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腔热血 科技报国——记广西优秀壮族科学家、广西大学副校长陈保善
新华社记者 熊红明
他是国际顶尖真菌病毒学家,曾在植物病毒研究领域创造多个“世界第一”;为帮助家乡发展,他毅然放弃国外优越的条件回国;他常到田间地头为农民解决病虫害问题,被人们称为“广西最有技术含量的农民”……他就是广西首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和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广西大学副校长陈保善。
出生在普通壮族家庭的陈保善,小时候最大的愿望,“就是如何让种地的农民不要再那么辛苦”。1978年的高考,陈保善选择了与农民最密切的学校和专业——广西农学院(现广西大学)植物保护专业。后又赴澳大利亚和美国继续深造。在美国,陈保善在低毒病毒的分子生物学、植物病原真菌致病分子机理以及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等研究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成为国际上有影响的真菌病毒学专家,还创造了多个世界第一。
1999年秋天,陈保善在国外的事业蒸蒸日上,但他毅然选择回到了祖国,回到了曾养育他的壮乡,到母校广西大学任教。陈保善的这一决定让很多人都笑他“很傻”。回国后,由于学校当时条件有限,陈保善全家就住在一套70多平方米的旧房子里。工作条件也无法与国外相提并论,3个月后他的实验室才添置了第一台冰箱,买一份试剂还要辗转几个月才能从国外进口。
“即使有困难,但我还是有这样的信念和信心:在国家的支持下,我能够通过努力带领我的团队在真菌病毒研究领域达到世界水平。”陈保善为人谦和,但说起当年的选择,他的言语中充满了自信。
陈保善通过努力实现着科技报国的理想。2000年9月,陈保善被聘为广西第一位也是目前唯一一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回国10年,陈保善主持了16项国家和地方的科研项目,并主持建成了广西第一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广西亚热带生物资源保护利用重点实验室。几年来,实验室已承担国家级项目25项、省部级项目18项,在植物病原微生物功能基因组学、病毒与宿主相互作用、新型抗逆农作物种质创建和动物克隆等领域的研究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陈保善很忙,一般到夜里11点以后才回家。他的周末和节假日也常在实验室度过。“同学们都习惯了,都说要想找陈老师,早上8点以前和晚上8点以后,他准会在实验室。”陈保善所带的博士生彭好文说。
在实验室,陈保善向记者展示了研究生从富川带回来的烤烟病株标本。他为自己没能亲自到富川县的烤烟生产基地做实地调查而感到不安。他说:“农业科学最需要贴近生产进行实地研究,研究人员要尽量多下田间地头去才行。”
去年夏天,陈保善带领研究组到广西桑蚕主产区调研桑青枯病和病毒病。在象州县,他观察到一个有着30多年历史的大型桑园出现桑树连片枯死现象,在宜州和宾阳也发现了相似的病毒。经过实验室分离鉴定,确认这是一种新病害。“这种病害近年才在江浙一带发现,之前全世界都没有。这个病原菌以前很少引起植物病害。是否潜在的病原菌在特定环境下被激活呢?这是桑蚕产业的一个重要问题。”陈保善及时向政府部门提出防控研究建议,并且已得到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厅的采纳。从甘蔗、罗汉果、指天椒,到桑树和水稻,只要广西的某种作物出现了问题,一道道待解的难题就会映射到陈保善的脑海中。
“一棵作物的背后是一个产业,一个产业又牵连着千万户农民家庭的命运。植物保护就是给农业产业当保健医生,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陈保善总会这样教导自己的学生。
由于经常下乡与农民打交道,有人将陈保善称为“广西最有技术含量的农民”。对此,他朗声笑道:“这对我来说真是一种褒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