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nfowide.com.hk/new_page_4.htm
「華人移民變遷史」
王賡武教授
今天的題目是「華人移民變遷史」。這個題目我們一般把它當作有關海外華人而已,其實移民這個概念不純粹是海外華人問題。客觀來講,沒有一個國家,沒有一個社會是沒有移民的。香港本身就是一個移民社會,大概香港的人口大部分是別的地方移民過來的,尤其是從中國大陸。所以可以說香港是一個移民社會,也可以說在某某時期是一個華人移民社會。但是因為兩年多前,香港回歸了,回歸之後,就不好說是海外華人的移民社會,應該說是中國國內的移民社會了。我為什麼提出這麼一個題目呢?因為我覺得歷來我們研究海外移民史,好像沒有充足考慮到中國傳統的移民史。這個有它的理由,主要的是中國傳統歷史學家不大注意這個問題,或許認為國內人口變遷或遷移是相當平常的事情,不值得深入的研究,所以如果要在中國一般的史書或史料裏找這些材料,並不太簡單。
另外,我們研究海外華人各地的移民社會,常常也不注意到中國國內的移民到底跟海外移民有什麼特別的關係?這點研究的人也比較少,所以我想應特別地提出這個問題,就是,國內的移民跟國外的移民有什麼關係?兩邊的特點在什麼地方?應該怎麼樣去注意這個問題,怎樣去研究。我認為很值得我們關心的。
提起香港,香港本來就是一個國內移民的地方。最初到香港島也好,九龍、新界也好,根本是屬於國內移民型的社會。但是經過殖民地管理香港一百多年,就慢慢地發展成為跟海外華人移民有相當關係的一種特殊的移民社會。在那個時期,可以說是半國內,半國外的移民社會。奧妙的地方非常多,而且有很多特點,很值得我們注意。我們要研究中國國內移民歷史也好,研究海外華人歷史也好,應該考慮到香港的經驗,不僅是歷史方面的經驗,可能將來香港如何地發展,香港社會怎麼樣的進展,也應該考慮到這兩方面的關係。
先講國內的移民。中國傳統移民這個概念本來就是有這麼一個特點。移民這詞匯是來自官方把人民從某某地方遷移到另一個地方,叫做移民。移民好像有點動詞的性質,是官方移他們,移到某地方去。你們大約知道最有名的兩句話。一個是「移民實邊」,就是到邊疆去防禦北方和西北方的遊牧民族攻擊當地沿著邊界的鄉村跟城市。從最早的春秋戰國時代就有這麼一個概念;到秦漢統一之後,就不停地有這麼一個概念。而且不一定完全去實邊,不一定到北方、西北方去,別的地方也可以。當開發到西部,到西南部的時候,甚至南方也有,就把市民遷移到邊界地方去,幫助中央政府控制那些地方,這就叫做「移民實邊」。
另外一個詞匯是「移民通財」。這個也很重要。因為經濟狀況有時遇到什麼災難,什麼困難,或者有什麼不平衡的地方,政府有這個責任,而且有這個需要,把那些多餘的人口遷到人口比較少的地方開發去。或是因為那邊的經濟狀況好一些,就能夠把兩方面的人口平衡一些。這樣做的話,可以「通財」,國家經濟發展也可以維持下去,或者會更好,這是很簡單的原則。換句話說,移民的概念基本上是從政府出發的,由政府決定的,是政府政策的一部分。
普通一般所謂自願移民,就沒有這個概念。我們想起中國社會基本的機構,也可以很容易了解為什麼沒有這個概念。中國傳統社會是農業社會,農業社會裏頭是希望大家對每個地方的土地有十分的感情,而且儒教也跟其它中國傳統十分重視對家庭、家鄉的感情,這是一貫對土地的愛護,對家鄉,自己家庭的感情,結合起來就是一種非常愛鄉,愛土的概念。這裏有它道德上的觀點,也有政治上,經濟上的觀點。因為既然是一個農業社會,傳統的封建社會裏,很靠這些農作業給政府納稅,維持經濟各方面發展所以十分受重視。由此,整個的社會傳統就是希望大家不要離鄉背井,留在家裏。一方面能夠維持經濟作業的活躍,另一方面能愛護自己的家庭,使自己家鄉不停的發展。所以怎麼會鼓勵去移民。移民這個概念是不會被推動的。政府要移民,由政府決定,因為有經濟的需要和國防的需要。不然的話,你應該留在家鄉,孝順你父母,保護土地。
遷移的理由除了政府政策上叫你移民,其它的就是非自願的移民,譬如災難:或許是國家被外族侵略,或者是經濟上遇到什麼自然災害如飢荒等特別困苦的地方,大家糧食不足,逼得有些人離開家鄉。這種情況,不叫做移民,另有各種各樣名稱,主要的概念,這些是難民或者是流民。所以史料裏頭也承認每個朝代都有大量的人口遷移這個客觀的現象。
難民的概念很簡單,是在不得已的情況逼走的。但是流民就比較奧妙了點,定義不太清楚,這裏面一部分也是因為災難的關係,一部分則是生活遇到困難,不得已離鄉背井到外面找工作去。個人為了養自己的家而去的也有,但是大量的人民離開某一個地方,遷移到別的地方去,也叫做流民。中國史料裏不太清楚,有時候也要很仔細去看,才知道到底流民有多少,離鄉背井的是什麼理由,都要好小心才看得清楚。可見材料是很多的,但是並不把它當作一種移民,而是災難所產生的難民和流民。這裏倒是很有意思的,中國移民史裏應該要小心地分析這一類材料,才能明白中國的移民狀況。除了政府政策的移民之外,非自願的,逼出來的不得已的移民狀況是常有的。那麼國家遇到困難、災荒情況之下,流民常是沒有方向,到處亂跑的,難民也是如此,不得已到處跑。但是遷移了之後呢?他們怎麼樣重新建立他們的家庭?重新建立他們新的家鄉?這裏倒有材料,但是並不多,可見史料裏當作很普通的一回事,沒有特殊的記錄。總之,從北方遷往南方是很普通的事情,好像離鄉背井大批的人從某某地方遷移到香港這地方。
中國歷史兩千多年來常有的事情,從戰國秦漢統一,一直到現在都有這種現象。但是,這還不是移民的主要部份,其外還有各種不同的移民現狀。一方面就是商人,商人跟移民本來沒有直接的關係,商人多半是往返做生意,暫時旅居在外,像現在我們講的僑居在外,做著生意,做完了就預備回家的,多半如此。不過,我們知道,史料裏頭也說得很清楚,很多人出去做生意之後,為了做生意的關係或者其它理由,就不回家了。留在外面可能還跟家鄉保持良好的關係,跟家鄉很密切,還建立他們自己的組織來維持這種關係。但是有時過了幾代,定居下去,就申請在當地入籍。因為當地經濟發展得很好就決定留下去。他們當中有些人當過官,又有一些地方關係,要遷移也是有可能,可能先到那裏預先買塊地,再把家庭慢慢帶過來。當然盡可能與家鄉保持良好關係,也是過了二、三代之後就沒有特殊關係而變成當地居民了。這情況是有的,但人數不太多。總之,我們要了解中國移民歷史這些決定都要考慮到。各種各樣移民形式沒有一個固定的模式。上層、中層商人和下層難民與流民,移民的狀況很不相同的。
提到這點,今天參加崇正總會的儀式,讓我想到客家人也是很特殊的移民群。這些客家人到底是什麼時候由北方遷南方,我們搞不清楚。總之是在建立客家社會後,我們才知道他們有自己一種特點。建立客家社會是以語言、文化、風俗,各原則為基礎而建立的。跟當地土著與當地左近廣東人也好,閩南人也好,福州人也好,潮州人也好,跟他們建立某種關係後,有時緊張,有時也很順利。總之,建立他們社會之後,他們仍舊考慮移民,這和其它移民有所不同。據我了解,其它人移民之後就在當地成立家庭,像一般北方人移到南方來之後就留在廣東地方潮州地方或閩南地方,就長久居留下去。就是有再移民的話,多數是去做生意,比如有些去台灣有些去東南亞。
客家人特點是在建立客家社會之後還考慮在國內再移民。據我所知道客家人為了生活需要很早就有他們自己的移民傳統。因為他們住在山地、江西、福建、廣東山區,到底資源不足,人口多了就要想辦法向外地找適當土地建立新的家鄉。他們自己材料也有記載,首先在閩西建立社會,而後從閩西搬到廣東東部,又搬去江西,再遷去湖南,而後有機會,再遷去廣東其他地方,遷去廣西。太平天國洪秀全就是客家人由廣東東北部遷去廣西。明清之際張獻忠在四川殺了不少人之後,大家聽說四川有很多空地,很多人由北方也好,南方也好,衝到四川去。史料中見到大部份廣東客家人和江西客家人湖南客家人遷入四川去。他們有兩個特點值得注意的:第一,他們主動自願找機會移民,其它漢人好像沒有這個傳統。第二,他們能保持客家社會的時間比較長。當然過了好多代之後也會被當地人同化,就不承認自己是客家人。在我們所知道的,在客家人所去的地方,至少在這三至四百年之間,即明清之際到現在,有不少客家人,遷移之後,還能保護客家語言和許多客家風俗和文化。我沒有研究,但聽專家論四川客家人大部份現在已變成四川人,不講究客家來源。其它地方倒不一定,就廣東來說,好些地方在這二三百年中遷去的客家人還保留自己的客家人關係。值得注意的有兩方面,一是自願的有這種移民精神,想辦法找一個更好地方幫助提高生活水平或者幫助家裏的人。另外一個就是,保持文化長久一些。其它人也會有這種傳統,不過在我所知道,其他的人與當地人結合起來成家之後,同化的比較平常一些。客家人被同化所需的時間長一點,這是在國內來講。
剛才我主要講漢人移民社會,還有少數民族移民社會。少數民族是不停在移民,基本上是漢人來得多的時候,使他們不要被同化的話,就要移民。移到山邊或山谷去,避免跟漢人來往,這是常有的。這裏面有些特點是值得注意的,就是在國內的情況之下,漢人的商人到這些地方去做生意,有部份的商人也留在那裏,成家之後,也變成當地的少數民族。也有別的商人先去,後來越來越多的漢人跟這些商人去,家也帶去,也帶著親戚朋友。遷去之後,慢慢地也把這個地區漢化。兩方面都有,歷史上也有很多有趣的材料值得我們注意的。
但是今天還是不多講少數民族。我要講的是漢族的移民歷史,他們跟海外華人移民史關係在什麼地方呢?
我們以前在海外研究這個問題的時候,不大注意這關係。主要看海外華人移民的環境如何?經驗如何?來作比較。在中國學者之間,根本不注意這個問題,因為以前明清兩個朝代都有「海禁」政策。當然「海禁」政策不一定成功,不過基本概念是不願意華人出海去。在某某情況之下還可以出去做生意,但是移民是絕對不允許的。在那種情況之下,你要偷偷到外國去,當然是很危險的事情。因此,除了商人之外,基本上不可能移民。海外華人的移民歷史,跟華商到外國去,不管是日本,韓國,東南亞也好,都有這麼一個背景:商人出去,在某某情況之下才可以,而且也要非常小心。得到地方官允許才可以,不然回來時就會遇到困難。幾百年的政策,沒有移民這個概念,至少不能出外移民,但我們知道,從十六世紀以後,到東南亞去的人數越來越多。主要的還是跟商人有關,有部份跟著商人出去,替商人做事,但那些非法出國的就不能回家去,留在外國,變成移民。
或許問,當時到台灣去的,算不算是移民?還是算到國外去?這個要另外考慮。因為當時最早像鄭成功以前的那些閩南人,可能還算是到外國去。要台灣變成清朝的福建省州縣之後,才可以說是國內移民。鄭成功之前,到台灣可以說是出國去。那個時期到台灣去的沿海居民,同時也到日本跟東南亞去。所以那一代到台灣去也應該算在海外華人移民範圍裏面。但是,主要的還是到東南亞去,到菲律賓,到現在的印尼爪哇,到馬來半島,暹邏。至於越南則有很特殊的歷史背景。你們知道越南本來是中國的屬地,一千多年來,很多漢人到越南去的。有些是軍隊派人去的;有些是到當地做官去的,不少留在那兒成為當地的越南人。到底人數多少,我們也無法去查知,但是知道在當時是很普遍的。到越南獨立之後,仍有人到越南做生意去,尤其是閩南人,史籍也有記錄。那此人到了越南之後,生意做兩三代之後,就變成當地越南人,可以說是很平常的。
十六世紀以後,西方國家的商人也到東南亞去。他們跟當地封建國家不同。他們也是以商為主,跟中國的商人合作做生意,或者競爭、鬥爭。不過,因為他們的海軍勢力比一般的中國海商帆船要強得多。所以不久之後,東南亞的港口都由西方的海艦控制著。那麼,跟他們做生意的華商,或者跟華商出去冒險的一批人,在某某情況下跟他們鬥爭,在某某情況之下跟他們合作,也建立了相當奧妙的關係。最初和葡萄亞人在馬六甲建立特殊關係,後來跟西班牙在馬尼拉,跟荷蘭在爪哇,這些跟泰國國王特殊的關係都不同。可以說沒有一個籠統的名詞可以把他們包括在裏面。
但是後來東南亞整個政治情況改變了。到十八世紀末到十九世紀,就變成西方國家的殖民地。不僅是海港而整個國家被西方的東印度公司控制。後來每個國家在這個區域建立他們的政權。在那種政權之下,做生意也好,找工人去開發荒野的地方也好,到森林開礦,或者是開樹膠園,華人的地位就不同了。如何在殖民者的政權之下去應付那些很高的要求。當地的熱帶環境就犧牲了不知多少華人性命。我們從記錄上可以看出來。到熱帶地方去,當時的醫藥也不怎麼發達,所以死亡率相當的高。西方的資料都可以看出來,每年損失多少華工,都有作記錄。但是有部份不回家鄉,留在當地做小生意,或者做別的工作,重新再建立他們的新家庭。一般商人做得成功的,跟中國的關係是不停地聯絡,失敗的商人就比較困難一點。至於所謂「苦力」的華工,除非被送回中國去或者自己回國去,其他留在國外的人就比較辛苦。他們也有改行做小生意,賺點錢,寄到家鄉,或者還是回國去,很多非常苦的沒辦法回去,有些根本跟家鄉脫離關係,尤其是早期的移民。
十九世紀後期至二十世紀,情況就有點不同。值得注意的,就是交通方便了。剛才說的,生意做得好的,可以常常來回,回家鄉去,再出來,再回去。把家裏兒子們帶出來,把親戚們帶出來去做生意。十九世紀中葉以後,交通越來越方便,新的船比較靠得住。因此十九世紀以後的來往,連小商人,一般的工人,都能夠維持某某程度的聯系。這點非常重要。因為能夠保持這種聯系,所以到中國開戶,被英國在鴉片戰爭打敗,多次被西方帝國主義打敗之後,在中國非常積弱的情景下,各地的華人都受到相當的影響。就是國家以前還是一個偉大的、了不起的清朝,因為國家有相當的文化,相當的歷史,自己對國家的愛護,或者愛鄉、愛家,這種概念對他們來說還是件很可自傲的事情,很能夠加強他們的自信心。但是當中國多次被打敗,到了二十世紀初的時候,情況不同了。因此他們自己本身在海外的地位也受影響。早期的時候,西方對中國還是十分的尊敬,很想到中國做生意去,所以對中國的商人基本上還算是客氣的。在東南亞那種情況之下,競爭是避免不了,鬥爭有時候也避免不了。但是還是合作的多。合作的理由是要借用華商的關係,能夠幫助他們到中國做生意去。
但是到了十九世紀後半期的時候,中國的門戶打開了,這些華商的地位即刻就降低了,西方商人不需這些人幫了,可以直接到香港來,到五口通商的港口去,到上海去開了很大的港口,非常成功,根本不靠海外華人。因此海外華人的地位就降低了。降低之後,做生意都受到各方面的挫折,要尊敬當地的殖民地政權,在這種環境之下,他們漸漸地要適應當地的環境。同時,因為不斷受到西方殖民者的歧視。那種歧視就從十九世紀末年開始,到二十世紀初,更是如此。因此,對海外華人的民族感,愛國感,期望中國能富強,維護他們的地位的感情,越來越重要。在清朝末年,在華僑之間顯明的有一種新的愛國概念,新的民族情感。可以說現代性的民族主義,是從海外華人之間發起的。因為他們要面對外國人,在外國人的歧視之下使他們感到十分的愛國,愛鄉,這跟交通方便也同樣重要,由此而跟中國的關係聯繫得越來越密切。
在那種情況之下,移民的概念就顯然受注意了。所以就有「僑」字出現,僑居就變得很重要了。以前僑居是國內的概念,根本沒說住外國也是僑居的。到十九世紀的時候才開始,公認在外面的華人也是僑居而已,基本上是愛國,是想念國家,還是自認為是中國人。在那種情況之下,要幫助中國富強,要使得他們有愛國愛鄉的民族感,是很自然的。竟然冒出一種相當重要的變化,從一般的華商、華工就成為一種華僑社會,自認是僑居,暫時在外,總之要回國。對中國的進步十分關心,就慢慢地建立一種熱情的聯繫,所以大家知道從二十世紀初一直到五十年代,這種華僑概念越來越強。
我剛才講的是殖民地時代,那個時代過了之後,到了新興國家建立,又遇到新的問題,就是中國人在海外僑居,自己自覺地感到新的愛國民族主義思想之後,遇到了當地的人也同樣地反對殖民主義,反對帝國主義,他們也顯明地有他們的民族主義思想。兩個思想就漸漸地變得矛盾,這種衝突就非常難避免。所以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四十年代到五十年代之間,這兩個民族主義明顯地是矛盾的。因此,新興國家在西方國家退走之後,每個國家建立他們的政權,在那種情況之下,華人原有的民族主義感就遇到相當大的困難。部分的,要維持這種民族感,根本不能在當地活動,他們就自願回國去。其他留在那兒的,就要考慮如何適應新的環境。這就是世界上兩個大勢力在東南亞爭權二十多年,就是共產主義跟資本主義,美國跟蘇聯、跟中國的鬥爭時期。在那相當複雜的環境之下,很多海外的華人只好考慮到他當地的政治、政權跟中國關係如何,跟美國關係如何,跟蘇聯關係怎麼樣。如果無法跟當地政府合作,只好再移民。所以,又有新現象,就是現代移民變得不僅是移民,還有新的一種現象:再移民,移到別的地方去,從五十年代開始就有。最早可能是從印尼開始。印尼獨立戰爭期間,很多印尼華人因為跟荷蘭殖民地政府關係密切,遇到當時的政治情況,不得不離開印尼。有很多人就遷到荷蘭去,也有部份人遷到澳大利亞去。這從五十年代就開始。
其他的地方也慢慢地遇到這種選擇,到底是留著還是回中國去?還是留在當地入籍做當地的公民來適應當地的環境。如果有選擇的話,是否應該再遷移到另個地方去。那麼我們所知道的,有記錄的,大部份的人不願意回中國去;有部份人也不願意留在當地,入籍作當地的公民,有地方走,他就走了。那些地方歡迎他們去的,他們就去,到澳大利亞去的,到歐洲去的。到美國的比較少,因為當時美國移民政策限制得很厲害。這些恐怕香港人也很懂得。加拿大移民政策改了之後,香港人到加拿大去。在那同一個時期,也有許多東南亞的華人或已經入了當地籍的再移民到加拿大、澳洲和歐洲去。使得移民這個概念,不停地在改變。
我把國內的移民歷史跟國外的移民歷史擺在一起講,是希望我們重新考慮一下,中國原來的移民方式在海外有什麼值得我們考慮的。我剛才所說的中國移民有流民跟政府移民各種。但是海外移民就沒有政府移民,也沒有真正是流民。難民有一些,譬如太平天國打敗後,有部份難民逃出來,如小刀會等都有作記錄。之後,中國軍閥時期,國共鬥爭的時期出國的有部份可以稱作難民。中日抗戰打到中國各地的時候,南方人和上海人也是逃難的多。
過去大部份出國的多是勞工或苦工,他們新從中國來,對中國比較了解,不願意回中國去也有,因為家人的關係回家的人也有。不過,如果有選擇的話,可能家庭的人還勸他們不要回來。說是在海外工作可能比回國工作還方便一點。在家鄉困苦的情況之下,回去也無助於家裏的生活環境,可能自己犧牲一點,留在外面,還可以幫助一下。各種各樣的情況都有,各有各的理由,各有各的苦衷。我們可以了解,國內跟國外的移民經驗,是可以比較的,並不是完全不同。
相同的地方,我知道一部份;不相同的地方明顯地可以看出來。我覺得這個題目很值得做,很值得多方面地把國內的移民經驗跟國外的移民經驗放在一起研究。現在來說,世界有很大的變化,大家都談起全球化〔Globalisation〕,這跟中國的情況,跟海外華人的情況有什麼特殊的關係呢?我倒有一點想法,沒有什麼結論。我就想跟大家共想一下這情況,怎麼樣去解釋?或者怎麼樣去分析?我的想法是如此。全球化之後,本來是以民族、國家為主的一種新的政體,在全世界都是大家共認為的一種基本的政治體制。聯合國一百八十多個國家都是以民族、國家(Nation state)這個概念為主的。但是在全球化這種環境,似乎對民族國家這個概念有相當的打擊,最少有不良的影響。這是經濟衝擊之下,國家的邊界,國家的概念,是否能夠維持以前那種嚴密的解釋,很多人有爭論,認為這是新的一種現象。在這種情況之下,移民的概念,移民的定義,也值得再考慮。
移民不僅是從一個國家移到那一個國家,移民也不能說是為了生活的關係,迫得離開某某地方,到另外一個地方去找新的機會。自願移民可去可留,由自己決定。不留的話,不一定就是叛國,或者是真的脫離他原來社會的聯繫。現在是訊息很容易交流的年代,各方面科技的發展,使得交通是十分方便。在這種情況之下,什麼是移民?跟以前的移民社會有什麼相同的地方呢?可能是越來越不同。換句話說,現在就算離開家鄉,到很遠的地方去,但是要跟家鄉的人通個電話來往,越來越方便,可能將來二十一世紀的時候,更加的方便。路線遠是小事情,只要你願意的話,跟家裏來往是件很簡單的事情。
那麼這個移民的概念會不會受影響呢?我相信會的。當然,全世界原有的民族國家還是要保護他們的主權,使得各種移民的概念不要沖淡了國家的概念,這是一定的。所以民族國家一定會盡他們的力量去維持他們原有的主權概念。但是,同時因為經濟,科技跟其它的發展,使得移民聯絡的關係越來越方便。所以,現在的華人經濟網絡,大家都隨口談起,實在很方便,可能會更重要。
怎麼影響將來的國家?現在還不太清楚。我們還要小心注意去。不過,主要的是我們不得不考慮到這移民概念會變的,而且華人在海外移民會變成怎樣的一種社會呢?或是還有很多現在想不到的地方。我這樣講,因為我實在不知道。從幾百年的歷史來看,變化無常,使得我們好幾次要重新考慮移民這概念。那麼今後,移民會到底怎麼回事呢?可能不那麼簡單。再回過來一想,這也不是完全新的東西。如果說是因為新科技,新經濟網絡,所以造成新的環境,那也不會一定如此。因為,中國本來就沒有一個純粹的移民概念。其實是在某某情況之下,政府給移民,同時在某某情況之下,也有流民,也有難民。難民這概念在國際上也是很重要的概念。最近我看到一個數目,全世界的難民,現在是超過一億,各地的難民,離開家鄉,被趕出到別的地方求活的,大概有一億之多,可見這數字不得了。到底準確不準確,怎麼算法,我不太清楚。難民在的中國以前就是一種移民。現在難民越來越多,最近這幾年你看Kosovo 就很明顯了。可見這個情況是不會停止,仍會發展,俄羅斯國內的人車臣(Chechen)難民的悲慘現狀,可以提醒我們。但是,越來越普通。非洲的不必講,其他的國家更多。
在這種情況之下,中國傳統概念裏面有什麼幫助呢?我常考慮這一點,年輕時也考慮過。中國有這麼一個傳統概念「天下一家,四海兄弟」,這種概念講起來是很順口的,但是怎麼樣去實行?怎麼樣去做?怎麼樣叫人去解釋這個問題,就很困難。遇到民族主義,遇到愛國主義,這裏面就好像有矛盾,怎麼會四海都是兄弟呢?其他的人不把你作兄弟時怎麼辦呢?這概念雖然在傳統不過是一個概念而已,理想而已,但是這理想跟二十一世紀全球化可能有點關係。值得考慮的就是中國面對民族國家這個概念,也遇到新的問題。因為本來民族國家的概念,定義是很狹小的。就是一個國家裏,就一個民族,一種語言,一個宗教,一種文化。這種概念非常狹小,但是我們知道許多大的國家現在都是多元化的,多種語言,多種宗教,而且可以說是多種民族的國家,而且越來越平常,現在大部份的民族國家都承認有這趨勢。很少民族國家是純粹一個民族,一種語言,一個文化,一個宗教,可能完全沒有這類國家,也是因為跟科技發展,經濟發展及全球化有關係,越來越多的國家都變成多元文化,多元民族,語言的國家。在這種情況下,移民在有些國家裏,怎樣地適應?怎麼樣地生存?怎麼樣維持他們的文化:他們的語言、社會,風俗習慣,我想跟以前的情況可能大不相同。因此,我覺得這一段歷史,華人移民變遷史裏應該注意到的就是可能下一段的歷史新變化會更大;也可能我剛才提到的中國傳統中客家移民群這種經驗有實用的地方,就是客家人在中國傳統社會裏已經想到可以自願移民,而且有計劃,有組織,有系統地移民。而且這裏帶有再移民的概念:就是移民之後,不適合的話,再移民;再不適合,再移民。這在國內的客家社會裏已經有這麼一段經驗。可能這段經驗跟下一個世紀海外各地的移民,社會可能還有值得研究,值得考慮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