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僚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点击进入授权页面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284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骆越古风淳 边关风情美

[复制链接]

180

主题

2

听众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9-7-18
注册时间
2002-5-2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5-1-18 13:30: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骆越古风淳 边关风情美

南宁日报记者 谢寿球

悠久的歌圩文化

南国边关素有“歌海”之称。壮族人民自古就有爱唱山歌的习俗,左江流域的歌圩自唐代起就史不绝书。壮族群众以歌会友,以歌传情,山歌种类达数十种,许多曲调悠扬动听,音律独特,富有地方民族特色。左江流域处处有歌坡,每个县(市)的歌坡少则二三十处,多则六七十处,比较著名的歌圩有扶绥县的刘三姐歌圩、龙州县的县城歌圩、侬垌节歌圩、江州区的左州歌圩、江州歌圩、宁明县的花山歌圩等。每逢歌圩,男女老幼都穿上新衣,成群结队地到固定的场所参加歌圩活动。歌圩的主要活动是对山歌,对歌从催请歌唱起,再唱盘问歌、赞美歌、初交歌、深交歌、分别歌。歌圩的山歌形象、生动,深受群众喜爱。如大新山歌:“枧木越老身越坚,结交越久越心甜;有心莫怕多考验,来年树下订百年。”爱情是歌圩永恒的主题,壮族的许多青年男女通过歌圩成就了美好的姻缘。许多歌圩除了对山歌外还举行舞狮、舞麒麟、斗鸡、抢花炮等文体活动队,歌圩因此成为壮乡欢乐的海洋。

 独特的民间舞蹈

南国边关壮族民间舞蹈大致可分为自我娱乐性舞蹈、祭祀性舞蹈和广场性舞蹈三大类,其中独特的民间舞有:师公舞、天琴舞、麒麟舞、白鹤舞、禅坛舞、三穿花、打榔舞、铜钱舞、行马舞、蚌舞、板凳龙、马舞、花灯舞、蝴蝶舞、花凤舞、擂鼓舞、燕球舞、牛角舞、鹿马舞等。师公舞是一种古老的民间宗教仪式舞,以锣、鼓、钹为伴奏乐器,跳舞者穿传统的彩服,有时还戴上傩面。师公舞动作刚劲、节奏感很强。天琴舞主要流传于中越边境一带的壮族地区,壮语叫“跳鼎”,是一种古老的巫文化舞蹈,一般在秋收后的节庆日举行。天琴舞有独特的乐器天琴,天琴是用葫芦壳或竹筒做成的二弦弹奏乐器,可拆成多截装进挎包。伴奏乐器是用铜或铁圈串成的响铃。天琴舞动作优美,内柔外刚,造型幅度大,有“行马仰望”、“跑地抖铃”、“踏步转舞”等基本舞步,跳舞时铃声、琴声、歌声交织,气氛热烈,有浓郁的喜庆色彩。麒麟舞在春节等传统节日表演。主要道具是用竹篾编成的麒麟、狮子、马鹿,由演员戴着道具用碎步、动身摇手、半下蹲等动作表演,用唢呐、锣、鼓、钹伴奏。节日走村串户表演,以求吉利。

古朴的民族服饰

南国边关是中国棉纺织技术的发源地之一,在宋代,左江地区就是朝廷贡品布的重要产区,布因质佳厚重被称为“南方之上服”。至今左江流域各县的许多壮族农村还保留着古老的棉染织工艺,妇女们自种棉花,自己纺纱、织布、染布,缝制传统的民族服装。大新县宝圩乡的板价、板六等地和龙州县金龙、逐卜的一些地方部分妇女还穿黑布短上衣长褶裙或黑色长袍,戴银钗、银链,穿花布鞋;金龙镇与越南接壤的村屯,妇女头梳“砧板”型头饰(束发绕头一匝),用长长的黑布或青布包头,上衣无领左衽,衣长过膝,衣袖甚窄,下穿无褶的桶裙或穿宽脚长裤,腰间束以丈多长的黑布腰带,保留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点。龙州县金龙镇的板池村(美女村)是有名的壮锦村,广西上京展览的壮锦有三分之一来自这个村。板池村所织的壮锦色彩鲜艳,图案设计精美,有很强的装饰性。

多彩的饮食习俗

壮族人主食大米和玉米,喜吃腌制的酸食,如酸菜、酸粥等,以生吃血红、生鱼片为佳肴。糍粑、粽子、五色糯米饭、菜包、生血、鱼生、酸肉、酸鱼、蚂蚁蛋、沙糕、糯米饼、爆米花、蒸粉等都是壮族群众爱吃的食品。天等县驮堪乡的群众爱吃酸肉,酸肉的制法是将鲜猪肉切成一斤重的长条,拌上炒熟的米粉,密封于缸里一段时间即成。吃时切成小块上席,不需炖炒。酸肉味酸而脆,是下酒的好菜。黑糍粑是龙州县著名的小吃,用艾叶和白头翁叶煮烂,掺入糯米粉捣匀,捏成团加入甜馅或咸馅用芭蕉叶卷成圆筒状蒸熟即成。吃了可清火除病。桄榔粉是龙州县的特产,也是广西四大名粉之一。桄榔粉是从桄榔树芯提取淀粉精制而成,食之可清肺解暑,止渴生津。

奇特的风俗

左江壮族地区的男人大都能喝酒,习惯以汤匙敬酒,以示对客人的尊重。婚嫁庆典客人进村都要喝拦路酒,晚上还要吃宵夜酒。男人待客喝酒喜欢猜码行令,常常一醉方休。南国边关的壮族传统节日除春节、七月十四、中秋节外还有许多带地方特色的节日。殡葬盛行二次葬。每年拜祖坟的日子,壮族人大都在农历三月初三,而大新县宝圩乡上甲一带,每年拜祖坟则依不同区域分别定为三月十三、十四、十七、二十五、二十六。龙州、凭祥一带正月二十九过吃立节。不少地方的壮族妇女初嫁时还保留着不落夫家的习俗,举行婚礼后新娘即回娘家,以后逢年过节或农忙季节才到夫家住上一两天,一直到生育孩子后才到夫家定居。壮族农村妇女多信奉花婆神,生下小孩,即立个花婆神位,小孩病了,要给花婆上供,大年初一孩子起来后要先向花婆磕头。

丰富的民族体育

左江地区的民族体育项目有壮拳、舞龙、舞狮、舞麒麟、舞春牛、划龙舟、抢花炮、马格角、打陀螺、踢毽子、滚铁圈、抛绣球、打尺子、跳活人棋、跳八仙桌、斗鸡、斗画眉、跳灯、打谷榔、顶竹杠、大象拔河、击土坑、投标枪等等。壮拳传说是明代抗倭女英雄瓦氏夫人所传,解放后在许多地方已失传,只在龙州一带还有传人,被称为壮族一绝。壮拳动作骠悍粗犷,形象朴实,功架清晰,沉实稳健,行拳时借助壮语发音,借声助势,威猛有力。跳灯是点花灯摆在地上,一般为9盏,也有多达64盏的。参加活动的人则绕着花灯跳跃,这是表演式的体育项目。马格角即踩高跷比赛。所用高跷是一对1.5米的长棍,在棍的下端约25厘米处嵌一20厘米的横木作踏蹬,双手挟住跷棍,双脚踩住踏蹬即可行走。比赛的方法一是赛跑,谁跑得快即是胜家。二是推撞,谁将对方推下“马”即是胜家。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帖子永久地址: 

僚人家园 - 论坛声明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仅代表作者个人的立场,不代表本论坛管理方立场。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僚人家园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或转载本论坛原创文章时须征得作者本人及僚人家园论坛管理员的同意
4、发帖者承担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相关责任。僚人家园管理团队有事先不通知发帖者而删除或屏蔽本文的权利。

土地 民族 家园 母亲 http://blog.163.com/gaisi14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

主题

2

听众

6738

积分

东灵神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5-7-24
注册时间
2004-12-9
沙发
发表于 2005-1-18 17:59:00 |只看该作者

我顶一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

主题

0

听众

9768

积分

热心贝侬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3-12-15
注册时间
2003-2-20
板凳
发表于 2005-1-18 18:03:00 |只看该作者
demq gvaq lo! ndei!

逝去的或正在逝去的东西,或许也正是在远离苦难迎来解脱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允许回帖同步到新浪微博  

Archiver|手机版|壮族在线    

GMT+8, 2024-6-8 02:32 , Processed in 0.128990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