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僚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点击进入授权页面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楼主: 布曼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00000000

[复制链接]

10

主题

0

听众

4735

积分

铜鼓精灵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最后登录
2014-3-19
注册时间
2011-3-21
51#
发表于 2012-2-1 15:36:00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0

听众

4735

积分

铜鼓精灵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最后登录
2014-3-19
注册时间
2011-3-21
50#
发表于 2012-2-1 15:35:00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0

听众

4735

积分

铜鼓精灵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最后登录
2014-3-19
注册时间
2011-3-21
49#
发表于 2012-2-1 15:30:00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0

听众

4735

积分

铜鼓精灵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最后登录
2014-3-19
注册时间
2011-3-21
48#
发表于 2012-2-1 15:28:00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主题

2

听众

1万

积分

社王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最后登录
2015-7-17
注册时间
2011-3-13
47#
发表于 2012-2-2 00:52:00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lw109在2012-1-31 11:28:06的发言:
百越人失守广州城就和印第安人失守纽约城、虾夷人失守函馆城一个道理,广州(当时叫南海郡番禺)、纽约、函馆都是汉人、白人、日本人建的城

汉人没有掌控岭南时,番禺已经存在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0

听众

4735

积分

铜鼓精灵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最后登录
2014-3-19
注册时间
2011-3-21
46#
发表于 2012-2-1 10:51:00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0

听众

532

积分

山精灵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最后登录
2014-8-14
注册时间
2010-12-25
45#
发表于 2012-2-1 09:06:00 |只看该作者

你怎么知道越南京族属于百越族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0

听众

532

积分

山精灵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最后登录
2014-8-14
注册时间
2010-12-25
44#
发表于 2012-2-1 14:50:00 |只看该作者

难道不可以是京族势力得势后进一步北抬吗,越南北部就有几百万僚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0

听众

4735

积分

铜鼓精灵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最后登录
2014-3-19
注册时间
2011-3-21
43#
发表于 2012-1-31 11:32:00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0

听众

4735

积分

铜鼓精灵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最后登录
2014-3-19
注册时间
2011-3-21
42#
发表于 2012-1-31 11:28:00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

听众

418

积分

水精灵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最后登录
2014-2-27
注册时间
2012-1-30
41#
发表于 2012-1-30 16:02:00 |只看该作者
从此,也可以清楚秦朝及其前岭南的居民是越人,即壮傣群体的先人越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0

听众

4735

积分

铜鼓精灵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最后登录
2014-3-19
注册时间
2011-3-21
40#
发表于 2012-2-15 11:16:00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主题

2

听众

1万

积分

社王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最后登录
2015-7-17
注册时间
2011-3-13
39#
发表于 2011-9-26 10:56:00 |只看该作者
QUOTE:

QUOTE:
以下是引用lw109在2011-9-26 8:37:11的发言:

即在人死后先放置一个地方,或是用土掩埋,待尸体腐烂以后,再迁到另一个地方举行第二次埋葬。

又称迁葬。原始社会的一种葬俗。即在人死后先放置一个地方,或是用土掩埋,待尸体腐烂以后,再迁到另一个地方举行第二次埋葬。

其特征是:死者过世后,其家人会先将尸体草草掩埋,待一段时间后(两年到十年不等),尸体腐烂殆尽,拣拾遗骸残骨,用茶油白酒洗净后按人体结构屈体放入陶瓮,另外找片风水宝地建坟墓埋葬。这种专门用来盛尸骨的陶瓮,有些地方称之为“金罂”;二次葬拣骨的过程也相应的被叫做“拣金”。

二次葬的历史由来已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出现,据考古发现,在5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就出土了几座二次葬的坟茔。此葬俗在一些少数民族流传至今,如东鄂温克赫哲族等,南方的瑶族畲族、壮族等。

但是,在汉民族礼制思想的统治下,挖祖坟、拾骸骨,一而再、甚至再而三的丧葬习俗显然与所宣扬的孝道格格不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主题

2

听众

1万

积分

社王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最后登录
2015-7-17
注册时间
2011-3-13
38#
发表于 2011-9-26 10:54:00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lw109在2011-9-26 8:39:03的发言:
二次葬根本不能作为百越族群特有的习俗,该习俗广泛存在于环太平洋地区的原始部族中

记住,是百越先民.基因标记为01-M119.早期活动于黄河中下游一带,后来受到上游华夏人群的入侵,一部分北上,参与北上少数民族的形成,带去二次葬习俗,一部分南下成为百越,继续东进的成为台湾少数民族,后又南下太平洋岛屿,成为马来人祖先之一,,,这在考古学和分子人类学上的研究是相吻合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主题

2

听众

1万

积分

社王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最后登录
2015-7-17
注册时间
2011-3-13
37#
发表于 2011-9-26 10:43:00 |只看该作者
QUOTE:

QUOTE:
以下是引用lw109在2011-9-26 8:36:53的发言:

http://wenku.baidu.com/view/601522dba58da0116c17493e.html

这是关于二次葬的论文

QUOTE:
以下是引用那迷在2011-9-20 15:57:53的发言:
QUOTE:
以下是引用那迷在2011-9-20 12:54:52的发言:

二次葬,是典型的百越习俗,百越人群基因标记为01-M119混合一定的02a-M95.

约出现于七八千年前,我国南方北方均有发现。

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早中期,就盛行二次葬。河南贾湖遗址除此俗外,还发现了人工稻谷遗存。这些都为越人专利。

约五六千年前,西北一带的汉藏人群东进扩张,战败的百越人群一部分向北迁徙,把此俗带入东北一带;另一部分向南迁徙,就是后来的百越(后来退缩到西南一带,留下的汉化)。向台湾及太平洋岛屿迁徙的成为南岛语人群祖先,他们既有此俗。

汉藏人群是没有二次葬风俗的,他们占领黄河流域后,此俗也随之消失。之后他们创造了龙山文化,,,,

今天,凡持此俗者,皆为百越后裔。

比如客家人,广府人,,,,,

分子人类学的研究,和考古学上的发现是完全吻合的。

http://wenku.baidu.com/view/601522dba58da0116c17493e.html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9-20 13:02:53编辑过]

应该还有荆蛮

QUOTE:
以下是引用那迷在2011-9-22 18:43:11的发言:
QUOTE:
以下是引用lw109在2011-9-22 18:38:48的发言:
你看看你的论述,从仰韶、大汶口、龙山再到河姆渡、良渚,你给百越找的爹可真多,都是各有特色的爹。河姆渡、良渚还有可能,黄河流域那几个文化,和你们差别太大

是吗?

你们有仰韶、大汶口的二次葬吗?

http://wenku.baidu.com/view/601522dba58da0116c17493e.html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9-22 18:43:41编辑过]

我早在20号就给出"二次葬"的文章了,原来你没看,只自顾自说?现在才引来给我看?真是搞笑!

祥林嫂后继有人啊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9-26 10:47:34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主题

2

听众

1万

积分

社王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最后登录
2015-7-17
注册时间
2011-3-13
36#
发表于 2011-9-26 10:40:00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lw109在2011-9-26 8:25:53的发言:

“早期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均来自南方,其中的二次葬习俗,为百越先民创造的有力证据之一。”

一个曾在黄河流域生活过的部族,民族记忆中却没有一点北方印记(这一点不同于苗族,人家的传说中有完整的从北方南迁的记录和原因,对小米这种中国北方曾经广泛种植的粮食作物有记忆),那米睁眼说瞎话到一定程度了。

你不看回帖的?

早就回复过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主题

2

听众

1万

积分

社王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最后登录
2015-7-17
注册时间
2011-3-13
35#
发表于 2011-9-26 17:36:00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lw109在2011-9-26 16:52:45的发言:
二次葬不能作为百越族群的判断标志,其起源也不在百越

百越先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主题

2

听众

1万

积分

社王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最后登录
2015-7-17
注册时间
2011-3-13
34#
发表于 2011-9-26 17:35:00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lw109在2011-9-26 16:44:50的发言:

但是,在汉民族礼制思想的统治下,挖祖坟、拾骸骨,一而再、甚至再而三的丧葬习俗显然与所宣扬的孝道格格不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主题

2

听众

1万

积分

社王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最后登录
2015-7-17
注册时间
2011-3-13
33#
发表于 2011-9-26 17:35:00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lw109在2011-9-26 16:44:06的发言:

“记住,是百越先民.基因标记为01-M119.早期活动于黄河中下游一带,后来受到上游华夏人群的入侵,一部分北上,参与北上少数民族的形成,带去二次葬习俗,一部分南下成为百越,继续东进的成为台湾少数民族,后又南下太平洋岛屿,成为马来人祖先之一,,,这在考古学和分子人类学上的研究是相吻合的.”

你在讲故事吗,越人没那么多祖宗,二次葬在环太平洋地区的原始部族中广泛存在,印第安人中也有,根本不能作为越人的特有习俗

至少华夏族群没有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0

听众

4735

积分

铜鼓精灵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最后登录
2014-3-19
注册时间
2011-3-21
32#
发表于 2011-9-26 16:52:00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允许回帖同步到新浪微博  

Archiver|手机版|壮族在线    

GMT+8, 2024-6-8 04:14 , Processed in 0.144544 second(s), 4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