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西县武平乡武平街歌圩当日,我们慕名拜访武平街民间艺人蔡文献。
给山歌赛的歌手出题、接待外来歌手、组织晚上进行的文艺表演……蔡老师的工作很繁忙,我们利用他工作的间隙采访了他。
蔡文献今年65岁,建国前出生在武平街一个极富民俗文化色彩的农民家庭,父亲母亲因对歌相爱而结合,父亲蔡益是街文艺队创作员兼演员,是靖西壮剧名作《毛红玉音》、《白蛇传》的创作者之一。建国初期,百废待兴,农村文艺活动匮乏。父亲蔡益经常在巷头点起灯,拉起乐器,义务表演壮剧、末仑、快板、鱼鼓等,供群众娱乐。当时,年仅几岁的蔡文献常在一旁观看父亲表演,久而久之他也喜爱上了民间文艺。蔡文献在靖西中学读初中,附近的新靖镇三联、河阳等村街群众办婚礼宴席经常有人唱山歌,他利用周末时到村里和他人唱山歌,小小年纪就成为家乡一带闻名的山歌手。
1967年,20岁的蔡文献中专毕业后被安排在公社(乡)田七场工作。当时,正值党中央大力发展农村文艺时期,公社组建文艺宣传队,蔡文献又以“以文代工”的方式,被安排到文艺宣传队工作。
“当时许多村屯还没有通公路,也没有电,下屯演出要步行,服装、乐器全靠肩挑。”蔡文献回忆说。为了尽可能给更多的村屯群众表演,文艺队哪里有需要就到哪里,当天去当晚就表演,表演结束后直接返回公社里,一个月表演十多场。文艺队共有24人,蔡文献主要负责创作、乐手工作,队里表演壮剧、末仑等都由他创作,他还要拉二胡、京胡伴奏。他对各种曲艺特点都熟悉,根据节奏、旋律特点,按当时方针政策宣传需要直接配上壮语词句创作。白天赶路,晚上演出,蔡文献没有空余时间来创作,他只能利用休息、赶路、吃饭时构思,有时吃饭时突然想到好的词句,他把碗筷往旁边一推,找出笔纸就写。有些政策、法规之类的文件精神译成壮语很费时,为了创作,他有时要通宵达旦。蔡文献注重向生活取材,他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用特定人物的内心话作台词,深到了群众的喜爱。末伦作品《坐轿》展现农村婚庆的情景,应邀参加德保县兴旺街歌圩表演,表演结束后,场下观众集体要求再演一遍。
蔡文献从事民间文艺工作四十多年。他的壮剧作品《晒谷场上话丰收》参加县汇演获地区(市)创作一等奖,县文工团将此节目保留表演了三年之久;山歌作品《绣球歌》参加南宁国际民歌节表演;各类作品有3项获得区、市奖,有20多项获县级奖。个人代表县连续三届赴南宁参加国际民歌节表演;先后被自治区文化厅授予“广西民间歌手”、“广西歌王”称号。2011年5月,蔡文献被自治区文化厅授予“非物质文化遗产(末仑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称号。
如今,蔡文献还是武平乡民间壮剧团的编导,依然孜孜不倦地创作。他全身心扑在文艺上,生活来源完全依靠孩子外出务工。爱人身体不便,排练、表演时,他都需要照顾好爱人后才能前往,活动结束后又匆匆返回料理。然而,爱人、孩子对他的行为却很理解。用家人的话说,既然他那么痴迷于文艺,反对没有用,不如就支持他。对此,蔡文献内心很愧疚。
“就算穷得无米下锅,我也不放弃对文艺的热爱和追求,我一心为了民族文化的传承发扬。”蔡文献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