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僚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点击进入授权页面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3341|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布洛陀文化能否进化成现代宗教。

[复制链接]

49

主题

1

听众

535

积分

山精灵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最后登录
2004-5-24
注册时间
2003-2-1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3-12-25 23:36: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这个贴子最后由iron在 2003/12/25 11:38pm 编辑]

个人认为布洛陀文化没有成为现代意义的宗教有一定的原因。
其一,没有形成自己基本的教义,没有形成宗教制度和社会主张,社会主张包括行善,修德等。与社会生活联系不够紧密。
第二,没有自己的传教士宣传布骆驼文化。

我们是否该给布骆驼文化加上布洛陀教义呢。比如诚实,从善等教条。
如果布洛陀教义较完善和开放的话,我愿意做一名兼职传教士。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帖子永久地址: 

僚人家园 - 论坛声明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仅代表作者个人的立场,不代表本论坛管理方立场。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僚人家园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或转载本论坛原创文章时须征得作者本人及僚人家园论坛管理员的同意
4、发帖者承担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相关责任。僚人家园管理团队有事先不通知发帖者而删除或屏蔽本文的权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33

主题

9

听众

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最后登录
2020-1-10
注册时间
2002-5-6
沙发
发表于 2003-12-26 00:32:00 |只看该作者
好建议。不过希望贝侬先研究一下《布洛陀》经诗,布洛陀经诗是有基本的教义和主张的,只是没有明确提出以及还未发展成熟而已。

Gin kauj ndip naz, Gin bya ndip dah(僚人民谚:吃饭惜田,食鱼爱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9

主题

0

听众

8751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4-4-24
注册时间
2003-7-19
板凳
发表于 2003-12-26 00:34:00 |只看该作者
[这个贴子最后由郁水啸翁在 2003/12/26 00:37am 编辑]

某个宗教的经书由不同朝代的数百名作者完成,期间,洞察了民族发展的凉炎,并以“主”的名义把民族的智慧变成“主”的教诲,而且,其语言若明若暗,需要专门的教士宣讲云云众生才能心领神会。

如果布洛陀要从神话故事人物变成宗教偶像,势必也要走一条漫长而曲折的创作之路。我个人认为,这条路并非坦途,结正果的可能性也不会很大。主要原因包括:

1、壮族信仰多神,布洛陀难独尊其是。
2、壮族人敬信祖宗之灵,要在祖灵之上摆一个别的神明,意味着壮族的信仰改头换面。
3、布洛陀的神话故事只流传于壮族的局部地区,影响范围有限。
4、世界几大宗教已经存在,新教发展的空间有限。
5、科学技术发展对宗教的遏制和动摇力度加大。
6、宗教的发展有赖于精神力量,更有赖于物质力量,而作为基础的后者对经济并不宽裕的壮族来说是相当稀缺的。
7、······


手脚不勤草满天,嘴巴不勤口水咸。 早晚开口唱山歌,山歌要比亲嘴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9

主题

0

听众

8751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4-4-24
注册时间
2003-7-19
地板
发表于 2003-12-26 00:53:00 |只看该作者
解放前,壮族地区许多村屯都有 six, miuh, cunghceiz之类的建筑,那是人们去烧香拜佛的“圣地”,而且,各村屯都有一定的祭祀程序和制度。解放后,这些建筑被当作“四旧”一扫而光,相应的祭祀程序和制度也灰飞湮灭了。不过,那些“古董”多半是从汉文化移植过来的,只是 cunghceiz 是何物,是不是壮族文化里固有的东西倒没有研究。

手脚不勤草满天,嘴巴不勤口水咸。 早晚开口唱山歌,山歌要比亲嘴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5

主题

0

听众

8472

积分

贵宾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7-12-26
注册时间
2009-2-25
5#
发表于 2003-12-26 19:44:00 |只看该作者
「現代宗教」一詞本身是有點問題的。「宗教」和「信仰」的定義不是恆定的,而會隨不同的社會而有不同的含義。例如歐洲基督教的「宗教」,和印度原始佛教的「宗教」,已大有不同。又如中國的禪宗,即提倡「不立文字」,和回教有極清晰的教義又不相同。

觀乎貝儂對「現代宗教」的闡釋,我想貝儂所指的「現代宗教」是指今日基督教模式般有清晰教義和組織的宗教吧。但我認為說到底宗教就是如何看待天地萬物、生前死後的一套人生觀,只要能為這些問題提供答案的,就可算是宗教。我所知壯族一直有自己的一套有關的看法,也沒必要故意把其天地人生觀念硬塞進其他宗教的建構模式。否則只會變得不倫不類的。


Is-Peiq maz zaeng Hyanglgangv. Daeg Bei daj Yanghgangj daeuj.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

主题

1

听众

3204

积分

铜鼓精灵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最后登录
2004-4-28
注册时间
2003-10-20
6#
发表于 2003-12-27 11:47:00 |只看该作者
阿沛说的不错,壮族向来有自己的一套宗教信仰的看法。不过,我认为壮族的宗教还是需要信仰宗教的壮族人民来进行宗教改革的,特别是在宗教典籍的整理结束之后,壮族宗教应该开始构筑自己的精神殿堂,填补壮族地区目前的信仰缺失。

生为壮人 死为壮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

主题

1

听众

535

积分

山精灵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最后登录
2004-5-24
注册时间
2003-2-18
7#
发表于 2003-12-28 22:19:00 |只看该作者
信仰(宗教和共产主义都是信仰)是心灵的港湾,无论穷人或富人,我想都是需要的。
我认为中国腐败那么严重,跟信仰空缺是有很大关系的。毕竟现在制度还不完善。
宗教首先是信仰,也包括思想,理论,哲学,也是一种文化。

从法X功(姑且不论其对错)上看可见中国的信仰危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5

主题

0

听众

8472

积分

贵宾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7-12-26
注册时间
2009-2-25
8#
发表于 2003-12-29 06:58:00 |只看该作者
法X功的東西,在香港隨處派發,也沒有人看一眼。要是邪教也請合理一些,那法X功的書我讀了幾頁,只覺得仿如是精神分裂病人寫的書。在信仰絕對自由的香港,這些東西壓根兒沒有市場。因此,當年這邪教能在中國發展得那麼好,我也感到驚訝,也許和糧荒時狗糞都有人吃是相似現象吧。

思想和經濟一樣,越是有允許競爭,就發展得越好。其實現時中國也有不少好東西的,例如我的大學宿舍,舍監(是一位牧師!)就多次從黑龍江請當地的黨校教授來港給我們講政治理論。在辯論了很久後,多數人對「鄧小平思想」、「三個代表」等,都是認同的。雖然我不知道我們在短短數月間的所學對這方面認識會有多深,但至少不少人對這方面都抱有一定興趣的。因此,當我回到國內,看到好一些人對政治理論的東西都感到不滿和厭煩,實在有點意外。但事實上,如果這些思想能實踐出來的話,不啻是解決當代中國很多社會問題的良方。當然,如果只換湯不換葯、流於空洞、教條、口號的話,那再好的理論也是紙上談兵而已。

我認為中國應多推廣儒家思想,特別是五四後經過反思的當代新儒家思想。儒家思想,一言蓋之,就是以人為本、重視人的價值。我們這一代三十歲以下的香港人都在高中學過儒家思想(在高考必修的「中國語文及文化科」裏),雖然我個人是信仰基督教,但我依然認為學習中國的傳統哲學思想可補現代社會道德倫理之不足,可補西方價值觀之缺失。特別在香港這般「沒有根」的地方,研習中國傳統哲學更有助我們安身立命,至少知道自己為何是中國人。

在印尼及很多海外華人社區,都有把儒學提升到宗教的層面,訂立教義、禮義、經典等。這是一個有趣的文化現象,我認為是他們在外國的自身文化消亡危機中的反彈。在壯族的有關布洛陀的升溫,我認為也是文化消亡危機中的反彈。


Is-Peiq maz zaeng Hyanglgangv. Daeg Bei daj Yanghgangj daeuj.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

主题

1

听众

3204

积分

铜鼓精灵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最后登录
2004-4-28
注册时间
2003-10-20
9#
发表于 2003-12-29 13:54:00 |只看该作者
下面引用由香港來的沛2003/12/29 06:58am 发表的内容:
因此,當我回到國內,看到好一些人對政治理論的東西都感到不滿和厭煩,實在有點意外。..

那是不是因为这些人反对政治理论,只是因为早已经对政治理论的实践者——各级官员失去了信心。

生为壮人 死为壮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

听众

511

积分

山精灵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最后登录
2004-4-15
注册时间
2004-3-25
10#
发表于 2004-4-7 02:21:00 |只看该作者
壮民族需要(且必需)借鉴其他民族(如藏族)的崇教,培养自已的领袖(宗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允许回帖同步到新浪微博  

Archiver|手机版|壮族在线    

GMT+8, 2024-6-6 15:08 , Processed in 0.151856 second(s), 4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