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於整個古中原地區”說
“源於整個古中原地區”說,是贛南師範學院中文系教授,萬陸先生提出的。
萬陸先生是客家人的後裔,一直從事客家文化方面的研究工作,成果顯著,1995年10月由他執筆的《客家學概論》由江西高校出版社出版發行。全書一共30萬字,共六章:第一章,客家研究概論;第二章,客家概念和客家學研究對象與方法;第三章,客家民係形成與流變;第四章,客家民係的特徵和客家人的精神個性;第五章,客家文化;第六章,客家傑出人物。
萬陸先生在《客家學概論》的第三章“客家民係形成與流變”中,詳細闡述了關於客家民係“源於整個古中原地區”的論點。在客家源流問題上,萬陸先生與羅香林先生的主張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分歧的地方。相同之處在於,他們都主張客家是漢族的一個獨特的民係。分歧之處有兩點:一是客家先民南遷的過程;二是關於中原的地理概念。
羅香林先生的主張請查閱本站的"中原最純正的漢人後裔"說,在這篇文章中,羅香林先生認為客家先民有五次大的遷移,而萬陸先生認為大規模的遷移活動只有三次。
萬陸先生在第三章第二節《客家之源》的“客家先民的南遷過程中寫道:
“按我們對客家概念的界定,客家先民的主題應該是在西晉末“五胡亂華”後逐步南遷,最終定居贛閩粵三角地帶的漢人。這一過程的下限,則只能斷於客家民係的形成之際,具體地說當在南宋末年蒙古兵大舉南侵造成漢民大遷移之前,因此我們這裡的論述只限於西晉末到北宋末這一區段大約900多年時間。其間,大規模的遷移行動主要有三次。
第一次在西晉之際,即“永嘉之亂”,“五胡十六國”時期,大約130多年。這一次的遷移,主要起於戰亂。……
第二次起與安史之亂至黃巢起義,即從唐玄宗至德元年(西元756年)至僖宗中和四年(西元884年),大約也在300年左右。……
第三次在北宋末,金人攻陷開封,擄徽、欽二帝大舉南侵,使中原漢人與先期到達長江南岸的漢人‘風聲鶴唳’,繼續往贛閩粵南遷,最終定居於此。南宋政權偏安不久,蒙古人又起,鐵蹄漸次由北向南,造成了南北漢人的再次大流動,就客家民係的形成而言,這是人數最多,也是影響最為深遠的一次。時間於靖康(西元1126年~1127年)之難起至伯顏大舉南侵(西元1276年),大約150年左右。……
總括以上,客家民係三次南遷遍及整個中原地區為中心的北中國,因此實際上是中華文化所轄各區域文化的大融合,其主要是由北向南,由東向西,循水系、沿山勢逐步推進。這裡需要強調的是南遷行動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一站站,一程程,顯示著歷史的過程性,而正是這種過程性影響著客家形成所蘊含的文化意義。
從萬陸先生的觀點,我們可以看出,他與羅香林先生的“五次大遷徙”的前三次大致是一致的,但是萬陸先生對每一次的遷徙的開始和結束的時間描述得更多具體一些,使讀者更容易了解遷徙的歷史時代。萬陸先生之所以不贊成客羅香林的四、五次遷徙之說,是因為他主張客家先民南遷“只能斷於客家民係的形成之際,具體地說當在南宋末年蒙古兵大舉南侵造成漢民大遷移之前。”所以,他認為客家民係形成之後的客家遷徙與客家源頭沒有什麼關係。也就是羅香林先生提出的第四次(清乾隆之際),第五次(清同治6年到現在)的遷徙,均發生於客家民係形成之後。萬陸先生還進一步提出,客家先民遷出中原抵達贛閩粵,直到兩宋才形成穩定的民係。……至於客家後裔則是在兩宋以後,客家民係最終形成,他們由於多種因素的作用,不得不外遷至廣西、雲、貴、川,乃至港澳臺或東南亞等國,這應算為客家人後裔。”這就十分清楚地說明明清時期是客家後裔的遷移行動,與客家先民的漢人沒有什麼直接的關係。
萬陸先生和羅香林先生在“中原”的定義上還存在分歧,“中原”的地域有多寬,具體包括哪些地方?
羅香林先生認為,中原是“北起并州上黨,西屆司州弘農,東達揚州淮南,中至新蔡、安豐。”這個範圍主要是現在的河南,還包括山西南部,江蘇西部及安徽西北部少數地方。
而萬陸先生對中原的範圍的界定比較寬泛。他說:“客家之源在整個古中原地區,具體說長城以南、長江以北的遼闊地帶。”這樣說來,羅香林所說的中原,那就是個“小中原”了,萬陸先生還指出,客家先民在900多年的三次大遷徙,“他們途中經過除河洛地區”之外的其他遼闊地區。受到秦隴文化、燕趙文化、晉趙文化、齊魯文化、荊楚文化、吳越文化的多元影響。“可見萬陸先生所描繪的“古中原”地區多麼地廣闊。
萬陸先生和羅香林先生都主張,客家是漢人的後裔,但在客家是否在遷移入客地後與當地土著的是否融合又有不同的觀點,羅香林先生的“純正”說,不僅否認了與土著的融合關係,而且“與周邊民係較少摻雜”而萬陸先生認為客家與土著關係密切。他說:“任何影響都是雙方的,相互作用的,因此我們不能像以往一樣,拒不承認畬瑤兄弟及其祖先對客家的影響,忽視這種影響對客家民係的形成所產生的影響。”(稿件來源:《客家音樂傳播》節選整理)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www.jx.xinhuanet.com/jxkj/2003-04/22/content_4220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