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忻城土司官族诗人莫震诗歌赏析
莫震(1772—1849)年,原名欺,字子诚,又字芹陵,广西忻城土县韦村人,忻城县世袭莫氏土司官族后裔。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编纂的《庆远府志》中载有他带村民捕杀一批强掳村寨牛只财物的贼党的事迹。《莫氏宗谱》上说,莫欺以官族绅士的身份“爰计诱杀贼党数十。”由于贼党得到官族部分下层群众的同情和拥护,反而把莫欺“囚解上司”,置莫欺于死地;幸有官府庇护,莫欺才免于一死而获释;莫欺为此事非常气愤,“于是效苏洵发奋读书”。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莫欺参加乡试,考中第三名举人。曾任镇安府(今广西德保县)教谕(县学教官),还执教于宜州龙江书院。曾三次上京城参加会试,朝考不第。晚年隐居家乡,长期教馆。著作有《廉书》一卷、《草草吟》(又名《草草诗》、《草草集》)二卷。《壮族文学史》(欧阳若修、周作秋、黄绍清、曾庆全编著,广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出版)中写道;“在他(指莫震——笔者注)以前,忻城地区只有土知县莫元相、莫景隆留有诗文数篇,莫震才是学有专著,诗成专集的第一人。”充分肯定莫震在壮族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一
莫震所著《廉书》、《草草吟》等三卷诗集刻本,可惜均己失散。庆幸的是有从这三卷诗集中选录二十八首名为《忻城诗抄》的手抄本藏于桂林图书馆。今读之诵之,有如尝鼎一脔、窥豹一斑之感,足见莫震诗歌的大略矣。
莫震现存的二十八首诗,就内容而言,有题咏田园风光的,有描写民族风情的,有遣怀述志的,有反映劳动人民辛勤劳动生活的,有斥责攘夺者是不义小人、直接揭露社会病态的。遣怀述志诗占有较大分量。这些诗歌是他人生的实录,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真实的社会现实。
“岳阳从小慕,今日亦登楼”(《登岳阳楼记》)。岳阳楼乃是中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其名远播,应该说是借助于范仲淹撰写的名篇《岳阳楼记》。“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言警句,足以发聋振聩。对于洞庭湖的壮丽景色;对于范仲淹的旷达胸襟、远大抱负,诗人热爱与敬仰之情都由一个“慕”字所包容。不言而喻,可见诗人从小即志存高远的心迹。
孔子提出的“恕”道和儒家的道德原则“信义”是诗人莫震笃信的精神信条。在《处世》中:
处世存何道?惟凭一恕心。吾忧修德浅,人怕受恩深。高筑咸阳惨,张椎博浪阴。士能伸信义,千古贵知音。
诗人时时按照儒家的道德原则努力修养自己。司马迁在《史记》中的《荆轲传》、《刺客传》、《留侯传》等,描绘古代英雄荆轲、高渐离、张良等人先后刺杀、椎击秦始皇的壮举。诗人缅怀他们的英勇事迹,并以他们为楷模,敦勉自己谦退自守、修养道德,抵制外物引诱,坚持达观态度。诗中看出诗人思想道德境界的高度。
在《感怀》中写道:谁谓男儿意气深,读书常自负商霖。春朝抚剑临风笑,秋夜烹茶对月斟。一县栽花空有志,十年树木枉芳心。小人女子原无赖,不遇钟期不鼓琴。
“商霖”典出《书·说命》,上记商王武丁称赞宰相傅说说:“若岁大旱,用汝作霖雨。”后因用“商霖”为颂扬大吏之词。诗人一生念念不忘“商霖”之志,从幼时读书起,一直强烈地希望有朝一日“若岁大旱”而作“商霖”,如傅说为中兴商殷那样,为国为民而效力。诗人感叹自己尚未能成为国家栋梁之材,感叹“商霖”之壮志未酬!并以精于琴艺的春秋时人伯牙自诩,认定自己绝非等闲之辈,于诗中大发怀才不遇之慨,并斥责那些当道的无赖们,岂止是不跟无赖们同流合污,分明是与无赖们誓不两立,不共戴天。
诗人四十八岁中举,步入官场,在污浊的环境中,清醒地认识“足恭方是耻”、“不知机械事”(《自况》),视花言巧语过分谦恭为耻辱,不屑于那种机巧、狡诈、欺骗的恶劣手段。可见诗人品德的方正,为人的耿直。
然而,诗人中举后出任教谕与执教时期的那种生活,反映在《和卢牧园寄怀原韵》中。“酒阑人对歌残后,惊觉楼头五夜钟。”是说每当官场宴会之时,巡行酌酒劝饮结束后,常与志同道合者搞“奏对”(臣僚当面回答君主提出的问题)、“对策”(以政事、经义等设问并写在简策上,让应考者对答)等活动。显然,诗人期待着朝廷的重用,以上活动均是为赴朝考作准备的。后虽三次赴京朝考不第,却表示不敢后人而自强不息的十分可贵的顽强精神,以此作为灵魂的诗篇,是具有极强的生命力的。“沉醉高歌君忆否?醒来相感自今余。”(《寄怀兼呈卢牧园吴荔村黄光斗吴纯嘏》)是说诗人早已离开官场而回归故里,幽居田野,逐渐与民间俗情沟通,那种“奏对”、“对策”已成为美好的回忆,留下的只有志同道合者纯真诚挚的友谊了。
诗人三上京城朝考未第进士,曾给同是落第友人写下《慰友落第》:
文章憎命少人知,得失穷通自有时。寄语同侪休介意,一生不赋落花诗。
诗中虽然反映诗人乐天安命的思想,但诗人是自负的,他相信命运的安排,却不自卑,不自怨自艾,颇带一股豪情,而把功名利禄置之度外。从诗中窥视到诗人坦荡的胸怀。
诗人在赴京赶考的往返途中,写下《过洞庭湖》、《登黄鹤楼》、《登岳阳楼》、《登金山寺》等登临诗。就《登黄鹤楼》而言,黄鹤楼,唐代诗人崔颢登临之后题写《黄鹤楼》诗,诗曰:“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此诗格调优美,最为传诵。据说大诗人李白登黄鹤楼时见崔颢所题,曾感叹“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而搁笔不咏此楼。后人有“笔经搁后更无诗”之说。莫震绝不可能不知有李白“笔经搁后更无诗”之说,也并非不知深浅,他既不高傲,也不自卑,写就五言律诗《登黄鹤楼》:
万里登高阁,山河在眼中。人怀千古恨,鹤去一楼空。鹦鹉洲边月,梅花笛里风。我来凭眺望,何必问仙翁!
诗人写下与黄鹤楼美好传说故事,诸如“高阁”(指黄鹤楼,又名辛氏楼)、“鹤去”、“楼空”、“梅花笛”(李白)“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诗句及黄鹤楼一楹联“何时黄鹤重来且自把金樽看洲渚千年芳草;今日白云尚在问谁吹玉笛落江城五月梅花。”)“仙翁”有关及景语“万里”、“山河”、“洲边月”,情语“怀千古恨”、“何必问”,传说故事与景语、情语有机融合,宛若行云流水,固然见诗人才高八斗,敏捷诗思,更见诗人酣嬉淋漓地抒发热爱祖国大好山川名胜的情怀。
“筑室无规模,人呼逸士家。”(《静而轩即事》之一)诗人终于回到家乡韦村,过起半隐居生活。韦村是一座颇有田园牧歌韵味的壮族村寨,诗人笔下的《韦村》写道:
家在韦村西复西,左通山径右通溪。清流缭绕环门注,绿树浓荫翼瓦齐。秋霁观鱼吹浪跃,春阴听鸟对花啼。分明一幅闲人谱,留与诗翁作话题。
这里山环水绕,山野古木参天,溪岸柳竹成行,阡陌纵横,农舍掩映于绿树浓荫之中;春天、画眉、鹧鸪、斑鸠、锦鸡等群鸟在林间于万花丛中婉转鸣啼;雨后秋日,鱼虾在溪间逐波戏水……这一切,入诗入画,描摹细致入微,意境清新幽雅,好一派南国边睡壮族山寨旖旎风光,令诗人如此陶醉!
“寒士原来苦,谁人笑子凉”。(《自况》)“凉”,古代六种饮料之一,指搀和了水的酒,忻城人俗称其为水臌冲(chng)。这一个“凉”字,便是诗人清贫生活的写照。这种清贫生活,在《偶感》中还有“几多熊胆偏尝我,一片猪肝尚累人”之句加以补充。诗人说自己历经许多艰难困苦,回到家乡尽管生活清寒,表明不愿接受别人的怜悯。“猪肝累人”典出《后汉书·闵仲叔传》:东汉时山西太原人,闵仲叔旅居安邑(今山西运城)。仲叔年老多病且家境贫寒,买不起猪肉,只能每天买一片猪肝。有时遇到有的屠户不肯卖给。安邑县令听说此事,起怜悯之心,令手下人送给仲叔每天一片猪肝。仲叔感到奇怪,问个明白后,便长叹说:我闵仲叔哪能为口腹的小事而使安邑县令受累(牵挂)呢!于是悄然离开安邑县而到别地居住。诗人学习闵仲叔,不愿享有“一片猪肝”而让别人牵挂,那种不要别人怜悯,耐苦而顽强精神的形象跃然纸上。
诗人远离官场,解脱名缰利锁,“忿去沽村酒,闲来灌菊花”(《写怀》)、“夜读春秋传,闲谈霹雳弹”(《静而轩即事》之二)、“有闲芟莠草,得意灌芝兰”(《和卢牧园别墅原韵》)、“梦觉远闻牛背笛,醉余初试雨前茶”(《韦村幽居》)、“以闲为自在,归醉每无愁”(《村居集古》之一)、“要知清梦游何处?不钓芦溪即柳溪”(《幽居》)、“惟有菊花同淡泊”(《偶感》),如此生活,诗人是感到心满意足的,且知足常乐。
诗人虽安于隐逸生活,但绝不糊涂而不问世事;虽与世无争,并不与世隔绝。诗人不甘寂寞,力所能及,为培养后代而开馆教学。《黄山馆》写道:
乡村来课读,山馆任穷居。师傅原无学,儿童会念书。携锄勤种菜,弹铗妄思鱼。敢谓兰膏簿,多惭董仲舒。
“弹铗思鱼”典出《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孟尝君的门客冯谖,受到人们鄙视,吃粗劣的饭菜。为表示不满这种待遇,冯谖三次弹其铗并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长铗,归来乎!出无车”、“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孟尝君先后给他“食之,比门下之客”、“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使人给其(老母)食用,无使乏”。后来,冯谖设计让孟尝君安安稳稳地过快乐日子,使孟尝君安稳地为相数十年。“弹铗妄思鱼”的“妄”,是说诗人自己绝无“弹铗思鱼”非份之求,不去做统治者的食客谋士,深恶痛嫉炎凉世态。诗人开馆教学,课余锄地种菜,满足于粗茶淡饭这种生活,并幽默地说这种生活,实实在在胜于告病回乡闲居的汉代思想家、散文家、经学大师董仲舒的生活。
诗人的心性志趣独出人表,难能可贵。诗人的生活过得还很充实而有意义,又表现在《韦树幽居》中:
四围绿树绕山家,谁识幽居乐岁华。梦觉远闻牛背笛,醉余初试雨前茶。门无剥啄频敲句,地有宽闲宜种花。月上疏帘初饭后,邻翁相诣论桑麻。
诗人逐步地走进民间,在轻描淡写田园牧歌诗境之后,笔触即切入参与农事活动上来。“邻翁相诣论桑麻”,是说邻居老农饭后相约某家议论农事,可见诗人与农民、农事息息相关,直接亲身参与农事活动。诗人的为人为文最可宝贵之处,那些“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唐·王维《竹里馆》)消极避世的人们是无可比拟的。
诗人有直接参与农事的实践生活,且对劳动人民的情况是相当关注的。《忻城竹枝词二首》写道:
正月
正月邻村少妇来,彩江清水采青苔;姑姑煮熟黄花饭,盛在香篮待尔回。
七月
七月山城灯火明,家家织锦到三更。邻鸡乍唱停梭后,又听砧声杂臼声。
诗中提及的水中青答,于《本草纲目》中称陟厘,入药。忻城一带壮民间于正月有偷(采)青的习俗,视偷(采)青回家煮吃为如意吉祥;又有煮黄花饭的习俗,正月或三月节日或喜庆之日,采枫树叶、皮浸水蒸(煮)糯米饭,或采一种黄花粘的灌木花浸水蒸(煮)糯米饭,呈黄色或紫黄色,称黄花饭。吃黄花饭亦视为吉祥如意。忻城壮锦是驰名古今中外的特产,莫氏世袭的土司,均将壮锦作贡品进贡皇帝。诗人选取独具民族风情、最富地方特色的片断来写,生动地表现姑嫂之间共同劳动时的亲密感情及再现壮族妇女辛勤织锦和操劳家务的生产生活场景,使这些诗作具有无限的生命力。
莫震的诗歌从一个侧面反映社会现实;在《村居》中:
饶有林泉癖,春风上卧云。甘心居淡泊,清虑息纷纭。雨霁鸠呼妇,天阴鹿聚群。物群堪适意,坐对落红曛。
与《韦村》、《韦村幽居》、《村居集古二首》一样,诗人总是对家乡乃至整个忻城土县的自然风光极尽描绘和渲染。物群适意,正说明生态平衡。“雨霁鸠呼妇,天阴鹿聚群”。鸠即斑鸠,叫声“咕咕”,与“姑姑”谐音。呼,呼唤。雨后转晴,斑鸠在没有任何干扰的情况下,会自由自在地鸣叫。天阴时,野鹿也会在没有任何侵扰的情况下聚集起来。这种生态平衡的现象,也许诗人远远不会想到,可以引伸为天下太平、地方宁静、土民安居乐业的写照。历史上有乾隆盛世之说,生于乾隆盛世的诗人正是通过诗歌写真。十多年前,原忻城土司博物馆长蓝承恩曾在《中央民族学院学报》上发表《忻城莫氏土司五百年》一文,文中说:“自从莫氏袭任忻城土官以后,全县土地归集于一家,权力集中于一人,改变了过去由部落酋长统治的各自为政的局面。为了发展农业生产,改变忻城面貌,提高生活水平,以维持莫氏家庭‘本支百世’的长期统治,莫氏土司除了加紧对土民的控制、镇压和剥削之外,采取一些较为积极的措施,推行了一些比较开明的政策,从而使忻城这个穷乡僻壤保持着比较稳定和缓慢发展的势头。”因此,可以说《村居》一诗具有较高的文学艺术价值和研究、认识忻城莫氏土司及壮族社会的历史价值。
诗人堪称饱学之士,熟知经史子集,对于中国古代社会历史人物了如指掌,诗中引经据典,如“高筑咸阳惨,张椎博浪阴”、“不遇钟期不鼓琴”、“一片猪肝也累人”等,确是信手拈来。但评史及史中人物的诗,却仅见《曹操》:
助恶群凶汉室微,奸雄曹贼逞淫威。华容遗憾逢关羽,偃月无情了一挥。
曹操原是汉帝时一个身份低下的小人物,后拥有百万大军,“挟天子以令诸侯”,逐渐统一黄河流域,位至丞相、大将军,建立魏,称魏王,与刘备的蜀、孙权的吴三国鼎立。《三国演义》所描写的曹操,是一个文学艺术的典型形象。《三国志》也是以封建正统观点来写曹操的。曹操是一个既有雄才大略,又奸诈凶残,多疑善计和损人利己的奸雄。赤壁之战,曹操兵败时从华容(今湖北监利县东)道北走的,与刘备、张飞“桃园结义”的关羽,违背了“联吴拒曹”的战略方针,念及过去曾被曹操所重用而在华容道放走曹操,以致后有失荆州、走麦城、死于敌手的后患。当曹操获悉关羽死讯,高兴地说:“云长己死,吾夜眠贴席矣!”诗人莫震无限惋惜地写“华容遗憾逢关羽”,引为“遗憾”的历史教训是何等的深刻!诗人按《三国志》、《三国演义》的材料评史和评史中人物相当准确。于大是大非面前,诗人的头脑是很清醒的,他爱憎分明、疾恶如仇的品格实为可贵。
诗人寄情田园、山水以及他的黄山馆(塾馆)、静而轩(书斋),避开喧嚣的尘事。但他却非常关心世情。《怀金图》写道:
金固人人爱,怀藏又密缝。人知都是小,天道恐难容!
勾画出一副攘夺黄金者活灵活现的丑恶嘴脸。“怀藏”,见攘夺者的贪心,“密缝”,见攘夺者唯恐贪得不多及贪心程度之深。诗人情绪激烈、笔锋犀利,斥责攘夺者是不义的小人,咒骂这些“天道难容”的小人。这是诗人所写诗歌得以广为传诵,具有长久生命力的原因之一。
二
清人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词以境界为上。”诗歌也如此。境界,即意境。所谓意境,就是内情和外物相融合的的生动画面,是作者通过形象思维所创造的艺术境界。王国维又说:“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莫震《韦村》一诗,是这样展示这座颇有田园牧歌韵味的壮族山寨画面的:座落在韦村西部村头的房屋是莫震的故居,左边是通向深山密林的山道,右边是源于山泉的淙淙流水。清清的溪流环绕于故居前面的院墙边和门楼外而过,掩映于绿树浓荫之中,盖着如乌覆翼之状的齐齐整整的瓦片的农舍。这是很有立体层次的静景画面。这里山峦叠峰,古木参天,水绕山环,农舍整然,透出浓浓的平和静谧的气氛。接着,诗人又提供“秋霁观鱼吹浪跃,春阴听鸟对花啼”两幅特写画面,会让读者想象飞跃起来,进入诗人所创造的幽雅、迷人、令人陶醉的境界,去尽情享受天公赋予的大自然之美。“分明一幅闲人谱,留与诗翁作话题”,是诗人的点睛之笔写下的绝妙佳句。诗人十分得意地渲染美不胜收的家乡景色,十分自信会因家乡如此美好就定会有更多的文人墨客争相题写更多的赞美诗。至此,我们捕捉到了这首诗的意境,诗人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也就不难理解了。
诗人工于五言律诗。试看诗人以明白畅快的语言写下的《过洞庭湖》:
三日巴陵道,今朝过洞庭。浪翻千顷白,天接一痕青。舟似风中鸟,人如水上萍。四周空漠漠,何处认湘灵!
诗中实写洞庭湖白浪滔滔、水天一色的胜景,虚写心中仰慕的“湘灵”(湘水之神)。虚实结合,想象雄奇,创造一个恍如仙境的世界。诗人的直接感觉是“舟似风中鸟,人如水上萍”,巧妙地运用(也有兼用)比喻、夸张、对偶等修辞手法。我们从中窥见了诗人遨游洞庭湖时欢欣鼓舞的神采和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情愫,并且受到了深深的感染。
诗歌意境离不开想象,无想象即无意境的创造。莫震诗歌的想象是十分丰富的,如《黄山馆》中“弹铗妄思鱼”、“多惭董仲舒”。联系古代历史人物和事件进行联想和想象,有利于诗人心性志趣更深刻的表达,从而增强诗的形象的塑造和艺术感染力。
莫震的诗歌常常是通过描摹大自然中绚丽秀美的景色和盎然的意兴融成别具特色的新境界,诱导读者驰骋想象去触摸去领悟去意会去思考而得之。我们透过一首诗,越过时空界限,十分清晰地看到诗人莫震的形象:自幼就有远大抱负(“岳阳从小慕”、“谁谓男儿意气深,读书常自负商霖”),笃信孔夫子的“恕”道和儒家的道德原则“信义”(“处世存何道?惟凭一恕心”、“士能伸信义,千古贵知音”),为人品格方正,胸怀坦荡(“足恭方是耻,衣敞又何仿”、“不知机械事,心地自悠扬”),仰慕英雄豪杰(“高筑咸阳惨,张椎博浪阴”),也很自负(“一生不赋落花诗”),富于幽默(“多惭董仲舒”),甘当隐士(“以闲为自在,归醉每无愁”、“谁识幽居乐岁华”),不甘寂寞,力所能及,开馆教学(“乡村来课读,山馆任穷居”),甘于清贫,不要怜悯(“一片猪肝也累人”、“谁人笑子凉”),寄情山水,陶冶情操(“饶有林泉癖、”“要知清梦游何处,不钓芦溪即柳溪”),关心和参与农事活动(“携锄勤种菜”、“月上疏帘初饭后,邻翁相诣论桑麻”),时有怀旧(“酒阑人对歌残后,惊觉楼头五夜钟”、“沉醉高歌君忆否?醒来相感自今余”),深恶痛嫉炎凉世态,无情地斥责当道的“无赖”(“弹铗妄思鱼”、“小人女子原无赖”),时有牢骚不平(“忿去沽村酒”),偶发怀才不遇之慨(“谁知天道曲如弓”、“不遇钟期不鼓琴”),是非观念强烈(“华容遗憾逢关羽,偃月无情了一挥”、“人知都是小,天道恐难容”)。诗得以人传,人得以诗传,互为辩证关系。当我们反复吟咏莫震现存二十八首诗时,顿觉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莫震诗歌中语言明白如话且准确、生动、形象,当是突出的特点之一。如《曹操》诗中“偃月无情了一挥”,“偃月”,半弦月,指关羽使用的形似半弦月的青龙偃月刀,又称关刀。“无情”,虚伪不诚,指关羽放走曹操一事是忠义矛盾之事。“了”手弯曲、“挥”甩出。“了一挥”,把关羽不愿以偃月刀出击曹操(是曾被曹操所重用、后归刘备。刘备手下无敌的将领关羽,于赤壁之战曹操兵败之时,在华容道放了曹操一马),拿着偃月刀的手一弯曲、一甩出,默不作声,只作暗示,让曹操逃跑的动作,写得何等逼真,场面活灵活现,形象何等的鲜明!又如通俗诗《螟蛉》中“何故不成人”,是说有一种叫蜾蠃(guoluo)的昆虫将一种叫螟蛉的昆虫幼虫持回巢,孵育成为蜾蠃之子,后人便以螟蛉为“养子”的代称(古人误认为蜾蠃养螟蛉为子,其实,蜾蠃是一种青黑色细腰蜂,为寄生蜂的一种,产卵于螟蛉幼虫体内,吸取营养,蜾蠃后代即从体内孵出),而惊呼“不成人”。“不成人”,忻城一带方言,养殖小动物,种植植物,种与养成长与否,均称之为“成人”或“不成人”,意思是不成模样(不相似)。诗人生于忻城土县,熟知忻城的方言俚语,写诗时方言俚语运用自如,通俗生动,使读者更为明白易懂,使诗歌表现得更具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此外,诗歌中格言、警句,如“吾忧修德浅,人怕受恩深”(《处世》、“足恭方是耻,衣敝又何仿”(《自况》)、“性淡精神豁,心贪志气低”(《漫兴》)、“穷通休问卜”(《静而轩即事》之一)、“不遇钟期不鼓琴”(《感怀》)、“一生不赋落花诗”(《慰友落第》)等颇富哲理寓意的语言,会给读者以有益的启迪。
莫震工于五律、七律,对于唐人刘禹锡于沅湘所创、多写旅人离思愁绪或儿女柔情的竹枝词,运用起来竟是何等的轻车熟路,且有新的突破。《忻城竹枝词二首》写“正月”、“七月”,可推测为诗人所写很可能是十二首组诗,可惜我们无法读到其他十首。就仅存二首而言,《正月》写姑嫂之间共同劳动时的亲密感情。诗中展示忻城土县早春时节彩江迷人风光画面,选取正月采青苔(偷青)、节日(或喜庆之日)吃黄花饭的习俗入诗,记载了忻城土县的特有风情。《七月》中,“七月”,金秋时节开始。“山城”,指忻城土县莫氏土司衙署所在地忻城:四周皆山,翠屏山、石牛山、西山、马鞍山等均峰峦挺拔秀丽。虽是县治,那时也不过百十户人家而己。每当夜暮降临、金风送爽之时,家家户户拨亮盏盏桐油(或松明)灯,灯光片片,或是星星点点。织壮锦(土锦)的机声嚓嚓,连成一片。时至三更,雄鸡乍唱,嚓嚓机声又被砧声、臼声所取代。砧,捶布用的花岗岩石板。染织锦用的五颜六色的棉纱,晾干之后,将染纱置于光滑的石板上,用棒捶轻轻地捶打,再染,使染色更好地渗入棉纱中;或将织好的壮锦(土锦)放在石板上捶打,使之平整,软和。臼,舂米器,又叫“碓”,木石制作,用木柱子架起一根木杠,杠的一端装一块圆形石头或铸铁,用脚连续踏另一端,石头或铸铁连续起落,去掉下面石臼中的玉米或稻谷外壳。玉米是忻城人的主粮,食用时均于当天脱壳加工,将玉米籽捣成米粒,放到锅里用慢火炖熬而成“珍珠粥”,不同于北中国或忻城周边地区用石磨将玉米碾成细粉再作吃食,因此忻城家家户户有碓。初秋之夜的山城是不眠之夜,织锦织布机声嚓嚓,待到雄鸡高唱,又转为砧声臼声交错,山城沉浸在交响乐章的演奏声中,这是多么富有韵味的诗境啊!这是道多么独特的时代风景线啊!这里,见境不见人,却又人物俨在。《七月》是以间接方式塑造了忻城勤苦耐劳的壮家妇女的群像。《忻城竹枝词二首》似乎打破了时空界限,让我们大开眼界,更多地更具体地去接触去认识一二百年前莫氏土司统治那块地盘以及那段壮民族发展的历史。
三
为了对莫震和他的诗歌的进一步认识,有必要对莫氏土司统治及其文化教育的历史作一些粗略了解。
忻城之名称始于唐朝,原为羁靡制度下的“蛮荒”之地。宋庆历三年(1043年)以后,主要实行流官制度。元至正年间(1341—1368年),莫氏始祖莫保参加镇压农民起义,获任宜山八仙屯千户职。明永乐二年(1404年),莫保又领土兵镇压忻城陈公宣农民起义,县宰提荐莫保为忻城副理知事。宣德二年(1427年),忻城谭团领导农民起义,莫保玄孙莫敬诚带领土兵参加镇压,后被荐为土官(土知县),并获世袭。忻城降为土县,至民国17年(1928年),忻城才改土归流。莫氏土官世袭统治忻城长达五百年矣。
明洪武三年(1370年),忻城始建县学(县置儒学学官)。56年以后的宣德元年(1426年),宣德帝朱瞻基准奏,罢忻城县学。原因是:忻城“累因蛮寇攻劫。杀虏人民,生员亦被拘掠。今忻城全无一人(指县学生员——笔者注)……县民稀少,多是瑶壮,非但语言不通,不堪训诲,抑且不愿入学,徒存学官,无所施教,宜……例革去”。此后四百年,忻城土县按王朝规定“例不建学”(指不建县学),致使文化教育十分落后。莫氏一至三任土宫征调繁多,“鞍马无歇,皮骨仅存”、“操戈挟矢,绝少文字”,精通文墨的人甚少。约在明嘉靖初年(约1523年),第四任土官莫廷臣首先在土司衙署内设官族私塾,“延名士,聚官族子弟课读其中”。从此,“读书之声,渐出蛮乡”。第六任土官莫镇威承袭为官后不久,于明万历三年(1575年)开办社学一间,律子侄课读。莫镇威料理军政闲暇,还留心读书写诗文,并著有诗文流传后世。第十一任土官莫元相曾作《劝官族示》悬于衙署前,鼓励族人“读书明理”,并著有诗文流传后世。第十二任土官莫振国于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承袭为官,出面募捐,在土司衙署右侧建立义学三间,延名士掌教,聚官族子弟及堡目土民俊秀者,肄业其中。制订《教士条规》十六则(即一崇道统、一讲性学、一博经史、一文礼乐、一敦实行、一谨士趋、一尊严师、一重益友、一会讲章、一勤著作、一戒怠惰、一慎言语、一防静地、一遏嗜念、一乐为善、一速改过)并悬于讲堂之上以示生童,悬于署外,让邑人观诵,以期惑化。《教士条规》十六则,凡三千言,是忻城迄今为止发现的明、清时期莫氏土官有关教育文化思想理论比较完善的文献,从中可以略窥古代汉儒学在忻城的传播和壮民族接受中原文化熏陶的一个侧面。
在文化教育根基十分薄弱的忻城土县,诗人莫震幼时就读于莫振国创建的这所严格要求和严格训练的义学,确是一件幸事。一靠名士施教,二靠自己的天赋和刻苦努力,莫震四十八岁时考中第三名举人,可以称之为“破天荒”的。
莫震的诗歌属于自己的。他的诗歌真实地记录他一生的思想言行,增强了他自身的透明度,塑造了一个十九世纪出自壮族山乡的封建时代知识分子的典型。他的诗歌就其描摹自然、歌颂隐逸生活而言,成功地描绘了南国壮族山乡秀丽的大自然的幽雅宁静平和的景象,并借以反映他的心性志趣。这些诗歌虽有脱离变革的倾向,但对于热衷奔竞、趋炎附势者,是具有清醒剂的作用的。他所提供的自然美的享受别具一格,这是别的诗人所不可替代的。莫震的诗歌是莫氏土司官族一份珍贵的遗产,他的数以百计的后代,如果能读到这些诗歌,定会倍感亲切和自豪的。
莫震的诗歌属于壮民族的。由于历史、地域、政治、经济、文教等诸多原因,决定了壮民族古代诗人的数量不多。忻城土县莫氏土司世袭统治忻城五百年里,才出现“学有专著、诗成专集的第一人”的莫震,可以说是凤毛麟角的。在接受汉儒学与中原文化的熏陶方面,以他的天赋和横溢的才华,继承和发扬汉文化的优良传统,创作了思想沉稳、格调清新高雅、颇具民族特色的大量的诗歌,真实地反映祖国南疆壮民族的历史和社会的现实。这些诗歌是壮民族的瑰宝,是壮民族文学宝库的一颗明珠。
要研究壮民族的历史,一定要研究壮族土司制度;要研究壮族土司制度,一定要研究忻城莫氏土司。莫震的诗歌为我们提供了一份研究忻城莫氏土司、研究壮族土司制度、研究壮民族的历史的极其宝贵资料。
(原载《柳州师专学报》2001年9月第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