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僚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点击进入授权页面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1449|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再议拼音壮文之优劣(准论文)

[复制链接]

118

主题

5

听众

856

积分

山精灵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最后登录
2020-6-17
注册时间
2013-8-2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7-1 15:43:3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勒布农 于 2019-9-3 11:44 编辑

                                         再议拼音壮文之优劣
       先前曾看到柏杨先生的著作,说到中国历史的大一统是由文字来决定的,而欧洲的种族分裂和政治版图的碎片化也是由拼音文字引起的。中国人的语言特点决定了中国文字的形式,欧洲人的语言特点决定只有使用拼音才能准确记录,故从甲骨文时代起,中国大一统的政治格局已经不是悬念,欧洲自从腓尼基人发明字母开始,就埋下分裂祸根。
      初看不解其意,随着知识不断丰富,阅历不断增长,越来越觉得有道理。在欧洲,大政权被推翻,分裂成若干个小政权,为了准确记录辖区内的方言土语,小政权的臣民们把原来的拼音方案搬过来使用,时间一长,各种方言土语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立语言。也有的原先是一个统一的族群,后来由于迁徙的缘故,各分支使用不同的方案来记录本分支的方言,或者受到外敌入侵,为了有效控制受侵者,各殖民当局也会使用不同的方案来为被统治民族制定文字。时间长了,血缘、语言、宗教完全一样的族群就会分裂成语言、宗教不同的国家、民族。
      再来看看我们的国内外贝侬民族吧,云南省的傣族、境外的泰国人、老挝老族人、缅甸掸人、印度阿含人,不但同血缘、同语言,还同信仰南传佛教,只因使用了拼音文字,造成他们人数众多,地域广袤,却不能形成统一国家的悲剧。壮泰族群在东南亚那么多人口,那么广地域,却始终未能团结一致,共御外侮,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遭受中原王朝两千多年的持续骚扰等,而文字未能统一,不能不说是其中之一。泰、老、缅、掸的族人各有一套方案,连人数仅有一百多万的中国傣族都有好几套,这种局面想不分裂都难。
      接下来,具体到我们壮族吧。壮族很久以前就有本民族的文字sawndip(即专家笔下所谓的“土俗字”),尽管各地因发音差异而写法不同,尽管它的规范性、科学性尚有争议,尽管它有相当部分是模仿汉字生造出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就是我们古代壮族的统一文字。只是这种文字没有一个强大有利的民族政权来规范和推广,殖民统治者又对它不闻不问,造成它营养不足发育不良,历经千百年的漫长岁月,sawndip始终未能发展成为成熟文字。更要命的是,加上族人民族意识薄弱,原本文化、语言、习俗统一,居住地域也很集中的壮族,被认为一分为四。除了被划分为“壮族”的部分稍微像样之外,剩下的临高、布依、水户早就被严重边缘化了。
       官方划分的“布依族”,其实就是壮族的一个分支,官方档案里的所谓“布依语”,其实也不过是壮语北部方言的一个土语。使用这种土语的人群,只因隔着一条小河,就被当时缺乏民族知识的地方官员分别划成壮、布依两个民族。几十年前,官方设计文字方案时,鉴于这两个“民族”语言十分“相近”,曾采用过“布壮联盟”的方式,即用同一套方案来拼写两种民族语言。假如将来水族也要普及民族文字,被官方错误划成水族的壮族支系“水户人”到底要跟水族人学水族文,还是又要官方出面制定一套既不是水族文,有不同于壮文的“水户文”?果真如此,对本来就很薄弱的民族凝聚力,还有本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来说,岂不是一场重大灾难?如果海南岛的临高人贝侬不学壮文,而是再来一套“临高文方案”,岂不是乱了套?
       面对汹涌而来的汉化大潮,有识之士振臂疾呼:我们本来就有一个统一的族称叫“布燎”,既然同一个民族,同一种语言,就应该使用相同族称、相同的文字。不要等待官方承认,我们都要自觉行动。既然如此,文字方案问题就应该进入议事日程。
       现在标准、规范、合法的壮文方案,是由几十年前国务院制定的,以拉丁字母组成的拼音方案。由于绝大部分人从小接触的都是方块汉字,对拉丁字母有一种天然的恐惧感和抵触情绪,笔者也毫不例外。既然拼音文字有如此大的危害,如果我们舍弃不用,而是设计一种类似汉字的方块字作为壮文方案,然后利用各种渠道推广普及,结果会如何呢?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准则,持这种观点的人很多,还曾经包括笔者在内。但是,经过笔者多年的实践后,发现方块字虽然有便于理解等优点,但难写、难记,还很容易和汉字混淆,对于抽象的含义很难表达清楚。若没有官方参与其中,单靠民间人士自学,很难全民普及。同时,由于网络的普及,许多素质不高,壮文底子薄的网友贪图方便或者以个人好恶,在同一篇帖子里使用同音、近音、同音不同意的汉字,虽然也能准确表达作者意图,却给读者带来阅读困难,甚至造成歧义。因此,新设计的方块字壮文方案看起来貌似创新,实际上和传统的sawndip一样,不是停滞不前,最后被边缘化,就是直接被汉字“吃掉”。
       拼音文字固然有分裂的隐患,但是它拼写简单,书写方便,容易记忆,便于学习等优点十分明显,而且它能准确表达出读音和声调,单纯从普及效果来说,确实比方块字强多。这是学过拼音壮文者的深切体会,也是我自学拼音壮文几个月后得出的结论:只要能够说一口流利的壮语,而且无论是那个地方的方言,哪种土语,少则几天,多则两三个月至半年,就能用壮文方案拼写自己家乡的方言了。如果需要达到写公文和文学创作的水平,每天花十几分钟时间,多看壮文版的《广西民族报》、《三月三》,再加上经常翻阅《壮汉词典》等工具书,不到两年,保证你让人刮目相看。不过,想自学拼音壮文,前提是必须会说壮语,否则就爱莫能助了。
       我确实有心学习拼音壮文,但是万事开头难,我应该从哪里入手呢?也许,有的贝侬会这样问。无论是哪种语言,无非是由声母、韵母、声调组成,声母和韵母相拼就得出字的读音,壮语也不例外。根据笔者的亲身经历,自学拼音壮文途径很多,可以上Q群通过跟群友聊天,在不知不觉中就慢慢学会了。如果身边没有愿意教你的老师,也没有可以拉你进群的热心人,不妨多看文字教材,最好多听、多看音频、视频等入门教材。教材都是大同小异,僚人家园论坛有个僚文平台,就是专门为壮文爱好者设立,里面有很多教材值得一看,还有《壮汉词典》电子版。
       国务院制定颁布壮文方案已经几十年了,而从僚人家园论坛建立至今的十几年间,壮文方案的取舍之争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双方都各执一词互不服输。耐人寻味的是,反对使用拼音方案的人,都是光打雷不下雨的夸夸其谈者,至今未能制定出任何一种非拼音壮文方案,更不用说推广普及了;而主张使用拼音方案的贝侬通过自学后,都能使用国务院制订颁布的标准壮文方案,流利地记录自己的家乡土话。
       拼音壮文易学——声母加韵母,再加上标调的字母即可;拼音壮文易写——全部“笔画”仅有二十六个字母,比方块汉字简单多了,记住:每句话第一个单词,还有姓名等专有名词的第一个字母大写;拼音壮文易认——把声母和韵母相拼得出字的读音,再用最后一个字母来确定声调不就得了吗?拼音壮文既有这几大优点,还是官方承认的,有法律地位的合法文字。再者,即使我们制订出一套成熟的方块字壮文方案,不是还需要一套拼音方案作为注音符号,方便人们来解读方块壮文吗?现行的拼音壮文方案恰恰合适。
       奉劝执着于方块壮文的人不再死钻牛角尖了,拼音壮文才是目前为止最好的壮文方案,没有之一。
                                               2019年6月30日









踩过的脚印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帖子永久地址: 

僚人家园 - 论坛声明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仅代表作者个人的立场,不代表本论坛管理方立场。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僚人家园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或转载本论坛原创文章时须征得作者本人及僚人家园论坛管理员的同意
4、发帖者承担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相关责任。僚人家园管理团队有事先不通知发帖者而删除或屏蔽本文的权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9

主题

9

听众

5万

积分

花王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最后登录
2020-5-28
注册时间
2005-9-17
沙发
发表于 2019-7-2 09:27:15 |只看该作者
拼音壮文没有问题。问题是没有真的推广使用!
说话方言土语,也是可以拼音的,某些方言土语用得多了。就成为标准语的一部分。

山歌不唱忧愁多,大路不走草成窝; 钢刀不磨生黄锈,胸膛不挺背要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

主题

3

听众

5960

积分

东灵神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9-8-18
注册时间
2009-2-10
板凳
发表于 2019-7-3 16:14:54 |只看该作者
支持拼音方案。既然铁板钉钉,我们就只有努力去适应她,而不是要她适应我。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了的东西,你要改变它,是很难的。用精力来争论,倒不如用精力去适应、去学习她......更早地学出好成绩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8

主题

2

听众

1351

积分

枫树精灵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最后登录
2020-5-16
注册时间
2003-9-12
地板
发表于 2019-7-10 19:57:06 |只看该作者
首先,坚决支持拼音方案!

转一些文字供参考或者佐证:

漢語其實是印歐和突厥各語言的速寫簡化紀錄。如果不用像日語一樣添用字母或索性改用字母,大部分信息都沒有辦法寫成書面形式。簡化猶可,模糊殺我。如果你用家庭主婦的廚房秤和尺子去做實驗,傻瓜憑游標卡尺就能讓你永遠達不到最精最高的幾層。
方塊字沒有神學、哲學、科學,只有實用技術和文學修辭,跟文字的最小單位精確度很有關係。南亞人在世界文明的地位高於東亞,跟印歐語言和哲學數學的特殊關係分不開。柏拉圖和康德如果用方塊字,是什麼都寫不出的。
漢字適合文學比喻和政治宣傳,也就是說說擅長抒情和胡攪蠻纏。漢字使用者是全人類最不講理的,比同為commie的俄國人差得多,比從小就用英語學數學的巴基斯坦人和馬來西亞人也差得多,窩老人家就算是漢字使用者當中最講理的了,定義和推理都比胡適余英時他們細密得多,但還是離開比喻就沒法解釋,根本不能跟斯賓諾莎霍布斯那種西塞羅和歐幾里得式的自動計算機相比。

日語現在有幾個漢字?除非專看古典文學,梁啟超那時可以筆談,現在就完全行不通了,一百年的自然演化就這麼大,只要不用政策強制,使用者為日常方便,用外來語字母或自己發明的符號填補方塊字表達不了的內容,結果必然就是這樣的。

漢字只是秩序窪地的拾荒者在不同時期,從不同上游文明垃圾桶裡撿來的破爛,存在窪地底部的乞食袋裡,內容全是上游文明在古代淘汰的東西。這事不同時懂歷史和考古的人,一般不會知道,這個效果就是中國主義者的政治手段,實際上從反方面找一個沒有西亞來源的地名人名都非常困難,例如延安是匈奴語的翻譯,成都的成和昆明也是內亞語言,近代的名詞衛生之類,大多數都是日本翻譯。

------------------------------------汉字其实是一种简化的记事,一代简过一代,应该是一种偷懒的方法-------------------我们南方蛮族用汉字,是一种简化,但是说难听的,就是一种退化,同时也是被同化--------------------------------
再有一些资料关于名人姓氏的:

塔什干就是匈奴贵族政权资产阶级革命的主力石勒的姓氏所来源的石国,后来跟高仙芝打仗的石国。

“石”是塔什干的简化翻译法,可以说是一种速记体翻译法。把多音节字翻译成单音节字,是一种文学和政治意义上的降维,因为信息量和组织度都损失了很多。

“石勒”实际上是“塔什干的某某人”,塔什干是他的封地。就像我们说肯特伯爵或者诺曼底公爵,诺曼底公爵当然是姓诺曼底,诺曼底是他的封地。石勒他们的家族必然是从塔什干来的。

石勒所主持的资产阶级革命,为小诸侯——就是后来的北魏王室在平城的政权打下了基础。

这时他们还僻居在阴山山地之中,像后来的杨坚(普六茹坚)、李渊他们在宇文泰时代一样,是阴山山麓里的一个小部落。

第三种就是名门大族。这一部分我们要特别注意,因为涉及它的历史上的误解是很多的。

东亚汉字世界的史学权威传统的说法是:“这些人是东汉儒家的后裔,他们在北朝跟我上面讲过的那两种人合作,建立了胡汉混合的北朝政权。

例如崔浩就是他们的后裔,也是他们的政治代表。例如像太原王氏、范阳卢氏这些人,他们学的是东汉的经学,因此他们在血统上也应该是东汉儒家的后代。”

但是实际上这个看法从基因记录和墓葬的头骨记录看来应该是相当可疑的。

他们中间的很大一部分,包括陆氏、卢氏、王氏、穆氏这些名门世卿,很可能血统上讲是匈奴人或者鲜卑人,

只是因为像刘渊时代的陈元达一样接受了儒家文化,变成一种读论语的日本武士式的类似人物。

他们同时有胡人的名字和汉名,最后经过一段时间以后,胡人的名字渐渐脱漏了。

现在如果我们没有考古学方面的记录,没有把花木兰她家的墓碑挖出来,我们就不会发现,花木兰她家其实原来是白匈奴人,而且是基督徒,当然也有很长很长的蛮族名字,“花”这个姓也不是传统的汉姓。

如果我们没有把她家的墓挖出来的话,我们很可能以为花木兰就是东汉儒家的后裔。

徐显秀的“徐”其实在汉魏时期也是有这个姓的,如果我们没有从他的墓葬中挖掘出大量的拜占庭文化和中东文化的遗迹,我们也许会以为北齐的大将军徐显秀是东汉时代某一个儒生的后代。

但是现在已经很清楚,徐家和花家都是毫无疑问的中东人。

崔浩他们的情况也很可能是这样,尽管没有确凿证据。
刘渊在平阳建立匈奴政权的时候,就产生了像陈元达这样的小贵族。

历史上的陈元达像是鲁国的孔子一样,不断地捍卫小贵族和周礼的原则,不断地跟刘渊、刘聪这样企图扩张权力的绝对君主作对。

如果不是因为有清楚的史料证明陈元达是一个匈奴人,你很可能从陈元达的名字上以为他是东汉清流的后代,以为他是在东汉反对宦官的那些儒生的后代,然而他是一个匈奴的小贵族。

他跟东汉那些儒生唯一的共同之处就是,他们都读了儒家的经典,

觉得孔子学说对于王道的坚持可以作为意识形态上的依据,是可以用来反对跋扈君主的依据,所以后来的儒家也把伟大的陈元达算成是他们的人。

其实呢,他在种族上是胡人,只是在学术上是儒家的一部分。而在学术上,由于他小贵族的出身,他走的也是日本武士的那条道路。

所以后来的所谓北朝名门,有很多人是像匈奴时代的陈家一样,虽然名字是只有一个音节的,但是其实他们在当时可能也是另有很长的胡人名字,只是像后来龙云他们家一样,可能时间长了以后,大家为了省事起见,只用这个速记体的比较简化的名字,别人就以为他们是东汉儒家的后代了。
隋唐时代,特别是关中和河东两地,我们掌握有头骨墓葬文字的清楚证据,证明这两个地方的居民像伦巴第人一样主要是中东人的后代,而不是东汉时代和魏晋时代当地编户齐民的后代。

在任何时代,编户齐民的顺民都是最容易灭绝的。他们多半是灭绝了,或者残留很少,被淹没在胡人的血统当中了。

这些胡人直到安史之乱的时候,他们大多数的平民百姓还是根本没有汉名,只有胡人的名字。

只有像唐玄宗这样的高级人物,才会同时有汉名和胡名。唐朝的统治者李家既姓大野又姓李。当然,大野才是他们真正的胡人姓氏。

就像龙云的纳吉一样,龙云既姓纳吉又姓龙。“龙”当然是他读了汉字书以后装逼弄出的汉姓,而“李”当然也是大野家读了汉字书以后装逼弄出的汉姓。

国民党的翻译当中,维辛斯基叫魏金斯基,鲍罗廷姓鲍,邵武缅姓邵,史达林姓史,龙云姓龙⋯⋯一切都为几百年以后的中国主义者准备好了⋯⋯话说鲍罗廷祖上是山东人,鲍叔牙的后裔,永嘉之乱举家迁往南粤,子孙终于出了国民党的亚父。史达林本是史思明之后,世代习武,辅佐蒋介石抗日有功,但还是叛乱了。魏金斯基其实姓魏名金字斯基,古文经常脱漏标点,导致夔一足的误解。他老人家本是荷兰人,荷兰显然是河南的通假字,太史公也经常用拼音输入法的,不足为奇,祖上是魏国王孙,所以姓魏。他老人家和同乡马林,也就是伏波将军马援的后裔从小要好,一心只想光宗耀祖,终于创立了中国共产党,然后衣锦还乡。

以前泉州波斯人的祖先墓碑被明国食人族推倒,强迫波斯人认山东老干部郭子仪是他们的祖先,一骗就是几百年,直到二十世纪第一代波斯人祖先墓碑重新被挖掘出来,真相才大白。

绝大部分所谓汉姓,包括二十四史大多数历史人物的汉姓都是这么来的。郭子仪的姓氏和血统同样可疑,匈奴波斯鲜卑的可能性超过四分之三。孔子时代的诸夏,郭氏出海岱。汉魏之并州,本非其地。永嘉之晋阳,残余人口不及五万户,鲜卑、匈奴居半,元魏高齐以六胡州实之,胜兵三十万,胡人居九成。唐之河东,汉魏之遗估计不过百分之五至十五。郭子仪出自六镇武人,其非元魏内亚部落之可能性微不足道。所以伊朗商人的泉州后裔改郭子仪之姓氏,倒是有五分之一以上可能性歪打正着,过继回曾曾曾曾曾曾曾曾曾曾祖父的表表表表表表表表兄弟系谱了。

闽越外来人口从秦始皇到八旗兵和山东老干部,以土著生育率十倍计算,十六分之一以上外国人血统的闽越人,在当地人口中也不会超过千分之一,马来纯度肯定高于加入大量波斯阿拉伯血统和海量印度血统的马六甲人。而且这还没有计算士大夫移民回流量极大,而南洋的印度渡来人集团经常是举国移民永不回头。闽越马来酋长用单音节汉姓,发明开漳圣王之类政治神话,当然是殖民主义现象,跟波斯商人冒充郭子仪后裔,遇罗克企图冒充红五类一个道理,为了在中国殖民主义体系的政治斗争中取得有利地位,你说你根正苗红我就比你更红主义,所以越往后发明反而越夸张,从早期的冒充王审知集团,发展为冒充尧舜之类。---------------按,有人将百越人嫁接为炎帝后裔也是同样原因吧?-------------------

In Baeuqroxdoh we trust... 觉醒吧!布洛陀的传人!姆六甲的子孙!亚娲浇灌下的花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允许回帖同步到新浪微博  

Archiver|手机版|壮族在线    

GMT+8, 2024-9-17 04:35 , Processed in 0.167996 second(s), 4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