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僚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点击进入授权页面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195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精彩中国·广西篇》创作谈

[复制链接]

683

主题

1

听众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20-5-27
注册时间
2003-12-1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3-20 08:05: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在历史和现实中驰骋 《精彩中国·广西篇》创作谈

--------------------------------------------------------------------------------

【日期:2006-03-16】【来源:人民网-中华新闻报】

  在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公布的2004年度全国电视优秀节目奖,由全国30多个省区市电视台和中央电视台共同完成的《精彩中国》排名第一获得电视社教节目优秀专题大奖。《精彩中国》是2004年为新中国成立55周年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开设的特别节目,作为节目的参与者,在整个策划制作过程中,笔者对电视如何更好地表现美好的现实生活有了全新的认识和体会。

  历史学家的眼光

  在节目策划过程中,栏目组形成了这样的共识:应该用纪录片的手法而又不失新闻性的最新事实表现历史的辉煌。于是,在30分钟节目中,记者涉及了有着上千年历史的铜鼓、绣球、壮锦,由此引申出壮民族今天所形成的勇敢、坚韧、智慧、奋斗的性格,观众也由此感觉到广西这个地方深厚的人文底蕴,而也正是广西的这份历史厚重,为今天所筑就的成就奠定了基础。用历史的眼光看待广西,记者就很快能够判断出广西今天的哪些成就是需要浓墨重彩大书特书的。比如贯彻整个特别节目的一条主线,就是广西开放、发展的形象。过去,在外界的印象中,广西是一个封闭、贫困的少数民族自治区,需要国家的大力扶持。实际上,广西拥有许多优势,就像一块璞玉,近些年来一经雕饰,已经开始放射光芒。节目中记者用了大半的篇幅描绘了广西抓住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这一历史性机遇加快发展的美好前景;抓住了广西农业在全国举足轻重地位这一亮点;抓住高歌猛进的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等这些重点。但是历史不是孤立的历史,现实也不是隔断往来的单纯的现实。以历史的眼光看问题,并不是不考虑事实的新闻性。在节目中,记者刻意选取不少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如在2004年9月刚闭幕的雅典残奥会上成为中国残奥“百金冲刺”撞线人的广西选手张晓玲就予以大书特书,这个人物必将会成为中国历史的一个见证;在反映广西建设西南出海大通道成就部分,记者就刻意选取在节目播出9天前的一个新闻事实:连接中国大西南的水任至首府南宁的高速公路通车。这样,记者觉得反而加大了节目的厚重感,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记者所要证明的就是这样一个论断。

  在历史的眼光指引下,节目基本做到了站在历史和现实的交叉点上,以有力度、有张力的内容和形式,表现了一个全新的广西形象。

  文学家的手笔

  在如何表现好《精彩中国·广西篇》主题的一个接一个的策划会上,记者苦于的是寻找一条怎样的主线将广西的成就像珍珠一样串起来。当以“四季飞歌”这个主旋律贯彻全片的理念提出来后,所有的主创人员的心思都为之一亮,这个充满文学意蕴的构想,为创作者放飞艺术思维开启了广阔天空。于是,在整个节目的谋篇布局上,有了“春”、“夏”、“秋”、“冬”的四季之歌,分别容纳了广西旅游、歌海、丰收、未来等四大主题。标题也是刻意追求最美的意境,如“山歌好比春江水”、“好日子在歌里过”、“花落南宁”、“十年一剑”等。在表述方式上,一首首恰如其分的民歌及其旋律烘衬着一个个不同的主题。在语言上,节目更是力求诗化和生动,从而使观看这一节目成为一种享受。

  注重情节和细节,也是在制作节目时记者十分注意的一个问题。在广西人物部分,记者选取了一位画面中显得十分瘦小文弱的女性,而她却是广西攀登上珠穆朗玛峰第一人。这个人物的选取赢得了中央电视台领导的赞扬,认为在她身上所体现的就是广西人坚忍的精神;还有在介绍桂林阳朔的农民导游“月亮妈妈”这个人物时,记者选取了一段她用地道的伦敦腔英语与外国游客对话的同期声,着墨不多,但这一细节充分体现了这一人物的代表性和特殊性,收到非常好的效果。

  电视人敬业的见证

  说起来,《精彩中国》似乎是一个编辑类节目,只需要将台里现有的资料素材进行重新组合就行,操作并不复杂。但是实际上,在制作这一节目过程中,所有的参与人员无不体会到其中的艰辛,他们所付出的心血丝毫不亚于那些出入于水灾火海现场的外采记者。

  “为吟一句诗,捻断数根须”。当标注着“第一稿”、“第二稿”······“第五稿”字样的稿件堆起来有小半尺厚时,记者总算对文稿感到比较满意了,来不及喘一口气,记者又立即展开画面的编辑工作。在这之前,记者已经将全台所有想到的精彩画面搜罗起来,将近200盘磁带,检看一轮都是十分痛苦的事情,但记者们做到了,在20多天时间里详细制作的检索目录,让参与后期的编辑得以在3天时间编辑出每个章节的画面。这个时候,记者对一部大片的创作需要十比一甚至几十比一的片耗比有了深刻的认识,每个数秒的镜头,都是精选了再精选。当终于拿出第一版的成品带时,所有的人都有了瘫痪的感觉。那段时间,记者每天吃着盒饭,度过了中国人最看重的两个节日。

  至今,记者回头总结这个节目,记者可以问心无愧地说,记者不仅完成了历史学、文学以及政治的使命,同时也完成了电视人对于电视艺术的本体使命。


--------------------------------------------------------------------------------

编辑:杨东 作者:庞通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帖子永久地址: 

僚人家园 - 论坛声明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仅代表作者个人的立场,不代表本论坛管理方立场。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僚人家园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或转载本论坛原创文章时须征得作者本人及僚人家园论坛管理员的同意
4、发帖者承担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相关责任。僚人家园管理团队有事先不通知发帖者而删除或屏蔽本文的权利。

登上僚人网站,认识僚人历史, 弘扬僚人文化,增强民族意识, 推动对外开放,促进僚区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0

听众

307

积分

违禁用户

最后登录
2008-9-16
注册时间
2005-8-24
沙发
发表于 2006-3-20 17:10:00 |只看该作者
北姑,是倭奴,是哈日狗儿!!

反对为了有好的生活而卖祖的台独分子,反对为了眼前而向昔日强奸他祖母的 倭奴摇头晃尾的无耻,变态的台独分子!!!!!!

打死一切 反牙的哈日狗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允许回帖同步到新浪微博  

Archiver|手机版|壮族在线    

GMT+8, 2024-6-7 04:53 , Processed in 0.123731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