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僚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点击进入授权页面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3376|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布依族葬礼及其思考

[复制链接]

235

主题

1

听众

8549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20-5-20
注册时间
2002-10-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5-12-3 20:22: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布依族葬礼及其思考★

杨媛

(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贵州 兴义562400)

摘要:布依族葬礼依次经过报丧、下祭、下圹、扶丧等过程,从布依族的葬礼过程,可以看到布依族人的生死观、宇宙观和独特的风俗习惯。

关键词:布依族;葬礼;风俗

一、葬礼过程

1、报丧

布依族行木棺土葬,人死后,要鸣放三发火药枪(现在大多放鞭炮),若村寨有皮鼓或铜鼓,要用皮鼓或铜鼓以极慢的敲击速度鸣鼓报丧(通常年岁不足五十以上或非正常死亡者则不轻易敲鼓)。远方的亲戚朋友,则派专人去报丧。报丧者首先要通知死者的姑爷(没有姑爷的由妹夫或老表代替),死者的姑爷必须立即准备丧礼(白酒、伞、一头牛)并先派人前往相帮。其次通知死者的后家,后家必须立即赶至死者人棺前的现场。一两天之内,亲朋好友特别是同姓的家族,都要赶来吊孝并协助料理丧事。若须请同姓的家族或亲戚待客的,则在对方家的楼梯上拴一条白带,表示“待客”。没有参加“待客”的人家则每家拿出一升米,用来帮助主人家。

2、下祭

第二天是下祭的日子。天亮,摩师(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阳">阳ersonName>先生)先来主人家吃饭,然后就去择墓地,再根据墓地的向位,结合死者的年庚八字,死的时辰,推算出“下圹”的时间。摩师择墓地回来,主人家的媳妇要端起一碗酒向摩师寻问墓地之事。摩师会说这酒如何好,再称赞墓地如何好,然后主人家招待摩师吃饭。下祭这一天是办丧事最隆重的一天。从早到晚,都有亲戚朋友提着祭品前来吊丧,一般来说布依族不送钱,只送伞(送伞很讲究,送老年死者的必须是纸伞,送年轻死者的一般用布伞,并在伞上用香火烫许多洞,象征可以“赶表”或“散”或死者专用等意思)、棉被、毯子、鞭炮等物品,关系较好的如“老亲”会送羊或其他牲畜来祭拜死者,祭拜的牲畜在吊唁结束后带到指定“待客”的人家去宰杀。姑爷来吊丧,送的东西很多,有纸做的轿子、金童玉女、鸡、酒等,还要请唢呐队吹奏丧调。

每一支吊丧队伍来到丧家房边,要放鞭炮向丧家“报告”,丧家闻声,孝男孝女、小辈们,头戴孝帕,身穿孝衣,到院里跪下迎接吊丧队伍,并赠送一块孝帕。家庭经济条件好的每人都送,这种被称为“满孝”。送“老亲”一般要送两条,一条横背在背上,一条扎在腰上,否则失礼(这一仪式被称做“下礼”)。在这一过程中最有趣的莫过于“打花野猫”。“打花野猫”是指舅母们在手上沾满锅底灰或灶灰,向前来参加下祭的姑爷们的脸上涂去,如果舅母们被其抓住就会被灌酒并强迫她们端水给自己洗脸。“打花野猫”的意思是告诉死者,其姑爷们来了。

吊丧亲友带着队伍来到灵房,然后把各种祭品摆在八仙桌上,等待摩师们安排举行吊唁仪式。凡经济条件允许的人家,都要为老人扎一孝房放置在奠堂。比较讲究的孝房分“大转五”、“小转五”和“三高两矮一块玉”三种。无论哪一种形式的孝房,扎工和刻画在各个部位上的各种纸型图案都十分精巧细腻,上下层门帘、走廊上的字画、对联,都讲究一定规格和各自象征的含义;各色亮光纸颜色的搭配和房檐屋角上下的精心装饰,把整个孝房衬托得格外豪华富丽。孝房的旁边有一个用毛巾扎成的死人的形象,穿着死者生前的衣服和鞋坐在椅子上。意思是让死者亲眼“看”到这些过程。

到了中午,摩师开始进行“转场”。所谓“转场”是指摩师先在棺材旁放一口锅,锅里有一个饭甑,甑里盛着盐茶、米、豆,主人家有几个媳妇就包几包,“转场”结束,她们便抢着拿回去喂鸡、鸭,据说鸡鸭吃了会长得很快。在“转场”过程中,摩师用一根白线拴在甑子上,另一头拉到隔主人家几十米的地方,拴在一根竹竿上,这根竹竿又插在一个坛子里,竿子上挂着“桶钱”和“望山钱”(用白棉纸打成的纸钱,按死者的年龄计算,一岁一张,另外加上天地、爹、妈四张,打南斗北斗二星,扎成两束大白纸花,用笼毛竹分挑两头,吊于竿顶。意思是为死者修接好“天梯”,以便死者登“天梯”上天堂)。此时,摩师牵着姑爷或后家带来的牛或其它牲畜,带领孝男孝女们边念《转牛舞经》 边绕竹竿。念完之后由摩师剪下牛毛给孝媳,意思为“留牛种”。牛肉由姑爷拿到“待客”的人家招呼客人。“转场”之所以流传至今,里面还蕴含着一个凄美的传说。

据说古时候有个规矩:不管哪家死了人,都要通知各处亲戚来把死者的肉分回去吃。有一个名叫布杰的青年,他家很穷,母子相依为命,布杰长大成人后,很孝顺母亲。布杰每次从亲戚家分来死人肉,从来不吃,而把死人肉晒干放在箱子里。后来他母亲死了,四面八方的亲戚都赶来,要分他母亲的肉。他很悲伤,说什么也不愿意。他请人帮忙从楼上搬下一个长方形大木箱,取出一挂挂干人肉,还给亲戚们。然后将母亲装进木箱里。在场的人都惊呆了,也被他的行为感动得流下眼泪,大部分亲戚都不再闹了,只有他的二姐夫还一再耍赖,硬说还给他的肉已经干了,一定要新鲜的。在吵得不可开交的时候,由布杰的舅舅作主让他把家里的牛送给其姐夫。布杰的孝心终于保住了母亲的尸体。演变到今天就有了“转场”一说,类似于汉族的“游城”,意思是报恩。

“转场”结束,摩师开始“讲菜”,讲哪些人送来什么,让假人验收,表示其收到。另外还要“告诉”死者,自己是怎样安排整个葬事的,收费多少等。吃完晚饭,等喊魂的时间到了,就开始“点海灯”。“海灯”是指在一碗糯米饭里扎一根灯芯,然后将其搁在一个盆里,放在棺材下面。“海灯”须由背东西来奔丧的姑爷点着,并一直守着不让它熄灭(等到仪式结束姑爷可以任意挑选死者生前用过的东西拿回家作纪念)。孝男孝女们则坐在一旁听摩师为死者念《超度亡魂经》,分《报恩经》和《开路经》两部分。经文是用繁体汉字写成的,用布依族语念出来,一般要念5个小时。念完《经》后由姑爷用小'鸡砸在棺材上,死者的魂随鸡叫声远走。

3、下圹

集客吊丧的第三天清晨,就要举行出殡下葬仪式。出殡前,摩师率众徒,从死者灵前念摩经缓缓行进到门口挂着大束纸花的竹竿前,念完家谱后立即把竹竿拔倒,摩师赶紧回到棺材前,大吼几声,打破油灯,急令人把棺材抬到院子里用竹条捆好,再捆放押棺大公鸡,由一孝子丢引路钱。送葬的人很多(大多不吃饭就上山,称为“抬饿丧”,这与汉族的“抬饱丧”有区别),姑爷们还请来吹唢呐的队伍,一路吹吹打打,鞭炮声此起彼伏。棺材抬到墓地,挖好墓穴后,主人家马上倒酒和盛糯米饭给大伙吃,等到“下圹”的时间临近时,摩师令人在墓穴里撒米,用纸写着“富贵双全”,然后叫主人择字,待其答完后一边放“扫井鸡”去啄米,扫活人的灵魂,一边烧钱纸。被鸡啄过的字象征着主人家以后的生活状况。“下圹”时间一到,立即把棺材放进墓穴,并在墓穴里放一只装有糯米饭、熟鸡蛋的壶。摩师跪在棺材前念念有词,突听其大叫一声,两侧的人急忙跟着大叫并将摩师扶起。最后由孝子手捧泥土盖棺,众人七手八脚地挖土抬石把坟垒好,并在坟上放上一只装着水的壶。之后把纸做的轿子、金童玉女、灵房、衣裤、钱纸和伞烧给死者。这样葬礼才算结束。众人返回丧家,人席吃饭。类似汉族吃“回丧饭”,是主人家为感谢客人而准备的。

4、扶丧

抬棺材上山后的第三天称为扶丧,姑爷们送酒菜到坟前敬供。扶丧回来,由摩师举着火把、拿着尖刀、提着鸡,开始“打话”,意思是亡魂要回家却有门神守门,需要摩师开门。进门后摩师又要念经,因为在办丧事期间,主人家一直吃素,必须等摩师解除此禁忌,方能开荤。

二、几点思考

1、从布依族葬礼中可以折射出布依族女子在家庭中的重要地位。从“转场”、“点海灯”、送祭品乃至整个葬礼的过程中都可以看出姑爷的地位与死者的儿子是平等的,有些时候甚至比他们还要高。这说明布依族女子即使远嫁他乡,同样有重要的地位。这也是如今大多数布依族人的生养观念中生男生女都一样的重要原因,也是计划生育工作在布依族村寨得到较好开展的一个原因。

2、在整个葬礼中体现了布依族社会与自然协调,崇尚自然、回归自然的朴素的哲学思想。失去亲人的心情是痛苦的,但在葬礼中,他们却没有把这样的苦痛流露出来,让人不得不由衷地欣赏他们的乐观和直率,他们这种视死为自然回归的生死观,虽不具有道家的精神境界,但也是一种新的精神,是一种泰然处之的生活态度。还表现出人与人之间相互帮助,相互关照与支持的优良传统。

3、布依族的葬礼从过程上看并不简单,且有许多过程与汉族相似,但给人的感觉是大不相同的。它不铺张、摆阔不繁琐,也没有太多的忌讳,气氛很热闹,处处充满了人情味。这是值得其它民族借鉴的。

参考文献:

韦应儒,伍文义.布依族摩经文学[M].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

兴仁县民间文学集成编辑组.中国民间文学故事集成(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仁卷)[Z].

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9

收稿日期:20040620

★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布依族妇女研究》课题。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帖子永久地址: 

僚人家园 - 论坛声明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仅代表作者个人的立场,不代表本论坛管理方立场。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僚人家园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或转载本论坛原创文章时须征得作者本人及僚人家园论坛管理员的同意
4、发帖者承担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相关责任。僚人家园管理团队有事先不通知发帖者而删除或屏蔽本文的权利。

带领族人,实现壮族的伟大复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73

主题

1

听众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18-9-1
注册时间
2003-3-15
沙发
发表于 2005-12-5 09:05:00 |只看该作者
多谢贝侬发的好资料!

有容乃大 自强不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1

主题

0

听众

1万

积分

违禁用户

最后登录
2010-12-26
注册时间
2006-12-31
板凳
发表于 2008-8-10 22:20:00 |只看该作者
好象都一样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3

主题

1

听众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20-5-27
注册时间
2003-12-15
地板
发表于 2008-8-1 08:08:00 |只看该作者
有许多过程与汉族相似,但给人的感觉是大不相同的。毕竟是有所不同嘛。

登上僚人网站,认识僚人历史, 弘扬僚人文化,增强民族意识, 推动对外开放,促进僚区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

听众

697

积分

山精灵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最后登录
2019-8-21
注册时间
2008-8-24
5#
发表于 2008-8-24 05:04:00 |只看该作者

我是一个不会说布依活的布依人,以上的场面我见过多次,这是因为我父亲就是“摩师”。我要说的是,这一习俗为什么象汉族,这是因为我们民族的“摩师”理论汲收了中原汉文化的“河图”理论,现中原汉文化也汲收了中国南部的洛书理论,形成了现代的“河图洛书”理论体系,而布依族的理论是“洛书河图”理论,结果,融化后的结果是大同小异,只是推算方法不同,结果几乎都相同。特别指出的是,现在中原地区留下来的古建筑几乎都是“河图理论”的产物,与现代他们流行的“河图洛书”理论是不同的,这说明,他们的文化融进了“后来出现的”洛书理论,而这一“后来出现的”洛书理论,汉文化没有说明是如何形成的?总之,一个民族总不能先提出一个理论,再不推翻这一理论的前提下又“自发地”产生另一种新的理论?当然,现代汉文化学者也可以说,是汉民族自发地发现这两种理论的,而我们布依民族是从他们那里学来的。因为我们没有文字,无法提供证据,所以也就罢了。但是,可以肯定,我父传给我的这一套东西,如果用于战争,是足可以与之抗衡的!当能达到“抗衡”的作用时,至少我们这个学生也不是笨学生!现在说谁先进谁落后无所谓,只要我们能按自己所认识的理论生存下去,不被他民族消灭就是胜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允许回帖同步到新浪微博  

Archiver|手机版|壮族在线    

GMT+8, 2024-9-23 06:35 , Processed in 0.180583 second(s), 4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