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刘三姐》之印象
构想的白色印象:梦幻漓江
本报(人民日报)记者 李士 杜江
策划近5年并经历了3年筹备的大型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已进入了紧张的连排期(本报8月18日头版报道)。为了解这一令人瞩目项目出台的前后,本报记者采访了该演出的总策划、制作人梅帅元和演出总导演张艺谋、导演王潮歌、樊跃等,以飨读者。
《印象·刘三姐》的几大看点
舞台 传统演出是在剧场有限的空间里进行,《印象·刘三姐》则以自然造化为实景舞台,其巨大的露天表演场地———山水剧场是以方圆两公里的漓江水域、12座背景山峰与广袤无际的天穹构成。与之相配的,是投巨资建造的目前国内最大规模的环境艺术灯光工程及独特的烟雾效果工程。放眼望去,漓江的水,桂林的山化为心中的舞台,给人宽广的视野和超然的感受。
演出每场都是新的 传统的舞台演出,是人的创作,而“山水实景演出”是人与自然共同的创作。山峰的隐现、水景的倒影、烟雨的点缀、竹林的轻吟、月光的披洒随时都会进入演出,成为美妙的插曲。演出还将利用晴、烟、雨、雾、春、夏、秋、冬不同的自然气候,创造出无穷的神奇魅力,使演出每场都是新的。
刘三姐歌圩 坐落在漓江与田家河交汇处,几乎全部被绿色覆盖,里面种植有茶树、凤尾竹等,加上所植草皮,绿化率达到了90%以上。其中,灯光、音响系统均采用隐蔽式设计,与环境融为一体,水上舞台全部采用竹排搭建,不演出时可以全部拆散、隐蔽,对漓江水体及河床不造成影响。观众席依地势而建,梯田造型,与环境协调,同时也考虑到了行洪的安全。100多亩建设用地上,鼓楼、风雨桥以及贵宾观众席等建筑散发着浓郁的民族特色,整个工程不用一颗铁钉,令人叹为观止。就连所设的两座厕所也引进韩国技术,建成目前全国最先进的生态环保厕所,厕所的污水并不直接排入漓江而是循环使用。观众席由绿色梯田造型构成,180度全景视觉,可观赏江上两公里范围的景物及演出。目前已申报了两项吉尼斯纪录:世界上最大的鼓楼群;世界上最大的山水实景剧场。
服饰 根据各不同的场景,600多名经过特殊训练的演员将身着壮族、瑶族、苗族等不同的少数民族服装,为了在夜色中突出效果,每件服装都巧妙地设计了银铬,这大大增加了服装设计和制作的难度。据介绍,每件配有银铬的衣服造价都在千元以上。
大师的加盟 张艺谋出任演出总导演,两位年轻导演———王潮歌、樊跃堪称具创新精神的导演,他们的创新激情与实践能力,使“山水实景演出”由理念变为现实。该演出的音乐制作由刘彤、苏聪、程池、窦唯等担纲,他们集体对广西的民族音乐进行了包装,使它更具听觉震撼力。此外,演出的舞美总设计曾力、灯光设计易立明、服装设计邹游、李源都是大师级人物。
有印象 没情节 张艺谋出任演出的总导演,他对《印象·刘三姐》的整体构想是打破传统演出有人物、有情节的套路,而将着力以片断和场景展示广西的两大品牌———山水和人文的美。他指出,“印象”正是指视听印象。演出将广西的音乐资源、自然风光、民俗风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观众在看演出的同时,也在看漓江人的生活。
有了张艺谋对《印象·刘三姐》的整体把握,该演出的导演王潮歌和樊跃凭着创新的激情开始了在阳朔的排练。王、樊两人曾多次执导大型舞台剧,2002年在桂林举行的博鳌亚洲旅游论坛闭幕式上实景歌舞表演“欢乐漓江”算是他们与实景演出的第一次接触。王潮歌说,《印象·刘三姐》带给他们的困难是难以想象的,因为他们要完成的全是“大动作”,仅12座山上的几千盏灯的安放和调试就让他们费尽心机,不过,一旦完成后,效果肯定惊人。
民间投资打造桂林新文化品牌
令人惊讶的是,这样大的文化项目,政府竟没有投入一分钱。据项目的总策划梅帅元介绍,该项目首期投资9000多万元,完全由民间一些看好文化产业、并希望发展文化产业的企业投资。此前,投资方反复进行了市场调查,特别是来自旅行社的反馈显示,游客对这样的演出项目十分感兴趣。演出于今年“十一”黄金周隆重推出,目的就在于要将演出打造成桂林、甚至广西的文化品牌。由于这类演出目前是世界唯一的,所以它的市场前景让投资方十分看好。梅帅元说,从10月1日开始,以每天上演一至两场计,预计用3年的时间收回投资。目前,此项目二三期投资正在酝酿中,目的是进一步发挥《印象·刘三姐》的品牌潜力。这个项目的运作,无疑是当前发展文化产业的一个大胆尝试。
《印象·刘三姐》已经启动了,8月16日晚,约半个小时的表演《渔火》片断已经给先到一步的记者们以“全新和震撼”的感觉。据张艺谋介绍,这不是《印象·刘三姐》的真实情景,只是演绎了“山水实景表演”的基本概念。《印象·刘三姐》到底会以怎样的面目出现,其市场前景到底如何?本报将追踪报道。
(人民日报·华南版·文化观察2003.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