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僚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点击进入授权页面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2590|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云南壮族概况

[复制链接]

118

主题

2

听众

4507

积分

铜鼓精灵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最后登录
2017-3-22
注册时间
2002-9-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2-10-21 17:35: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壮族在云南省分布东起富宁县剥隘镇南廷村,西至丽江县龙蟠乡新联村,南起勐腊县瑶区乡沙仁村,北抵宁蒗县拉伯乡加泽村。云南省17个地、州、市127个县(市)皆有分布,大部分集中在云南东南部的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共计100.3万人,其中文山州壮族87.8万人。人口在20万人以上的县有广南、富宁,10万-20万人的县有砚山、邱北,1万-10万人的县(市)有文山、马关、西畴、麻栗坡、个旧、蒙自、师宗、开远,0.1万-1万人的县(市区)有五华、官渡、禄劝、巧家、宣威、会泽、屏边、弥勒、泸西、元阳、金平、河口、勐腊、华坪、宁蒗等。
    云南壮族由侬人、沙人、土僚等支系组成,主要居住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和师宗、蒙自、开远、河口、元阳等县,人口104万,占中国壮族人口的6.5%。。壮族以农业为主,驰名中外的三七、蛤蚧和茴油是壮族地区素负盛名的特产。甘蔗产量居全国首位。壮族地区物产丰富,纺织业和工艺美术颇为发达,妇女擅长织壮布壮锦,花样清新,“点蜡缦”风格别致。壮族的村寨一般由若干姓氏成员所组成,没有氏族组织,具有明显的村社特征。壮族婚姻的基本形态是一夫一妻制。各支系都普遍实行氏族外婚,但同姓不同宗可以通婚。“土人”家族在四代以外即认为没有宗亲关系,可以通婚。舅表姨表可婚,姑表不婚.“依人”氏族外婚多行单线姑舅表婚,姑母之子与舅父之女可婚,但严禁舅父之子与姑母之女通婚。历史上,壮族曾普遍实行早婚,根据有关地方志书记载:“依人,多早婚”,婚姻形式基本实行自由恋爱和父母包办的双轨制。男女青年婚前有社交自由,但双方即便情投意合,也需征得父母同意后才能结婚。自由婚姻的主要方式是男女青年通过唱山歌择偶。此种方式当地谓之“唱流”或“赶风流”。长期以来,在壮族婚姻生活中已成为一种制度,直至解放前后,广南一带壮区仍然十分盛行。在壮族社会中,男女通常在十二三岁起就须学会唱几首山歌,到十七八岁时,必须能学会即情歌。唱山歌地点有着严格规定,无论在僻静的山村,或于街日闹市,都必须是大家所公认或任何人都能看见的地方。时间则根据当地农业生产季节而定。各地每年举行次数不一。“沙人”每年多在正月第一个大街日和二、三月举行。“依人”于每年栽秧前收割后举行。届期,未婚男女和已婚但未“坐家”女子各携带米花糖、花糯米饭以及小手巾、小镜子等物品,在固定场地对唱山歌。倘若某一小伙子爱上某一姑娘,集体对唱阶段便可竭力向她投送秋波,若姑娘也有爱慕之意,双方即以山歌一问一答自成一对。对唱完毕,可坐下互相宴请,互赠随身携带的小件物品以示信物,以后逢街日或节日并可邀约订期相会。通过唱山歌结交的情友,日后即便情投意合,男方也要聘请媒人作形式上的求婚。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帖子永久地址: 

僚人家园 - 论坛声明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仅代表作者个人的立场,不代表本论坛管理方立场。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僚人家园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或转载本论坛原创文章时须征得作者本人及僚人家园论坛管理员的同意
4、发帖者承担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相关责任。僚人家园管理团队有事先不通知发帖者而删除或屏蔽本文的权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33

主题

9

听众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24-6-11
注册时间
2002-7-6
沙发
发表于 2003-2-19 00:44:00 |只看该作者
百报扶贫网http://www.baibaofp.com/gmlq-yns.htm云南革命老区
……滇黔桂边区革命根据地境内居住着壮、瑶、苗、彝、回、蒙古、仡佬等民族。富宁县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76.2%,位于该县的根据地中心的"七村九弄"(即壮语石头山区的意思)地区,是典型的壮族聚居区,广南县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61.6%。……

广南经济信息网
http://www.gn-yn.gov.cn/situation/admin.htm行政区划
广南县辖莲城、八宝、南屏、珠街、那洒、珠琳等六个镇,黑支果、曙光、篆角、五珠、者兔、者太、底圩、旧莫、阿科、八达、那伦、董堡、杨柳井、板蚌等十四个乡,另外云南省农垦总局管辖的堂上农场、石山农场也在县境内,共二十个乡镇,两个农场。

http://www.gn-yn.gov.cn/situation/population.htm民族人口
广南县境地域大、人口多,全县辖20个乡(镇),174个村民委,3032个村民小组,1999年来总人口72万人, 在云南省127个县(区、市)中居第6位,其中农业人口占96.7%,居住着壮、汉、苗、瑶、彝、回等民族, 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62%。其中,壮族占42.36%,苗族占11.7%;其他少数民族,如蒙古族,仡佬族,白族、傣族、布依族等,占0.11%。,占64%。

[找不到有关富宁县壮族人口比重的资料,哪位贝侬找到了请补充到zzhc的这个帖子中来]

————————————————————————————————————————
中国行政区划网http://www.xzqh.org.cn/quhua/53yn/26wenshan.htm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面积32239平方千米,人口324万。自治州人民政府驻文山县,邮政编码663000。区号0876。

文山县    面积3064平方千米,人口41万。县人民政府驻开化镇,邮政编码663000。
砚山县    面积3888平方千米,人口43万。县人民政府驻江那镇,邮政编码663100。
西畴县    面积1545平方千米,人口24万。县人民政府驻西洒镇,邮政编码663500。
麻栗坡县  面积2395平方千米,人口27万。县人民政府驻麻栗镇,邮政编码663600。
马关县    面积2755平方千米,人口35万。县人民政府驻马白镇,邮政编码663700。
丘北县    面积5150平方千米,人口43万。县人民政府驻锦屏镇,邮政编码663200。
广南县    面积7983平方千米,人口73万。县人民政府驻莲城镇,邮政编码663300。
富宁县    面积5459平方千米,人口38万。县人民政府驻新华镇,邮政编码663400。



社 会 的 主 体——人口,  社会存在的空间——自然环境,  社会联系的纽带——文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33

主题

9

听众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24-6-11
注册时间
2002-7-6
板凳
发表于 2003-2-24 14:02:00 |只看该作者
云南信息港http://www.yn.cninfo.net/文山州概况

   全州有汉、壮、苗、彝、瑶、回、傣、布依、蒙古、白、 仡佬11个民族。1995年末,总人口308.03万人 ,其中农业人口286.5万人 ,占总人口的93%;少数民族人口171万人(主要有:壮族91.9万人,苗族38.2万人,彝族29.7万人,瑶族7.7万人,回族2.1万人,傣族1.4万人),占总人口的55.5%。各民族多为分散聚居或单居,大体上是汉族、回族住街头,壮族、傣族住水头,苗族、彝族住山头,瑶族住箐头,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鲜明的地域特点。全州民族风情和民族文化多姿多彩,较为集中地展现民族风情特色的重要民族节日有壮族的“三月三”、苗族的“ 踩花山”、瑶族的“盘王节”、彝族的“跳宫节”、白族的“火把节”。


云南企业网http://www.ynbbc.com.cn/jryn/minzu/ssmz/027.htm壮族

   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人中最多的一个民族。大部分聚居在广西。云南壮族与广西壮族同源,聚居在文山州,人口:1,117,700人。壮族是由古代百越的一支发展而形成的。壮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无文字,使用汉文。

   壮族历史悠久,早在宋元时期壮族地区就已进入了封建领主制社会,壮族婚姻是一夫一妻制,壮族的节日与汉族相同。在服饰上,男子与汉族无太大区别,女子则有绚丽多彩的传统服装、鞋帽、胸兜之类往往绣上花鸟、人物等色彩鲜艳的图案。壮族人民喜欢唱山歌,山歌言词婉转,感情强烈,讲究押韵。有名的壮族民间传说《刘三姐》就是一位壮族歌仙。

   壮族男子多穿对襟上衣,纽扣以布结之。胸前缝一小兜,与腹部的两个大兜相配,下摆往里折成宽边;下裤短而宽大,有的缠绑腿;扎绣有花纹的头巾。妇女穿藏青色或深蓝色矮领、右衽上衣,衣领、袖口、襟边都乡有彩色花边;下着黑色宽肥的裤子。也有穿黑色百褶裙,上有彩色刺绣,下有彩色布贴,色彩绚灿耀眼。扎布贴、刺绣的围腰,戴绣有花纹图案的黑色头巾。节日或赶废墟歌场穿绣花鞋。披戴绣花垫肩。妇女的发式各地有所不同。壮族服饰一般都用自织的土布制成。


社 会 的 主 体——人口,  社会存在的空间——自然环境,  社会联系的纽带——文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允许回帖同步到新浪微博  

Archiver|手机版|壮族在线    

GMT+8, 2024-6-21 09:38 , Processed in 0.119412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