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秉元
“弄”是指石山间的小片平地,多指石山中没有大河只有小溪缺少水田的半山腰小凹地。用于村名时,仅限于建制村和自然屯。那坡县不少壮族村庄坐落在山“弄”里,就以“弄”字放在前面命名。20世纪80年代以后,“弄”字去掉山字头,写成弄字。
以弄字放在前面命名的壮族村庄,每个乡镇都有,合计超过200个,其中,城厢镇最多,有60多个;龙合乡较多,有50多个;德隆乡最少,只有4个。
城厢镇弄力村弄字村落最密集,全村11个自然屯,就有10个自然屯冠上弄字,分别是弄力、弄勤、弄布、弄怀、弄炸、弄上、弄屯、弄岩、弄权和弄务。
由于很多村庄都用弄字,因此,造成不少村庄重名。
名叫弄力的有9个屯,分别属于城厢镇永宁村、吞岭村、弄力村、弄底村,龙合乡明浪村,德隆乡文华村,百南乡弄民村,平孟镇念井村,百都乡弄陇村;
名叫弄怀的有8个屯,分别属于城厢镇永宁村、永乐村、超群村,龙合乡弄怀村,百合乡清华村(有两个弄怀),百省乡下华村、那翁村;
名叫弄陇的有5个屯,分别属于龙合乡果力村、定业村,百都乡弄陇村,城厢镇洞汉村(有两个弄陇);
名叫弄布的有5个屯,分别属于城厢镇弄力村,坡荷乡永安村、善合村,百省乡面良村,百都乡弄陇村;
名叫弄卜的有4个屯,分别属于城厢镇洞汉村,百合乡栋英村,百南乡规迪村(有两个弄卜屯);
名叫弄旺的有4个屯,分别属于龙合乡德灵村、明浪村(有两个弄旺屯),百南乡那岜村;
名叫弄合的有3个屯,分别属于城厢镇那桑村,龙合乡果力村,百都乡弄陇村;(龙合乡龙合村的龙字,壮语也属于弄字,因为已经用了不同的字,这里不计入)
名叫弄犬的有3个屯,分别属于城厢镇和平村和龙合乡定业村、桂合村;
名叫弄依的有3个屯,分别属于龙合乡龙合村、桂合村,平孟镇平孟村;
名叫弄金的有3个屯,分别属于城厢镇和平村,龙合乡智合村(有两个弄金屯);
名叫弄留的有3个屯,分别属于龙合乡智合村,德隆乡文华村,百省乡坡同村;
名叫弄锰的有3个屯,分别属于百南乡弄民村,龙合乡龙合村(有两个弄锰屯);
名叫弄务的有两个屯,分别属于城厢镇弄力村,龙合乡两合村,
名叫弄念的有两个屯,分别属于平孟镇弄汤村、果梨村;
名叫弄忙的有两个屯,分别属于城厢镇果仁村,坡荷乡弄忙村;
名叫弄莫的有两个屯,分别属于城厢镇龙华村,德隆乡德隆村;
名叫弄荣的有两个屯,分别属于城厢镇和平村,百省乡那勇村;
名叫弄马的有两个屯,分别属于龙合乡惠布村,坡荷乡那池村;
名叫弄外的有两个屯,分别属于百南乡弄民村,平孟乡北斗村;
名叫弄光的有两个屯,分别属于百合乡平坛村,百南乡那岜村。
重名率最高的是百都乡弄陇村。在前面有弄字的5个屯中,就有弄合、弄力、弄布和弄陇4个屯与别的乡镇壮族村屯是重名的。
一个县有那么多村庄重名,这是巧合,也有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环境相似等因素在里面。
千百年来,“弄”是相对封闭的地理单元,受到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制约,老百姓生产生活方式主要是自然经济。在风调雨顺没有人为破坏的年头,“弄”里的老百姓生产生活过得去。一旦有自然灾害或社会动乱,“弄”里的老百姓生产生活就成问题。
以弄字放在前面命名的壮族村庄,知名度普遍不大。县内外各界人士都懂得的村庄寥寥无几。
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名气大的是弄获屯(今属平孟镇弄汤村)。这个屯曾经发生过祸乱有过战斗。地下党改造绿林武装、清匪反霸、建立农会、号召青壮年人参军等故事,都曾经在这里留下,图书报刊都有过记载。
20世纪50年代以后到现在,名气较大的是沿边的弄合屯(今属百都乡弄陇村)。这里地处三角地带(中国云南、广西和越南河江交界处),20世纪70年代修通四级公路,90年代修建农贸市场。进入21世纪以后,中越边民都在弄合边境集市贸易点进行商品交易。
20世纪90年代以后,外地民族学人类学专家到城厢镇龙华村弄文屯考察,弄文屯引起人们的关注。随后,县内外记者多次跟进报道,县内外摄影师多次前去采风。弄文屯进入大众的视野。进入21世纪以后,政府支持弄文屯搞旅游。各地客人来多了,弄文屯名声在外。
百南乡上隆村弄尧屯在县内小有名气,但出县境,人们就不懂得了。
以弄字放在前面命名的大多数村庄,只有本乡人知道,外乡人不懂得。
在老百姓看来,重名多不是问题,名气小也不是问题,贫困程度深才是问题。
直到20世纪40年代,“弄”里的村庄,基本上是穷村庄。山“弄”成为贫穷落后的代名词。在20世纪“吃大锅饭”年代,农民出工不出力,家里缺钱缺粮成为普遍现象。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民的积极调动起来了,男女老少纷纷撸起袖子挽起裤管大干实干,温饱问题总算是得到解决了,但是现金收入还是不多。20世纪90年代,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纷纷走出山“弄”到外地务工,不再受到土地的束缚。一段时间过后,山里人的日子好过多了。然而,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落后,不少村庄饮水、用电、出行仍是令人头痛的大问题,不少农户还是贫困户。扶贫工作开展以后,尤其是脱贫攻坚战打响以后,政府和社会各界大力扶持,山“弄”发生巨大的变化。就连脱贫难度很大的百都乡弄陇村,也于2016年底甩掉了贫穷帽子。
(原载2017年6月《那坡文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