有说是收花生时捡到的,有说是采猪菜时,小蛇躲在猪菜中背回来的等等。但不管什么版本的壮族龙母故事主要情节都较一致,如龙母都没有姓氏,蛇的数量都是一条,而且都要断尾后才能成龙,并且都有雷雨葬母和三月初三扫墓的情节。

四是壮族龙母故事大部分是原生态的故事。本文所指的原生态是指古老的、只有壮族语言和名称或有汉语名称但名称是壮语音译的故事。次生态的故事是指受汉文化影响而发生变异的故事。在环大明山地区的“特掘扫墓”故事即壮族龙母故事除小部分是次生态的传说外大部分是原生态的传说。

笔者根据田野调查得到的壮族龙母传说和其他地方的龙母传说比较,发现其他地区的龙母故事情节比较简单,篇幅比较短小,而且记述比较混乱,有一蛇说,有五蛇说,有断尾说,也有不断尾说,有龙母蒲姓说,也有龙母温姓说等等。五蛇说中只有一秃尾龙葬母,其它蛇干什么去了难圆其说。既然说秃尾龙是西江主神,不断尾的龙就不可能是西江主神!龙母是先秦时代的越人,越人在先秦时代无姓是众所周知的事实,龙母姓蒲姓温之说违背了历史事实,是后人附会的。有壮族龙母“乜掘”的名称并且龙母没有姓氏的龙母故事,所产生的年代显然比只有汉族名称并且有姓氏的故事早得多。

从以上对比中我们可以认定环大明山地区的壮族龙母故事是珠江流域最古老最具有原生态特征的故事,其他地区的龙母故事是后派生的故事。

大明山地区龙母文化的遗存在珠江流域中最为丰富

据调查,环大明山地区的龙母文化遗存主要有龙母村、庙宇、地方典籍三大类。

龙母文化村目前已发现了4个:

武鸣县两江镇龙英村龙母屯。该屯有壮族龙母“乜特掘”生活在他们村的传说故事,有传说是龙母捡蛇和放蛇的蛇河(壮话叫达额),附近的坡耸村还有传说是秃尾龙为母亲守灵形成的灵牌山、棺材山、道公山等。

武鸣县罗波镇布凌村。布凌村是罗波镇壮族群众公认的“乜特掘”的故乡。布凌村的壮族群众也全都认定“乜特掘”是他们村人。村里有传说是“特掘”变龙的龙垌,也有许多“特掘”如何生活如何灵异的故事。

武鸣县马头镇敬三村韦硕屯。该屯是马头壮族群众公认的龙母故乡,周围各村都流传“百硕(即韦硕屯)养龙,板冯养虎”的民谣。韦硕屯的村民也众口一词地说古时候龙母“乜特掘”生活在他们村。这里还有传说是龙母捡到小蛇的龙池(壮话叫广龙)。还有龙母庙遗址。

上林县塘红乡石门村。石门村也是上林县各乡镇群众公认的壮族龙母“乜特掘”的故乡。这里有一个叫石南海的深潭,传说是龙母挑水挑回小蛇的地方。该村还有一个叫仙岩的岩洞,传说龙母的悬棺就存放在这里。村里有一座旧房子,传说是龙母故居的遗址。

西江下游地区传说是龙母故乡的目前有两个,一个是藤县藤城镇胜西村,一个是岑溪县糯垌镇大竹村,而环大明山地区传说是壮族龙母故乡的村子就有4个,这说明环大明山地区龙母文化遗存在数量上较为密集和丰富。

环大明山地区几乎每一条发源于大明山的溪河都有龙母庙和龙母庙的遗址。

这些庙宇重要的有:

马头镇全曾村庙口屯的大明山庙。大明山庙是环大明山地区历史上最大最古老的壮族龙母庙,也是广西有文物遗存的最古老的龙母庙。大明山庙壮语原叫”庙佬仆”,所供奉的龙母神壮语叫“佬仆”。大明山庙的名字是清代思恩府知府李彦章改的.神像在民国十七年被国民党乡政府所毁,庙宇建筑在1950年被拆,遗址上只剩下四个唐代的石柱础和散落遍地的唐砖和唐瓦。

武鸣县罗波镇罗波庙。罗波庙壮语叫“庙佬仆”,也是环大明山地区最著名的壮族龙母庙。庙宇位于风光奇异的罗波潭边。现存的主建筑建于清代光绪二十五年,原来有三进,现保存完好的有二进。神像也在民国年间被毁,现在的神像是1999年群众自发捐资重塑的。供奉的神祗有“佬仆”(龙母)、岑瑛、神农、观音、关公、岳飞、土地等。原来的“佬仆”神像是与岑瑛一起居于主位的,现在“佬仆”神像已移到庙的左侧。

武鸣县城厢镇夏黄村起凤山神庙。起凤山神庙位于香山河边,“娅仆”(龙母)神像刻在起凤山的东南侧山洞崖壁上,形象非常古朴慈祥。从岩石的风化程度看,神像的雕刻年代应当很久远。

武鸣县城厢镇大同村娅垌神庙。大同村位于武鸣县东江和西江的会合处,壮语名叫娅垌,是阿婆垌的意思。娅垌的“娅仆”庙原址在现在的县交通局交通规费征收稽查办公室所在地,当时庙旁有一株巨大的榕树,庙的规模较大,庙房有三进,两边还有厢房。

武鸣县两江镇龙母村龙母庙。原庙位于村中五保老人麦兆辉现在的住宅,长14.7米,宽8.7米,庙里龙母的形象是一个手把蛇抚摸的老太太形象。在龙母庙对面不远的文昌阁里也供有龙母的神像。原来的龙母庙只残留了一些石础和龙柱。

武鸣县两江镇英俊村感应庙。感应庙所供奉的主神汉名叫明山感应大王,壮语叫“娅仆”。这是两江镇规模较大的龙母庙,解放前祭祀日有上万人参加祭祀活动。原庙址在大明山铜矿峡谷里,清代前过路的客商都要到庙里进香。后来,洪水把深山庙里的横梁冲到河口位置,人们就在横梁冲下的河口位置建起了现在的感应庙。

武鸣县陆斡镇韦杨村明山庙。庙址在村附近的水库坝首边,原庙早已被毁,近年来群众在原址处建了一个小庙。韦杨村明山庙是从马头镇全曾村庙口屯大明山神庙分出来的子庙。主神叫“乜囊”,即母娘,传说大明山神庙天井有一株芋头,长了90个小芋,人们移植了一株小芋到韦杨村建了一个分庙,庙名也叫明山庙。

大明山水陈峰天地庙。庙址下的小路是古代思恩府通往上林西燕的古道。原庙早已被毁,前几年群众在原址上建了一个小庙,供天公、地母和圣君。按当地师公的说法,天公就是雷王,也就是后来的玉皇大帝,地母就是龙母“乜特掘”,圣君就是大明山龙神秃尾龙“特掘”。

马山县古零镇里民村内感屯大明山灵感大庙。庙建在大明山脚下的拉感洞边,供奉“娅仆”即大明山龙母。传说古时候一阵龙卷风从大明山上把一张席子卷到内感屯的拉感洞边,人们认为这是大明山龙母显灵,于是就在这里建起了龙母庙。

此外较有名气的龙母庙和龙神庙还有武鸣县两江镇合耸村坡耸屯的达公庙、云川村拉敢屯的达仆庙、培群村硕板屯的娅仆庙,上林县塘红乡石门村敢仙洞的天地庙、明亮乡亭亮旧圩的娅仆庙、西燕镇渌户屯的高仆庙、大丰镇灵威村的龙骨(即特掘)庙、巷贤同富村的龙骨(特掘)庙、六联村樊村屯的大庙、三里镇的罗波庙、宾阳县思陇乡的胜龙庙等。

环大明山地区龙母庙的分布有一个特点:在每一条发源于大明山的河流出山的河口处或两河的汇合处几乎都有龙母庙,特别是在武鸣县大明山南麓和东江、西江沿岸最多。

环大明山地区在河口处或两河的汇合处建龙母庙的习俗之所以盛行,我们分析主要原因是因为环大明山地区的河口处或两河的汇合处地形和水文条件特别,风雨无常,山洪频发,壮族是稻作民族,生产和生活深受风雨和洪水的影响,所以对主宰风雨和洪水的神灵特别尊崇,自然会在这些地方兴建龙母庙。另外,壮族人多信仰万物有灵,他们相信“在三条河水汇合的地方,一定有神社;在三条路汇合的地方也一定有神社,”(《布洛陀经诗·赎稻魂经》,了解壮族人这一传统观念就可以理解壮族人在河水汇合处建龙母庙的习俗了。

环大明山地区与龙母文化有关的地方典籍有县志、碑刻,歌手、道公和风水先生的手抄本等,这些典籍中也记载了许多龙母文化的史料:

清代文人黄君钜在光绪十二年编的《武缘县图经》中记载“龙母庙,县境乡村多有之,祀秦女温夫人”。(《武缘县图经·卷三》第10页)

马山县古零镇里民村内感屯大明山灵感大庙同治七年刻的首事碑记载:“明山高祖暨七娘各位以降斯岩”,碑文把庙里所祀的龙母神娅仆叫明山高祖,把跟随她的七位女神叫七娘。

武鸣县锣圩镇明代的风水手抄本也有“圣祖明山龙母”的记载。

至于民间歌手保存的古壮字手抄本中关于“特掘”和龙母“娅仆”的记载就更多了。

龙母的文化遗存在大明山地区分布之广之多令人叹为观止,这一现象在珠江流域是罕见的。

大明山地区是珠江流域历史上最早的龙蛇图腾崇拜出现地区

环大明山地区的龙母文化遗存这样深厚和它悠久的历史文化有密切关系。

大明山在壮语中的名称为“岜是”(也写作岜社),这一名称最早见于北宋的《太平寰宇记》,记音为“博邪山”。“岜是”在壮语中是祖宗神山的意思,这说明大明山自古以来就是壮族的圣山。

大明山西南麓的两江、马头、罗波、陆斡一带在先秦时代是壮族先民骆越族的一个大聚落,这一地带出土的先秦时期的文物是广西地区最丰富的。上个世纪80年代这里陆续发现了元龙坡商周墓群、安等秧战国墓、岜马山商代岩洞葬、独山战国岩洞葬等遗址,从这些古遗址出土的大量青铜器可以断定,这一地区在商代就产生了灿烂的青铜文明。

元龙坡商周墓群1985年至1986年发掘,共清理350座墓,出土器物1000多件,其中以青铜兵器最多,另外还出土了不少陶器、玉器、石器。从出土的6套铸造铜器的石范可以认定,这些青铜器多是当地铸造的。另外还出土有2枚铜针,专家认为是我国最早的针灸用针。据国家权威部门测定,元龙坡的年代约为商代晚期。

安等秧战国墓共清理86座墓,出土文物205件,其中青铜器86件,铁农具1件,陶器54件,玉石器54件。有一件铜片用麻布包裹,这是岭南地区发现的最早的麻布实物。出土的陶器上有壮族最早的刻划符号,估计是壮族最早的文字雏形。。

岜马山商代岩洞葬在陆斡镇覃内村岜马山,1986年发掘,共有5座墓。出土文物95件,有陶器、石器、玉器,出土的石戈是当时的权力标志。

独山战国岩洞葬在两江镇三联村伏帮屯独山上,1986年发掘。出土文物15件,主要是青铜器,有剑、钺、戈等,另外还有陶器、玉石器。

这些文物有不少与龙蛇图腾崇拜习俗有关:

饰蛇纹的牛首提梁卣。在马头镇全苏村勉岭出土,与中原商代的提梁卣器形相似,但蛇形纹饰却带有浓郁的南方色彩,是贵重的祭祀礼器。贵重礼器的出现,说明当时已进入方国时代。

龙蛇形图案。元龙坡出土的一个铜盘上有变形的龙纹图案 ,一件石范上,刻划有两蛇相背的图案,蛇的首尾各圈曲成椭圆形状。在岜马山出土的一件陶纺轮上也有类似的图案,但其线条采用凿点连成整体图形,密密麻麻阳的凿点无疑是蛇鳞的象征。石范和纺轮都是重要的生产工具,在这些重要的生产工具上刻上蛇的图案,说明龙蛇是古大明山壮族先民崇拜的图腾,也可以说龙蛇图案是古马头方国的标志。

蛇形玉雕饰。元龙坡316号墓出土,是广西发现的最早的玉雕。玉雕的工艺非常复杂精细。佩饰呈椭圆长形,通长8.4米,最宽2.50米,厚仅有0.2厘米。通体磨制光滑,洁白细净,纹饰采用镂空、琢磨、切割等工艺。整个玉雕似蛇蜷曲之像,两侧的圆孔又似某种凶猛兽类的眼睛。广西著名考古专家郑超雄认为这是高度图案化的蛇形像。

鳞状玉片。在这些古墓中还出土了上万片状如鱼鳞一样的玉片,这些玉片每一片都有一个细小像头发絲一样的小孔,一些专家认为,这就是龙鳞玉衣的玉片,是最尊贵的殡葬衣饰。

这些龙蛇图腾崇拜的文物都是广西目前已发现的最早的龙蛇图腾崇拜文物,这些文物的出土向我们透露了商代的环大明山地区确实存在着一个以龙蛇为图腾的强大方国的信息,环大明山龙母文化就是这一方国信仰的原始宗教。

另外,笔者在两江镇龙母村旁边还发现了一个明朝蛇图腾石雕像。石雕像用整块石头雕刻而成,高约1米,整体如一只大蟒蛇。当地人称为“特掘”,即秃尾龙。石雕刻琢随意,形像高古,用刀圆润,无棱无角,具有明代石刻风格。

大明山地区与龙母文化有关的文物从商代一直延续明清,这在珠江流域也是绝无仅有的。

环大明山地区壮族龙母崇拜民俗源远流长

从民俗方面看,环大明山地区的壮族龙母崇拜民俗最为深远。

起源于龙母祭祀活动的歌圩民俗

武鸣县马头镇小陆村至罗波镇罗波潭的廖江两岸是郁江流域最古老也是最大的歌圩。这一歌圩带有浓郁的龙母文化特征。歌圩举办的时间是在“三月三”“特掘扫墓”之后,并且赶歌圩的人必须先向龙母庙敬祭熟肉和五色糯米饭,大家分吃了才开展歌圩活动。而且歌圩的开台歌必须先唱龙母的故事。这一习俗与田阳县敢壮山的歌圩必先举行布洛陀祭祀仪式的习俗非常相似。廖江三月歌圩先祭龙母的习俗在清代文人韦丰华的《廖江竹枝词》中也有记载:

胙颁真武喜分将,

食罢青精糯米香。

忽漫歌声风外起,

家家儿女靓新妆。

诗中所说的“胙”是指祭神的食品,“真武”是龙神,即龙母和“掘尾龙”,“胙颁真武喜分将”是描绘赶歌圩的人祭祀龙母并分食五色糯米饭等祭品的欢乐情景。这一习俗在所有的龙母文化圈内是最独特的,这样的习俗可以追溯到原始图腾崇拜时期。

起源于“特掘扫墓”的三月三祭祖民俗。

大明山地区的壮族同胞都以“掘尾龙拜山”(壮语叫“特掘扫墓”)的三月初三那一天作为扫墓的节日,并且以五色糯米饭作祭品(传说龙母的养子“掘尾龙”是五色龙),这一习俗与珠江流域的汉族以中原地区的清明节为扫墓的节日明显不同。这说明壮族的扫墓习俗源于龙母文化。

大明山“特掘扫墓”的民俗对壮族文化影响很大,据中央民族大学原副校长梁庭望教授介绍,20世纪80年代北京的壮族代表在研究为壮族设定一个法定的节日提案时,就是根据“特掘扫墓”的故事而提议将三月初三作为壮族的法定节日的,后来这一提案获得了自治区政府的批准。可以说壮族的三月三歌节也是源于龙母文化的。

起源于龙蛇崇拜的饮食民俗

壮族喜欢吃五色糯米饭,这一习俗也起源于龙母文化,传说“特掘”是五色龙,因此大家在祭祖扫墓时都以五色糯米饭做为主要祭品,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吃五色糯米饭的习俗。

大明山地区的壮族人还有一个独特的民俗:忌讳吃蛇和杀蛇。一些受外来人影响的年青人杀蛇吃蛇都会受到老年人的责骂。他们传说吃蛇会遭到灾异的报应,在家煮蛇烟尘落下会中毒。这一民俗与珠江流域的民众以蛇为佳肴大相径庭,只有沿江的部分蛋家人的风俗与大明山地区的壮族民俗相同。所以有一些民俗专家认为,只有大明山地区的壮族人和沿江的蛋家人才是真正的“龙的传人”。

起源于龙蛇崇拜的建房“安龙”习俗

在环大明山地区的壮族人有一个建房上横梁时的“安龙”习俗,,壮族人把横梁看成是秃尾龙“特掘”的化身,上梁时要举行一个隆重的祭祀秃尾龙以求大吉的仪式:请地理先生来定上梁的时辰,到时用红带子緾在横梁中间,在梁头贴上红色的利市纸,抱一个公鸡绕横梁一周,然后抬梁上柱头安放并燃放鞭炮。壮族人认为这样“安龙“后,房子才会牢固安然。

起源于秃尾龙“特掘”断尾的养禽畜剪尾巴习俗

在龙母故事中,传说小蛇剪了尾巴才养大成龙,因此环大明山地区的农村饲养禽畜都喜欢剪掉尾巴,现在仍相沿习。从外面买回家的猪、鸭等,要把尾巴或尾巴的毛剪去,认为这样禽畜才能去掉野性,才能快长快大,成为自己家里的一个成员。

龙母崇拜习俗在大明山地区深深地扎根于广大乡村和群众之中,这一现象在珠江流域是罕见的。

环大明山壮族龙母文化的遗传“密码”

在环大明山地区的一些古碑和古抄本中,大明山龙母被称做“高祖”或“圣祖”,这一现象引起了笔者的注意。

按照壮族的习俗,一个女人在没有出嫁前她的小名前面都要冠以“达”字,表示是姑娘的意思,出嫁有儿女后,名字前的冠词就要改称为“乜”,即母亲的意思,而有了孙子就要尊称为“娅”或“仆”(古壮字也写作“蒲”或“布” ),即祖母的意思,所以龙母被尊为神后就从“乜掘”改称为“达仆”或“娅仆”。而在罗波庙中,龙母却被称为“佬仆”,“佬仆”是高祖母或大祖母的意思,把“佬仆”译为汉语,当然是“高祖”或“圣祖”最为适当。

在环大明山地区有龙母大庙的地方,往往有“仆”(或“浦”、“布” )字和“娅”字的地名,如罗波庙旁的罗波潭叫做“凌佬仆”,附近的古廖江叫达娅(壮语的意思为祖母河)。古代在这一带建立的县,名字叫“临浦”。“临浦”,壮语即祖母水或祖母河的意思。上林县巷贤镇六联村到武鸣马头镇的山坳叫“岜布”,也叫布山,意为祖母山。武鸣城厢镇起凤山神庙旁的夏黄村叫“板娅王”(壮语的意思为祖母王村)、武鸣县城的大同村叫“板娅垌”(壮语的意思为祖母垌村),等等。

从武鸣县的东江、西江沿岸到右江、邕江沿岸的龙母庙及其附近地名都有“仆”、“蒲”字的文化特征,如邕宁蒲庙里龙母就叫“蒲神”,译成汉语就是“祖母神”。贵港市汉代叫“布山”,古汉墓遗址附近的地名叫“罗泊湾”,“仆”字在这里写成“泊”字。

广东的学者认为西江龙母来自广西西江的上游。中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叶春生在其所撰的论文《圣母之水——西江龙母文化》中认为“龙母作为西江上游龙族团的一个支系的首领,带领族人移居广东……她不只是一个观念神,而是某一宗族的祖先。”肇庆市文联副主席何初树等人在《安澜四海思龙德》一书中指出“有史家认为,龙母应该是西江流域百越族中的一位女首领,而五龙子则代表着她统辖的五个氏族。”

广东德庆悦城龙母庙的龙母文化与大明山罗波庙的龙母文化有许多相同的文化基因。罗波庙有抢花炮求子的习俗,悦城龙母庙也有抢花炮求子的习俗。大家都公认抢花炮求子是壮族的习俗,从抢花炮求子这一习俗可以看出悦城龙母庙文化深受壮族文化的影响。欧清煜编的《悦城龙母祖庙》一书中记述道:“据《南汉春秋》所载,庙旧名“博泉庙”,不知何解?”清代广东的著名学者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一书中也说“夫人姓蒲,误作温。然其墓当灵溪水口,灵溪一名温水,以夫人姓温,故名。或曰温者媪之讹也。”为什么龙母庙叫“博泉庙”,龙母为什么有姓温又有姓蒲的传说。其实只要了解大明山的壮族龙母文化,上述问题就不难解释了。 “博”是壮语祖母的意思,“博泉庙”就是祖母泉庙,姓“蒲”或姓温是迁移到德庆的壮族人对古温水边的太祖母即龙母的记忆。

秃尾龙的神格在流传中也有类似的变异,在环大明山地区叫“特掘”,在武鸣县城一带就变成了蛇神张恶子和龟蛇合一的真武神,到了邕宁蒲庙以下的邕江、郁江、西江流域就完全变成了真武神。

由此可见,大明山地区的壮族龙母文化与西江流域的龙母文化有深刻的源流关系。

龙母庙是骆越古国的宗庙

环大明山地区的壮族龙母文化与古骆越文化也有密切的关系。

学术界一般认为,骆越是壮族先民建立的具有灿烂文化的古国。但是这一古国的国都在哪里一直是学术界千古未解之谜。

清代黄君钜编撰的《武缘县图经》记载:“武缘之水以三江为大,三江者南流江、驮蒙江、大榄江也。南流江(参考诸书)又名何滤江、可泸江,皆渭笼、武离一音之转,即古骆越水。”武缘县的南流江即现在的武鸣河,古代的武鸣河为什么叫骆越水?笔者深入调查后发现罗波庙附近的武鸣县陆斡镇,壮语的读音为“LOKWEt”。笔者怀疑“LOKWEt”可能是古骆越的读音,经过向广西著名的历史学家和壮学家覃圣敏请教,证实“LOKWEt”正是骆越的古汉语读音。显然,古骆越国是因骆越(陆斡)而得名,流经陆斡的河水当然也叫骆越水了。骆越水壮语名叫“WetlOM”,这是“郁林”的古读音。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武鸣河水流到南宁和桂平的河段叫做郁江,而西汉在这一带建立的郡叫郁林郡。郁江即是越水江,郁林郡即越水郡。“越”就是“郁”,这一壮语古音是骆越古都的文化核心标志。

在武鸣的罗波庙附近有一个骆越古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一、罗波庙附近地区是古骆越国范围内最古老最大的青铜文明中心。从这一地区所出土的青铜器分析,当时的生产力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二、罗波庙附近地区人口集中,已达到了都市的规模。郑超雄先生在他的《壮族文明起源研究》中估算已超过了万人。这在当时是一个相当繁华的城镇。据罗波镇的老人反映,罗波镇附近确实有一个古城,传说是阴兵建造的。

三、罗波庙附近地区已出现了军队和君主。出土的青铜器中以兵器居多,元龙坡墓地出土的青铜兵器共有85件,占出土青铜器总数的93.5%。这说明古骆越国已有了相当数量的军队。罗波庙附近有一个叫“娅王”的古地名,这说明古骆越国已有了君主。军队和君主是国都的重要标志,这说明骆越国的中心就在附近。

四、罗波庙附近地区出土了青铜卣等贵重的祭祀礼器。这些贵重的礼器即使在古代的中原地区也只有宫廷贵族才能使用。罗波庙所祭祀的龙母神叫“佬仆”即高祖母,显然龙母是骆越国的祖宗神,罗波庙是骆越古国的宗庙。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左传》成公十三年),联系大明山天坪是古代练兵场和望兵山是阅兵台以及大量的有关古代战争的传说,还有磨刀石一带林间前几年前有人发现有大量人体骨骸的战争痕迹 ,罗波庙附近地区可以断定为骆越国“祀与戎”的中心即国都所在地。

结论

研究我国的史前历史特别是研究壮族的史前历史,因无史籍的记载,所以许多学者对史前历史的研究多采取文物、地名、语言、传说、民俗等考证的方法,笔者对环大明山地区壮族龙母文化的研究也是采用这一方法,通过对环大明山地区大量的有关壮族龙母文化的文物、地名、语言、传说、民俗的田野调查和研究,笔者认为:

环大明山地区存在着一个深厚的龙母文化圈,这一地区的龙母文化从商代开始延续到近代,形成一个代代相传的龙母文化链条。

环大明山地区的龙母文化具有鲜明的壮族原生态文化的特征,它起源于壮族远古时代的图腾崇拜,并带有母系社会的文化基因。

环大明山地区的龙母文化对于壮族民族习俗的影响相当深远,龙母是壮族重要的人文始祖,大明山是壮族的文化圣山。

环大明山地区的壮族龙母文化与西江流域的龙母文化有深刻的源流关系,西江流域的龙母文化具有鲜明的壮族文化基因,环大明山地区是龙母文化的源头。

  龙母文化是骆越古国的又一标志性文化,它是壮族古代社会从蒙昧时代进入文明时代的社会意识形态。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4-15 19:05:02编辑过]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帖子永久地址: 

僚人家园 - 论坛声明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仅代表作者个人的立场,不代表本论坛管理方立场。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僚人家园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或转载本论坛原创文章时须征得作者本人及僚人家园论坛管理员的同意
4、发帖者承担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相关责任。僚人家园管理团队有事先不通知发帖者而删除或屏蔽本文的权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9

主题

9

听众

5万

积分

花王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最后登录
2020-5-28
注册时间
2005-9-17
沙发
发表于 2006-4-15 19:22:00 |只看该作者
好象壮族对蛇挺有好感的,小时候听老人说过一个姐妹嫁给蛇郎的故事哪!

山歌不唱忧愁多,大路不走草成窝; 钢刀不磨生黄锈,胸膛不挺背要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允许回帖同步到新浪微博  

Archiver|手机版|壮族在线    

GMT+8, 2024-9-23 04:33 , Processed in 0.148107 second(s), 4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