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僚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点击进入授权页面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800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推荐]中国斗鱼概观※《水族生活》第二十八期

[复制链接]

40

主题

4

听众

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最后登录
2020-6-27
注册时间
2001-12-2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3-16 16:45: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水族生活》第28期首次以“中国斗鱼”为主题封面并刊登了标题为“中国斗鱼概观”的文章,特此向壮家叉爱好者和贝侬们推荐。本文由红棉树和我联合执笔,杂志虽完整刊登了文章内容,但在排版细节上存在一些问题,如文章中“生物学里的分类位置”从属的缩进,原稿里缩进使从属关系比较直观,而印刷的排版容易使读者误会“圆尾斗鱼”下还分“红蓝叉尾斗鱼”、“香港黑叉尾斗鱼”和“越南黑叉尾斗鱼”。另外在拉丁学名的印刷上应规范的采用斜体。

《水族生活》是由天津启林广告传媒有限公司发行的全国免费发放的水族杂志。是中国水族界第一本免费刊物。是一本以资讯、知识为主的免费双月刊杂志。

28期还提供了电子杂志下载,只是制作的时候内容不完全。电子杂志下载地址:http://www.fish-soso.com/Magazine/aqua-life28.rar

杂志封面:

杂志封面:

内容:








中国斗鱼概观

文:廖汉波、陆广洲

▶▶中国斗鱼古今谈

提起“斗鱼”,许多人首先都会想到五颜六色、多姿多彩的泰国斗鱼,而对中国斗鱼却知之甚少。事实上中国斗鱼的历史可上溯到七八百年前的宋代,张世南在《游宦纪闻》中载:“三山溪中产小鱼,斑纹赤黑相间。里中儿豢之,角胜负为博戏。昔有斗禽,未见有斗鱼,亦可观也。”“斑纹赤黑相间”的小鱼就是中国斗鱼的一种——红蓝叉尾斗鱼(拉丁学名Macropodus opercularis),因为它是叉尾斗鱼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所以也叫“普通叉尾斗鱼”,简称“普叉”,在国内不同地方,又有盖斑斗鱼、天堂鱼、菩萨鱼、花手巾等俗名。同时,由于它是中国斗鱼当中养殖时间最早及最普遍的一种,因此人们有时候也直接将它称为“中国斗鱼”,俨然成为了中国斗鱼的代表

西方有很多人偏爱红蓝叉尾斗鱼(以下如无特殊需要,均简称“普叉”),将它视为热带鱼中的精品。1869年法国驻宁波的领事馆委托一名法国官员将100条叉尾斗鱼带回国,然而经过长途的跋涉最终只存活了22只,巴黎著名的育种家卡蓬尼尔得到了其中的17只,这些叉尾斗鱼由他成功地进行了繁殖,成为了第一种被人工养殖的淡水热带鱼。德国著名的观赏鱼专家弗兰克.舍费尔
   
Frank Schafer)在《迷鳃鱼大全(All Labyrinths)》(1997)一书中对中国斗鱼的评价是:“最早的热带观赏鱼,也是迄今为止最美丽的鱼种之一。”

▶▶中国斗鱼的品种

当然,除了普叉之外,中国斗鱼还有其他品种。所谓“中国斗鱼”,是中国及越南已知的四种Macropodus属斗鱼的统称,分别为红蓝叉尾斗鱼、香港黑叉尾斗鱼、越南黑叉尾斗鱼和圆尾斗鱼。它们在生物学里的分类位置如下:

 硬骨鱼纲Class: Osteichthyes

  全骨鱼下纲Intraclass: Teleostei

    骨鳔总目Superorder: Ostariophysi

      鲈形目 Order: Perciformes

         攀鲈亚目 Suborder: Anabantoidei

          斗鱼科Family: Belontiidae (Polyacanthidae, Osphronemidae)

             斗鱼属Genus: Macropodus

                 圆尾斗鱼 Macropodus ocellatus Cantor

                 红蓝叉尾斗鱼Macropodus opercularis

                 香港黑叉尾斗鱼Macropodus hongkongensis

                  越南黑叉尾斗鱼 Macropodus spechti

无论是哪个品种,均有因占据领地、守卫巢穴、保护幼鱼而相互攻击的习性,即以喜斗而得名。中国斗鱼一般生活在小河流、溪流、沟渠、池塘和稻田里,对水质不苛求,在自然界喜食孑孓、红虫等小型水生昆虫与软体动物。它们和泰国斗鱼一样,长有褶鳃,可直接从空气中吸取氧气。一般雄鱼体色艳丽些,延长的鳍条较长。雌鱼产卵极多,多者可达1000粒左右。斗鱼在繁殖季节非常好斗,尤其是雄鱼,不仅互斗,还厮咬其他品种的热带鱼,因此适宜于单独饲养。

四种中国斗鱼的共同体态特征是:成鱼体长约为七八厘米至十几厘米,大致呈椭圆形,侧扁,尾柄不明显;鳃上腔内有瓣状辅助呼吸器官,帮助它们在水面吸入氧气;腹鳍胸位,第一鳍条延长呈丝状,也可称为胸针;背鳍、臀鳍、尾鳍明显;雄鱼体色较鲜艳,雌鱼体色较暗。具体的区分主要在于尾鳍、体纹与鳃盖。首先从尾鳍看来,可先将圆尾斗鱼与其他三类区分开来,圆尾斗鱼(以下如无特殊需要,均简称“圆尾”),顾名思义,它的尾巴呈圆形,鳃盖蓝斑较明显,背鳍与臀鳍较长。而其他三种斗鱼的尾鳍则均呈叉状,上下叶均延长,因此才有“叉尾斗鱼”之称。普叉与其他两种黑叉尾斗鱼相比,最明显的特征是它在体侧有红蓝相间的鲜艳条形体纹,另外,身体和尾鳍长度平均来说均稍短于另外两种黑叉尾斗鱼,展示的时候尾展幅度也较两种黑叉尾斗鱼稍窄,鳃盖的蓝斑颜色显眼。香港黑叉尾斗鱼也叫香港斗鱼,拉丁简称HK(以下如无特殊需要,均简称港黑),越南黑叉尾斗鱼也叫红鳍斗鱼,拉丁简称SPE(以下如无特殊需要,均简称“越黑”),两者在自然状态下,体色均呈暗褐色或暗蓝色、浅黑色等,身型修长,叉形的尾鳍都很长,而且尾展也很宽大。两者相比,主要特征是前者头部两侧的鳃盖都具有一个显眼的蓝斑,头顶和前背部散布褐斑,而后者的鳃盖没有显眼蓝斑,没有体纹和褐斑,整体栉状鳞片干净流畅。

实际上,中国斗鱼的这四个类型之间,也存在着生物学上亲疏远近的关系。从王培欣等(2009)对几种斗鱼的基因研究结果当中,我们得知,包括圆尾斗鱼在内,四种中国斗鱼均属于“斗鱼属”这样一个鱼类的单系性,表明它们具有相同的祖先,由共同祖先适应不同环境首先分化出圆尾斗鱼和叉尾斗鱼两个种,然后再从叉尾斗鱼分化出红蓝叉尾斗鱼、香港黑叉尾斗鱼及越南黑叉尾斗鱼等。王培欣等(2009)指出:圆尾斗鱼在形态、分布区系和分子遗传等方面,都与其他斗鱼属中其他鱼类有较大差异,故圆尾斗鱼与其他其他斗鱼的亲缘关系也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港黑与越黑在所构建的系统树中首先聚成姐妹种,再与普叉聚类,表明两种黑叉尾斗鱼之间的遗传关系较近,与普叉的物种分化比较明显。同时,不同产地的香港黑叉尾斗鱼形态上有较大差别,这说明港黑种内群体间遗传差异非常明显,具有很高的遗传多样性。

此外,市面上也出引自国外的从人工定向培育而来的变异品种,如蓝叉尾斗鱼(简称蓝叉)、白化叉尾斗鱼(别名白兔)、红叉尾斗鱼(简称红叉)等,都是从红蓝叉尾斗鱼变异而来,它们在生物学角度上仍然属于红蓝叉尾斗鱼的分支。

综上所述,我们得知,四种野生状态下的中国斗鱼,以及通过人工培育而出的新品种“蓝叉”、“白兔”、“红叉”等,均属同一个“斗鱼属”,具有一个鱼类的单系性。而且,各种叉尾斗鱼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可以通过不同品种之间的杂交来培育新种,为中国斗鱼的人工多样性繁殖培育提供了便利的自然条件

▶▶中国斗鱼的分布区域

    中国斗鱼的这四种不同的自然类型,还有着各自主要的分布区域,其中也有两个类型重合分布的地方

圆尾斗鱼主要分布在中国长江流域以北,最北到达黑龙江、新疆一带都可以寻觅到它的踪迹,国外主要分布在朝鲜半岛及日本(其中日本可能是从亚洲大陆引进的)。红蓝叉尾斗鱼主要分布在中国长江流域以南,最南到达中南半岛的越南中部地区。因此,长江流域作为圆尾斗鱼和红蓝叉尾斗鱼自然分界岭,实际上也是这两种斗鱼的重合分布区。虽然也有人在珠江流域寻找到过圆尾斗鱼的踪影,不过是自然分布还是人工引入,还存悬念。

香港黑叉尾斗鱼的分布区域则以广东省的珠江三角洲为中心,向东到达福建西部一带,向北到达江西南部,向西到达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的钦州、防城、上思一带,都发现过它的踪影。香港黑叉尾斗鱼最早由香港鱼类学研究者林钊于20世纪80年代初在香港率先采集到标本,当时他认为港黑与越黑是同种。香港斗鱼最早被正式以Macropodus Hongkongensis拉丁学名命名,则是2002年德国鱼类学家FreyhofHerder在其文章中的率先使用(Freyhof,J & Herder, F 2002)。港黑绝大部分栖息于相对封闭的山涧溪流,因为栖息的环境不同而又相对封闭,导致分化出了不少差异较明显的地方表现型。港黑分布区域的华南地区,均是普叉的分布区域,但港黑主要是在山涧溪流里繁衍,普叉则主要是在水田溪流生息,它们在共同的区域内呈现着互补分布的自然生息状态。

越南黑叉尾斗鱼,顾名思义,主要是分布在越南境内,从越南南部到越南北部均有分布;与越南接壤的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部的德保、靖西、大新等喀斯特高原台地,最近两年也发现了越黑的踪影。它们在表现型上体现出越黑地方型的独特特征,因此中国斗鱼的玩家们也给它们起了一个独特的地域品系名称——“壮家黑叉”(简称“壮黑”)。壮家黑叉的发现,首次证实了越黑在中国国内亦有分布,因此Macropodus属的四种斗鱼被称为“中国斗鱼”,是名副其实的。
    

壮家黑叉的分布区域,也是红蓝叉尾斗鱼当中的一个精美品系代表——“壮家叉”的分布区域,它们在野外分布上的重合,也似乎使得它们之间在远古时便有了基因的交集。因此,壮家黑叉里似乎也可以看到壮家叉的某些特征,如在幼年时期表现出与其他地方的越南黑叉尾斗鱼不同的特征,如鳃盖上有模糊的蓝斑、有较浅的头纹甚至体纹等;同样,壮家叉的身上,也表现出偏向壮家黑叉表现型的某些独特特征,明显区别于其他地域的红蓝叉尾斗鱼,如呈现出身型修长、尾展宽大、体色偏冷色调等特征(廖汉波,陆广洲 2010)。

▶▶精美绝伦的“壮家叉”

与其他所有斗鱼品种在各地均有不同的地方表现型一样,红蓝叉尾斗鱼当中,从长江流域一直到越南北部,各地均分有不同的体态特征表现的品系。早期比较著名的如台湾“盖斑斗鱼”的食水嵙型、三义型、嘉义型、北埔龙潭型等,又如近年来广西的壮家叉,广东的潮汕叉和客家叉等。

其中来自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边陲地区的“壮家叉”,被全国的国斗爱好者公认为为首屈一指的地方品系。壮家叉最初为国斗爱好者“黑仔”于2006年在其制作的网络斗鱼杂志《国斗天下电子杂志KFF-01》里首次发表了《壮家叉专辑》图文报道后,就获得了国斗爱好者的一致好评,该品种由于出产于广西大新县,因此也被称为“大新叉”。而其余来自德保、靖西、天等各县的壮家叉品系,乃至属于越黑地方型的壮家黑叉,则是最近两年由包括笔者在内的来自广西的几位国斗饲育爱好者所发现。它们的图文报道在国内各个斗鱼论坛上问世后,凭借着独特的体态魅力、充满人文情感的感染力,引起更加广泛的关注及喜爱,引领了全国国斗界的最新审美潮流,许多国斗爱好者甚至以获得一尾壮家叉为一大夙愿。中国国家农业部主管的《水族世界》杂志,于2010年连续两期登载了笔者关于壮家叉(陆广洲2010)、壮家黑叉(廖汉波、陆广洲2010)的图文报道,正式树立了“壮家”系列在国斗界的品牌

壮家叉是分布于广西西南部岩溶高原台地壮族聚居区的一种色彩艳丽的红蓝叉尾斗鱼,它在壮语南部方言德靖土语里叫做bya-gaiz(音近“巴盖”),被中国斗鱼行家们称作“壮家叉”、“壮叉”等。它们和国内其他地方的普叉有着明显的体征区别:根据中国斗鱼玩家的经验总结,相对于其他地方所产的普叉,壮家叉的体征表现更接近于越黑,体型较一般普叉修长,尾鳍发达,尾展的展幅和张力在普叉当中被公认为首屈一指,体色偏冷艳或具有宝石、金属光泽,这也是壮家叉被誉为“天然展示级国斗”的缘由。由于产地环境的差异,各地的普叉都会逐渐形成稳定的地域表现,壮家叉可以其主要分布的地名予以细分,如分别产于大新县、德保县、靖西县、天等县四县的壮家叉,分别被中国斗鱼玩家们称为“壮家大新叉”、“壮家德保叉”、“壮家靖西叉”(陆广洲 2010)、“壮家天等叉”等。

Tzeng等(2006)的系统地理学分析显示,普叉当中台湾普叉种群与广东普叉种群为同一个群,广西普叉种群则独立其外;认为台湾普叉是近期从大陆沿海传入之后总群快速扩张,但分离时间不足以分化出高的遗传多样性。从分析中我们可以知道,产自广西的壮家叉种群,在遗传特征上,与其他省区的普叉有着的不同的发展方向。光是在德保、靖西、天等、大新等四个连成一片县份,这么一块相对狭窄区域内,各地的壮家叉也都呈现出了有明显差异:如德保叉、靖西叉在体型上的修长飘逸特征、在体色与体纹上表现出的宝石蓝纹与鲜橘红纹,俨然已经成为壮家叉冷色系的展示级精品代表了;大新叉作为最先问世的壮家叉品系,它夸张的尾鳍展幅,在体色上则表现出带有金属光泽的绿纹与黄纹,迷倒了无数国斗玩家;而最晚近发现的天等叉,则具有着与上述三种壮家叉的冷色调为主截然不同的体色,它具有鲜红亮泽的纹路,一旦展示起来红得耀眼,可谓是壮家叉的一颗新星。这一切都可以说明这个区域内的壮家叉很可能有着比较高的遗传多样性,这也揭示着红蓝叉尾斗鱼在这片区域上繁衍生息的时间已经非常悠久了,因而才得以在这片岩溶峰林高原台地里的复杂而相互独立的水域内,各自发展和分化出了更多的遗传特征;这片区域内的山川地貌远比其他地方尤其是广西之外的平原部、土山丘陵区等复杂得多,这也最大程度地维持了壮家叉遗传多样性的现状。因此我们推测,壮家叉是国内普叉当中一个比较古老的品系。我们期待有关专家对壮家叉的进一步研究,尤其是从遗传基因角度去进行研究,以揭开壮家叉为何如此美丽动人的面纱。

▶▶
   
“壮家黑叉”探秘

与壮家叉一样,产自同一区域的壮家黑叉,也是国斗品种里一个具有神秘色彩的地方品系。从目前为数不多的野采报道来看,这些分布于广西西南部中越边境壮语南部方言区的黑叉尾斗鱼,是越黑的一个地方表现型,但为了与普通的越黑区分开来,国斗玩家们管这种品系叫做“壮家黑叉”,简称“壮黑”

根据我们的实地调查,相对于仍然普遍分布的壮家叉来说,壮黑是非常罕见的珍稀国斗种群了。20094月以来,我们从陆续采集到的十几尾壮家黑叉的比较中发现,这些黑叉地域表现型上呈现出非常惊人的一致特征:即是幼年时期呈现出远祖有普叉杂交基因,或腮盖斑边缘有较明显的金边,或头上有类似普叉的斑纹,但亚成阶段后这些特征一般都会消失。今天的壮家黑叉,在幼年时期呈现出若隐若现的普叉基因,而当地的壮家叉,也呈现出与中国南方其他地方的普叉明显不同而接近于越南黑叉表现型的特征——体型修长、体色偏冷色系、尾型展幅较宽等。这些共性,也反映出了它们很可能是在同一个地域内重合分布而导致基因交流所产生的(廖汉波,陆广洲 2010)。

但反过来我们也可以有以下这么一个推测。按照王培欣等(2009)的研究成果,既然三种叉尾斗鱼都是同一个叉尾斗鱼始祖发展分化而来的,而香港黑叉尾斗鱼与越南黑叉尾斗鱼在所构建的系统树中首先聚成姐妹种,再与红蓝叉尾斗鱼聚类,表明两种黑叉尾斗鱼之间的遗传关系较近,与红蓝叉尾斗鱼的物种分化比较明显。那么,主要分布在越南的越黑与主要分布在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港黑之间,地理位置虽相隔甚远,但它们的分布区域内都有普叉的分布,也就是说它们分别都有可能与普叉产生接触,而两个黑叉品种之间却很难有这种全面的接触,这与三种叉尾斗鱼之间遗传关系的远近结果,产生了一个实际分布地域与实际接触机会的矛盾。因此,我们不得不反过来分析和推测
   
,三种叉尾斗鱼在古时的分化地区,很可能不是香港黑叉尾斗鱼所主要分布的广东省珠三角地区,也不是越南黑叉尾斗鱼所主要分布的越南境内,而是迄今为止越黑、港黑与普叉三者都有共存的广西边境地区。也就是说,在这个区域内产生了分化后,往南发展的那一支,就是今天越黑的祖先,而往东向珠江口发展的那一支,则是港黑的祖先,而四处散布的更大的群体,则是直接从其祖群主体发展来的普叉,包括短时期内扩撒后还没有分化为太多遗传多样性的广东普叉、台湾普叉等。况且,按照叉尾斗鱼Cytb基因序列和RAPD分析的理论,一个种群繁衍生息的历史越悠久的地区,就越能发展出更多遗传多样性的群体,而目前广西中越边境地区形态各异的壮家叉似乎也能说明这个区域内的普叉在这一带的生息已经非常悠久了。既然广西中越边境地区的西部山区还残留有越黑(壮家黑叉)的种群,中越边境的东部地区(上思、防城、钦州等)也还留存有港黑的种群,那么它们有没有可能是同一个祖先群体在这一片区域内分化成三支后,没有随着各自的队伍迁徙到各地,而是留存在祖居地发展至今的后代呢?这也要等待对壮家叉、壮家黑叉的基因研究成果去证明了。

总之,壮家黑叉与壮家叉在这一片区域的共存,壮家叉内部呈现出的遗传多样性特征,也能从另外一面去映证这一区域内叉尾斗鱼繁衍生息历史的悠久。愿这些美丽的生灵在边陲壮乡这一片山川大地里永远地繁衍生息下去,给国斗文化圈增添一道长久而艳丽的异彩

参考文献

Frank Schafer1997Aqualog All Labyrinths, Bettas, Gouramis, Snakeheads and NandidsAquaristik - Consulting & Service GmbH; 1 edition.

Freyhof, J & Herder, F.2002Review of the paradise fishes of the genus Macropodus in Vietnam, with description of two new species from Vietnam and southern China, Ichthyological Exploration of Freshwaters 13(2):147-167.

廖汉波、陆广洲(2010〈神秘的壮家黑叉尾斗鱼〉,《水族世界》41:122-127

陆广洲(2010〈美丽绝伦的壮乡田峒精灵——壮家叉尾斗鱼〉,《水族世界》40:120-125

Tzeng C, Lin Y, Lin S, et al.2006The Phylogeography and population demographics of selected freshwater fishes in Taiwan. Zoological Studies,2006, 45(3): 285-297.

王培欣、罗建仁、白俊杰、叶星、胡隐昌、王学杰(2009〈斗鱼属鱼类亲缘关系的Cyt b 基因序列和 RAPD 分析〉,《动物学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Zoology)》2009,44(5):14-23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3-17 15:57:17编辑过]

踩过的脚印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帖子永久地址: 

僚人家园 - 论坛声明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仅代表作者个人的立场,不代表本论坛管理方立场。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僚人家园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或转载本论坛原创文章时须征得作者本人及僚人家园论坛管理员的同意
4、发帖者承担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相关责任。僚人家园管理团队有事先不通知发帖者而删除或屏蔽本文的权利。

我是壮族人! [IMG]http://www.rauz.net.cn/bbs/images/info/bill.asp[/IM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1

主题

5

听众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5-12-14
注册时间
2008-7-4
沙发
发表于 2011-3-16 17:26:00 |只看该作者

haet laeng binz laeng,

gaengq lai lo!!!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听众

6

积分

新来贝侬

Rank: 1

最后登录
2013-4-19
注册时间
2013-4-19
板凳
发表于 2013-4-19 09:09:01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非常好看的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允许回帖同步到新浪微博  

Archiver|手机版|壮族在线    

GMT+8, 2025-1-9 08:07 , Processed in 0.155797 second(s), 4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